一场跨越时空的旅途,为能源动脉激活新的血液……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践行“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使命,通过深化产教融合,调研能源行业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石油精神、铁人精神的理解与传承,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7月16日至22日,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周辉、土木工程系教授李大勇、储运工程系教授杨东海、团委书记王加胜、辅导员郑健、韩栋庭带领“能源动脉实践团”前往黑龙江省大庆市,开展了“深入油田一线,探寻油气运输,践行能源报国”的主题调研实践。
实践团出征仪式
下面跟着小柚子的脚步
一起来看看他们
开始了一次怎样的精神共鸣吧
探寻足迹,回首能源史诗
历史是面镜子,照亮能源寻脉的征程。在大庆博物馆、大庆石油科技馆,“能源动脉实践团”深入了解了大庆油田的历史发展沿革与技术创新突破。从碱地荒原的筚路蓝缕,到油田圣地的沐雨栉风,从蹒跚起步的弱小萌芽,到国家能源的脊梁支柱——大庆油田,跃动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能源脉搏。“石油”已经成为大庆闪闪发光的标识。
实践团参观铁人纪念馆
实践团成员在铁人纪念馆内聆听铁人声音
实践团成员瞻仰王进喜的“铁人事迹”
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口号令实践团队员们深受震撼,队长王志达表示,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用血肉之躯铸就了大庆油田的辉煌史诗,实践团要在学习铁人事迹的过程中锤炼坚定意志,弘扬奉献精神。
实践团沉浸式体验石油大会战誓师大会场景
在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大庆输油气分公司,组织宣传部部长梁士平带领实践团回顾了“八三”工程会战以来管道人的峥嵘岁月,胸怀国之大者,镇守神州北极。梁士平在介绍漠大线管道工程时说:“管道人始终牢记‘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需要、服务行业发展’的宗旨,心中镌刻着‘建设一条科技、绿色、人文的国际化管道’的坚韧印记,擘画着‘北国油龙’自信腾飞的恢弘巨卷。”
大庆输油气分公司组织宣传部部长梁士平向实践团介绍公司生产运行概况
深入油田,触摸铁人力量
油田生产的核心是石油工人的工作一线,“能源动脉实践团”在第二采油厂第九作业区真切触摸到了“铁人力量”。在转油站与集输工作区中,队员们近距离感受到了石油工人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实践团随讲解员参观7-1联合站
实践团调研第九作业区注采七区一班
转油站讲解员为实践团现场讲解生产工艺
南7-1联集输班奉行“一核五治”红色网格治理模式,建设成一支“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会战型员工队伍”是集输班铁打的纪律,彰显了石油工人的初心与使命。铁人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打下的第一口详探井——萨55井,见证了我国石油工业的起步和成长,也见证了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诞生和传承,在“铁人第一口井”的展区中,实践团见证了石油工人过去居住的简陋“地窝子”“干打垒”,铁人精神将作指路明灯,烛照石油人的新征程。
实践团参观第一口油井
实践团调研林源作业区
在有着“油龙之源、育才之林”之称的林源作业区,负责人田寒月向实践团介绍了中俄原油管道漠大线的工程概况及创新成果。作业区副主任、油气储运工程专业2011届校友崔艳坤分享了管道建设一线的风采与作风,并对实践团提出了“多关注行业前端、多走进人民基层、多理论联系实际”三点要求。实践团临时团支部书记张睿在生产一线感慨道,“正是石油工人一双双沾满油污的手,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铸起了能源强国的丰碑,让铁人精神代代相传,永垂不朽。”
校企交流,照亮青春之路
调研期间,“能源动脉实践团”师生先后与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大庆油田设计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开展座谈交流。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人才引进科科长吴景刚介绍了大庆油田整体发展情况,解读了大庆油田人才引进政策。周辉高度赞扬了大庆油田发展历程中的奋斗精神及丰硕成就,他表示,加强校企合作交流将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和建设成果,并且对实践团队员提出了“安全至上、严守纪律、把握机遇、成果转化”四个要求。
大庆油田设计院副院长来海雷及大庆油田设计院专家介绍了“中俄原油管道”等工程创新及技术成果,让实践团成员更真切地了解当前能源行业、储运行业发展的动态,进一步激励了成员主动将个人理想的“小我”融入国家能源战略的“大我”。
实践团与大庆油田有关负责人座谈并开展安全教育
大庆油田设计院副院长来海雷在座谈中发言
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周辉交流发言
校友座谈会现场
在与大庆油田优秀校友交流座谈会上,新能源事业部综合科科长关猛、第四采油厂人事部副主任于子祥等优秀校友就油气能源行业的应用与未来发展方向分享了经验与感想。从技术创新到工程实践,从政策导向到市场需求,校友们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前瞻性的视野,为实践团解答了诸多疑惑,同时也提供了宝贵的行业洞察。交流会不仅是实践团师生在深化能源领域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积极探索,更展现了石油工人能源报国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传承。
擎旗奋进,赓续精神血脉
在能源史诗中洗礼,在铁人力量下淬炼,在青春之路上砥砺,在精神血脉里铸魂。谈及此次实践的感悟,2021级本科生沈盼说:“从一片荒芜到如今的石油重镇,大庆油田的发展历程写满了艰辛与奋斗,作为新时代的油气储运专业学生,要继承和发扬铁人精神,为祖国的石油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2023级研究生宋雨芊谈到:“我们要把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融入未来的日常学习和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讲解员向实践团介绍“铁人精神”
实践团指导教师在加格达奇作业区进行现场“思政课”
“能源动脉实践团”聚焦大庆油田的发展,在大庆石油科技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八三”管道工程史中回首能源史诗;在采油厂与集输班、“铁人第一口井”、林源作业区触摸铁人力量。实践团深刻感悟了大庆油田的辉煌成就,深刻理解了作为一名能源学子的责任与使命。
2024年暑假前夕,学院组建了“党建助推·乡村振兴”实践团、城市燃气调研团、浙江绿城就业实践团、能源动脉实践团等多支实践团,分别赴内蒙古科左后旗、浙江绿城建设集团、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俄原油管道线等地方和企业开展实践调研,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结合实践,深入基层一线,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等各领域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能源动脉实践团”是学院为教育引导学生全面深入了解国家管道的布局、规模、运营情况以及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地位,发掘管道前沿技术,关注行业发展趋势,探寻大庆油田的勘探与发展的经验而组建,由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学生组成,入围了学校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重点选题立项,入选“领航工程”教育实践活动。
实践队员感悟
01
储运2203王志达
从岛城到油城,从石大到油田,从理论到实际,从现在到未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能源动脉实践团一直在追光前行,每一位队员都是能源实践道路上奔跑的发光者!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展望未来,实践团全体将以此次实践学习为契机,勇担时代重任,发扬铁人精神与大庆精神,为祖国的能源事业贡献青春力量与智慧才华。
02
2023级硕士研究生宋雨芊
大庆油田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从初创时的艰苦奋斗到如今的国家能源支柱产业,大庆油田的发展历程不仅是技术进步的见证,更是铁人精神的传承。很荣幸可以作为实践团的一员赴大庆开展实践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次实践不仅仅是一次对能源行业的深入了解,更是一次对于自己的历练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
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我深深地被“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口号所感动。这种不畏艰难、不怕困苦的精神,是每一个追求卓越的年轻人所应学习和传承的。深入油田一线,我真切感受到了石油工人的辛勤和奉献精神。他们坚守在生产一线,用双手创造着国家繁荣的基石,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03
2023级硕士研究生南茜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 深入领悟了大庆精神,我深深地理解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和勇于创新为主体的精神。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这些精神作为行动指南,把大庆精神融入到我的日常学习和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
除此之外,我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今后,我将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04
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系教授李大勇
“铁人精神,永放光芒”,他代表着老一代石油人排除万难、艰苦创业、永不放弃的奋斗精神。作为一个接近30年党龄的老党员,我非常荣幸近距离地接触到“铁人”。面对镌刻在展览馆墙面上的铁人“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和“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豪言壮语,仍觉得心情澎湃,热血沸腾!在铁人精神的感召下,我继续不遗余力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做好科研和学科工作,回报社会,回报党和国家!并且把“铁人精神”引入教学课堂,激励学生自立自强,开拓创新,甘于奉献,做勇于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
跟随 “能源动脉实践团”
重走大庆油田的发展之路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跨越时空给与同学们启迪
实践团深刻感悟了大庆油田的辉煌成就
必将在新时代发扬大庆精神与铁人精神
为祖国的能源事业贡献力量!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