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世界冠军”标榜的中国造车界新秀
本文译自科尔尼全球汽车行业管理季刊总第9期
作者:Matthias Pfannmüller ,科尔尼全球合伙人
1
汽车界新秀
中国造车新势力以“Weltmeister”(德语“世界冠军”的意思)标榜自己的汽车产品。它们雄心勃勃,自信满满,背后投资方更是资金雄厚,让成熟车企感受到了危机。但是,这些新势力真有这样的实力吗?他们都是谁?有什么样的计划?
拜腾、蔚来和小鹏等新兴车企主推电动汽车,获得了中国亿万富豪和行业巨头等资金雄厚的投资方的支持,如阿里巴巴、腾讯、富士康。它们大力投资发展中国汽车行业,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远大目标发挥各自的作用。仅凭这一点,我们就不能低估这些造车新势力的影响。
2
智能化为“核心卖点”
中国造车新势力目前推出的车型以高端智能电子汽车为主:完全网联化,提供云服务,使用语音和手势控制,尽可能实现自动化。“它们的核心卖点是智能化“,科尔尼全球合伙人许健解释道。它们以消费者为导向,采用精简的管理框架,提供创新销售与服务体系。
这些新兴车企显得有些过于傲慢。他们的技术尚未成熟,但雄心满满,至少在传统车企看来是这样的。但是这些“新势力“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他们采用科技行业(如苹果公司)的发展模式,而不是传统汽车行业的发展模式。”很多新兴车企都不参与整条价值链,当然,这样可以减少投资,特别是在不设立资本密集型内部生产的情况下“,许健解释道。他们大规模采购零配件,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模式对建立强大的品牌至关重要。这就是为什么这些新兴车企根据全新的用例投资品牌开发和产品创新。他们将生产外包给经验丰富的合同制造商或合作伙伴,至少在早期阶段是这样的。
3
资金不成问题
造车新势力这样的做法还可以节约时间,因此得到更快的发展:如小鹏汽车今年年初在CES展示了其首款车型 G3,是一款电动SUV。该车型计划于2019年推出。小鹏汽车的投资者包括阿里巴巴和富士康。它在IPO中募集资金3.5亿美元。没有人在意花多少钱。
蔚来也是这种情况。蔚来原名“NextEV“,由易车创始人李斌和菲亚特克莱斯勒总经理郑显聪(台湾人)等于2014年创办。李斌在互联网平台易车网挖到第一桶金。2017年末,蔚来正式在中国销售7座电动跨界车ES8,并计划在全球建立20个办事处,招聘员工4000名。
这些造车新势力喜欢从德国聘请专家。如拜腾的首席执行官曾是宝马集团副总裁毕福康(Carsten Breitfeld)。他声称,“我们的竞争对手是宝马、梅赛德斯和奥迪“。毕福康的管理层团队有多名曾是宝马的管理人员,包括Daniel Kirchert,曾任宝马中国区销售负责人,之后又负责为日产在亚洲地区建立英菲尼迪豪华品牌。此外,与他们一同加入拜腾的还有Belgian Mark Duchesne,曾负责丰田和特斯拉的生产活动。
“我们要做汽车界的iPhone——行业规则颠覆者。”
——拜腾首席执行官毕福康(Carsten Breitfeld)
拜腾隶属于FMC,致力于以优惠的价格提供信息娱乐和高端的品质。拜腾的电气系统与亚马逊Alexa合作开发,动力系统由博世提供。另外,拜腾的投资方也很强大,包括中国和谐汽车公司、苏宁、一汽和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
4
通过(供应商)平台实现多样化
毕福康称拜腾的SUV M-Byte是 “轮子上的智能设备“,计划于2019年底在中国上市,之后将在欧洲和美国发布。拜腾还宣布将于2021年推出一款轿车,预计还将发布另一款车型。拜腾和德国工程服务供应商Edag共同开发了一个模块化平台,可实现各种车型的大规模快速生产。拜腾的首席执行官承诺该平台”每年可生产30万台“。他曾负责宝马混合动力运动型汽车i8的生产。模块化平台的概念也引起了北京新能源电动汽车母公司北汽集团的兴趣。3月,戴姆勒收购北汽新能源近4%的股权。麦格纳将为北汽新能源开发电动汽车平台,预计将于2020年开始批量生产。
电动汽车生产商昶洧也是通过欧洲企业合作实现积极的目标。昶洧是台湾一家创业公司,它将工程设计外包给意大利北部汽车设计公司Dallara。昶洧的开发负责人是布加迪的前工程师Peter Tutzer,负责布加迪威龙的超级跑车设计。另一位设计师来自法拉利。昶洧由其CEO,中国风险投资人沈玮投资。昶洧的首款量产车型是一款电动轿车,由Zagato设计。关于这款车型,昶洧申报了至少390项专利。该车型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投产,声称感应式充电时间可以打破纪录。威马汽车的声明同样大胆:其电动车被命名为“Weltmeister “,在德文中是”世界冠军“的意思,据说续航里程达到600公里。威马的董事长沈晖曾是吉利公司高管。2014年沈晖申请收购计划破产的小型德国制造商Wiesmann时被拒绝。昶洧的资金支持来自台湾。
5
轻松共享即刻上路
另外,领克是由传统车企创建的众多新品牌中的一个。传统车企为了规避不可知也是不必要的风险,经过深思熟虑,将其与传统品牌进行了区隔。比如这家沃尔沃的子公司异常大胆,消费者可以“分享”汽车使用权:如不需要使用自己的汽车,可将其提供给领克其他用户。
领克汽车虽然只有6个颜色可选,但在出厂时提供了全套设备选择方案。“这样可以预测交货期”,品牌总监Alain Visser对汽车杂志AutoBild这样说道。也就是说消费者第二天就可以拿到车。领克没有设置昂贵的展厅,而是在欧洲各国首都建立快闪店。这种方式由中国商人李书福(吉利集团创始人)提出。吉利现为沃尔沃的母公司,是戴姆勒的大股东。
6
“后来者”观致和宝沃
但并非所有新势力计划都进展顺利:观致和宝沃起步的时候就遇到了困难,险些失败。观致成立于2007年,由以色列集团和奇瑞汽车合资建立,之后被地产大亨姚振华收购。而宝沃曾是德国战后汽车业的模范,将其商标权出售给商务车制造商福田,现在希望可以成功复兴。宝沃在中国的SUV销量逐渐攀升,目前已经计划回归欧洲市场。此外,宝沃还迎来一位新老板:首席技术官Philip Koehn博士,前劳斯莱斯研发负责人。自2018年7月1日起,Koehn接替Ulrich Walker担任CEO。同时还将继续参与技术部门的管理工作。
消费者将成为最终赢家
许健
科尔尼大中华区
汽车行业合伙人
问
新能源汽车新贵拜腾、蔚来和小鹏等都做出了很多承诺,但目前我们还没看到成果。他们能否兑现承诺?
答
当然不是所有都能兑现,但他们应该能够实现其中很多承诺。特斯拉就是最好的例子。
问
面对造车新势力的挑战,传统车企应如何应对?
答
在技术飞速迭代、格局不断变化的市场中,所有车企应从无缝消费者体验的角度出发,重新定义品牌价值。打造真正“懂我”与“悦我”的智能汽车出行产品势在必行。面对未来,是造车新势力们趁势而上,还是传统品牌厚积薄发?不管怎样,消费者都将成为最大赢家。
问
造车新势力是否会利用与高新技术行业的交叉持股更快实现“无缝消费者体验”?
答
不是所有新势力都能快速实现无缝消费者体验,但部分造车新贵能够以比成熟车企更快的速度提供无缝式用户体验和更多的创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