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11章诗节53-55

2016-10-01 正果久 HHGopalKrishnaGoswami



《博伽梵歌》

第11章  宇宙形体

om namo bhagvate vasudevaya 

om ajñāna-timirāndhasya
jñānāñjana-śalākayā
caksur unmīlitam yena
tasmai śrī-gurave namaḥ

śrī-caitanya-mano-’bhīstam
sthāpitam yena bhū-tale
svayam rūpah kadā mahyam
dadāti sva-padāntikam

我诞生在最黑暗的愚昧中,灵性导师啊,您以知识的火炬启亮我的眼睛。我要虔诚地顶拜您!


圣茹帕·哥斯瓦米·帕布帕德啊!您为实现主柴坦尼亚的愿望,在这个物质世界建立了传道使命,何时您才以莲花足庇我护我?


śrī-kṛsna-caitanya prabhu-nityānanda
śrī-advaita gadādhara śrīvāsādi-gaura-bhakta-vrnda 


我虔敬地顶拜主奎师那·柴坦尼亚、主尼提安南达、阿堆塔·阿查尔亚、嘎达答尔、施瑞瓦斯以及所有奉献传系中的人。

hare krsna hare krsna krsna krsna hare hare
hare rāma hare rāma rāma rāma hare hare 

哈瑞奎师那,哈瑞奎师那,奎师那奎师那,哈瑞哈瑞

哈瑞茹阿玛,哈瑞茹阿玛,茹阿玛茹阿玛,哈瑞哈瑞 

53

nāhaṁ vedair na tapasā
na dānena na cejyayā
śakya evaṁ-vidho draṣṭuṁ
dṛṣṭavān asi māṁ yathā

你以超然的眼睛看到的形体,仅仅是研习《韦达经》,进行严格的苦修、布施,或崇拜,都是不能理解的。靠这些方式并不能看到我的原样。

要旨:奎师那起初以四臂的形体出现在父母兑瓦葵和瓦苏兑瓦面前,然后变回两臂的形体。这其中的奥秘,对无神论者和不作奉献服务的人,是很难理解的。对那些以文法知识或学术资格去研究韦达典籍的学者们来说,奎师那是不可能理解的,例行公事似地到神庙做崇拜的人也不能理解他。这些人来来往往,但不能真正地理解奎师那。只有通过奉献服务的途径才能理解奎师那,这一点奎师那在下一节诗中亲自有解释。


54bhaktyā tv ananyayā śakya
aham evaṁ-vidho ’rjuna
jñātuṁ draṣṭuṁ ca tattvena
praveṣṭuṁ ca paran-tapa我亲爱的阿尔诸那,只有通过专一的奉献服务才能按我的真实面貌了解我,我就站在你面前,如此,便能直接看到我。只有这样,你才能进入领悟我的奥秘之中。

要旨:只有通过专一的奉献服务之途才能理解奎师那。奎师那在这节诗中作了清晰明白的解释,这样,那些试图以思辨的途径去理解《博伽梵歌》的未经授权的诠释者们就可以知道,他们所做的只是浪费时间而已。谁也无法明白奎师那,以及他怎样以四臂形体从父母而来,而又立即变成两臂形体的。这些事情靠研究《韦达经》或哲学性玄思是很难弄明白的。所以这里明确地断言,谁也不能看见他,也不能进入对这些事情的领悟之中。然而,那些非常有经验的韦达典籍的学生,能从很多方面通过韦达典籍去了解他。有很多这方面的规范,如果谁真正想理解奎师那,那就必须遵循权威典籍上记载的规范原则。人们可以依从这些原则进行苦修。例如,要履行严格的苦修,人们可以在Janmastani日(奎师那的显现之日),以及两个Ekadasi日(新月后的第十一天和满月后的第十一天)断食。至于布施,显而易见,应该对奎师那的奉献者予以布施,他们投入对主的奉献服务之中,在全世界广为传播奎师那哲学,即奎师那知觉。奎师那知觉是人类的福祉。主柴坦尼亚深受茹帕·哥斯瓦米的称道,颂扬他是最为慷慨的布施者,因为他广传奎师那的爱,而这种爱是很难获得的。所以,如果有人对从事奎师那知觉的传播者捐上一些钱,那么这份为传播奎师那知觉而捐的布施,实为世上最伟大的布施。如果人们依从范例在神庙里崇拜(印度的神庙里常有神像,一般不是维施努就是奎师那)通过敬拜至尊人格神首,人们就得到进步的机会。对刚开始为主作奉献服务的人来说,庙宇崇拜至为重要,韦达典籍中有证实(《水塔刷塔尔·乌帕尼沙德》6.23):“一个坚定地为至尊主作奉献,接受灵性导师的指导,而且对灵性导师同样坚信的人,能通过启示看到至尊人格神首。”人们无法靠心智臆测来理解奎师那。而对于一个没得到真正的灵性导师的亲自训练的人,无法理解奎师那。这里特别用了“只有”一字,表明在理解奎师那方面没有其他的途径可供选用,可以推荐,或可获成功。
  奎师那的人形——两臂和四臂的人形——与展现给阿尔诸那的短暂宇宙形体完全不同。四臂的那茹阿亚纳形体和两臂的奎师那形体都是永恒而且超然的,而展示给阿尔诸那的宇宙形体则是短暂的。“难于一见”,是说没有谁见过那一宇宙形体。也等于说,在奉献者之中没必要显示它。那一形体是奎师那在阿尔诸那的要求下展现的,这样,将来倘若有人自称是神的化身,人们就可以要求看一看他的宇宙形体。
  “Na”(永不)一词在前一诗节中频繁使用,表明在韦达典籍方面的学术资历,不应成为人们引以为傲的凭证,要切实地为奎师那作奉献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尝试着去诠释《博伽梵歌》。
  奎师那从宇宙形体变成了四臂的形体那茹阿亚纳,然后又变回他自然的两臂形象。这表明,四臂形体和其他韦达典籍中提到的形体,都流生于原始的两臂奎师那。他是一切流生之源,奎师那并不等同于这些形体,就更不用说非人格梵的形式了。就奎师那的四臂形体而言,也有了然的断言,即使是奎师那的与自己最相近的四臂形体(称为摩哈·维施努,躺在宇宙之洋上,呼气时,无数宇宙随之而生,吸气时,又随之而入),也是至尊主的一个扩展。如《布茹阿玛·萨密塔》(5.48)所言:“只在呼吸之间,使无数的宇宙便入而复出,摩哈·维施努,是奎师那的全权扩展。因此,我崇拜哥文达,奎师那,万原之原。”因此,一个人最终该崇拜奎师那的人形,崇拜作为至尊人格神,充满永恒的极乐和知识的他。他是维施努的所有形体之源,他是所有化身形体之源,正如《博伽梵歌》所证实的,他是原始的至尊人格神。
  在韦达典籍《哥帕拉·塔帕尼、乌帕尼沙德》(1.1)中有如下论述:“我顶拜奎师那,他是永恒极乐和知识的超然形体。我向他致敬,因为认识了他就意味着理解了《韦达经》,因此,他是至尊无上的灵性导师。”然后又有,krsno vai paramam daivatam:“奎师那是至尊人格神。”《哥帕拉·塔帕尼·乌帕尼沙德》(1.3)eko vasi sarva-gahkrsna idyah:“那个奎师那是至尊人格神首,他受人敬拜。”Eko pi sanbahudha yo vabhati:“奎师那是一,但他以无限的形体展示,而且扩展为很多化身。”《哥帕拉·塔帕尼·乌帕尼沙德》(1.21)
  《布茹阿玛·萨密塔》(5.1)上说:“至尊人格神首就是奎师那,他拥有永恒,知识和极乐的躯体。他没有开始,因为他是一切的开始,他是万原之原。”
  在其它地方还有,“至尊绝对真理是一个人,他的名字是奎师那,他有时降临地球。”同样,在《圣典博伽瓦谭》中,我们也能找到关于至尊人格神的各种化身的描述,在这个名册上也有奎师那的名字。但接着说明,这个奎师那不是神的化身,而是原初的至尊人格神首。(ete cam-sa-Malah pumsah krsnas tu bhagavan svayam)
  同样,在《博伽梵歌》中,主说,mattah parataram nanyat:“没有什么高于我作为人格神奎师那这一形体的了。”他也在《博伽梵歌》的其他地方说,aham adir hi devanam:“我是所有半神人之源。”当阿尔诸那从奎师那那里理解了《博伽梵歌》之后,他也说了如下的话证实这一点:“现在,我完全明白了,你是至尊人格神首,绝对真理;你是一切的庇护所。”所以,奎师那向阿尔诸那展现的宇宙形体不是神的原形。原形是奎师那本体。千头万臂的宇宙形体的展现,只是为了吸引那些不爱神的人。那不是神的原形。
  纯粹的奉献者均在不同的超然关系中爱着主,所以,宇宙形体对他们并不富有吸引力。至尊神在奎师那的原始之形中,交流着超然的爱。因此,对于与奎师那友情至深的阿尔诸那来说,这一宇宙展示的形体并不令人愉悦,反而令人可怕。阿尔诸那是奎师那的经常友伴,他一定有超然的眼睛,他不是一个普通人。因此他并未被宇宙形体迷住。对通过功利性活动提升自己的人来说,这一形体也许看起来奇妙无比,但对于从事奉献服务的人来说,奎师那的两臂形体最为亲切。

55mat-karma-kṛn mat-paramo
mad-bhaktaḥ saṅga-varjitaḥ
nirvairaḥ sarva-bhūteṣu
yaḥ sa mām eti pāṇḍava我亲爱的阿尔诸那,谁为我作纯粹的奉献服务,远离功利性活动和心智臆测的污染,谁为我工作,以我为生命的最高目标,与众生为友——谁必能来到我跟前。

要旨:谁想接近灵性天空的奎师那楼卡(Krsnaloka)星宿上的至尊人格神,想与至尊人格奎师那亲切相联,谁就必须走这个定式,按至尊本人的述说去做。因此,这节诗被认为是《博伽梵歌》的核心所在。《博伽梵歌》这部书是为指导受条件限制的灵魂而作。受条件限制的灵魂置身于物质世界,试图支配自然,并不了解真正灵性的生命。《博伽梵歌》的目的在于教导人们如何去理解自己的灵性及其与至尊灵性人格的永恒关系,教导人们怎样重返家园,回归神。这节诗在这里清楚地解释了人在灵性活动中能获得成功的程序——奉献服务。 
  说到工作,要将人的精力来一个彻底的转移,转移到奎师那知觉活动中去,正如《巴克提·茹阿萨密瑞塔·心都》(2.255)所说,与奎师那有关的事情要去做,与奎师那无关的事情谁也不应该做。这就叫做奎师那知觉的活动。人们可以从事不同的活动,但不可依附工作的结果,所得到的结果只能是为了奎师那。例如,一个人可以经商,但要将这种活动转变成奎师那知觉,就必须为奎师那经商。如果奎师那是生意的所有者,那他就应该享受生意的利润。一个商人腰缠万贯,如果他必须将这些钱奉献给奎师那,那他能做到。这就是为奎师那工作。他不必为个人的感官享乐而大兴土木,却可以为奎师那建一座宏伟的神庙,可以按照奉献服务的权威经典上的描述,在庙中供设奎师那的神像,安排为神像服务。这都是奎师那知觉的活动。人不可依附工作的结果,应将结果供奉给奎师那,而只接受供奉过奎师那的普热萨达摩(祭余)。如果谁为奎师那建一座宏伟的大庙,在里面供设奎师那的神像。这不禁止他在里面住,只是要弄清楚,大庙的所有者是奎师那。这就叫做奎师那知觉。但是,如果人无力为奎师那营建神庙。他可以打扫奎师那的神庙,这也是奎师那知觉的活动。人可修建花园。谁有土地(至少在印度,任何穷人都有一点土地),就可把它用来种植花卉,供奉给奎师那。人们可以种图拉茜树,因为图拉茜树叶非常重要,而且奎师那在《博伽梵歌》中推荐了它。Patram puspamphalam toyam. 奎师那希望人们能向他供上一片叶、一朵花、一个水果或一点点水一这样的供奉就会令他满意。这一片叶就是特指图拉茜而言。所以,人皆可种下图拉茜,浇水养植。这样,即使是最穷的人就也能服务奎师那了。这些是教人如何为奎师那工作的例子。
  “Mat-paramah”一词是指那些把在奎师那的至尊居所与奎师那相联视为生命的最完美境界的人。这样的人并不想被提升到月亮、太阳或天堂星宿这样的高等星宿上去,甚至对这个宇宙的最高星宿布茹阿玛楼卡也没有心思。他对此没有兴趣,而只追求被转升到灵性世界去。即便是在灵性世界,他也并不满足于融入梵光之中,因为他一心只想进入最高的灵性星宿——哥楼卡·温达文的奎师那楼卡。他全然知道这个星宿的一切,因而对其他的星宿提不起兴趣来。正如“mad-bhaktah”一词所指明的,他完全投入奉献服务之中,特别是九种奉献法:聆听法、忆念法、颂念法、崇拜法、侍奉主的莲花足、祈祷、执行主的旨令、与主为友、一切奉献给主。可以从事所有的九种奉献法,也可以从事八种、七种,或至少一种,这肯定会使人完美起来。
  “远离以往活动的污染和心智臆测”一短语非常重要。一个人千万不要与反对奎师那的人混在一起。反对奎师那的不仅有无神论者,那些执迷于功利性活动和心智臆测的人也是如此。因此,《巴克提·茹阿萨密瑞塔·心都》(1.1.11)诗节中,圣茹帕·哥斯瓦米清楚地表明,谁若想作纯一的奉献服务,谁就必须远离各种物质污染。他必须杜绝与那些执著于功利性活动和心智臆测的人联谊。当不想要的联谊和物质欲望的污染一扫而空时,一个人才能相宜地培养有关奎师那的知识,这就叫做纯粹的奉献服务。Anukulyasya sankalpahpratikulyasya varjanam.《哈瑞·巴克提·维拉斯》(Hari-Bhakti-Vilasa,旧译,《哈瑞奉爱逍遥》)(11.676)人应该善意地想着奎师那,善意地去为奎师那工作,而不能心怀恶意。亢撤是奎师那的一个敌人。从奎师那的降生开始,亢撒就一直算计着杀死他,他也一直在想着奎师那,因为他一直没有得逞。这样一来,无论是做事情,是吃饭,还是睡觉,他都在各方面想着奎师那,但是,那种奎师那知觉不是适宜的。所以尽管他一天24小时想着奎师那,他仍然被看成一个恶魔,而且到最后,奎师那杀死了他,当然,被奎师那所杀的任何人都立即获得了救赎。但那不是纯粹奉献者的目标。纯粹的奉献者甚至连救赎也不想要,他甚至还不想被转升到最高的星宿哥楼卡·温达文。他的唯一目的是,无论在哪里都要为奎师那服务。
  奎师那的奉献者对谁都友善。因此这里说,他没有敌人。怎么会是这样呢?在奎师那知觉中的奉献者知道,只有为奎师那作奉献服务才能解除人生的所有问题。他们有这方面的切身体验,所以想把这一体系——奎师那知觉——介绍给整个人类社会。为了传播神知觉而敢冒生命之险的主的奉献者,历史上屡见不鲜。最为人称道的是耶稣基督。他被非奉献者钉死在十字架上,为传播神的知识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当然,认为他被杀害了,这种理解太流于肤浅。在印度也同样有很多例子,如哈瑞达斯·塔库尔和帕拉德·摩哈茹阿哲。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危险呢?因为他们想传播奎师那知觉,而这是很困难的。奎师那知觉者知道,如果一个人在受苦,那是因为他忘记了他和奎师那的永恒关系。因此,人对人类所能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将他人从所有的物质问题中解救出来。纯粹的奉献者就是这样在为主作奉献服务。现在,我们可以想象奎师那对那些为他服务,甘愿为他冒一切危险的人,该是多么的恩慈。因此,可以肯定,这些人离开躯体后一定能达到至高无上的星宿。
  总之,奎师那的宇宙形体(只是短暂的展示),吞没一切的时间形体,甚至四臂的维施努形体,全由奎师那展现了。所以说奎师那是所有这些展示之源。而不是说奎师那只是原始的visva-rupa(维施努)的一个展示。奎师那是所有形体的渊源。维施努的数量千千万万,但对于奉献者来说,除了原始的形体——两臂的夏玛逊达尔(Syama- sundara)之外,奎师那的其他形体都不重要。据《布茹阿玛·萨密塔》所记载,那些以爱和奉献眷恋着奎师那的夏玛逊达尔形体的人,可常在心中看到他,而看不到任何别的东西。所以,我们要明白第十一章的要旨,那就是奎师那的形体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而且至高无上。

巴克提维丹塔阐释《圣典博伽梵歌》第十一章“宇宙形体”之终。

以上阅读内容摘自奉爱瑜伽经典《博伽梵歌》原意,所有语音内容皆为本平台原创,转录使用需要注明出处。

未完待续

《博伽梵歌 》 每日阅读之第1章1-3节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 第2章1-3节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3章诗节1-2

《薄伽梵歌》每日阅读4.1-2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5章诗节1-2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6章诗节1-2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7章诗节1-3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8章诗节1-3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9章诗节1-2

圣哥帕拉· 奎师那· 哥斯瓦米会晤印度总理莫迪,馈赠博伽梵歌!


精装【《博伽梵歌原意》(梵汉对照版)Bhagavad Gita as it is】

著名的古老瑜伽梵文经典《博伽梵歌》是距今大约5000年前,至尊人格神首奎师那Krishna向他的朋友及奉献者阿诸纳在战争前的一场哲理对话。


奎师那能预见未来岁月的人们所碰到的问题。在当今世界上,所有的人都面临着生活和工作上的各种压力,而奎师那对工作艺术的教导可以使现代人战胜这些压力。无论是在工作单位上,还是在家庭中、寺庙里,研习《博伽梵歌》蕴含一切的教诲是使人们思想明确、心灵平静的必由之路。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书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