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12章诗节11-15

2016-10-08 正果久 HHGopalKrishnaGoswami



《博伽梵歌》

第12章  奉爱服务

om namo bhagvate vasudevaya 

om ajñāna-timirāndhasya
jñānāñjana-śalākayā
caksur unmīlitam yena
tasmai śrī-gurave namaḥ

śrī-caitanya-mano-’bhīstam
sthāpitam yena bhū-tale
svayam rūpah kadā mahyam
dadāti sva-padāntikam

我诞生在最黑暗的愚昧中,灵性导师啊,您以知识的火炬启亮我的眼睛。我要虔诚地顶拜您!


圣茹帕·哥斯瓦米·帕布帕德啊!您为实现主柴坦尼亚的愿望,在这个物质世界建立了传道使命,何时您才以莲花足庇我护我?


śrī-kṛsna-caitanya prabhu-nityānanda
śrī-advaita gadādhara śrīvāsādi-gaura-bhakta-vrnda 


我虔敬地顶拜主奎师那·柴坦尼亚、主尼提安南达、阿堆塔·阿查尔亚、嘎达答尔、施瑞瓦斯以及所有奉献传系中的人。

hare krsna hare krsna krsna krsna hare hare
hare rāma hare rāma rāma rāma hare hare 

哈瑞奎师那,哈瑞奎师那,奎师那奎师那,哈瑞哈瑞

哈瑞茹阿玛,哈瑞茹阿玛,茹阿玛茹阿玛,哈瑞哈瑞 

11

athaitad apy aśakto ’si
kartuṁ mad-yogam āśritah
sarva-karma-phala-tyāgam

tatah kuru yatātmavān

然而,如果你不能以此种对我的知觉工作,那么,就竭力以放弃一切工作的结果,争取安处自我。

要旨:或许,由于社会、家庭或宗教的缘故,或者由于其他的障碍,一个人甚至不能够对奎师那知觉的活动怀有善意和同情。如果一个人直接依恋奎师那知觉活动,可能引起家人的反对,或可能有很多其他的困难。有这些困难的人最好把他活动累积的结果奉献给某些正当的事业。这些程序在《韦达经》已有描述。有很多有关献祭和普尼亚(punya)的特殊功能的描述。普尼亚是指可将一个人过去活动的结果加以应用的特殊工作。人可由此把自己提升至知识的境界。我们也时常发现,有些人甚至对奎师那知觉活动不感兴趣,却给医院或其他社会机构捐献财物,这样一来,他就放弃了辛苦赚回来的活动结果。这里也推荐这种做法,因为修行放弃活动结果,就肯定可逐渐净化心灵;心灵到了净化的境界,就变得有能力理解奎师那知觉。当然,奎师那知觉不受任何其他经验影响,因为奎师那知觉本身能净化人的心灵。但要是修行奎师那知觉有障碍,那么可尝试放弃活动的结果。就这方面而言,社会服务、社群服务、国家服务、为国牺牲等等,都可接受,这样一来,终有一天,人可到达为至尊主作纯粹奉献服务的境界。在《博伽梵歌》中,我们找到这样的诗节yatah pravrttirbhutanam:如果人决定为至高无上的原因牺牲,即使不知道至高无上的原因就是奎师那,他也可通过牺牲性的途径逐渐认识:奎师那是至高无上的原因。


12śreyo hi jñānam abhyāsāj
jñānād dhyānam viśisyate
dhyānāt karma-phala-tyāgas
tyāgāc chāntir anantaram如果你无法作这种修行,那么,培养知识吧。然而,比知识更好的是观想;比观想更好的是弃绝活动的结果,因为如此弃绝,便能达到心意的平和。

要旨:一如前面的诗节所述,奉献服务有两种:一是遵行规范守则,一是敬爱之中对至尊人格神的全然依恋。那些不能真正遵行奎师那知觉的守则的人,最好培养知识,因为通过知识,就能认识自己的真正地位。知识会逐渐地发展到观想的阶段。通过观想就能逐渐认识至尊人格神。有很多过程使人认识,人自己就是至尊。如果人不能从事奉献服务,选择这种观想也无妨。如果人不能够作这种观想,那么,还有赋定责任。这些赋定责任由韦达典籍颁订给布茹阿摩那、查锤亚、外夏、舒都茹阿,我们在本书最后一章将会读到。然而在一切情况中,人们应该放弃辛苦工作的成果,这意味着把业报的结果用于善良的事业。总而言之,要接近最高的目标至尊人格神,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逐渐发展的,另一途径是直接的。在奎师那知觉中作奉献服务是直接方法,另一方法则包括弃绝活动的成果。然后,人可到达知识的境界,然后再到达观想的境界,然后再到达认识超灵的境界,然后才到达接近至尊人格神的境界。可以走循序渐进的途径,也可以走直接的道路。直接的途径不是人人都可以修习的。因此,间接途径也是好的。然而,人须了解,奎师那不向阿尔诸那推荐间接途径,因为他已到达了为至尊作爱心奉献服务的境地。间接途径是为其他不在这境界中的人而设的。这种人该遵行:弃绝、知识、观想、证悟超灵和梵的渐进过程。《博伽梵歌》强调的是直接方法。奉告每一个人修习直接方法,皈依至尊人格神奎师那。

13-14

advetā sarva-bhūtānām
maitrah karuna eva ca
nirmamo nirahankārah
sama-duhkha-sukhah ksamī

santustah satatam yogī
yatātmā drdha-niścayah
mayy arpita-mano-buddhir
yo mad-bhaktah sa me priyah

不怀嫉妒,作众生的良友,不以拥有者自居,远离假我,苦乐如一,宽厚容忍,永远满足,善于自律,坚定地从事奉献服务,心意和智慧都专注于我——这样的奉献者我很珍爱。

 要旨:再次回到纯粹奉献服务这点上,主在这两诗节描述纯粹奉献者的超然品质。纯粹奉献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受困扰。他们也不会嫉妒谁,不会成为敌人的敌人。他们认为,由于自己过去的错误行为,别人才变成自己的敌人。因此,承受比抗辩好。据《圣典博伽瓦谭》说,tat te nukampam susamiksamano bhunjana evatma-krtamvipakam:每当奉献者在苦难中,或遇上困难的时候,他们认为这是主赐给他们的恩慈。他们想:“由于过去错误的行为,我们该受的苦,远较现在所受的为甚,所以我们没有得到应得的惩罚,这是至尊主的恩慈。我们所得的惩罚,由于至尊人格神的恩慈,只是一点点。”因此,他们永远冷静、沉默、忍耐,不管情况如何叫人苦恼。奉献者永远对每一个人仁慈,即使对敌人也是如此。尼尔摩摩(Nirmama)即不以自己为拥有者,亦即奉献者不认为跟躯体有关的痛苦和烦恼有太大的重要性,因为他们完全知道自己不是物质躯体。他们不会把自己看成身体。因此,他们远离假我的概念,苦乐如一。他们宽厚容忍,而且满足于至尊主所恩赐给他们的一切。他们不会克服极大的困难,刻意去求取什么,因而永远快乐。他们是完美的玄秘主义者,因为他们能够严格遵守灵性导师所给的训示。他们的感官全受支配,所以坚定不移。错误的论证并不能动摇他们,因为谁也不能动摇他们作奉献服务的坚定决心。他们完全知觉到,奎师那是永恒的主,因此,谁也不能困扰他们。他们的一切品质使他们能将心意和智慧完全专注于至尊主。奉献服务到这程度,毫无疑问,十分罕有。但奉献者通过遵行奉献服务的规范守则,可以处于这境界。此外,主说,这样的奉献者,对他来说,十分亲切,因为他们在完全奎师那知觉中作的一切活动,永远叫他喜欢。 

15

yasmān nodvijate loko
lokān nodvijate ca yah
harsāmarsa-bhayodvegair
mukto yah sa ca me priyah

不置人于困境,不为人所困扰,在苦乐,恐惧和焦虑中均保持平静,这样的人我很钟爱。

 要旨:这里进一步描述奉献者的一些品质。这样的奉献者绝不会把谁置于困难、焦虑、恐惧、不满之中。这样的奉献者,对每一个人,都很仁慈。他们不会叫任何人焦虑。另一方面,如果其他人试图叫奉献者焦虑,奉献者也不受困扰。由于主的恩慈,他们非常成熟,不受外界困扰。实际上,因为奉献者永远全神贯注于奎师那知觉,从事奉献服务,这一切物质的情况都奈何不了他们。一般来说,奉行物质主义的人在得到满足感官和躯体的东西时,变得十分快乐,但当他们看到其他人得到满足感官的东西而自己没有时,就会感到难受,会萌生嫉妒之情。当知道敌人要报复时,便感到恐惧不安,当他们不能够做好一些事情时,会变得沮丧。但永远超然于这一切困扰的奉献者,奎师那非常钟爱。

以上阅读内容摘自奉爱瑜伽经典《博伽梵歌》原意,所有语音内容皆为本平台原创,转录使用需要注明出处。

未完待续

《博伽梵歌 》 每日阅读之第1章1-3节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 第2章1-3节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3章诗节1-2

《薄伽梵歌》每日阅读4.1-2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5章诗节1-2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6章诗节1-2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7章诗节1-3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8章诗节1-3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9章诗节1-2

圣哥帕拉· 奎师那· 哥斯瓦米会晤印度总理莫迪,馈赠博伽梵歌!


精装【《博伽梵歌原意》(梵汉对照版)Bhagavad Gita as it is】

著名的古老瑜伽梵文经典《博伽梵歌》是距今大约5000年前,至尊人格神首奎师那Krishna向他的朋友及奉献者阿诸纳在战争前的一场哲理对话。


奎师那能预见未来岁月的人们所碰到的问题。在当今世界上,所有的人都面临着生活和工作上的各种压力,而奎师那对工作艺术的教导可以使现代人战胜这些压力。无论是在工作单位上,还是在家庭中、寺庙里,研习《博伽梵歌》蕴含一切的教诲是使人们思想明确、心灵平静的必由之路。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书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