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15章诗节1-2

2016-11-20 Vraja Sevika dd HHGopalKrishnaGoswami



《博伽梵歌》

第15章  至尊着瑜伽

om namo bhagvate vasudevaya 

om ajñāna-timirāndhasya
jñānāñjana-śalākayā
caksur unmīlitam yena
tasmai śrī-gurave namaḥ

śrī-caitanya-mano-’bhīstam
sthāpitam yena bhū-tale
svayam rūpah kadā mahyam
dadāti sva-padāntikam

我诞生在最黑暗的愚昧中,灵性导师啊,您以知识的火炬启亮我的眼睛。我要虔诚地顶拜您!


圣茹帕·哥斯瓦米·帕布帕德啊!您为实现主柴坦尼亚的愿望,在这个物质世界建立了传道使命,何时您才以莲花足庇我护我?


śrī-kṛsna-caitanya prabhu-nityānanda
śrī-advaita gadādhara śrīvāsādi-gaura-bhakta-vrnda 


我虔敬地顶拜主奎师那·柴坦尼亚、主尼提安南达、阿堆塔·阿查尔亚、嘎达答尔、施瑞瓦斯以及所有奉献传系中的人。

hare krsna hare krsna krsna krsna hare hare
hare rāma hare rāma rāma rāma hare hare 

哈瑞奎师那,哈瑞奎师那,奎师那奎师那,哈瑞哈瑞

哈瑞茹阿玛,哈瑞茹阿玛,茹阿玛茹阿玛,哈瑞哈瑞 


1

śrī-bhagavān uvāca
ūrdhva-mūlam adhaḥ-śākham
aśvatthaṁ prāhur avyayam
chandāṁsi yasya parṇāni
yas taṁ veda sa veda-vit

至尊人格神说:有一棵不腐不朽的榕树,根向上,枝向下,叶子就是韦达赞歌。认识这棵树的人就了解韦达诸经。

要旨:在讨论过奉爱瑜伽的重要性之后,人们或许会问:“韦达诸经又怎样呢?”这一章说明,研习《韦达经》的目的在于了解奎师那。因此,在奎师那知觉中,从事奉献服务的人,已经了解韦达诸经。

  这节诗把这个物质世界的羁绊比作一棵榕树。对于从事业报活动的人,榕树永无止境。他从这根树枝到另一根树枝去,然后到另一根树枝去,然后再到另一根树枝去。这棵物质世界之树没有终结;那些依附这棵树的人,不可能获得解脱。韦达赞歌原用以提升自己,这里称之为树叶。这棵树的根向上生长。因为它们从布茹阿玛(梵天)的居所(也就是这宇宙最高的星宿)开始,人如果了解这株不可毁灭的幻象之树,就可从中超脱出来。
  我们须了解解脱的过程。前面各章对摆脱物质羁绊的多种方法,已有所说明;而且,到第十三章,我们看到,为至尊主作奉献服务是最好的方法。奉献服务的基本原则是超越物质活动,依恋为主所作的超然服务。本章一开始在讨论摆脱依附物质世界的方法。这个物质存在的根部向上生长。这即是
说,它从整个物质实体开始,从宇宙最高的星宿开始,整个宇宙就是从那里扩展的,生长为无数枝杈,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星系。果实则代表生物的活动的结果,即:宗教、经济发展、感官满足、解脱。
  在世界上,我们对于根部向上,枝杈向下的树没有现成的经验,但确有其事。这棵树可在水池旁找到。我们可以看到,池边的树倒影在水里,枝杈向下,根部向上。换句话说,这株物质世界的树只是灵性世界真实树的倒影。灵性世界的这一倒影映在欲念之上,就象树的倒影映在水面上一样。欲念是引起事物被置放在这个倒影的物质之光中的原因。人如果想脱离物质存在,则须通过分析研究,彻底认识这棵树。如此一来。就可割断跟这棵树的关系。
 
这棵树,是真实的树的倒影,然而却是完全一样的复制品。一切事物都存在于灵性世界之中。非人格主义者把布茹阿玛看成是这棵物质之树的根部。三可亚哲学认为,从这根部生出了原质(prakrti)、至尊享受者(purusa)、自然三形态,然后再生出五粗糙元素(panca-maha-bhuta)、十感官(dasendriya)、心意等等。这样他们把整个物质世界分成二十五种元素。如果布茹阿玛是一切展示的中心,那么,这个物质世界是圆心的一百八十度展示,另外的一百八十度形成了灵性世界,物质世界只是扭曲了的倒影,因此,灵性世界一定同样有多样化,只不过是真实的罢了。原质是至尊主的外在能力,而享乐者(purusa),则是至尊主本人。《博伽梵歌》解释了一切。因为这展示是物质的,所以短暂。倒影是短暂的,因为它有时可以看见,有时看不见。然而,倒影的始源却是永恒的。真树的物质倒影一定要摆脱。若说一个人认识《韦达经》,就可假定他知道如何摆脱对物质世界的依恋。人如果认识这个方法,实际上就认识《韦达经》了。一个耽于《韦达经》的仪式规条的人只是为绿色的树叶吸引,并没有真正认识《韦达经》的目的。正如人格神本人所揭示,《韦达经》的目的在于砍倒这棵倒影的树,攀上灵性世界的真树。

2

adhaś cordhvaṁ prasṛtās tasya śākhā
guṇa-pravṛddhā viṣaya-pravālāḥ
adhaś ca mūlāny anusantatāni
karmānubandhīni manuṣya-loke

这棵树的枝杈受物质自然三形态滋养,上下伸展。细枝就是感官对象。这棵树也有向下生长的根,受人类社会的功利性活动的捆绑。

要旨:这里进一步描述了榕树。它的枝杈向各方伸展。在较低的部分展示各式各样的生物,例如人类、动物、马、牛、狗、猫。这些在枝杈的较低部分。在较高部分是有高等形体的生物:半神人、甘达尔瓦(Gandarvas,歌仙)和其他高等种类的生命。正如水滋养树,这株物质树由自然三形态滋养。有时我们会发现某片土地寸草不生,因为缺乏足够的水份;有时,另一片土地绿茵满布。同样,在物质自然各形态数量上相对地较多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生物就按着该比例展示。

嫩枝被认为是感官对象。通过发展不同的自然形态,我们发展了不同的感官,而通过不同的感官,我们享受各种各类的感官对象。枝梢就是感官——眼耳鼻等——都执迷于不同的感官对象。
  细枝是声音、形体、触觉,也就是感官对象。那些旁根都是些喜爱和厌憎之物,是不同的痛苦和感官享受的副产品。虔诚和不虔诚的倾向被认为是从这些次要的根发展而来的,朝各方伸展。真正的根是从布茹阿玛楼卡来的,而其他的根则在人类星宿之中。当人在高等星宿享受过功德活动的结果之后,他便来到这个地球,重新进行功利性活动,以求提升。这个人类星体被认为是活动的场地。



以上阅读内容摘自奉爱瑜伽经典《博伽梵歌》原意,所有语音内容皆为本平台原创,转录使用需要注明出处。

未完待续

《博伽梵歌 》 每日阅读之第1章1-3节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 第2章1-3节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3章诗节1-2

《薄伽梵歌》每日阅读4.1-2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5章诗节1-2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6章诗节1-2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7章诗节1-3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8章诗节1-3

《博伽梵歌》每日阅读第9章诗节1-2

圣哥帕拉· 奎师那· 哥斯瓦米会晤印度总理莫迪,馈赠博伽梵歌!


精装【《博伽梵歌原意》(梵汉对照版)Bhagavad Gita as it is】

著名的古老瑜伽梵文经典《博伽梵歌》是距今大约5000年前,至尊人格神首奎师那Krishna向他的朋友及奉献者阿诸纳在战争前的一场哲理对话。


奎师那能预见未来岁月的人们所碰到的问题。在当今世界上,所有的人都面临着生活和工作上的各种压力,而奎师那对工作艺术的教导可以使现代人战胜这些压力。无论是在工作单位上,还是在家庭中、寺庙里,研习《博伽梵歌》蕴含一切的教诲是使人们思想明确、心灵平静的必由之路。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书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