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融智审法官陈清亮:创新的感觉兴奋又忐忑

杭州中院 2021-07-11

编者按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

杭州法院人牢记初心使命,秉持“三正”建“三信”工作理念,以养正气,争当群众信任的法官;明正理,制作群众信服的裁判;守正道,建设群众信赖的法院,不断提升法院工作核心战斗力,为全面打造“重要窗口”护航添彩。

本公众号推出“以三正建三信”专栏,定期发布杭州两级法院优秀法官典型事迹和微创新案(事)例,传递新时代司法正能量。


玉皇山下,上城法院基金小镇人民法庭里总是热闹非凡。继最高法院陶凯元副院长、浙江高院李占国院长前往考察之后,前来调研参观“打卡”的团队络绎不绝。


本周,法庭负责人陈清亮每天的安排需要用马不停蹄来形容,除了平均每天一拨的接待兄弟法院来访调研外,他还办结了9件案件,为全市法院无纸化办案办公会作现场演示讲解,参与省高院关于无纸化办案办公改革重点调研课题的研究,作为审委会委员参加审委会案件讨论等。紧急时,常能看到陈清亮在法庭的小楼里跑上跑下,他常说“我们都是追梦人,跑起来的感觉很充实”。



陈清亮,上城法院基金小镇人民法庭副庭长(主持工作),2009年进入法院,先后曾在民二庭、政治处、办公室任职,期间曾赴最高院挂职,成为基金小镇法庭负责人后,又作为浙江高院“凤凰金融智审”试点项目的具体负责人赴高院专班参与脱产研发攻关……陈清亮与小镇法庭密切关联的旅程异常丰富多彩。





回归梦想:既兴奋又忐忑


“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作为钱塘江金融港湾最重要的金融机构集聚区,需要司法审判元素的加盟,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圈……传统的地域法庭应结合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进行审判资源的‘腾笼换鸟’,实现向专业法庭的转型升级。”陈清亮在草拟的《关于设立“金融法庭”的报告》中这样写道。


2017年,上城法院正式设立了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人民法庭,这是华东地区首个专门审理金融类案件的基层法院派出人民法庭。转任法庭负责人后,陈清亮按照该院叶青院长提出的“做好金融法庭、专业法庭、智慧法庭的‘试验田’”的要求,开启了在金融专业化智能化审判的道路上不断求索的新路程。


揭牌那天,陈清亮带领法庭干警庄严宣誓


 “兜兜转转7年后再次回到业务庭既兴奋又忐忑,兴奋是因为我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法官梦,忐忑则是因为做好一名法官,管理好一个新的法庭都并非易事。”陈清亮说。


然而,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在这家金融专业派出法庭身上只多不减。


按照“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向科技要生产力,成了法庭的当务之急。





创新视野:智赋平台,AI助审


“金融纠纷一站式化解平台获评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法院优秀创新案例的奖牌,我们领回来了。” 2019年7月3日,陈清亮收到了同事王林给他发的一条语音。


“金融纠纷一站式化解平台”是上城法院配套小镇法庭“金融法庭”的定位,自主推出的智能化项目。陈清亮全程参与了项目研发和迭代。这只精心打造的金招牌最终引来了“凤凰”……


王林(左三)在北京代表上城法院领取“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法院优秀创新案例”奖牌和证书


2017年,根据上级法院和院领导的工作要求,陈清亮和上城法院负责信息化建设的王林等人积极投身到“智慧法院”的建设上,成立了“金融纠纷一站式化解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研发团队。


1.0版平台,实现了法院与金融机构信息的互联互通,当事人可在网上享受从起诉、庭审到申请执行的全流程线上服务,主要实现了让金融纠纷当事人“最多跑一次”“最好不要跑”。


在陈清亮看来,这还不够,立足于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和金融审判实际设立的基金小镇法庭,无论在审判理念还是审判模式上都需要再新升级。


在上级法院的指导下,陈清亮和平台研发团队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必须让平台符合智能化、自动化的大趋势,不仅要让案子全线上网,更要让案子在网上“自己跑起来”。


经过进一步研发,2018年,平台2.0版本正式上线,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信用卡纠纷的自动化办案,实现立案、排期、送达、裁判办案全流程“案子自己跑”。



2.0版平台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得到《人民法院报》《浙江法制报》头版报道推介;入选杭州市城市大脑基层社会治理应用项目(首批)清单;获评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法院优秀创新案例......


2019年,浙江高院确定上城法院为金融智审试点法院,AI法官助理“小智”在法庭首秀,辅助法官“人机共融、智审速判”,填补了应用实践领域的空白,率先开启了金融纠纷案件全流程智能化审判的新时代。 


前来学习调研的法院和金融机构络绎不绝……





常思大局:专业服务,与时俱进


 专“驻”金融,极“智”服务的脚步不会止步,2019年10月,陈清亮又带着法庭的小伙伴们开始了无纸化办案的探索,在凤凰智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全省最新办案辅助技术,形成网上立案、智能送达、电子阅卷、金融智审、一键归档等审判流程的闭环,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部案件全流程、全要素无纸化办案。


2020年4月,浙江高院李占国院长、杭州中院斯金锦院长先后到法庭调研视察无纸化工作。杭州中院邀请陈清亮作为主讲人之一,就无纸化办案操作流程为全市法院作视频培训。


浙江高院李占国院长(右二)到基金小镇法庭调研无纸化工作


陈清亮的中午多用于组织庭里研讨案件、学习法律知识。关于法庭如何更好地服务保障金融业发展,他们在一次讨论会上得出共识: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各类新类型金融纠纷也在不断涌现,这类纠纷时常涉及金融创新领域,纠纷处理难度较大,对法官的专业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与时俱进,主动学习金融业相关政策、不断更新理念。若是不了解金融业务,仅有法律功底,难以提供优质高效的裁判。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审判质效,陈清亮和法庭干警积极探索“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审理模式。


“金融借款纠纷案件,多是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一上午处理多件是有可能的。但如果是一些涉私募股权、票据等纠纷,就需要耗费法官较多时间,我们庭里的法官经常聚在一起讨论疑难案件。”法庭一共11人,其中80后10人,平均年龄32岁,85年出生的陈清亮,很享受中午大家一起头脑风暴的时光。


2018年以来,法庭审结各类金融纠纷4200余件,均无改判发回,其中包含了陈清亮处理的1200余件。2019年,法庭三名法官人均结案608件。


“案件以外的功夫也很重要。”陈清亮认为。


春节假期后的上班第一天,陈清亮(左一)与林慧(右一)走访泰隆银行


2018年,陈清亮带领法庭调研骨干开始撰写《金融商事审判白皮书》,林慧也参与其中。“为了提高分析样本的准确性,陈庭长在处理完手上事务后,会带领我们走访金融机构,还组织大家利用下班时间统计这六年来金融审判的相关数据。”


 “调研期间,一早开完庭就和陈庭长还有几位法官去走访调研,就像陈庭长说的,及时了解当前金融行业发展状况,更有利于改进金融审判工作。” 另一位撰写人唐丹青说,陈庭长的思路很清晰。


通过走访、座谈调研,陈清亮带领团队撰写完成了《金融商事审判白皮书》,2019年获评浙江法院十大最佳调研报告。



发挥好金融审判职能作用,指导规范好金融行业行为,促进社会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为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也是法庭中心工作之一。


2019年6月30日,陈清亮在上城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表彰大会上荣获“上城区担当作为好干部”荣誉。


左三为陈清亮


此前,他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获上城区第一批百名机关干部“下基层、破难题、转作风”主题活动优秀挂职干部、浙江省G20杭州峰会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以三正建三信”专栏:


刑事法官徐枫:“上法男神”的四个侧面


复制一个“法官”帮忙干活?凤凰金融智审实现了!





来源:上城法院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共同为杭州法院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建言献策

5项!这些“杭州元素”写入最高法院工作报告!

民法典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动画版解读来了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