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法院“五大优秀微创新案例”揭晓|以三正建三信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以“微创新”带来大变革
由小创造激发大活力
近年来,杭州法院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以创新为抓手
从群众反映强烈的“小事”“堵点”入手
把人民群众的期盼作为改进工作的方向
紧盯纷繁复杂的诉讼难事、烦事、琐事
不断改善服务环境、前移服务平台、优化服务流程
以司法为民的初心,汇聚起司法便民的暖流
2020年5月以来,杭州中院微信公众号“以三正建三信”专栏持续宣传推广两级法院16个微创新案例,经公众号投票,12名专家评委推选,综合各方意见,确定以下“杭州法院五大优秀微创新案例”。
★ 凤凰金融智审
◆ 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
上城法院作为浙江高院确定的金融借款纠纷全流程智能化审判试点法院,于2019年9月率先落地以AI法官助理“小智”辅助审判,首创以“人机共融、智审速判”为特征的“凤凰金融智审”模式,填补了国内空白,推动全流程智能审判模式从实验阶段正式走向应用实践。成功打造的机器人法官助理“小智”,不仅实现全部事务性工作的自动运作,更突出审判环节的智能提升,通过法官构建的知识图谱,提供智能分析案卷材料、实时归纳庭审争议焦点、同步制作裁判文书等智能辅助。在“小智”的支持下,审查立案、分案排期、文书送达、开庭审理、当庭宣判、电子归档等办案各环节自动流转推进,实现“三自动、五实时、三当庭”,极大地便利了各方当事人和法院办案人员,实现了金融借款案件的即诉即办、即审即判,法官办理每个金融借款纠纷案件需投入精力的时间约为40分钟,比传统模式减少约50%,实现“两减两加”,为当事人诉讼成本、法院办案成本做减法,为司法公开公信和群众司法获得感做加法,有效贯彻落实了“整体智治”理念,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关媒体报道70余篇次。该模式实践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推广性强,2020年7月以来,浙江高院已在宁波、嘉兴、台州第二批试点法院中推广适用该模式。
戳以下链接了解详情
★ 电子督促程序
◆ 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
西湖法院作为浙江高院确定的电子督促程序智能化建设试点法院,以规范方案为基础、以优化系统为契机、以提速降费为抓手,实现办案自动化,促进试点“可复制”,打造类型化金融解纷“快速道”。
支付令是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督促程序,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向债务人发出的限期履行给付金钱或有价证券的法律文书,如果债务人在法定期间内不提出异议,该支付令即具有执行力。电子督促程序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对支付令的申请、受理、缴费、审查、制作、送达、提出异议、申请执行等实现全流程在线化的程序,能有效激活督促程序的“司法减负”和“替代纠纷解决”功能,有效过滤简易纠纷、降低诉讼成本、提高办案效率、节约司法资源。
西湖法院积极适用电子督促程序,在线批量受理与发送支付令,案件平均处理天数34天,比同类案件少29天,2020年6月系统优化升级以来,西湖法院共发送支付令22066件,生效14344件,有力促进了金融债权债务的快速实现,在降低企业诉讼成本、提高办案效率、便民利民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继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法治大会上获评“2017年中国互联网法律服务创新项目”,2019年又被评为“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优秀创新案例”。
戳以下链接了解详情
★ 一码解纠纷
◆ 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法院
2020年6月以来,在杭州市委政法委统筹安排和杭州中院具体指导下,滨江法院积极参与高新区(滨江)一码解纠纷试点工作,推出浙江ODR“调解码”,积极探索诉源治理新模式。
一码解纠纷以浙江ODR为基础,参考国际通行的突发事件颜色预警机制,以蓝、黄、橙、红、绿五色“调解码”融入纠纷化解过程,区分纠纷分流路径,记录纠纷化解信息。通过平台自动分案,倒逼各类纠纷横向分流至行业调解组织或职能部门,纵向流转至街道社区基层调解细胞,切实把“以调解为主”的要求落到实处。
“一码解纠纷”以“漏斗式过滤、阶梯式推进、分流式化解”理念,创新性地将扫码登记、智能分案、三层过滤、监督考核等融入纠纷化解全过程,实现一“码”解纷,一“网”通办,让“随时调、随地调、随手调”成为矛盾纠纷解决常态。截至目前,平台调解员注册量811人,调解组织91个,共受理各类纠纷7412件,调解成功数3097件。当前,“一码解纠纷”已在全省进行推广应用,并作为基层治理数字化智慧化的创新模式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进行播报。
戳以下链接了解详情
诉前引调是蓝码,初次调解是黄码,调解成功是绿码……滨江上线的“一码解纠纷(诉讼)”小程序,香了!
★ 村社“微法庭”
◆ 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法院
2018年9月,第一家“微法庭”在临安上田成立。临安法院以“微法庭”作为参与市域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抓手,突出多元解纷、智能便捷和资源下沉3大特征,实现“两个24小时”联络机制、纠纷就地化解、智能司法服务、远程普法教育、线下司法辅助、党建结对共建等6大功能,将互联网技术与基层治理相结合、法官专业优势与村干部农村工作优势相结合、个案调处与普法宣传相结合,把法院的司法服务触角、信息化建设成果延伸到最基层,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该工作已在全市推广,得到了最高法院周强院长、省委政法委王昌荣书记的批示肯定。2020年,临安法院秉持建设“微法庭”的初心,通过远程在线庭审解疫情期间群众出行不便之困,通过庭审直播解专业人群定向法律培训之需,通过行业微法庭解类型化专题解纷之难,继续高质量推动该项工作。同时,积极推动“微法庭”全面融入矛调中心“区—镇街—村社”三级联动的社会治理格局,通过搭建一地通办、集约解纷机制,形成矛盾纠纷调处双向对流闭环,将其打造为矛调中心在基层的一线工作站。2020年以来,临安已实现村社“微法庭”全覆盖,各“微法庭”及特邀调解员参与化解纠纷3199件,调解成功1397件,接受法律咨询110人次,指导当事人使用各类智能平台161人次,开展庭审直播34场12万余人次,在线司法确认88件,全区万人成讼率同比下降26.09%。
戳以下链接了解详情
★ 司法区块链
◆ 杭州互联网法院
推动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的重大战略,事关国家发展全局,意义十分重大。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区域司法一体化的重要部署,2019年5月,杭州互联网法院联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杭州互联网法院司法区块链为依托建立长三角司法链,共同深化跨地域司法协作机制,共同提升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能力和水平,共同促进长三角区域司法一体化发展。一方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依法妥善审理互联网案件,为长三角地区互联网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另一方面积极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从源头上构建网络行为“上网就留痕,留痕即可溯”的强大治理体系,用共建共享共治的理念推动网络诉源治理,持续保持长三角地区司法改革集聚地的先发优势。截至2020年12月31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司法区块链区块高度超过1千万,上链数据总量超过54.9亿条。通过司法区块链调取电子证据8000多条,相关案件调撤率达到97.6%以上。目前,已完成法院、国家授时中心、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等32个节点建设。司法区块链铺就了未来诉讼的底层系统建设,杭州互联网法院将继续把区块链技术从强调工具性的浅层运用推向更深层次的规则治理和制度构建,努力探索更加符合网络规律的司法流程和审判机制,为服务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面贯彻司法体制改革提供技术支撑和司法保障。
戳以下链接了解详情
网络作家村上链,西湖龙井上链,5G执行上链……长三角司法一体化的步伐被这条“司法区块链”紧密结合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