笕桥人民法庭:拥军优属、服务基层,义信文化滋养新时代法治之花
古时孝贤故里,近代空军摇篮
丁兰和笕桥
两座千年古镇
在今天犹以义信为底色
描绘着拥军优属、德润同心的
新时代画卷
上城区人民法院笕桥人民法庭沐浴孝道文化和拥军传统成长,厚植法治思想、融入基层治理,在这片城乡结合区域上谱写枫桥经验新篇章。
法庭下辖丁兰和笕桥两个街道,涵盖新兴开发区、城乡结合聚集区和军事区。在参与基层治理过程中,法庭聚焦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目标,着力弘扬义信文化,致力于将矛盾化解在源头,努力以优质司法服务,让人民群众收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笕桥法庭
今年1-10月收案2120件
同比下降12%
今年1-10月结案1961件
同比上升5%
正常审限内结案率达100%
诉前化解和民事可调撤率达90%以上
弘扬拥军优属传统
创新法治服务模式
笕桥是中国近代空军的摇篮,具有光荣的历史传统。笕桥法庭立足本地拥军优属的良好社会氛围,多措并举,不断深入推进军地融合、服务部队。
2022年6月30日,杭州军事法院联合上城区人民法院笕桥法庭赴空军某部,为“军地共享法庭驿站”举行揭牌仪式。
通过设立“军地共享法庭驿站”,笕桥法庭积极服务当地驻军部队和军属,获得驻地官兵一致好评。该部一位军官在揭牌仪式座谈会上吐露心声:“我们不少官兵家属都在军营附近安家生活,发生矛盾纠纷总是在所难免。由于法律知识欠缺加上现役军人的特殊身份,在发生矛盾时可能会不知所措。笕桥法庭主动为我们提供法律服务,真是解决了我们官兵的急难愁盼!”
9月中旬,笕桥法庭收到一封来自驻地部队官兵的感谢信,信中表达了对法庭干警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的诚挚谢意。原来在八月下旬,一名现役驻地军人因与某房地产开发商存在纠纷到法庭起诉。笕桥法庭庭长程煜峰获知情况后高度重视,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并多次与开发商沟通协调。经过法庭不懈努力,最终在九月初达成了双方当事人都认可的调解方案,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笕桥法庭还通过一系列举措,做好做实拥军优属工作:建立工作专群和定期联络机制,积极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为官兵提供零距离司法服务;建立绿色通道,指定专人负责立案和审理案件,快速解决涉军纠纷;党领共建,军地互访,增强法院干警崇军拥军的服务热情,强化部队官兵法治意识,助力官兵依法维权……为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贡献力量。
汲取辖区文化源泉
打造特色品牌服务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丁兰义信文化的源头,可以上溯到中国传统二十四孝——东汉刻木事亲的孝子丁兰。依托孝廉文化的深厚传统,笕桥法庭建立“家事共享法庭”,以中华传统美德安抚当今快节奏生活下的浮躁人心,尽可能修复纠纷造成的关系裂痕。
同时,笕桥法庭与属地枸桔弄社区“桔贤堂自治家园理事会”有机结合,设立“桔贤堂共享法庭”。针对辖区物业纠纷案件多发这一难点,笕桥法庭探索机制创新,吸纳小区业委会力量充实“人民调解员”队伍,在法官指导下组成诉源治理团队,建立纠纷预警、居民走访和焦点反馈三项机制,多次举行法庭-物业-业主代表三方座谈会,推动物业提高服务水平,辖区物业纠纷案件明显下降。
“桔贤堂共享法庭”自启动以来,笕桥法庭联合街道、社区,定期推出“甘棠问诊”特色活动。“甘棠”之名取自《诗经·召南》,是对古时循吏美政和遗爱的赞颂,以之为名亦是对法庭干警公正司法、司法为民初心的鞭策与鼓舞。每周四下午,法庭法官下沉社区、走进网格、深入群众,针对居民关注的法律问题开展答疑解惑,着力调解物业纠纷、相邻纠纷、开发商遗留问题等典型矛盾,以多样化高质量的司法服务擦亮“甘棠问诊”特色品牌。
6月上旬,笕桥法庭联合社区开展了第一次“甘棠问诊”活动,旨在化解辖区内两个小区的物业纠纷。
A小区已换过两次物业,其中在第一次物业公司更换期间,前期物业公司未与接手物业公司交接小区经营性收入,未结收入总计二十余万元。小区业委会多次沟通督促,前期物业公司一直以企业经营困难、没有现金为由推诿,双方由此产生争议纠纷。B小区的问题更为棘手,由于小区开发商在基建期间赶工期,导致小区存在质量问题,地下车库地面开裂、墙面破损已十分严重,经初步评估,修复费用将高达百万。但开发商回复,交房至今已过五年房屋质保期,对小区业委会相关诉求不予理会。
对此,笕桥法庭法官杨文婕充分利用“甘棠问诊”服务平台,与两个小区的业委会主任、物业经理展开三方座谈。杨法官在前期调查研究和倾听双方对纠纷细节、历史缘由阐述的基础上,开展具体详实的法律专业指导,梳理总结了当前阻碍纠纷解决的难点症结,明确了诉前核实信息等责任,相关观点座谈方均表示认可。会后A小区就已履行了相关义务,B小区也表示将尽快按约履行。
青春跃动服务基层
90后法官扎根一线
国徽高悬,法庭庄严。一进入笕桥法庭的接待大厅,映入眼帘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对于法庭的每一位干警来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不仅是镌刻在墙壁上的,更是深深滋润在心间的。为更好地服务属地,笕桥法庭强队伍、固根本,选派年轻法官团队下沉力量、扎根一线,法庭现有90后干警6名。这群来自天南海北的90后“城市法官”,在基层一线书写别样青春。
“要带着敬畏之心对待这身法袍,不要忘记一槌千钧的分量感。”这是笕桥法庭90后法官姚璐在成为员额法官后的感受。姚璐来自湖北,听懂此间乡音已属不易,想要把法律工作做到居(村)民心坎里,更是难上加难。经过她调解的当事人,总是会为她由衷竖起大拇指,因为她总是会在庭审之外和每一位当事人坐下来“聊一聊”。从最初的疑惑到现在的她逐渐明白:那些看起来“难缠”的当事人,其实是将小半辈子的悲喜和人生苦乐“缠”进了案子,法官便是他们的解铃人。
2021年底,姚璐收到了六十余名小区业主提交的立案材料,被告是同一家电器公司。在2021年上半年,这家电器公司在多个新交付的住宅小区中销售电器,凭借产品多样、物美价廉促使众多业主预购并交付了款项。然而家电还未安装,这家公司居然失联了。
收到纠纷材料后,姚璐第一时间了解案情,并通过多种渠道联系上了这家电器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反复向他告知相关利害关系。最终,该公司承诺不再逃避,积极协商处理,并向法庭提交了委托手续。为了保障每一位当事人的纠纷都能得到及时处理,姚璐和她的团队成员加班加点开展调解和答疑工作。有的当事人白天没有时间,提出想在晚上沟通,姚璐一口答应;对于受疫情影响不便出行的当事人,则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组织调解。
在姚璐法官团队的不懈努力之下,超过90%的当事人与电器公司达成调解协议。也有部分业主在了解到电器公司存在经营困难后,表示了谅解,放弃了违约金的要求。这使得公司代表人深受感动,当场表示一定积极筹款完成还款义务。
这六十余名业主的案例并不是个例,而是笕桥法庭干警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缩影。法庭的年轻法官们还担任着社区法治副书记,在繁忙的办案之余深入村社为居(村)民排忧解难,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在这片孝义故土滋养灌溉新时代法治之花。
来源:上城法院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