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两天,我们做了六本摄影书。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我们的第一期摄影书工作坊已经结束快一个礼拜了。回想上个周末的那两天,简直就像打仗一样。6位来自不同城市的学员聚在我们的阅览室,从图片编辑开始,学习制作一本摄影集的各个步骤。
(工作坊的图片编辑环节)
为了提高学员们在工作坊期间的效率,我们提前一周就在线上进行了两场编辑会。两位导师把每个人的作品进行了梳理,并对书本的框架和结构提出了意见。学员们利用一周的时间重新整理自己的照片,有些人还进行了补拍。
(工作坊的图片编辑环节)
于是,当上周六大家在阅览室见面时,带来的照片比最初提交的版本就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们就这样节省下至少半天的时间用来做书,甚至还进行了一场有关摄影书历史的小讲座。
(工作坊的软件教学环节)
不过,即便如此,要在两天时间内做出一本摄影书,还是让导师和学员们身心俱疲。好在周日下午,当书本真的被拿在手中翻阅的时候,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拿着自己的第一本摄影书,大家成了彼此第一批读者)
话不多说,来看看大家的成果吧:
汪雪涯:《shao shao》 滑动查看内页
185 x 245mm 88p 软胶装正反书、铁圈装正反书 共两个版本
这本书是作者对在美国留学的女儿的一种观察。通过国内和国外两条线索展现8年留学生涯对女儿的影响,以及不同环境下同一个人的变化。同时也透露出一位母亲在女儿成长和远离后所产生的焦虑。
汪雪涯 自述
周末两天的现场制作紧张又疲累,可是亲眼看着自己满意的孩子装订成书的那一刻好激动,愉悦的心情马上传递到了大洋彼岸另一端,女儿也很喜欢,特别是铁圈装的那一本。nice!
金晓梅 :《公园》 滑动查看内页
220 x 280mm 72p 铜版纸 硬壳 蝴蝶装
作者对义乌江滨公园内健身的人群进行了长期观察,用客观平实又略带幽默的视角记录下公园里发生的一些有趣瞬间。
金晓梅 自述
2017年夏天,我开始有意识地记录公园主题的照片,试图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摄影活动。虽然陆陆续续拍下了很多照片,但从未整理过,直到参加这次工作坊。
在线上编辑会上,两位导师从海量素材中帮我理出了书的主线。之后我又按照导师的建议,连续3天到公园进行了补拍,最终我带着重新补拍和整理的80张照片来到1908阅览室,这本《公园》就是属于我的处女作样书。
郭金灿:《A Digital Odyseey》 滑动查看内页
210 x 297mm 40p 铜版纸 手工裁剪 骑马钉 共两册
《A Digital Odyseey》通过重复“翻拍屏幕、放大、再翻拍”这一行为,以表现数码照片中的信息已经不再存在。并且通过一页页变小的方式,制造这种“信息消解”的漫游体验。作者从自己的家庭相册挑选照片来做实验,因为他觉得这样“更能够触动心灵”。
郭金灿 自述
“数码漫游"(A Digital Odyssey)这个名字是在工作坊排版的时候想到的,随着书翻页的层层递进,我的生活的痕迹都融入到了数码像素的巨大空洞中。“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本书旨在塑造时空在数码照片中消解再合成的体验,以论证数码照片中时空与记忆的是否真实存在。
当然这种“消解体验”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从观感到触摸都十分“跳戏”;排版“唰唰唰”做完但是少做一页??!所以两天的工作坊时间对我来说十分紧迫,时间越紧迫越能暴露出在准备工作中的不足。相比其他年长的参与者——拥有完整的项目和丰富的设计,我还是太菜了!
不得不说,我们短暂的“逃离城市生活”相聚于此,与忘年朋友为一个共同的兴趣目标而奋斗,这实在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董英姿:《我的那些花儿》 滑动查看内页
150 x 200mm 42p 哑粉纸对折 胶装 硬壳
梨花、桃花、梅花、樱花......作者像收集标本一样拍摄各种花朵,用重复曝光、长曝光,后期等方式制造各种奇异的效果。对折的单页为这本书增加了拓展的空间,可以在其中添加有香味的花瓣等物,封面也有相对应的改进方案。
董英姿 自述
除了学会做书,最大的收获是让我正在进行的专题摄影有了方向。
郭皓铭:《xinjiang 001》 滑动查看内页
110 x 180mm 80p 铜版纸 胶装口袋书
一次新疆写生之旅的见闻。作者是一位小学美术老师,原本是去新疆参加一次写生旅行,却因为自己更喜欢拍照而放下了画笔,最终在路上的见闻被他编成了这本袖珍开本的小书。
郭皓铭 自述
实体的东西永远比虚拟的数码更有有味道迷人。因为喜好日本女星写真,通过朋友介绍,周末决定来到1908阅览室学习做摄影书,从深圳到杭州的心情就像当时去新疆一样激动。
在1908阅览室,丰富的摄影书会告诉我们,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人会怎么表达自己的作品,我们的书本可以怎么去参考学习优点… 从历史出发再到结合自己的作品,黄老师和葛老师通过自己的经验用简单易懂的方法,结合学生意愿共同探讨出多种方案,从无到有,把我们的摄影书顺顺利利的“诞生”了。
周麒:《RECLAMATION LAND》(围垦地) 滑动看内页
220 x 255mm 160p 哑粉纸 硬壳 胶装
萧山围垦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一个极有研究价值的样本,《围垦地》是作者两年来行走在垦区拍摄作品的集结,既是基于现实对处于巨变当中垦区的记录,同时也有对土地与水两种资源利用的反思。
周麒 自述
记得有位摄影界大咖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中国摄影界现在最缺的就是图片编辑,很多摄影师手里拿着一大把好片就是死在编辑这一道关口。另一些摄影师经过专门的训练,大致具备了编辑一组照片的能力,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量的问题,比如我自已,一旦编辑照片数量超过30张,脑子就又不够使了。从这里引申出的一个话题是其实你拍完片,离真正完成作品还有好大一段距离。如果说一本摄影书40张片子是基本量,那如果是60张、80张呢?恐怕这也是摄影师从雄心勃勃到垂头丧气从而主动放弃做书的原因吧。
摄影书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