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一位深圳移民镜头里的特区崛起三十年
早期余海波用的是胶片相机,光是底片就存了六箱,每一箱有好几万张。在这些记录城市历史的海量照片中,他最终精选了300张编辑成册,来呈现自己作为摄影师和深圳移民视角里的深圳三十年。
几乎所有在中国当代城市化影像的谈论中,都会自然提到余海波的作品。著名摄影家朱宪民说:“余海波是1980年代以来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摄影家之一。他的作品已经成为当代摄影史中不可或缺的影像图鉴。”
余海波1962年生于河南永城,少年师从画家杨振洲学习绘画,1979年军旅中随中国美术学院著名画家张怀江学习版画,1989年武汉大学摄影专业毕业后南下深圳,现居深圳,是摄影家、纪录片导演、深圳报业集团高级记者、深圳大学客座教授。
1994年,新贵们在郊外打猎
从2004年开始,余海波进入深圳大芬油画村拍摄。村里有一万多名画工从事复制名画,大量的国外油画订单在这里生产。画工们的生活引起了余海波的强烈兴趣,他用相机记录下这些人与与世界最顶级的艺术家们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呈现出他们生存内在的冲突。
2005年8月,大芬油画村最大的油画生产线上集艺源工厂。来自潮州的画师周永久和他的弟子们,共超过500人
2011年,余海波与女儿余天琪联合导演、拍摄了82分钟的纪录片《中国梵高》。这部花了6年时间拍摄的电影在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首映,并获得中国纪录片学院奖评委大奖;第14届日本SKIP CITY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等。
从一开始迫于生计的山寨临摹,到后来的欣赏艺术和对于大师技法的烂熟于心,到最后开始转型做原创作品——纪录片里画师们的故事又何尝不是深圳发展的缩影呢?
当镜头前无数个身影汇聚成了时代的激流暗涌,镜头背后的余海波,也从青春热血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模糊的边界》一书中也留下了他个人生活的印迹,一双儿女从童年到成人,到各自在社会上发光发热,余海波的家庭也成为深圳发展的一个小小的注脚。
回到这本书的书名,之所以叫《模糊的边界》,是源于余海波的人生经历:“我是河南人,生活在黄河边上,中原大地的文化养育了我,骨子里是很传统的。年轻时我看到的所有的‘边界’,即我们的价值观、道德观,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几乎是明确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
当年余海波就是带着这种传统文化的积淀来到深圳。而30年以后的今天, 物质和文化消费让深圳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城市的边界在变,我们的内心也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所以‘模糊的边界’,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地理的边界、我们内心的边界,以及我们衡量世界的标准。”
为了在纸上完美还原余海波的摄影作品,雅昌团队在调色和印刷装帧上精益求精。整本书采用圆脊精装的装帧方式,封面使用了烫哑银和压凹的工艺,护封则通过烫哑白和击凸来呈现书名和作者信息,给予书籍精致又庄重的质感。
书中图片采用四色或双色印刷,并过洋紫荆光油,精准复现原片的色彩。
如今身处现代化大都市的人们,也许已经很难记起深圳曾经的样子。但小雅君相信每一个深圳的寻梦人,都会在《模糊的边界》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或奋斗或挣扎,或迷茫或温情。
如果你想深入地了解深圳的过往,就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书。城市的变化和成长值得被铭记,深圳永远需要锐利和诗意的眼睛,来告诉世界她那些隐藏的故事。
* 名家推荐 *
“余海波的作品提示给我们的是一种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生命观看,以及纵深的社会历史感。他在摄影中的思考和发现,形成这个时代有力的影像,留下了深圳移民的生命轨迹。”——朱宪民
“我尤其欣赏那幅照片:湖南画工赵小勇和弟弟躺在地上的破凉席上睡着了。加歇医生从墙上悲天悯人地看着他们,而梵高,正瞪着他那双蓝色的眼睛,看着门外那只冲着他和赵家兄弟的摄影镜头,眼神中充满疑惑和不安……”——王鲁湘
“余海波的这些摄影作品,无一例外地见微知著,从独特的视角出发,见证时代的变迁,揭示社会的问题。”
——顾铮
“余海波为我们展示的这些影像,以及在这些影像当中显现出来的复杂的个人经验,为我们重新审视一个人成其为人的理由,审视我们的艺术判断准则,甚至重新审视摄影主体、被观看的客体、影像文本,以及社会公众影响之间的多重关系,提供了值得我们深思的有益话题。”
——刘树勇
“余海波照片中的临场感,以及他将他的摄影转化为冷峻的、有时甚至是城市和街道生活图片编年史的能力,统统来自于他作为一个摄影记者的长期经验。”——孟露夏 Luisa E.Mengoni(英国)
🛒扫码购买摄影集《模糊的边界》🛒
End.
此文转自公众号:Artron雅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