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用六十万张别人的照片编辑一本自己的书?

Imageless 1908阅览室 2022-12-25



儿童节刚过,让我们先来看一组照片,这是从艺术家蔡东东的新书《生活史》中挑选的部分关于孩子的照片。










































《生活史》

作者:蔡东东
设计师:郭晓
出版:无像工作室
尺寸:17x22cm
页数:500页
限量:700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蔡东东《生活史》自述

这本书⾥的照⽚是从大约六十万张照⽚里选出来的,它们源⾃我多年的收藏。我不是一个职业的照片收藏家,我收藏照片的目的是将它们当做材料用在我的装置艺术作品中,其中一些有趣的意外的照片我会挑选出来,后来越积累越多,于是想将它们编成一本书。


这六十万张照⽚基本都是普通中国⼈的⽣活照⽚,孩⼦出⽣,毕业,家人合影,出游留念等等,⼈物姿势和拍摄⼿法都很雷同,很难遇到有趣的意外的活泼的照⽚。尤其解放后的⼀段时间,照⽚的内部结构基本是⼀样的,一万张照⽚⾥最多只能挑选出十张。我挑选照⽚的过程很简单,也很迅速,基本是看一眼被吸引的就会留下。这个过程完全凭借我的直觉。看一眼这个瞬间包含了我的视觉经验对一张照⽚的判断。这些挑选出来的照片时间跨度接近⼀百年,最早可以追溯到⺠国早期,最晚到上世纪九⼗年代末。


我从这些照片里再进行反复拣选,然后编辑,从拣选照片到编辑成型经过了六年时间,这个过程是一个缓慢⽣长的过程,在编辑中我发现这些选出来的照片仍然离不开它⾃身的历史路径依赖,⼆十世纪的中国社会经历了历史上最为巨大的变⾰。在这场变革中每个时期人的面貌状态都受着当时意识形态的影响,比如民国时期的⼈就和解放后的人在外貌,服装,气质上有明显的不同,改革开放后,⼈的状态又有了新的变化。各个时期人的状态差异很大,这个变化过程不是缓慢递进的演化,而是在某个时间节点突然的转变,中间的过程很短暂。我在历史路径和意识形态的大框架下,把接近于这个结构的素材一点点的放进去,为了叙述的连贯性我也加进了一些我拍摄的照片。三代人的出生成长是这本书的主要线索,他们的生命度过了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本书以三个章节来呈现这个过程。


这些图像承载了中国人的记忆,记忆是构建生活的唯一方法。构建的过程包含了我对历史的想象,想象是认识事实的唯一方法;构建记忆和构建历史都不是完整和严谨的,是一种有选择的想象或者寓言。整个编辑的过程,删除,排序,比拣选占用了更多的时间;一遍一遍的删除,一遍一遍的排序,然后建立符合历史路径的因果性和相关性,或者是建立符合图像存在逻辑的因果性和相关性,围绕着这个因果性和相关性,这本书逐渐有了自⼰的脉络。

蔡东东





蔡东东的新书《生活史》是部一个杰出的故事合集,对于每一位翻阅这本书的人来说都能获得独一无二的体验。蔡东东最杰出的成就,是精选了这400余张照片,而且这些照片是经过多年从数十万张黑白老照片中精选出来的。《生活史》将这些照片分为三个章节,每个章节横跨了三分之一的世纪。蔡东东慎重又巧妙将照片进行编排,这些老照片中微妙的视觉元素在这编排下交织在一起,讲述一些有趣,动人,有时候甚至幽默的故事。当然,这也取决于读者的心境。这看似是一本简单的相片集,《生活史》优雅的设计隐藏了密集而复杂的叙事。这些照片自身就在讲述它们的时间,它们的故事;它们也在讲述生活,讲述历史。当蔡东东构建的作品呈现给读者时,他赋予了我们某种重建自我历史的契机,而且可以以我们任何的愿意的方式。但有一点我可以确定,那就是在蔡东东编纂的这些难以置信影像中,你永远不会感到厌倦。
 
凯伦 · 史密斯
上海摄影艺术中心艺术总监






《生活史》

作者:蔡东东
设计师:郭晓
出版:无像工作室
尺寸:17x22cm
页数:500页
限量:700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蔡东东:生活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