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昕:在旋转尘光的静点

1908阅览室 2022-12-2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湖岸 Author 刘昕





现在购买,随机赠送海报一张


《在旋转尘光的静点》


作者: 刘昕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 2021-8

页数: 304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21730777

定价: 78.00元


预售价:66元/本

(国内包邮,随机赠海报一张)

预计下周发货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摄影师刘昕:

忘记我,记住这些故事




上世纪90年代初,摄影记者、纪实摄影师刘昕头角峥嵘。1986—1990年,她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摄影专业对全国招生的第一批学生之一;1990—1993年就职于《中国青年报》摄影部,获得亚洲女性摄影大赛黑白类作品金奖、尼康杯亚洲摄影大赛银奖,以及亚历克夏世界和平和文化交流奖。1993年赴美国,后获俄亥俄大学视觉传播硕士学位。


先后在《巴尔的摩太阳报》《迈阿密先驱报》《棕榈滩邮报》等媒体担任摄影兼文字记者,曾获美国NPPA南部年度最佳摄影师奖、考克斯报系年度最佳摄影师奖、亚特兰大摄影年赛全场冠军。刘昕持续关注妇女、儿童为主的弱势群体以及少数群体的生活方式,曾三次获得普利策奖提名。1997年,她入选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荷赛奖大师班。1999—2002年,作为独立摄影师和自由撰稿人,刘昕的作品见诸《新闻周刊》《财富周刊》《时代》周刊等媒体


7月10日,湖岸于abC艺术书展举办了“我们的故事:1990s的新闻摄影和2020s的书籍编辑”讲座。摄影记者、纪实摄影师刘昕通过网络连线,与现场读者分享了她身为摄影记者的丰富经历与职业生涯,以及对新闻摄影工作的思考。


以下为讲座现场部分实录。



成为新闻摄影师


大家好,我是刘昕。我是一名摄影师,是一个喜欢用文字和视觉影像来讲故事的人。


我出生于西安,在延安读小学,初中和高中就读于西安二十中,也就是现在的西安高中。我从小在陕北农村长大,对那里有很深的感情。


我进入新闻摄影这一行纯属误打误撞。当年我非常喜欢写作,1986年填高考志愿的时候,我的第一想法是学新闻,做记者。那年刚好人大新闻系新设立了新闻摄影专业,第一次对全国招生。我荣幸地加入了黄埔一期,觉得学这个专业我可以一手拿着相机拍照,一手写字,自己出去采访不受限制,这样多好!


刘昕拍摄的陕北农村闹社火


其实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拿过相机。当年在大学学新闻摄影的条件是非常“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授讲课用的教材还是手抄本。我们每个人能拿到一部海鸥相机,再加一个从广角到长焦的变焦镜头。两个月以后,这个变焦镜头基本上就只有一头能用了。我们每发一个乐凯胶卷就要拍六七张作业,并且把它们都放在一张8×10寸的相纸上。


我们读书的时候,这些器材和暗房材料都是免费的。不过因为条件有限,申请工作的时候,我的作品集里头都是一些两三寸的小照片。我的第一个老板——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贺延光还问我,为什么申请工作的时候作品都是那么小的照片,一点儿都不专业。


我1990年到1993年在《中国青年报》工作,这期间我被分配做图片编辑,每天晚上值夜班。那时候报社还没有给我宿舍,我就在办公室里支一张大行军床。第二天一早,趁男同事还没到办公室,赶快把行军床收起来。白天有空我就满街晃悠,自己找题材。


我采编的图文结合作品《亚运会从墙上走下来》,还有《街头流行文化衫》,都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刘昕工作照片


在《中国青年报》,我先后参与过亚运会、东北水灾和宝成铁路塌方的报道。我曾经和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叶研去湖北空军基地,采访空军新兵的第一次跳伞。我和叶研跟大家一起训练,坚持和新兵一起跳,成为中国第一个和空军一起跳伞的平民女性。

刘昕参与报道的希望工程与空军新兵跳伞新闻


1991年,我被报社派去贵州和广西的大山里采访希望工程,了解中国最贫困的乡村里儿童妇女的生活教育状态。整版作品发表以后,被团中央青基会用作希望工程的宣传片。


刘昕拍摄的时装秀


《中国青年报》报社的大礼堂经常举行活动,还被租出去做时装秀,我就在那儿拍到了一张报社编辑走猫步的照片。当时这种时装秀还是比较新潮的,所以这张照片后来得了亚洲妇女摄影大赛的金奖。我还在报社附近空军医院的一个礼堂里拍到了人们做气功的照片,现在看来他们像是在接收外星人的信息似的。



当时我是《中国青年报》摄影部唯一的女记者,在那里我遇到最好的同事们,大家亲如一家。这张一群光膀子的摄影爷们儿和一个梳着马尾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姑娘在簋街吃宵夜的照片,就是我当时社交生活的真实写照。旁边那张摆拍的《石榴裙下》,是我们搬到新办公室的纪念照。



赴美深造


1993年,我有机会前往美国,先在《巴尔的摩太阳报》实习了四个月,后来又去雪城大学和俄亥俄大学读研。这期间我在几家报纸实习,包括《雪城日报》《匹兹堡纪事报》《迈阿密先驱报》。


刘昕工作照片


1996年我研究生毕业以后,开始在佛罗里达的《棕榈滩邮报》做全职摄影记者。在巴尔的摩工作期间,我采访国会山,感受到了美国时政采访的滋味。1994年夏天,我搭乘急诊室医生弗朗西斯的哈雷摩托车从芝加哥出发,到南德科他州的斯特吉斯采访一年一度的哈雷大集会。


我最难忘的是“分享的季节”系列专题。每年一过感恩节,美国人就迎来了圣诞礼品购物高峰。美国各地的报纸都有一个传统,就是在这个季节根据当地的民间组织提供的名单,挑选一些采访对象,发表他们的故事,鼓励社区民众出钱出力,帮他们解决燃眉之急,也满足他们的圣诞愿望。1995年和1996年,我分别在《迈阿密先驱报》和《棕榈滩邮报》承担了这个项目。



左侧照片是一对失去双亲的海地姐弟,他们相依为命,还要照顾另外两个比他们小的弟弟妹妹。右侧照片是安吉拉和她的18个月大的儿子丹尼尔。安吉拉怀孕的时候在甘蔗地里做农活,喷洒过农药,孩子出生时大脑残缺,她猜测是农药惹的祸。

这张照片是在黑暗公寓里的桑德拉和她的女儿。桑德拉患有严重的晚期肾病,她的女儿也失聪了。


在拍摄这些肖像的时候,我尽量花时间熟悉被拍摄对象,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看到了什么是美国的“穷忙族”(working poor),什么是贫穷的代际传递。


儿童是一个社会贫困和不公的面孔。1995年的佛罗里达州,有四分之一的孩子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我采访过的很多孩子,只希望能有一身合体的衣服和一双合脚的鞋。他们担忧自己和家人没有地方过夜,担心周边充满毒品和枪战的危险环境。他们期待生活中有些光亮,能带给他们希望。



1997年,我被推荐入选荷赛大师班。荷赛是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举办的重要奖项,很多人称其为“摄影界的诺贝尔奖”。基金会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选择12名30岁以下的年轻新闻摄影师,到荷兰参加大师班并举办展览。

我那年被欧洲评委会负责人推荐,代表美国参加。那年的命题是“友谊”。我暑期刚好被《棕榈滩邮报》派回中国做专题。回到西安的时候,我用游子归乡的视角重新认识自己的故乡,做了一组“我和故乡重建友谊”的专题。



回到中国做自由撰稿人


大师班对我最大的影响是,我决定回中国做自由撰稿。1998年,我离开佛罗里达,回到北京,成为联系图片社的特约摄影师,开始为《时代》周刊、《财富周刊》等美国杂志做自由撰稿。



1997年的夏天,我采访了舞者金星。金星性格直爽,一见面就问我几岁,听了我回答就说:“你比我小,就叫我大姐吧!”她一边往嘴上涂着亮红的唇膏,一边告诉我:“妹子啊,咱们女人的命运都是把握在自己手里的。”



金星的变性手术是成功的,但是手术中她的左小腿被压迫了16个小时而没有知觉,小腿肌肉到脚趾神经全部坏死,即便恢复过来也只能瘸着行走,这对于一个以舞蹈为生的人来说是天大的打击。金星咬着牙,坚持每天强化训练,配合针灸治疗,一年多以后,她又奇迹般地重返舞台。


我还和Denver Post的文字记者采访过“中国制造”专题。在浙江为美国冬季奥林匹克国家队做队服的一家衣帽厂里,我遇到了流水线上的打工女Lu Huikun。她缝制的spider滑雪服在丹佛一带要卖529美金一件,而她每小时的工资相当于美金31分。当我们走进她的家庭,发现她9岁的女儿有严重的视力障碍,正在走向失明。她的一副眼镜大概要250美金,相当于她妈妈5个月的工资,Lu就是这个家经济收入的顶梁柱。



当问到Lu Huikun对买她缝制的衣服的人有什么要说的时,她说:“May you all be champions.(我希望你们都成为冠军。)”在我眼里,Lu是她的家庭的冠军。在“中国制造”的产品后面,有千千万万像Lu Huikun这样的人和故事。这个项目后来被提名普利策奖。



新闻摄影的三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

尊重|RESPECT&EMPATHY


在我刚入行的时候,有位前辈曾经观察过我的采访。他说,记者大约分为两类,一类是索取型的,“我来了,得到了我需要的素材,我走了”;另一类是“我来了,我需要采访你的故事,你有什么要跟我分享的?我怎么能帮到你?”前辈说:“你不是一个索取型的记者,你懂得尊重对方,但是这还不够。”


的确,尊重被采访对象是一个健康关系的基础。我希望读者能从我的照片中感受到被拍摄对象作为人的尊严,受到平等待遇的渴望,希望通过自己诚实的劳动改善生活,帮助别人的基本需求。最重要的是,我想反映出他们的梦想和人性的光辉。


在采访先天弱智、患有极端自闭症的尤阿尼的时候,我曾经在他们家的沙发上睡过两夜,拍到了他被疾病折磨的样子。他必须被关在围栏里睡觉,清醒的时候会长久地呼啸,还会伤害自己。


尤阿尼从两岁起就被他的姑奶奶珍妮特收养了,珍妮特从精神到体力都不堪重负。当尤阿尼在深夜里长啸并伤害自己的时候,无可奈何的珍妮特在我的眼中就是天使。在我采访他们之后的几个月内,珍妮特偶尔还会给我打电话,倾诉自己的感受。我能做的就是做个好听众,不索取、不猎奇。

这是68岁的詹金斯,她失去了丈夫、儿子、孙女和母亲。她中风,坐进了轮椅。糖尿病、心脏问题和高血压已经严重破坏了她的身体,但她很乐观,并试图让自己尽量好好生活。她说,不是每个人都能一直处于人生高峰。在拍摄詹金斯的时候,我希望人们看到的是她乐观的精神状态。她渴望像一只自由的小鸟周游世界,而不是仅仅用生理缺陷来换取同情。



这张照片拍的是一个铁路火车事故现场。我知道如果用广角镜头拍,这张照片的冲击力会更强,但我选择了退后到足够远的地方,给对方空间,保护对方的尊严。我用长焦拍摄了这张照片。

我最怕看到天灾人祸之后,媒体把话筒举到当事人的嘴边问“你现在怎么想?”“你现在有什么感觉?”我可以理解在突发事件的现场,记者发稿有紧迫的压力,但是发掘信息又不给当事人造成困扰和二次伤害,是重要的能力,也是我们的本职和本分。


要记得,采访对象的母亲也会是你的读者。记者要有能力用自己的眼睛看到别人所看到和经历的,理解和我们完全不同的人的行为和感受,然后通过镜头,用共情视角,客观地报道。


前《洛杉矶时报》、ABC News和CNN的高管Shelby Coffey说:“Good journalism tells the story of empathy or its absence. ”意思是,好的新闻讲述的是同理心或者是缺乏同理心而引发的故事。所以报纸既是世界上同理心行动的官方记录,也是人类同理心缺失的历史档案。


关键词二

复杂叙事|COMPLEX NARRATIVE


生活和人性都是复杂和立体的,好的新闻摄影也应该如此。但是很久以来,记者、媒体和信息平台不免用自己的价值判断来做取舍,我对你错,非黑即白。这样的世界是分裂的,我们的报道也因此失去了公信力。


形式的复杂


有些主题需要通过一组照片,而不是单独的作品来表现。


这组照片拍摄的是古巴哈瓦那。这里有哈瓦那街头卖春的女大学生、公共游泳池外不能游泳而失落的孩子们、街头练习投篮做着NBA篮球梦的男孩、步行几公里领取免费牛奶的老人、残垣断壁上从来没有修复过的战争的痕迹、卷雪茄的老人,还有大力支持古巴民族产业,尤其是雪茄产业的卡斯特罗和他的国民卫军。


这一组从不同角度反映复杂现实的视觉作品,表现出了古巴在美国经济制裁之下的经济状况。

内容的复杂


我曾经采访过一起车祸案的审判。一般来说美国法庭会拒绝摄影记者出现,但由于这个案件很特殊,报社有特别的报道权,我就代表周边几家报纸做照片给大家共享的pool photographer。


这起车祸的肇事者是19岁的库伯提诺。一年前,他把另外8个打完保龄球搭车的14岁到17岁的年轻人塞到自己的五座本田轿车里。由于严重超载和超速驾驶,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失控后,跨越中栏撞到对面高速行驶的另一辆汽车,造成5人死亡,6人重伤。


第一天开庭的时候,所有死者亲人出庭,哭泣不止,令人心碎。接下来几天还有一些高位截瘫的年轻幸存者,坐着轮椅、吸着氧气出现在法庭。还有原告律师把撞到面目全的汽车拖到法庭外给陪审团看。库伯提诺终审被判有罪,监禁15年。他的家人在这之前都很安静,但听到审判结果以后立刻哭成一片。因为对审判结果早有预感,我提前选好了位置,拍到了他们抱头痛哭的照片。


我也注意到有一位死者的母亲走过来,伸出手安慰库伯提诺的父母说:“对不起,我也是母亲,我理解你们的痛苦。从今天起,我们一起流泪。”


回到办公室以后,早班编辑看到这张照片很激动,说电视记者都错过了,没拍到这个景象。下午,责任编辑马克·埃德尔森上班以后,也很喜欢我拍的这组照片。马克曾经连续10多年获得美国最佳图片编辑奖。他和我,以及其他几个记者、编辑一起讨论,决定不用更有冲击力的哭泣的照片,而是采用握手安慰的镜头。


马克说,这就是母性和慈悲的光辉,这样的照片信息量更大,对读者更有启发,而不是只博取同情。因为这是一个没有赢家的结局。


在我和马克的合作中,对照片选择产生争论只发生过一次,是关于我拍摄的“分享的季节”系列。


那天我采访了一位有2个孩子的单身母亲鲍威尔,她收养了妹妹的4个孩子。她的妹妹丧生于车祸。当我去的时候,有5个11~15岁的孩子在读中学,生活非常拮据。我先拍到了他的全家福保底,因为马克经常对摄影记者说,先确定拍到一张可以发稿的安全照片,然后放开拍。


我特意等到晚饭的时候。这家人用一共花了7美金买的热狗和薯条做晚餐。因为炸薯条分配得不均匀,引起了争吵,妈妈在争执中企图让自己的儿子平静下来。我自己对这个瞬间印象很深刻,但马克初选的时候没有选择这张照片,只选了全家福。我特意提出来的时候,他说,这个瞬间很好,可是读者看到会不会产生反感,觉得这家孩子不懂事,还吵架,会不会不愿意资助他们了?


我说,这张照片刚好反映了他们生活很艰苦,会为最便宜又不健康的食品争执——不够分,又吃不饱。这是完全真实生活的写照。


马克后来选了这张照片。系列发表以后,马克感激我说,谢谢跟我争论时你的坚持,不然我会错过这张有故事的照片。


选题的复杂


非主流的生活方式的选择也是我关心的主题。


我曾经拍过一组关于简单生活的作品。其中有远离现代科技、不开车、不用电话的阿米什家庭。他们家16岁的儿子每天去地里工作,爸爸手工做芝士,所有的衣服也都是自己缝制的。我还拍过擅长用电脑和网站,把祈祷和吟唱作为自己全职工作的摩登东正教僧侣。还有一组照片关于新约公社学校,他们是一个自给自足、自办家庭学校的集体。


刘昕拍摄的“简单生活”主题系列作品


在我看来,作为记者,我们有义务让大家看到和自己不一样的、多元化的人生选择,看到除了自己的小圈子,还有那么多和自己一样追求幸福的人,只是用着不同的方式而已。


关键词三

社会工作|SOCIAL WORK


记者这个职业跟救护员、扶贫员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在最基层观察生活和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工作。记者只不过是扛着相机、拿着笔记本和电脑的社工。我在《中国青年报》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去农村采访,一说起下乡就觉得特亲切,有种回家的感觉。


由于对这些人群的特别关注,我后来在美国选择的采访项目也和这些主题有关。在佛罗里达,我自己从民间组织的剪报上寻找到了摇晃儿双胞胎姐妹的故事。


1995年,双胞胎加比和米歇尔的年轻父亲乔治独自在家照顾两个新生儿。当两个孩子轮流哭闹的时候,他失去了耐心,没有扶着婴儿的头部就晃动加比,企图让她安静下来。这样激烈的晃动持续了5~10秒,加比从此大脑受伤,成了摇晃儿综合征患者,


这个事件的原因是父母的无知,把自己健康的孩子瞬间变成了植物人,造成终生的悲剧。而且这个悲剧每天都被强化,因为如果没有这个事故,加比可能会过着和自己的姐妹米歇尔很相似的生活。



对我很震动的一张照片,就是加比坐在支柱架上,被放在客厅进行腿部训练的这张。那时只有一束光从天窗里打下来,你会看到她的绝望和无助。当然,加比实际上没有多少感受,这些都是我作为一个旁观者的感受。因为加比其实看不到什么东西,她吃饭是需要用吸管通过肚脐喂进去的。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自从她们成为一个民间组织的代表人以后,经常打扮得整整齐齐,参加一些筹款工作。三岁时,姐妹俩已经有了天壤之别。



其实米歇尔也很孤独,本来作为双胞胎姐妹之一,她有一个天然的玩伴。可是现在她经常在镜子里看着自己的影子,思索着加比会不会出现在镜子那头。


双胞胎之间的感应是神奇的,当米歇尔在牙医诊所感觉到疼痛的时候,加比也发生了抽搐。



当她们的奶奶收养了她们,从祖母变成母亲以后,需要经常带着两个孩子,还有一个baby doll和很多道具到公园里举行活动,进行摇晃儿综合征的普及,提醒大家不要摇晃婴儿。


2020年,米歇尔在Facebook公布了她们25岁生日的照片。加比虽然身高增长,体重也像成人一样,但是加比就是加比,她永远不会知道米歇尔的生活。

这个故事发表以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以前很少有人知道摇晃儿综合征,这个报道促成了全球摇晃儿综合征协会的产生。这个作品在1999年成为普利策奖的提名作品之一。


当我回到中国做自由撰稿的人时候,曾经在张越的《半边天》节目里分享过这个故事。节目播出以后,很多护士都写信反馈说,她们以前没听过这个事儿,以后要提醒年轻的父母,也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一向不喜欢干预,也希望拍摄对象忘记我,这样我才能捕捉到最真实的瞬间我希望镜头表现的不是被采访对象的贫穷、可怜和无助,因为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太多的阴暗面。我希望读者能够在我的镜头中看到,每一个人其实是有希望、有念想、有追求的,不管这种追求因为目前所在的环境有什么样的局限,大部分人都是善良的,对未来有着憧憬和向往。我总是希望我的镜头里能表现出这样一种向上的力量。


作为一名摄影师,一名摄影记者,我们讲述的既是别人的故事,也是自己成长的故事,这是我们的故事。



作品出版初衷


2010年,我在《时代》周刊上看到了关于维珍银河航空公司帮助普通人实现太空游梦想的报道。我从小就是一个太空迷,看到报道很激动,当天就报名参加了。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我是第一个华裔女性维珍宇航员。那一年我的儿子11岁,女儿8岁,我觉得他们已经不是幼儿了,我应该可以放得下。


晚上跟孩子分享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本来以为他们会像我一样激动,期待妈妈的太空行。没想到儿子第一反应是:“我们还没有长大,妈妈你不能去送死。”我当时马上安慰孩子说,妈妈不会轻易拿生命去冒险的,一定会确定这个飞行很安全。


不过孩子的反应让我反思,万一有什么差错,我除了做妈妈,还有什么心愿没有实现呢?在此之前的十年,我全身心投入家庭,抚养两个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我越来越失去了自我,越来越不在乎什么样的事情对我是重要的,我还有什么样的梦想?


我注意到自己书架上底片夹、作品集上的灰尘越来越厚,想起以前做记者的时候遇到过很多令我难忘的人和事。当年有那么多的人打开他们的心灵,让我走进他们的私人世界,给我特权,让我来讲他们的故事。


我曾经有一个心愿,想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故事。所以从2010年起,我扫描自己以前的作品,用博客的方式每天发表一张老照片,再加一些文字说明和小故事,帮助自己未来整理成书。


这件事情我坚持了一年多,也许是老天爷听到了我儿子的抗议,11年过去了,我的太空游还没有成为现实,《在旋转尘光的静点》这本书反而先出生了。




END









现在购买,随机赠送海报一张



《在旋转尘光的静点》

作者: 刘昕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 2021-8

页数: 304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21730777

定价: 78.00元


首发价:66元/本

(国内包邮,随机赠海报一张)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美学六周年


我的小猫复活了,它变成了一本摄影书!


中古摄影书推荐|2021.7.26


中古摄影书推荐|2021.6.29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在旋转尘光的静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