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工刀玻璃碴划胳膊!山东15岁文静女孩多次自伤,意图自杀…
在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一病房,15岁的小翠(化名)抱着布偶,斜躺在病床上,白白净净的脸庞,齐刘海,是个看起来很文静的小姑娘。但她双臂上一条条已经结痂的划痕显得异常刺眼。由于患有抑郁症,女孩已无数次自伤,有自杀观念。
心理一病房已俨然成了“青少年病房”,在该病房现住院的42位病人中有24位病人年龄在25岁以下,最小的只有13岁,他们中有一半有过自杀念头。
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有数据显示自杀已成为15-29岁人群中第二位死因。
那到底是什么让这群“希望的花朵”,过早地自我毁灭呢?
母亲说一不二 初中女孩反复自伤
小翠只是一个正在上初中的女孩,被诊断为抑郁症,“整天高兴不起来、心堵得慌、对什么都没兴趣、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这导致她此前曾无数次自伤,每次用美工刀、玻璃碴、圆规笔等向胳膊上划出一道道血印,旧的伤疤还没好,又添上新的。
虽然经询问,导致小翠自伤的诱因是因为恋爱受挫,但在病房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王丽娜看来,孩子出现自杀想法的原因其实更深层。因为她看到此前到病房查房,小翠的母亲总是会喝令正在玩耍的小翠抓紧端端正正坐好,等待医生到来;查房时和小翠说话,小翠母亲总是抢过孩子的话头,控制孩子的话语权。
“我妈妈在家非常强势,说一不二,我在家很压抑。”在单独与王丽娜做心理辅导时,小翠曾说。“正是由于在家中情感的缺失,导致了小翠过早恋爱,去寻找心理慰藉,且感情非常脆弱。”王丽娜分析。
正住在另一个病房中的小武是个17岁的高三小伙子,戴着眼镜,高高瘦瘦,斯斯文文。他就读于一所重点高中,学习成绩很好。冲刺高考在即,小伙却住进了医院,同样被诊断为抑郁症。
“小武是从高二下半学期出现症状的,抑郁再伴有焦虑,他学习成绩很好,总和别人比,担心学不过其他同学,还担心落后的同学超过他,终于在高三刚一开学时,他那根紧绷的神经终于崩了。”王丽娜谈到,“来我们这住院的孩子,很多学习很好。刚放假时和刚开学时,是我们接诊学生患者的两个高峰期。”
四类家庭关系中的孩子,容易出现抑郁
从小翠和小武两个孩子身上,大致可以展现孩子患上抑郁症,以致出现自杀倾向的通常原因。
通过多年接诊经验,王丽娜表示,每个患病的孩子,都会或多或少看出“家庭关系”出问题的影子。
她把“问题亲子关系”大致分为了四类:
一类孩子从小被寄养于爷爷奶奶家,没和父母在一起,等上学时再接回父母身边,但此时亲子关系已比较难处理;
一类是父母中有一方长期在外地工作,或常出差,导致亲子关系结构性失衡,与一方过度亲密,与一方非常疏远;
还有一类是父母虽在身边,但过度溺爱,没培养出孩子独立自主的个性,过度依赖父母,情绪管理能力差;
最后一类是父母一方或双方性格过于强势,“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这就会导致孩子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打压得过于懦弱,另一种是以暴制暴。
“这是我们分析得最常见的四类家庭原因,当然还有特殊情况。”王丽娜说,正是青少年患病的这一特点,所以在为青少年治疗抑郁时,在给个人做心理疏导的同时,也会对其家庭父母开展教育,每次查房都会以家庭为单位做治疗。在为小翠治疗的过程中,小翠母亲一直在旁培训,她也受到了同样的“心理教育”,她终于给医生说出“我觉得我之前确实脾气太急了,太强势了”的话。
抑郁症及时治疗可以成功走出阴霾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如果过早夭折就会对家庭造成毁灭性打击,所以对青少年自杀的干预尤为重要。”王丽娜说。曾有一位上大学的姑娘,从高中时就开始抑郁,加重后才到医院接受门诊治疗。虽已抑郁四五年,反复发作,原因复杂,相对难治,但女孩却没有遵医嘱按时治疗。“我后来也是偶然听说,有一次女孩与其母亲产生激烈争吵后,到宾馆订了一间房,吃降压药自杀了。每每听到这种消息,我都会难受半天,孩子自伤自杀更让人惋惜。”王丽娜说。
国外数据显示,在所有自杀者中,抑郁症患者能占到九成以上,我国虽还没官方统计,但抑郁症患者也能占到自杀者的一半以上。王丽娜表示,其实当出现抑郁症苗头时,就第一时间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遵医嘱积极治疗,是可以摆脱抑郁症困扰的。今年刚刚考上大学的小霏(化名)就是个例子。小霏是个艺考生,今年专业课成绩考得非常好,足够上一个很好的艺术院校,但文化课却发挥异常,这让她最后只能选择了一个不好的学校。
“整个暑假情绪就不好,等到学校报到时看到学校环境、宿舍条件都不理想,这成为触发女孩患病的诱因,觉得生活从此没了希望,吃下了安眠药。被救回后送到了我们这里,经过治疗,女孩的情绪慢慢好起来,恢复了开朗。”
王丽娜说,青少年出现自杀倾向,有家庭原因、学业原因,也有其性格基础。他们都生活在“负性生活世界”——
伸出双手拉他们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