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为学体育很怂”到“为选择体育而骄傲”
本文经体育产业生态圈授权WEsport微动体育转载
未经许可,不得二次转载
从北体到密歇根、盈方中国,
两年前,他差点离开体育行业,
现在他想让更多人为选择体育而骄傲。
“毕业后,同在密歇根的校友找到了Facebook、Google工作,起薪就是几万美金,大学同寝室有做Clean Energy(清洁能源)的,待遇也很不错。”
“我一度觉得学体育很怂”,李韬之对生态圈说。
尽管如此,距离李韬之创立属于自己的体育公司微动体育,已经过去整整一年了。2015年8月,李韬之正式开始体育留学领域的创业,一个月后,大学老同学姚琼以合伙人的身份正式加入。
创业一年,李韬之对公司的定位不再只是体育留学,他告诉我们,“体育行业很宽很泛,中国的体育产业远没有标准化,我们要把目前主流的东西给大家看,像运营,商务拓展、媒体、营销策划等工作,这些是目前体育行业人员任职比较多的工作。我们会尽量让我们的客户知道他毕业之后的方向。”
“我们不想培养出球迷,想通过留学咨询切入,成为行业内的体育人才服务机构,让更多人因为选择体育行业而骄傲”,李韬之说。
曾经的李韬之,一度达不到他所寻找的“high点”。
2007年,李韬之考入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系,4年后,他放弃了保研外推的机会,选择了密歇根大学的体育管理专业,“还是觉得自己不适合做一个科学家,想见更大的体育世界”,李韬之说。
2012年,李韬之研究生毕业,收到了NBA森林狼队的offer,因种种原因未能接受这份工作,次年回国后选择了早先实习过的盈方中国,主要负责WCBA和女篮国家队的赞助商销售工作。
现在谈及盈方一年多的工作经历,李韬之更多带着一种遗憾和反思,“在销售岗位上我一个海归没有资源和人脉,就做不了签约赞助这样大的工作,加之没有压力,也是自己不适合做销售这一块吧。”
李韬之提到,相比于国外体育从业生涯,国内的体育人面临着更多的野蛮与碰撞。
2014年9月,李韬之从盈方中国离职,而后尝试了一家运营Formula E的公司和智美体育,却依然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从盈方离职后是我最迷茫的一段时间,朝九晚五,无处使力,薪水也非常低,虽然离职后我的几个下家报酬很高、平台很好,也尝试过周末加班、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但始终觉得并没有实现自身的价值。”
“我达不到那种high点”,李韬之说。
从北京体育大学到密歇根,从NBA到CBA,李韬之接受了几乎那个光景里中国人能够达到的最好的体育专业教育,他并不满于现状。
99+1°的理论
李韬之告诉我们,最终促使他留在体育行业的,除了热爱,还有一位密歇根华人商会的企业家留下的话。
“你过去的二十年都与体育相关,你受过最好的体育教育,但你才刚刚从业一段时间就要走,可能你距离行业和个人的腾飞就差1度,你如果现在离开,水变成零度,你就需要重新再烧。”
在辞职后,李韬之选择去和君商学院读书,并结识了邓亚萍,在专访的过程中,李韬之将他与邓亚萍的关系称之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对这一关系的建立归结于“邓老师惜才”。
留下“公道自在人心,谣言终会破灭”一番话后,邓亚萍与昨日的争议挥手告别,走上了新的创业路,李韬之告诉我们,目前微动体育与邓亚萍的合作关系很紧密,“邓亚萍需要年轻的、有专业度的人才群体,我们需要的是产业领袖的视野和资源帮助,邓老师有国际奥委会等工作经验,对市场的敏锐度很强。”
99+1°的理论也被李韬之用到了公司业务的扩展上,从体育留学咨询发展到今天的职业生涯规划,他认为微动不应该仅仅帮助客户出国,也应该在客户毕业后的职业规划上发力。
李韬之告诉生态圈:“现在很多学生在念书的时候不愿意工作,毕业之后又要花费两三年去摸索,可能有了一个方向后,我又不愿意放弃之前积累的资源,这是一个很尴尬的局面。”
即便如此,从客户的角度来看,客户是否有这个需求,或者客户毕业后的合作意向,这都是需要考量的,或许李韬之的服务概念实行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
在我们聊到许多创业者都面临的融资问题的时候,李韬之表示微动体育目前并没有融资计划。
“钱不是创业中最重要的,真正的走到商业的原生态之中,考虑市场的反响,才是最重要的。说句玩笑话,突然给我一笔钱,我也不知道怎么花。”
事实上,选择体育留学切入创业市场的微动体育,不可避免的问题是蛋糕太小,据李韬之透露,截止目前,公司已经积累了近三十位客户,位于欧洲、美国、北京与上海,今年公司的预估客户量在20到30位左右,流水不会超过一百五十万。
与蛋糕小相对应的,是竞争对手的多且强,作为广义上的留学机构,李韬之团队在创业初期并不具有行业权威的优势,许多资源需要主动拓展,这也是微动体育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李韬之自己也表示,“客户最在意的一般是资质、资源以及成功的案例,在这一方面,我最需要感谢的是圈内朋友的支持,他们给了我们很多推荐。”
对于未来的发展,李韬之提出了两个维度,“一方面会扩大受众,之前大多是体院的学生,现在找到我们的学生专业越来越杂,我们也会把目标人群的范围扩大。”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本科专业为音乐、理科、工科的学生开始试水体育工作,选择体育留学,打开了李韬之等创业者的客源,也象征着体育产业发展的逐步兴盛。
李韬之提到的另一方面业务扩展是人才服务,据透露,该业务可能会围绕与邓亚萍的合作展开。
WEsport是邓亚萍体育奖学金特约受理点
与邓亚萍一起访学
对于未来业务的预期,李韬之相当谨慎,“三年内不会超过100位客户”,这很客观,以体育管理专业举例,一般需要托福成绩,TOP前50的体育项目至少要托福100以上,门槛不低,选择体育留学专业的学生能否达标,申请难度如何,这都值得考量。
目前,微动体育团队一共五人,运营状态良好,“整个团队都是一个创业的氛围”,李韬之说。
从回国前的踌躇满志,到到处碰壁之后的失落彷徨,李韬之最终找到了一条自己认可的创业道路,并与业内佼佼者邓亚萍联手。
现在还觉得学体育很怂吗?体育产业生态圈问李韬之。
他说,“有想过离开,但离不开,体育就是生活,我想让更多人因为选择体育而骄傲。”
转自体育产业生态圈
主笔:sha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