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智慧人物】劳模风采(八)——农牧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先行者武金山

2017-03-01 鄂托克前旗智慧党建


武金山(布仁道格陶呼),男,蒙古族,生于1937年,是昂素镇昂素嘎查牧民,共产党员。他在经营畜牧业生产的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养畜致富的成功做法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产生了很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并得到广泛推广,1989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


他和米其道尔计(当时的苏木大)一起经多次操作试验,于1984年创造成功塑料管井技术,从1985年开始 在全旗、全盟推广使用,后来全区推广使用。这项事业给饲草料的种植业带来巨大的推动力,给广大农牧民带来了的实惠。


推广使用草库囵电围栏,当时在围栏草牧场,保护草牧场,提高和改善草场利用率都起到了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尤其对大面积围护草牧带来最大的方便与实惠,得到广大牧民群众的认可并广泛推广使用。


武金山很早就意识到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养殖方式严重地破坏了草原生态,致使草群种类越来越少。春秋两季,他只要听到收音机里预报有雨,就骑着摩托撒种、种草。不仅种植杨树、沙柳、红柳,也种植柠条、羊柴、沙打旺、紫花苜蓿、草木樨等优质牧草,草种从30多种增加到100多种。1984年以来,他和老伴查干德格德披星戴月,广植草木,漫漫千里黄沙变成了绿洲。经常可以见到野兔、山鸡、旱獭出没于红柳、芨芨草间。如今,武金山牧场优质牧草覆盖率达80%以上。



武金山独创的“划区轮牧”和“林草套种”的创新举措,既解决了保护草场的问题,又加快了羊群增产、增收和草场生态的改善;创造出的“反季节配种、定时放牧、穿防尘服、数羊粪蛋、改造饲喂草”等等“养羊经”,这些似乎是在畜牧学院课堂上讲授的专业词汇,却在武金山的牧场上真真切切地变成了现实,甚至有了理性与感性的实践突破。他家成年绵羊平均毛重达到55公斤,山羊绒产量平均达到0.75公斤,绵羊毛平均达到6公斤。武金山家的羊不仅在春季基本不用添加饲料,而且肉、毛、绒产量都比邻家高出五分之一左右,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新型的牧业生产方式,在全旗、全市乃至全区推广,对于内蒙古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凭着自己从前在农机站积累的机械维修经验,武金山潜心钻研适宜本地土壤结构的农牧业机械,他研制的“牧草播种机”在2009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他自主创新的苜蓿播种机,获国家新型实用技术专利;创新的耕地、做畦、播种为一体的玉米播种机、远程控制喷灌机,已申报国家新型实用技术专利,这些先进实用的“土设施”,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也极大的降低了劳动强度,周围牧民前来取经后,竖起了大拇指,夸他为“土工程师”。 

用手机远程控制喷灌机

典型引路,威力无穷。旗远程办又给他配备了远程教育设备,使他家直接成为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点,这样一来,他家的人更多了,串门的、看远程教育的络绎不绝,但他不嫌麻烦,总是及时为前来参观学习的农牧民播放远程教育节目,他家也又成为向农牧户发布最新政策信息的节点。“牧民要致富,远教来帮助”,远程教育似一盏明灯照亮了武金山的养羊致富之路。 在武金山的示范带动下,全嘎查涌现了一大批养羊的致富能人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人。


武金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呵护着脚下这片草原,用创新点亮了精彩人生。他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创业激情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用心学习。


推荐阅读

【智慧矩阵】把学习挺在前,力促“智慧党建”落地生根 ——鄂托克前旗国税局举办智慧党建平台操作培训班

【智慧e站】来吧,来吧!让我们相聚在草原党员牧户家

【智慧人物】劳模风采(七)——企业改革的先行者刘志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