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探寻】民族学院的发展历程——城川时期的民族学院(一)
城川时期的民族学院
(1945.3-1947.3)
根据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指示,民族学院于1945年3月迁址城川继续办学。1947年3月,随着全面内战的升级,延安的陷落、城川周边形势的急转直下,民族学院转入迁徙办学的困难时期。期间历时近两年,历史上习惯把这一时期的民族学院称为“城川民族学院”。
一
迁址城川
经过1944年底和1945年初的两次大的师生调出后,民族学院仅留下工作人员30多人,学生90多人。1945年3月底,这支学生不足百人的队伍在伊盟工委书记赵通儒和学院副院长王铎的率领下,从定边迁到当时伊盟工委所在地、历史文化名城——城川。
城川,蒙古语称“宝日巴拉嘎素”,是“古河套人”文明的发祥地。在两汉为三封县之地,为河曲灵、夏等州少数民族繁衍生息之处,后周武帝曾于此处置六胡州以统其众,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置宥州,以安置六胡州之众,以“宽宥为名也”。唐穆宗长庆二年初置宥州城郭。唐末五代时期,屡经战乱,城垣败坏严重,到北宋哲宗三年(公元1096年),鄜延将军王愍复修宥州城。明清时期,随着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之间冲突的变化,城川的地位显得十分突出。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宗教势力渗入中国内地,城川也是教会活动密集的地方。“天主教传教士先于1875年置地建起小桥畔教堂后向北扩展,后于1882年在宥州城遗址内盖起20间教堂房子。
到1900年被义和团烧毁,清政府在帝国主义的逼迫下,接受赔款协议,由鄂托克前旗赔银8万,鄂托克前旗因拿不出银两,除以牲畜抵了部分外,将东自伊当湾,西至大海子,南至草山梁,北至臭水洼的东西长200里、南北宽20至50里的248平方公里的土地赔给了洋人。洋人掠夺了土地后,于1906年重新盖起了教堂。1918年筑起城川寨子(宥州城遗址之西南称旧寨子,1937年在西北40里外筑起一处教堂寨子,称新寨子)”。形成独霸一方的小天地。
城川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较早开展民族工作的地区之一。1936年,中共内蒙古工委就在这一带开展工作。1941年11月,为遏制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八路军解放城川。1942年9月成立中共城川工委,1943年伊盟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加快了在城川建立组织的步伐。
1944年成立了中共城川工委。1945年月21日,中共中央西北局为保卫陕北和伊西等根据地,恢复中共伊盟工委,由赵通儒任书记,工委办公地就设在城川,原城川工委改名城川区委。民族学院迁到城川后,先住在城川寨子内的天主教堂房屋和教徒留下的破房子里,随后在学院领导和教员的带领下,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将破房屋修理一新,学院领导自己住在修理过的土房子中,而将最好的房子,即天主教堂房屋让年龄最小的学生居住。民族学院迁到城川后的公开亮相,是参加1945年清明节的公祭爱国将领奇金山的活动。
奇金山(1893-1945),原名哈诺墨拉,出身蒙古贵族,受“独贵龙”运动的影响,思想转为激进。1935年12月20日,毛泽东代表中华苏维埃政府发表《对内蒙古人民宣言》后,他公开表示拥护,并协助中共在西乌审旗开展工作。“七七事变”后,他坚决靠拢共产党,为中共乌审工委的工作提供安全“红区”。
1943年3月6日为反抗共国民党对蒙古民族的残酷剥削,率部在大石砭庙发动起义,攻占旗王府,摧毁了国民党在乌审旗的统治,建立了由中共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和武装部队,并被任命为抗日保安队第四团团长。1943年5月,在国民党重兵围剿下,率起义军退入陕甘宁边区。
1944年10月奇金山到延安学习,结业后回乌审旗继续从事革命工作,任整编后的乌审旗骑兵团团长。1945年2月16日,国民党顽固派以50万元赏金收买刺客,趁农历正月初四骑兵团干部战士回家过春节之际,在其留守的团部将其杀害。
奇金山遇害的消息传至延安后,中共中央西北局二月十九日电令三边王世泰、高峰,要求全力稳定骑兵团,迅速恢复领导体制,“把这次刺奇(金山)阴谋与以前国民党赶走沙王、杀老赖连长等事实在蒙人中作广泛宣传,各处开追悼会(追悼)奇金山,说明这是国民党又一次指使的阴谋,是谋害蒙古人的,我们要为奇报仇,引起蒙人对国民党无限仇恨”。并要求赵通儒负责一切悼念活动。
民族学院甫抵城川,使得到奇金山遇害的消息,全体师生无比愤怒,自觉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
1945年清明节,陕甘宁边区政府、陕甘宁留守兵团司令部在乌审旗大石砭庙为蒙古族抗日烈士奇金山举行了大型悼念仪式,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兼中共伊盟工委书记、民族学院主任赵通儒,八路军地方驻军代表贺晋年、张文周、曹开诚及蒙汉抗敌自治联合会代表,西乌审旗保安团全体官兵参加了追悼会。“悼念大会上最引人注目也最为活跃的是专程从城川到大石砭庙参加悼念仪式的民族学院师生,他们穿戴整洁,队列齐整”,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未
完
待
续
大家都在看
中石油长庆油田公司苏里格南公司派员考察学习鄂托克前旗智慧党建
【红色探寻】民族学院的发展历程——三边公学时期的民族学院(五)
【红色探寻】民族学院的发展历程——三边公学时期的民族学院(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