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红色探寻】民族学院的发展历程——城川时期的民族学院(四)
教职员工及学员们的辛勤劳动,带来了教学和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到了1945年7、8月份,我们的生活起了明显的变化。首先我们有教室、桌凳了,可以在教室上课了……蔬菜大丰收,除了满足食堂供应外,还许学生随便摘着吃。饲养的猪也多起来,一月可以吃到两三次肉了”。通过劳动,学员们既改造了思想、树立了劳动观念,又学会了一定的生产技能。在改善办学条件、节约费用开支的同时,增强了学员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当时的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民院师生自己动手修建了篮球场,购置了相关设备,经常组织班与班之间、民族学院与办事处间的友谊赛。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文娱活动也逐渐活跃起来。每逢节假日,学院都组织大家扭大秧歌,自编自演一些小文娱节目。
蒙古文教员巴图朝克创作了《永远跟着八路军》的蒙古语歌曲,云照光等人排演的小歌剧《兄妹开荒》、《牛永贵挂彩》、《张良卖布》、《傻瓜》、《小姑贤》等节目,深受群众欢迎。
民院的师生多才多艺。李庆森的小提琴演奏、巴图朝克的四弦胡表演、巴音道尔吉的牧笛独奏、巴音其劳的圣灯筷子舞都得到了大家的欢迎和赞扬。学院利用星期天时间,给来城川天主教堂做礼拜的农牧民组织专场演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讲解抗日形势,进一步增强了各民族的团结,使城川周边的革命气氛十分浓厚。
民主管理,是民族学院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学院各班都从学员中民主选举学习班长、生活班长和伙食委员,参与院方布置的有关工作并管理本班的学习、生活、伙食等事务。
未
完
待
续
政协鄂托克前旗委员会编
大家都在看
【品质三农】鄂托克前旗创建“品质农牧区” 打造大美之地(一)
【好消息】 鄂托克前旗广播电视台选拔小主持、小记者,有本事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