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一位语文老师花费10年搜集一万个民间故事,写就中国版“格林童话”
优秀的孩子,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
冬日火炉旁,夏夜露台上,央求着大人讲一个久远的故事,是很多人童年时代美好的回忆之一。
对孩子来说,睡前听妈妈就讲个故事才能安安心心上床睡觉。
即使那些故事已被讲过很多遍,也百听不厌,总要在“后来呢?那后来呢?”的追问下再听一遍才能满足。
比起说教,讲故事更能培养孩子的心性、品格。
儿时妈妈所讲的故事,有鲜明的人物和简单的情节,每每让我们记忆深刻,以至于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为人处世的风格。
直到现在,我们依然清晰的记得——
妈妈讲了“神笔马良”,我们懂了做人要有志气;妈妈讲了“叶公好龙”,曾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妈妈还讲过“八仙过海”、“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娘子”……
这一个个美丽的民间故事,经过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古老的智慧,散发着永恒的艺术魅力。
但是这些民间故事就像散落在大地上的蒙尘的珍珠,收录在各种良莠不齐版本的民间故事里。
有的故事只有梗概,缺少细节;有的太老太土,不具有可读性和传播力;有的被灌输了太多教育思想在里面,反而削弱了故事性,孩子们不爱听,大人们也不爱讲。
故事,一定要有趣!有趣,才有可读性,故事才有魅力,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为了让中国的孩子读到地地道道、好看有趣的中国民间故事,一位语文教师花了十年时间,搜集了一万个民间故事,精心挑选出82个流传最广,精神内涵最丰富的,同时也会特别符合孩子趣味的故事进行重述,从而编就了中国版“格林童话”。
她便是一苇,本名黄俏燕,广东东莞的一位中学语文老师,一位11岁男孩的妈妈,2009年冰心文学奖得主。
13年前,怀有身孕的她,从图书馆借了一本民间故事书,准备重温一下童年时爷爷给她讲的民间故事。
没想到的是,那本书不但做得粗糙,里面的语言也干巴巴的,毫无趣味性可言,连她读工科的先生都看不下去。
当时,先生鼓励她像德国的格林兄弟那样,花个几十年时间,为自己的孩子,也为全中国的孩子写一本地地道道的、好看好玩的中国民间故事书。
5年后,先生意外辞世,她悲痛不已,也下定决心,完成两个人当年许下的意愿。
现在,这本故事书已经完成出版,书名就叫《中国故事》!
古典君读完,很喜欢,也非常感动,很想推荐给大家。
丨让故事,自己完善自己丨
为了让故事更适宜讲述,一苇在整理故事的过程中,放弃了小说的写法,而是选择先一遍遍讲给学生听,然后再重述。
她的重述,既要完全保持童话故事的原初面貌,又要以今天的儿童观和价值观重新阐释,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全面发掘历史悠久的中国童心。
所以,她在讲述过程中,选择了让故事自己完善自己。
“她不是卡尔维诺,但她为中国童话故事,做了卡尔维诺式的工作,卡尔维诺让意大利童话焕发了新生,成为这个时代的经典,而一苇则激发了中国童话故事的活力。”
丨站在儿童的视角,亲身体验丨
2014年,一苇到东莞市高埗镇的西联小学教书,她专门设了一节故事课,将自己整理的故事讲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听。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她发现孩子们不爱听“小鸡崽哭着走回家”这样的概括叙述,“他们要听“‘吱呜呜……吱呜呜……’,小鸡崽一边走,一边哭。眼泪‘滴滴嗒嗒’,‘滴滴嗒嗒’,落在路边一坨牛屎上。”
只要她这样讲,孩子们就不会走开,还会缠住她,一再追问:“后来呢?后来怎么样啦?”
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搜集和整理出的故事,才是真正的好故事!
丨创新装帧,让孩子爱不释手丨
《中国故事》装帧设计非常特别,最外面的护封,是一张大海报折叠而成,内容就是书中的版画。
海报正面是故事《蛤蟆孩儿》中的公主,反面是故事《一苇渡江》。
内文的版面采用竖排,看起来非常传统。
为了避免“串行”的问题,又分了上下两栏。孩子们读了,都觉得非常有趣。
书中的插画是由艺术家萧翱子(著名绘本画家蔡皋之女)创作。
他以粗犷的版画来表现中国故事从大地孕育而出。
这本《中国故事》,里面有浸润心灵的情感,脑洞大开的灵感,属于人生的哲理和甜美的爱,信心与责任的力量…
这些都会成为孩子心灵的沃土,让孩子在故事中洞察世界、开阔心胸,健康成长。
孩子在最好的时间,听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故事,这粒种子未来会成长为我们想都想不到的样子。
大家都在看
监 制:思宝东
责任编辑:贾文林 高智涛
美工编辑:李翠萍 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