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污水排海24小时,第一批受害者出现了?
全世界最让人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昨天,不顾国内外多方反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正式启动核污染水排海。
排海工作24小时运行,将持续约30年。
消息一出,全网地震,各国纷纷炸锅。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图源:网络
韩国人聚集在日本驻韩大使馆外抗议,16名大学生试图闯入大使馆,被警察拘捕。
图源:网络
从决定排放,到实施排放,日本力排众议,一意孤行。
人祸就这样发生。
倾倒的污水流入东太平洋,埋伏的危机,将爆发于未知的某天。
除了愤怒、恐慌,历史会如何铭记这一天?
核污水为何令人们恐慌?
灾难的源头,是12年前的日本“3.11”事件。
九级地震、继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爆炸,放射性物质泄漏,堪称“东亚版·切尔诺贝利事故”。
这还不是结束。
核反应堆烧毁,用于降温的海水、渗透的地下水,皆被污染。
日本将这些核污水装进“大罐子”里封存。
Getty Images
12年间,储水罐累积超过1100个,在2019年时就已存约112万吨核污水,每年都在疯狂增加,逐渐逼近承载上限。
一直堆着不是办法。
但并不是“别无选择”,本有五种方案
日本考虑了好久好久,最终一拍脑袋宣布:“排入大海”——这也是技术难度、耗时、经济成本,最低的选项。
图源:央视网
为了证明这个决定合理、无害,他们下了不少功夫。
日方声称,会使用净化设备ALPS将核污水处理后再排入大海。
64种核素中只有“氚”和“碳-14”无法过滤,但也能通过海水稀释的方法,使其使浓度符合标准。
“这些处理水干净得甚至可以直接饮用。”
日本为了让民众接受,曾推出“氚”吉祥物。
目前,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评估结果,“处理水对人和环境产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成了日本的最大背书。
但真如此安全吗?那为什么还会引发恐慌呢?
其实,从方案面世那天开始,一直伴随着争议。
有人支持,也有科学家进行反对,他们认为“海纳百氚”没有得到准确、科学的评估,并不能保证稳定有效。
图源:BBC
倘若计划不安全,氚被人类大量摄入后有致癌风险,而碳-14则可能导致DNA断裂,对生态的影响更是不可预估。
图源:央视网
计划中,充满了不确定性的,还不仅仅是氚的问题。
譬如,核污水与核废水明明不同,却一直被混淆视听。
核废水是正常的冷却水。
日本排放的则是有大量核素的核污水。
借用网友的形象比喻:“二者相当于煮鸡蛋的水与蛋花汤的区别”。
所以别国核废水入海的先例,并不能作为日本做法的通行证。
图源:新浪微博
譬如,科学家担忧生物富集效应,可能会淡化核污水被净化的效果。
64种放射性元素不可能被完全去除,之前实验中就有七成没有达标,需要二次、三次反复过滤。
图源:央视网
而过滤后的核素也可能通过大鱼吃小鱼的富集,影响海洋生物乃至人体健康。
图源:央视网
譬如,也有人认为原子核机构并不能为日本背书。
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日本的评估范围受到限定,报告只是证明这套方案的可行性。
却不包含长期可靠性的评估,也没有证明这才是最优解。
图源:新浪微博
而日本的数据透明度也一直饱受诟病,今天国际原子能机构公示的监测数据,仍全由东电提供。
图源:新浪微博
不管怎么说,日本决定排放核污水,影响的是地球生态和全人类的命运,是一场不可逆的豪赌。
我们当然都希望能处理好,没有任何风险。本该需要多方参与、严格监督,做出更理智的决断,或许才能不让人们恐慌。
更何况,在这样的大灾难面前。
日本的公信力早已经被自身消耗殆尽。
失信于世界的日本
咽下苦痛的民众
虽然排放的后果未知,但这几天如此激烈的恐慌担忧,离不开日本和东电的反复不靠谱。
“3.11”之前,东电就曾多次曝光过核泄漏,以及篡改数据的丑闻。
“3.11”之后,更被曝光过将未经处理的30万吨核污水直接排放至海洋中。
图源:新浪微博@潘海天
遮遮掩掩,是他们一贯的戏码。
福岛核泄漏发生七级重大事故,日方隐瞒许久才公之于众。
后来,东电多次否认发生地下渗漏事故,也是直至2013年瞒不下去,终于承认。
图源:维基百科
如今投入使用的核素过滤设备ALPS,也并不像传说中那样稳定。韩国政府5月赴福岛的考察团信息显示,ALPS在2013年至2021年间共发生了8次故障。
更不要说,在日本民众心里,以东电为中心的“原子能村”,也已是腐败僵化、蛇鼠一窝的利益集团。
图源:百度百科
政府和电力公司合谋,透支民众的信任,而伤害也反复落在了普通民众的身上。
小部分人作恶,大部分人买单。
首先背锅的就是渔民。
核事故发生后,福岛渔业受到影响出口量锐减,渔民出海捕鱼的次数也一直受到限制。
鱼已经卖不出去,核污水排放,必然又会给渔民沉重一击,他们望着大海,无法看到下一代的命运。
图源:正点财经
当地的渔业组织一次次反对排放核污水,但政府在做出承诺后,终究还是食言了。
即便核污染的威力,他们早已亲眼所见。
2011年,核电站泄漏3个月后,320公里范围之内的菠菜、鱼虾、牛肉等食物,均检测到放射性污染。
直到今年2月,福岛产的鲈鱼依然被检测出放射性物质铯超标,暂停上市。
图源:豆瓣
来自福岛的农产品全面滞销,没人敢吃的大米被制成餐具和外卖包装盒,销往日本多地的餐厅。
辐射带来的,还有民众健康的不确定性。
地震十年后,福岛儿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提升了200多倍。
图源:正点财经
而承担辐射后果的,远不止日本民众,恐慌危机早已波及世界。
在日本宣布核污水排放之后,韩国的民众开始疯狂抢购海盐,盐价居高不下,与盐相关的股票大涨。
昨天闯进日本大使馆的16个大学生,只是韩国人愤怒的缩影。
渔民们不打渔了,转身去首尔参加游行示威,首尔市政府附近的大规模集会,有数千人参加。
图源:豆瓣
在中国,我们同样不敢想象核污水的排放会带来怎样的灾难,食盐抢购成风,官方也已发布公告:
我国食盐供应储备充足。
图源:网络
还有太平洋的众多岛国,对他们来说,影响更为深重。
小小的岛国依赖海洋生存,渔业、民众的健康和利益都寄托在海洋之上,所罗门群岛的总理说:
对我们而言,海洋意味着生命。
图源:央视新闻
日本一个国家的决定,影响的是全球人类的生活。
我们为生存环境而紧绷的神经,已经经不起几次撩拨。
一场灾难的开端?
其实,在日本核污水排放之前,你我已经在一次次的危机中,明显感知到了生存环境的变化。
台风、高温、暴雨、洪水......极端天气在这个夏天,留下了太多伤痕。
2019年致30亿动物死亡的澳洲丛林大火的记忆,还未远去,最近,夏威夷又烧起了野火。
空气中弥漫的火星和烟雾散去,无助的人们流离失所,大地剩下一片焦土。
图源:网络
两极的冰原加速融化,高原冻土中的古老病毒等待复苏。
大堡礁有一天会彻底消失,在“第一个将要沉入海底的国家”图瓦卢,人们不得不面临放弃家园、向外移民的将来。
图源:网络
全球变暖、天灾人祸,每天,我们都在接收“这世界正在变得更烂”的消息,苦难和担忧,正在浸入日常。
漂流、迁徙、逝去,人类不得不学会面对随机的灾难,学会告别——
我们正经历着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2012年,地球最后一只平塔岛象龟咽下最后一口气,它曾是世界上现存最大陆龟物种。
2021年,世界上仅存2只雌性的北部白犀牛,雄性已经绝迹。
曾栖息于长江的白鲟,2003年之后再也无人见过,2022年,它被宣布灭绝。
图源:网络
那么多美丽的生灵,我们还没来得及见过,就已经再也见不到。
就像很多人还从未见过海洋,却先得知了海洋可能被污染的消息。
核污水排放波及全世界,再一次拨动我们紧张的神经。
看似遥远的灾难,落到日常中,其实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热搜上,人们已经在担忧“日料”“日本化妆品”的安全。
图源:微博
危机降临之前,警告已经发出了无数次,只是大多数人都只能后知后觉。
环境濒临崩溃,保护地球的口号也重复了无数次。
同时,我们也会感到深深的无能为力。
作为努力生活的普通人,赶上了全球变暖的时代,气候恶化、冰川融化、海洋污染......
福是一天没多享,苦是一口没少吃。
污水已经排放,计划还将排放30年,这或许影响的不止当下的你我,还有人类文明的未来。
作为人类公共资源的美丽海洋,将可能因为人类一次次作死的试探,不复存在。
图源:网络
而大部分普通人为那少部分人的错误背锅,已是必然。
当然,这也只会是属于人类的考验。
活了45.5亿年的地球,早已经历过无数次生命的诞生和寂灭,生命的形态瞬息万变,它的运转从不停歇。
当灾难降临,会毁灭的从来不是地球,会毁灭的只是物种,只是人类而已。
当人类的狂飙突进加速家园的破败,历史会如何记录昨天?
历史,会如何铭记2023年8月24日?
也许,就像刘慈欣当初写下的那句经典开场白: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
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
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丧钟不为地球耳鸣,丧钟,为人类而鸣。
监制 - 她姐
作者 - even、粒粒安
微博 - @她刊iii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