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建设性的事情才能让香港繁荣
10月16日上午,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立法会发表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报告封面沿用天蓝色,寓意“希望香港很快雨过天晴、重新出发”。然而,这抹代表希望的蓝色却被立法会内纵暴议员涂上一笔肮脏的黑。他们不断叫嚷口号,甚至冲击发言席,迫使行政长官不得不中断发言,转而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发表报告。此份报告以改善民生为主轴,聚焦房屋和土地供应。发表报告本应成为探讨深层次问题、推动务实发展的良机,而反对派却出于一己私利进行反对、阻挠,令人不齿。经此事件,全世界都看清楚了,是谁在拒绝理性的交流和沟通,是谁在纵容违法和暴力,是谁在阻碍香港的繁荣和未来。
每一位香港市民都应仔细想想,暴力示威4个多月来,到底谁是“赢家”。反对派议员“为反对而反对”,财委会正常选举受阻,40多项、牵涉总款项超700亿的议程被延宕;黄之锋、何韵诗等到美国扮成自由、民主的卫士,乞求美国制裁自己的同胞;黎智英煽动“殉道”,以年轻人的生命为筹码捞取个人利益,自己一家则早已备好7本英国护照随时跑路;乱港暴徒肆意打砸店铺、殴打市民、袭击警察、四处放火,把美丽香港当成了随意发泄破坏欲的场所……无法无天、泯灭人性,极尽破坏之能事,留下了满目疮痍的香港。再任由他们把暴力继续下去,每一个香港市民终会成为输家。
反对派和激进势力制造了一种假象,好像做些“破坏的事情”,就能解决香港今天的问题。喊口号进行反对,到国际舞台上“作秀”吸引眼球,随意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罔顾事实的看法,在街头制造流血和冲突……仿佛只要观点够极端、方法够暴力,他们就成功了,香港就“得救了”。然而事情的真相却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只有做真正“建设性的事情”,才能获得发展,才能赢得他人尊重。什么是建设性的事情?对于今天的香港来说,如何解决住房问题,如何在科技创新领域激发出活力,如何培养出顶尖的人才、科学家,如何长久保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的地位,才是迫在眉睫、真正决定命运的关键议题。一味情绪化地反对,甚至诉诸暴力,不可能在以上领域有任何建树,只会进一步拖累香港,贻误发展的时机。
环顾世界,那种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简化为“普选投票=民主=自由=社会创新活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粗糙等式,早已被证明无法成立。看看阿拉伯之春留下的一地鸡毛,瞧瞧一些拉美国家“休克疗法”的后遗症,难道还不足以成为教训?回顾历史,香港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巨大发展成就,恰恰不是简单套用什么模式,也不是诉诸“民主”“自由”等空洞的词汇,更不是源自别国的恩赐,而是祖祖辈辈香港人,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用勤劳和智慧拼搏奋斗出来的。今天的香港人,特别是那些街头上的年轻人,不妨先冷静下来,放下心中成见,理性地思考一下,自己所狂热信奉的所谓“民主”“自由”,到底会为这座城市带来什么。
没有一座城市能够在暴力和废墟之上“开花”。在今天这样一个竞争愈加激烈的世界,每一个国家、每一座城市都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发展和建设中。不久前发布的2019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新加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这样的变化,还不足以成为激励香港前进的动力吗?
香港耽误不得,更不能再乱下去了。希望更多香港市民站出来与暴徒“割席”,重拾内心深处的“狮子山精神”,为自己所热爱的这座城市做些实实在在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