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强党性,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 人民观点

本报评论部 人民日报评论 2024-02-12

强党性,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人民观点)

——牢牢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②

  “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面对敌人在审讯时“你不怕死?”的质问,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傅烈给出斩钉截铁的回答。即便受尽酷刑,数次被折磨得昏死过去,傅烈仍咬紧牙关:“砍断我的头颅,也休想从我身上得到你们需要的片言只字!”在牺牲前,他给妻子留下一封家书,在信的末尾写道:“拼将七尺男儿血,争得神州遍地红。”坚贞不屈的意志、铁骨铮铮的誓言,闪耀着党性的光辉,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主题教育各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对开展主题教育的总要求作出深刻阐释,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强党性”。开展这次主题教育,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中国共产党是靠共同的革命理想凝聚起来的政治组织,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安身立命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常说要修炼共产党人的‘心学’,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怀揣“共产党员就是要干一辈子,我的梦想就是把家乡建设好”的志向,黄大发带领群众在绝壁凿出“生命渠”、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立志“把知识和能力全部贡献出来”,李保国三十五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用科技把荒山秃岭抛进历史……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是激励我们奋勇向前、克难制胜的力量源泉。在主题教育中,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经受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开展这次主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锤炼品格强化忠诚,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真心爱党、时刻忧党、坚定护党、全力兴党。必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更加自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把党锻造成一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坚硬钢铁。

  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永葆清正廉洁政治本色是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一个干部只有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拧紧了,把思想觉悟、精神境界提高了,才能从不敢腐到不想腐。开展这次主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持续纠治“四风”,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

  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一生的必修课。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我们党就一定能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 荐书 |

★ ☆ ★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人民日报评论文章合集》
《十九大以来任仲平文章选》
《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 ☆ ★


丨简介丨

人民日报评论部编著的《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人民日报评论文章合集》《十九大以来任仲平文章选》《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人民日报评论文章合集》收录了人民日报刊发的关于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的社论、“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评论员文章以及其他相关评论文章。这些文章系统全面、重点突出、内容权威、论述精辟,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是广大读者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学习资料。

“凡有大事,必看任仲平;把握大势,必看任仲平。”任仲平,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简写。“任仲平”署名文章,是人民日报最为重要和权威的评论文章之一,被誉为“理论有高度,视野有广度,思维有深度,说理有力度,文笔有温度”。《十九大以来任仲平文章选》收录的任仲平文章,包括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十四五”全面开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建党精神等党和国家的重大事件或理论热点,成为读者见证历史、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


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讲话精神,从六个方面用37篇文章进行深刻、全面、准确解读,具体包括总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遵循、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等。这些评论文章作为时政类通俗读物,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购书请扫下方二维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强党性,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 人民观点

本报评论部 人民日报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