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了清华学子的学习规划,我告诉自己还能学……

清华大学研究生会 清华大学 2020-08-18


三月春渐浓

清华人宅家学习的进度条

已来到第六周


延期开学,如期开课

无论身处怎样的困境

清华学子们

始终积极进取,克服困难

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科研中


清华大学研究生会特别策划

“清华宅家学习科研地图”活动

邀请海内外清华学子

分享宅家学习科研规划

截至目前已覆盖

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

海外5个国家和地区

一起来看看

小伙伴们宅家都做些什么吧








华北地区





医学院 单思思


从过年到现在,我一直留在实验室做新冠病毒疫苗和抗体的科研。现在每天的科研节奏比原来快了很多,开会讨论进展、养细胞产蛋白、去动物房做小鼠实验等,整个人连轴转,睡觉也想着做实验。为了保证身体能够跟得上,每天还会进行锻炼。


我特别珍惜这段时间跟导师和实验室团队的奋战,充满使命感,成长很快。希望我们的研究也能尽快转化!也期待大家能尽快在清华园相聚!


机械系 汪泽


由于面临毕业,今年寒假我在学校开始了一段不同寻常的科研历程。学习、生活、工作的地点都在宿舍,学校的各种措施都非常完善,校园生活还是非常舒服的,感谢学校所做的一切。


目前我的论文进展情况良好,上周通过网上视频会议完成了最终学术报告,现在正为论文送审做最终修改。科研工作之外,我每天都会做好时间规划,多做有意义的事情,并会用app记录下每天做这些事情的时间,以便提醒自己这段特殊的日子应该更加充实地度过。


微纳电子学系 魏禹珲


今年研二的我科研计划比较紧张,我得抓紧赶上交付时间点,把测试板和芯片加工工作一同完成。在家里科研的感觉很奇妙,而且提高了自己的时间规划能力。不过我还是喜欢园子里的节奏,喜欢实验室里相互讨论进步的氛围。


人文学院 武瑞


居家期间,需要按时修读相关课程。对于历史系学生来说,阅读史料和相关论著是必要前提。我居家网购书籍,利用图书馆特色数据库检索文献,线上与纸质资源结合使用,广泛阅读,夯实基础。






华东地区





美术学院 杨秋璇


现在我在家乡福建。在这个特殊时期,正好赶上毕业,一切刚开始都有些手足无措。在缺少材料的情况下,我完成了一些纪实性的肖像作品,这与我开题时候的论文方向非常契合,与导师讨论后将此作为毕业创作的一部分,并且通过线上会议交流,其他老师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反映着生活,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画作参与到这个社会中来。


计算机系 刘阳光


作为6月即将毕业的学生,我在家制定了科研计划,写代码、跑实验、做毕设,利用线上平台积极主动与导师沟通科研问题,每周参加组会、交流课题研究进展,与课题组同学开展学术讨论。


科研的同时,我从2月初开始也积极主动承担家乡社区防疫志愿工作,测体温、登记出入、搬运物资……白天志愿防疫,晚上学习科研,我既感受到基层群众的淳朴和生活不易,也深刻认识到希望将来能为祖国和社会作出更多力所能及的贡献。


公管学院 施瑞祺 


作为跨专业的博一学生,深知学习课程努力做好研究基础才是最重要的。本学期在学习公共政策以及大数据政策与治理课程的同时还进行了区域发展与政策、社会学、组织理论、发展与规划、全球化发展课程的旁听。感谢清华的云端课堂平台给予了我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满足多方面的查漏补缺。


近期还与小组同学研究垃圾分类政策的利益相关者分析,云上讨论很方便,不同空间依旧可以交换彼想法并推进进展。


电机系 王豪


很荣幸在此次疫情中我的博士课题“新型杀菌技术”能够在抗疫杀菌实践中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在家隔离期间,协助罗海云老师研发新型电磁消毒样机和高质量完成博士论文成为了我主要的科研目标。目前在消毒样机研制上已经实现了在模拟现场快速高效杀灭各种细菌和病毒,该技术有望在不久的将来用于公共楼宇空气消毒。





华中地区





新闻学院 黄骏


今年一月份我完成了博士论文开题,回到家乡武汉后发生了疫情,遂被抽调到前线的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我结合我下沉社区的经验体会,运用本专业传播学理论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评论文章,为一线基层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发声。同时利用休息时间,收看雨课堂上的博士论文写作指导,不断推进自己的博士论文进度。


新闻学院 李嘉贝


近段时间,我通过远程办公的方式继续在社会媒体进行专业实习。持续和高质的文字输出离不开广泛的知识输入,“宅家”时光里,出于对不同社会选题的报道需要,我阅读了包括煤炭产业、石化产业、人工智能等领域在内的大量文献,提升了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脑力”和“笔力”。






华南地区





人文学院 林培源


疫情滞留在家中,曾一度担忧论文进度。幸好回乡之前做了些笔记,加上清华完备的数据库,我才得以在资料不全、工作条件不佳(把梳妆台当成书桌)的情况下,写完了博士论文最后一章。“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或许可以用来形容和疫情时期的我有着相同经历的毕业生。


法学院 陆慧琪


疫情期间,我利用寒假和课余时间,参加了针对疫情而开展的线上志愿工作。把疫情相关的信息编撰成每日更新的公开报告,希望为全社会快速了解疫情提供全面而精炼的信息。我很高兴能以这样的方式为战疫尽一份力。让我们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经管学院 黄泽霖


居家期间,依旧要远程上课和完成毕业论文的开题。对于我们金融硕士来说,有一部分的同学也会选择利用这段时间远程实习,虽不能现场办公,但要求亦不能放松同时,我也和导师、同学积极交流,讨论论文题目,保证按时完成毕业论文的开题。


法学院 郑嘉耀


宅家期间,我完成了导师布置的作业,调研了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灾难管控方面制度体制的异同,探究为完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或修订的法律。这种深入实际的研究工作让我对疫情危机治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希望我的调研成果也能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一定参考。





西南地区





马克思主义学院 秦仆


疫情防控初期,我就收到了导师对我开题报告的反馈意见,并进行了多次的补充和修改。同时,在学校的教学安排下,担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个班级共400多人次的助教。围绕疫情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及对其“育人”根本目标的思考,撰写一篇论文。疫情的阴霾终将过去,相信我们将以饱满的姿态迎接艳阳春光。


地学系 曹超纪


疫情面前居家写论文,是对自己自制力的一次考验,需要按质按量完成每天精细到章节进展的写作计划。与导师和课题组同学每周一次的线上会议,每日收到的来自带班助理的关心,系里老师每日在毕业生群里的招聘启示和毕业事宜提醒,一切都好像在按部就班进行,除了对清华园的思念,日渐浓烈……


社科学院 王浩


从一月份回家参加选调面试直到现在已经两个多月了,虽然作为一名文科生,撰写毕业论文时需要阅读大量文献,呆在家里的我并不是很方便,不过有学校提供给我们的资源,努力克服一下还是没有问题的。为了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好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我会更加努力的!大家加油,一起顺利毕业!






西北地区




电子系 单小龙


我就读于电子系,本身就需要“软硬兼备”。这个学期在家,学校特意安排了线上实验,尽可能地减少了不能返校的影响,对我们的实验动手能力有很大帮助。


这学期学校习题课的安排与师生答疑密度也提升了好多。第一次这么长时间在家学习,也锻炼了自己的学习能力,颇感受到古时先贤们在家刻苦学习的品质。


法学院 张新望


对于法律硕士的同学来说,研究生一年级的学业负担是不轻松的。我这学期有二十几学分的课程,除了上课的时间,要预习老师讲课的内容、阅读课堂上布置的论文、完成相应的作业,还要开始着手准备九月份的司法考试。线上学习也要和在学校一样,一刻也不能放松


化工系 李嘉辉


寒假之前,自己有一篇文章修改完后返回给期刊编辑,在二月中旬我收到了再次修改的通知。我在新疆,导师在北京,我和导师通过线上讨论确定了图文修改方案,修改后提交给导师。昨天收到消息,文章已被顺利接收了,这篇文章也许是未来科研生活中值得回味的、诞生于疫情中的特殊文章





东北地区





美术学院 陈博贤


居家期间,需要按时远程完成毕业任务。对于我们绘画系来说,因为筹备毕业展,需要绘制绘画作品,会有一些材料和场地的局限,但要求不能放松。我居家自制画板、网购画材、材料试验,力争保质保量完成学业任务


公管学院 张婧雯

左手文献,右手数据,公共管理视野下的疫情防控研究,有一线的实践者,有应急管理体系的观察,有社会力量参与的思考。我还会持续关注疫情下社会捐赠的来源分布、募捐流向、国内外慈善机构新动态,为记录和分析慈善抗疫留下注脚


电子系 张永健


我所在的课题组负责人带领我们从制作土豆介质谐振天线开始,在有趣而贴地气的设想与调研中逐渐恢复科研节奏。现如今,我主要正在文献调研工作,以及远程连接办公室电脑进行电磁仿真工作。每天一次与导师学术探讨,每周一次课题组集中组会,每月一次天线期刊文献讨论,保证科研效率与科研习惯


计算机系 荆明轩


前几天刚刚参加了云上博论,分享了自己的科研工作,也完成了培养计划。这次疫情期间社会对医疗、居家服务机器人技术提出了更多需求,也发现了现有机器人技术的不足。毕业前的一段时间正好安下心去思考解决方案和技术理论,争取毕业前能再为智能机器人方向做出更多贡献






海外地区





经管学院 Alicia Tien (陈薇) 马来西亚籍


I am a first-year Master's in Management student, currently attending 2 online courses, Project Management and Global Strategy. Other than weekly lectures, I communicate with my group project teammates via Wechat groups and online meetings. Taking things online did not hinder the learning as much as I anticipated! In fact I am learning a lot more, as the extra time allowed for me to work on my personal projects and explore creative interests such as film making, design, music and self development! On top of all that, I really appreciate the quality time spent with my family.


社科学院 Joël Christoph (柯卓尔) 法国籍


I am excited to be a graduate student at Tsinghua University at a time when China is leading the largest effort in e-learning in world history. This occassion would scarcely have been possible anywhere in the world even a decade ago and it is likely to provoke our exposure to unfamiliar approaches and ideas that will render a quality higher education more inclusive and more accessible in the near future. I look forward to learning for my classes, developing practical solutions with my peers, and contributing to the world that is reborn and remade as we overcome this global health crisis. Thank you to our Professors and everyone that has helped to make our continued education possible.


经管学院 Samuel Remy(任善明) 比利时籍


It definitely took some time to figure out how to get the most out of online classes but once you find your routine, it's actually very convenient! I'm really thankful that everything was shifted online so quickly and smoothly, so that our semester can continue as planned. I even managed to find a supervisor for my thesis, without having to be on campus!


苏世民书院 Yogaish Khastgir (杨帆) 美国籍


Recently I've been continuing my online studies from my home in the United States. While I miss my classmates and teachers from Beijing, I feel lucky to be able to continue to access many of Tsinghua's great resources through an online medium. While we are not able to partake in the in-person experienc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like have made online classes productive and rewarding. I look forward to continuing my online studies and hope to return to Tsinghua's beautiful Beijing campus soon. 


面对疫情,自强不息的清华人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而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清华的优良学风,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八字学风落实到了每一天的学习生活。百余年来,清华人历经种种考验,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职责与使命。疫情可以阻挡我们回归校园的脚步,但无法阻止我们学习科研的决心。2020年,清华人在学风建设的道路上继续昂首前进!


清华大学历来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始终将优良学风作为治学之本、成才之本、立校之本。2019年3月,清华大学全面启动“学风建设年”工作,深入开展学风大讨论和工作调研。2019年11月28日,清华大学召开学风建设大会,对“学风建设年”工作进行了总结,探讨建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为了深化“学风建设年”成果,2020年3月13日,学校发布了《清华大学关于加强新时代学风建设的若干意见》。为进一步落实学校学风建设要求,使优良学风深入人心,清华大学研究生会特别策划“清华宅家学习科研地图”活动,邀请海内外清华学子分享宅家学习科研规划。


往期回顾

你们不在,我替你们好好逛清华,喵~

清华学子笔记大赏!听说你们还想看!

Our Story!“2020春·留住记忆”期待您的作品!

点击查看👆



图文来源 | “清华大学小研在线”公号

(ID:xiaoyanthu)

编辑 | 赵姝婧

感谢同学们提供宝贵图文!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