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其他

​66年前,他放弃海外学业,选择隐姓埋名

他是我国杰出的实验核物理专家为核事业奋斗了一辈子先后参与组织指挥6次核试验却谦虚总结自己“只做了一件‘补短板、堵缝隙’的工作”他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等奖项但他从未忘记初心“自己的前途始终要和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就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1952届校友胡仁宇2019年9月,胡仁宇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放弃海外学业一心只为祖国的事业1949年18岁的上海交通大学大二学生胡仁宇申请换专业——从电机系转到物理系他认为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新中国需要更多理科方面的人才翌年他又转学到清华大学物理系在那激情燃烧的年代胡仁宇的想法也很简单“自己的前途始终要和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952年胡仁宇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由此真正打开了核科学研究的大门除了跟随所里的前辈专家系统地学习核物理相关知识他还被分到实验组开始接触核技术研究实验工作1958年7月当时在苏联攻读研究生的胡仁宇回国探亲期满正准备返回苏联继续完成学业的他收到了时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的邀请“马上到二机部九局报到”二机部当时负责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以研制核武器为主要任务接到调派任务胡仁宇丝毫没有考虑自己未完成的学业便接受了组织安排连留在苏联的个人物品都没来得及收拾工作中的胡仁宇胡仁宇报到后,接到一个任务:组建中子物理与放射化学实验室当时,苏联与中国签订协议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然而,好景不长1959年,苏联陆续撤走专家和技术资料中国只能“自己动手,从头摸起”自力更生研制原子弹这样的重任让研究生还未毕业的胡仁宇感到既兴奋又害怕“兴奋的是我可以参与到
12月9日 上午 9:02
其他

祝贺!4位清华人获奖

近日何梁何利基金2024年度颁奖大会举行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奖共授予56位科技工作者其中授予1人“科学与技术成就奖”33人“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2人“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清华2位教师2位校友光荣上榜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李俊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方璐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清华大学1982级校友广东工业大学校长邱学青清华大学1991-1993博士后校友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研究所所长童水光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祝贺4位清华人!李俊华环境学院
12月7日 上午 9:04
其他

他们是来自清华的粉刷匠、梦想改造家......

在清华总有一群青年带着热情和梦想用志愿公益的行动诠释着他们对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回答他们相信即使是最微小的善举也能汇聚成改变世界的力量也正是在一次次勇敢尝试中他们感受着社会真实跳动的脉搏传递纯粹质朴的真挚与善意书写一个开满鲜花的未来今天,国际志愿者日让我们共同走近那些志愿公益中的清华力量倾听他们的故事以“真实”发现大山之美共绘多彩未来2023年夏天,一面色彩缤纷的墙绘留在了四川阆中的鹤峰乡中心学校,一本特殊的“植物手工书”记录下鹤峰山原生态的自然感和一群“大孩子与小朋友”的珍贵回忆。“阆客见心”实践支队墙绘设计图(部分)在依托学生粉刷匠工作室协会的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发挥专业特长,开启了以视觉日志为线索的每日美育。他们教会小朋友使用鹤峰山上采摘的植物材料完成了这本充满天真童趣和温暖细节的“手工书”,再现午后阳台上的吊兰、夏日解暑的冰西瓜、分享生日蛋糕的幸福瞬间。同学们在校园洗手区的墙壁上和孩子们一同绘制了以“清洁小手”为主题的宇宙星球创意画,在斑斓的点缀中共同营造多彩的学习生活环境。学生粉刷匠工作室协会“阆客见心”实践支队粉刷墙面这些真挚的共同创作,是鲜活、质朴生活的观察切面。协会同学们发现、记录着大山中的美,融入孩子们的生活日常和丰富想象,也保存着心与心的交流与回忆,为乡村留下一颗憧憬未来多元可能的种子。今年是学生粉刷匠工作室协会成立的第11年,协会已累计完成粉刷改造项目79个,足迹遍布祖国各地,招募志愿者2000余人,产出设计图稿735张,完成的彩绘墙面约2.7万平方米,项目总受益人数逾万人。学生粉刷匠工作室协会赴重庆江北实践支队在完成改造的墙面前合影翻开乡村这本读不完的书在希望的田野上接力奔跑2019年,大二在读的乌家宁第一次随队考察,来到江苏高淳高岗村,这是一个典型的"空心村"。如何破解山村“空心化”难题?他们遵循“古料新用,就地取材”的原则,历经近两年时间,将村内的废弃房屋改造成为多功能的公共活动空间,成立清华大学乡村振兴(高淳)工作站。但是工作站的建成只是起点,只有倾听村民们的声音、解决切实的问题,才能让面向乡村的公益服务扎实落地。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江苏高淳站揭牌仪式合影(一排左三为乌家宁)2021年,乌家宁参与推动建立了清华大学学生乡村振兴协会,并在历次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岗计划”的概念,通过包括设计服务、社区营造在内的系列项目营建更美丽更幸福的高岗村。乡村振兴实践支队同学在江苏高淳高岗村进行调研在高岗村发展变化的六年时间里,三百多位同学来到这里,深耕基层、服务乡亲。流动课堂、健康普及、文创设计,同学们以多元的活动形式筑梦乡野。乡村振兴工作站赴山东济宁支队教学老人与孩子绘画高岗村只是青年服务国家、实践扎根乡村的一个缩影。自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在全国各地陆续建立以来,目前已有乡村志愿服务骨干累计7000余人,提供服务时长3.5万余天,形成实践调研报告300余万字,推出文创产品设计1400余份,完成闲置建筑改造3.5万平米……从乡野空间的改造到公益服务的扎实推进,仍然有许许多多的清华学子们在这片广袤的社会田野上接力前行。跨越山海的友谊之光2024年初秋,一场在北京举办的国际会议开幕式签到处人影交错。日新书院2021级本科生康吉赢,正微笑着迎接肯尼亚代表。这是他们的再次相遇。两年前,她作为志愿者陪同肯尼亚代表团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用细致的服务拉近彼此的距离。代表团离开中国后,这份跨越万里的友谊未曾中断。对方时常通过社交媒体关注她的动态,而今握手重逢,恍若昨日再现。康吉赢(右二)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与肯尼亚代表团合影此次,她以志愿者组长的身份深度参与联合国全球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会议,负责最高级别团组的接待,与巴基斯坦等国代表展开交流。她聆听代表们对世界舞台上中国角色的赞叹和对未来合作的期待,感受到友谊与信任在不同语言中悄然生长。未来,她希望能在国际合作交流活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上一抹中国青年的亮色。康吉赢(左一)在联合国全球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会议与肯尼亚代表团合影2024年,清华大学参与国家重要赛会服务保障的志愿者达915人次。他们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能力素质彰显了清华青年的实干担当,用实际行动在国际舞台贡献“清”年力量。献血,那件他坚持七年的“日常小事”每当献血车开进校园,冉鑫驰总会准时走向献血点,仿佛是为了守护一份内心的约定——成为当天无偿献血的第一批志愿者。从大一开始,这样的“约定”便成了他的日常。七年间,他在清华的献血记录已达20次,其中16次是成分血。常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执着,他总是笑着说:“不过是早起遛弯,顺便做了点好事。”但那些清晨的每一步,走得从不轻巧。为了确保身体状态达标,他会注意饮食、调整作息,甚至在繁忙的学业间抽空“赶场”。“一个人坚持,是力量;一个人带动更多人坚持,是希望。”如今,他不仅通过献血为他人遮风挡雨,更以辅导员的身份带领更多同学投身公益,将助人的信念化作一份份温暖去传递。冉鑫驰第一次献成分血冉鑫驰成为清华大学第3000例成分血捐献者冉鑫驰(右一)和冬奥志愿者们一起献血2002年至今,清华大学参与无偿献血的师生达37513人次,累计献血总量达43494.25单位,年均献血量始终排在北京高校前列。2024年,学校共举办大型无偿献血专场6场,用爱托起一个个生的希望。让充满爱的种子在广袤的社会天地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清华青年一直在行动他们用青春和热情书写着对志愿公益事业的真诚关切和责任担当他们在实践中成长更在改变中前行文|李一安
12月5日 上午 9:14
其他

一等奖9项!清华再创新高!

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召开了202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根据《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经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市政府批准2023年度共授奖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3项,二等奖39项北京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18项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1项,二等奖89项清华大学牵头项目获一等奖9项二等奖17项再创历史新高!我校牵头获一等奖项目成果简介物理系周树云研究组及合作团队(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朱骏宜研究组)在二维材料的新奇拓扑物态及异质结能带调控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研究团队发现并实现了破缺洛伦兹不变性的第二类外尔费米子和第二类狄拉克费米子两类新奇拓扑物态,引领并推动了拓扑物态的研究及相关材料光电探测等应用探索;揭示了两个范德华异质结模型体系的能带调控及关键机理,开创了由二维材料堆叠构造准晶的研究先例。“二维材料的拓扑新物态及能带调控”成果荣获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维材料的拓扑新物态及能带调控”成果药学院肖百龙与生命学院李雪明团队揭示了机械力受体PIEZO将机械力转化为生物电信号的结构功能机制,定量了其皮牛尺度力学敏感性,确立了其形变与曲率感知模型。“机械力受体PIEZO的结构功能机制”成果荣获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机械力受体PIEZO的结构功能机制”成果绝缘气固界面直接决定了电气设备能否正常运行。电机系何金良团队提出了绝缘气固界面电荷积聚的场效应理论,揭示了气固界面电荷积聚诱发绝缘闪络机理,建立了基于材料改性的电荷调控理论,推动了绝缘基础理论突破和核心技术创新,将为超特高压直流装备研发和安全运行提供关键核心基础。“绝缘气固界面电荷动态演化机理及调控理论”成果荣获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绝缘气固界面电荷动态演化机理及调控理论”成果清洁、高效、低碳燃烧技术是国家的重大需求,对“双碳”战略目标实现具有紧迫现实意义。能动系张衍国团队历经10余年,攻克了生物质清洁高效燃烧关键技术,
12月2日 上午 9:03
其他

最新发布!青年最关注的改变未来十大变革科技

时代呼唤创新创新引领未来11月30日清华大学探臻科技评论社2024“青年最关注的改变未来十大变革科技”榜单正式发布!今年8月,为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鼓励青年学子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清华大学探臻科技评论社以清华园为起点,面向全国70所兄弟高校青年开展了2024“青年最关注的改变未来十大变革科技”榜单评选活动,共吸引了2.6万名师生参与投票。11月30日,在“青年创新未来·探臻青年科技论坛”现场,2024“青年最关注的改变未来十大变革科技”榜单评选结果发布。以下是入选的十项前沿科技(按首字母拼音排序,排名不分先后):超材料与超表面技术上榜理由:超越自然属性,开辟材料设计与应用新领域。简介:超材料与超表面技术是材料科学中的一场革命,它通过人工设计的微观结构单元,赋予材料自然界中难以出现的声、光、力、热和电磁特性。超材料利用其三维周期性结构对物理特性进行操控,实现如非互易热辐射、负泊松比和声学隐身等奇异效果。超表面则利用表面层设计在极小的空间占用条件下实现对波和场的操纵,广泛应用于波前调控和光学成像等技术中。通过对波和场的精确控制,超材料与超表面可以获得自然界材料无法具备的特性,为无线通信、传感、成像以及国防等多个领域带来深远的影响和创新应用。高温气冷堆第四代核电技术上榜理由:引领核能革新,开启清洁能源的高效未来。简介:高温气冷堆作为第四代先进反应堆中最具前景的技术之一,展现了卓越的优势。模块式高温气冷堆从设计理念上就实现了固有安全特性,被称为“不会熔毁”的反应堆,同时它可以提供“氢汽水热电”零碳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服务国家双碳目标。作为探索未来能源的先锋技术,以高温气冷堆为代表的第四代核电技术,代表着核能发展的全新方向,为核能的安全性和综合利用树立了新标杆,助力全球迈向绿色能源新纪元。跨物种器官移植上榜理由:跨越生命界限,开拓器官移植新视野。简介:跨物种器官移植是一项具有革命性的医学创新,它通过将动物器官移植到人体中,有望解决长期以来的器官短缺问题。这项研究依赖于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和免疫调控策略,以确保动物器官在人体内不仅能够被免疫系统接受,还能正常发挥功能。跨物种器官移植的优势在于其能够显著缓解器官供体的短缺状况,为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提供更多救治机会。量子芯片上榜理由:探索量子边界,引领计算技术新突破。简介:量子芯片是量子计算技术的核心,它利用超导材料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条件下所表现出的独特量子特性,来构建和操作量子比特。这些量子比特通过精细设计的超导电路进行控制,不仅操作速度极快,而且具有较长的相干时间,极大地增强了量子计算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超导量子芯片的可扩展性使其能够集成众多量子比特,为执行复杂的量子算法提供了可能。在量子模拟、密码学、药物设计等前沿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是推动量子技术革命的重要基石。零碳智慧能源系统上榜理由:智联未来,共筑碳中和能源新生态。简介:零碳智慧能源系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创新方向。它涉及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高效储能、车网互动、绿色氢能等关键技术,依托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精准预测能源需求并优化可再生能源的调度,保证可再生能源的稳定供应与高效利用。这一创新应用广泛覆盖电力、交通、工业、建筑业等多个领域,全面优化能源生产格局和消费模式,为构建碳中和能源新生态和可持续绿色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固态电池上榜理由:革新能源存储,安全高效驱动未来。简介:全固态电池代表了电池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它通过使用化学稳定性高、机械性能好、不易燃的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的电解液,使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与安全性得到显著提升,并使电池能够适配更加广泛的工作环境。这种电池技术不仅在电动汽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也为便携式电子设备提供了更为安全、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的逐步推广,全固态电池有望成为推动能源存储技术革新的关键力量,为绿色能源的广泛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上榜理由:革新智慧学习,引领人工智能教育新纪元。简介:教育承载着人类文明的传承。在知识总量爆炸的当下,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重塑教育形态、变革知识供给范式提供了崭新的机遇。现阶段,人工智能对教育的赋能可以突破传统的个性化推荐等基本模式,基于教学场景构建出包含但不限于智能助教、学生助手、全人工智能课堂的多种应用,为师生真正提供全天候、全守护的人工智能服务与支持。未来,依托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新型师-生-机的多元体系将为人类知识创新、知识传递和知识融合带来深远影响。下一代互联网源地址验证体系结构上榜理由:守护下一代网络安全,构建开放安全的网络空间。简介:下一代互联网源地址验证体系结构(SAVA),致力于解决下一代互联网安全问题,是全球网络安全领域的一个重大创新。该技术通过提供严格的IPv6源地址验证机制,能够有效识别并阻止伪造源地址的网络攻击,如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和IP欺骗,显著提高了下一代互联网的安全。这项技术通过严格的源地址验证和过滤,不仅增强了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还为构建一个更加安全的互联网环境提供了坚实支撑。其应用将为互联网应用的安全和稳定带来革命性的改变,是未来互联网安全的关键技术保障。新概念飞行器上榜理由:探索天空边界,引领空中新革命。简介:新概念飞行器是航空技术领域多元化发展的创新成果,涵盖了多种新兴飞行器类型,如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高超声速、扑翼、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变体飞行器等。不同新概念飞行器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特化了不同的能力,如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利用电力驱动并能实现垂直起降,适合城市空中出行;高超声速飞行器以高马赫数飞行,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洲际旅行;扑翼飞行器模仿鸟类、昆虫等自然界生物的飞行方式,适用于隐蔽和灵活的场景中飞行。新概念飞行器的设计结合先进材料、智能系统和高效动力技术,在常规飞行器不好做、不能做、不敢做的任务盲区实现突破,并以高效、环保和智能化特点,将在城市空中交通、远程运输、绿色出行及国防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为未来航空产业开辟崭新路径。移动混联加工机器人上榜理由:革新制造模式,践行精准加工。简介:移动混联加工机器人,突破传统加工局限,为大型复杂构件的制造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该机器人集成了先进的自动导引运输技术和五自由度并联机构,能够在庞大的工作空间内实现高精度的加工作业。移动混联加工机器人不仅具备了大范围自主移动的能力,而且在局部作业时展现出了五轴联动的灵活性和精细度,满足了航空、航天等领域对加工精度的极端要求。这种“机器工匠”的问世,标志着智能制造技术在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11月30日 下午 3:10
其他

坐落于号称“亚洲最大的社区”,Ta十岁了!

Ta坐落于曾一度被称为“亚洲最大社区”的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地区2014年11月28日开业如今,刚满十周岁!十年Ta服务1000万余人次海内外病患2015年11月正式为医保患者服务2017年6月实现异地医保直接结算2021年11月25日医院正式成为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A类定点医疗机构北京市医保人员无需选择定点即可实时结算Ta以三年运营数据第一次参与国家公立医院考核即进入百强获A+并连续保持A+成绩2018年12月Ta成为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019年度参与国家住院医师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成绩位居全国第一Ta拥有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15个专科医师培训试点专业基地2个完成建构“三级两类五学位”医学教育体系纵向资助科研项目4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10项承接临床试验400余项授权专利241项2项教育部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圆满完成抗击新冠疫情各项任务8项疫情防控紧急科研攻关并实现成果运用援疆、援藏、援青Ta立志医疗帮扶青藏高原清灭包虫病亮出“清青模式”获北京市脱贫攻坚“记大功”表彰圆满完成北京冬(残)奥会医疗保障任务就在10岁生日前夕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挂牌医院二期工程也将于2024年底完工......
11月29日 上午 8:28
其他

中国首个!他是总设计师!

他建设了国内第一个现代化集装箱港区实现了“跨河入海”的重大突破他研究的“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项目让中国拥有了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建设港口的实力毕业后投身水运事业的40余年里他参与过的工程设计和科研项目高达120多项遍及我国1.8万千米海岸线如今,作为世纪工程平陆运河的总设计师清华大学水利系1979级本科校友、1984级硕士校友吴澎依然坚守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一线让我们一起走近“大国重器中的清华人”系列报道为你讲述改革开放以来新一代清华人为铸就国之重器默默耕耘的奋斗故事立志为祖国做好大工程1979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三年,还在部队服役的吴澎获得了参加普通高考的宝贵名额。优异的成绩让他很有底气,出于想要为国家做“大工程”的使命感,他选择了进入清华水利系学习。学生时代的吴澎“我国水能资源的拥有量居世界前列,但开发量还不到百分之十,国家发展非常需要这种大工程的带动。”入学后,水利系老师们对水利行业前景的描绘,让吴澎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同一时期,清华学子提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多作贡献”的行动口号,成为了一个时代青年精神的象征。受到强烈感召的吴澎,从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带着想要为国家做“大工程”的决心,来到了交通部下属的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规院”)。从助理工程师干起,在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的指引下,吴澎秉承着“没有创新就没有技术进步”的理念,不断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中实现技术突破,设计出了一批批集约、环保、高效型的港航工程,一路成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并于2008年获得“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荣誉称号。深耕40年,实现多项突破2000年前后,我国沿海港口工程建设迎来了建设高潮,大型专业化的集装箱、原油、矿石和煤炭码头建设需求巨大。怀揣着对技术的追求和对国家水运事业的满腔热忱,吴澎在水运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科研一线默默耕耘,不断进取。大连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上海外高桥集装箱港区是我国首个专业化集装箱港区,吴澎带领团队在工程实践中丰富了港口工程规划设计理论,全面提升了集装箱港区规划设计方法,建成了当时世界上装卸效率最高的集装箱港区,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外高桥港区系列工程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等奖项。大连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在建设时是全国最大的开敞式原油码头,吴澎与成员一同成功解决了“大型开敞式码头总体布置”“巨型沉箱设计、拖运和安装”的难题,大连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完美收官,并获评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银奖。黄骅港效果图在新港区的建设中,吴澎带领团队在唐山港曹妃甸沙岛-泻湖海岸画下至关重要的第一笔,开启了唐山港巨型码头群的建设,在短短的十几年中,为唐山港跃升为世界第三大港创造了基本条件;面对煤炭码头的粉尘污染难题,他带领团队率先开展了巨型储煤筒仓在港口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并在黄骅港投入实践,不仅大幅提高了港口环境的绿色发展水平,也显著提升了港口作业效率……凭借着敏锐的思维和坚韧的意志,深耕行业40余年,吴澎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成果,主持了一系列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荣获数十项国家级、省部级奖项,他编写了10余部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还出版了两部学术著作。尽管成绩斐然,但吴澎认为“这些只能代表之前的业绩”,更为重要的是要“持续不断地追求创新,迎接挑战”。如今,68岁的吴澎依然在前线奋斗。2024年11月14日,两国元首宣布中秘共建秘鲁钱凯港开港。在钱凯港的建设过程中,吴澎对重大技术问题进行了审查和咨询。除此之外,吴澎正领头开展着京杭运河穿越黄河关键技术研究、金沙江下游高坝通航关键技术研究,同时也为赣粤运河和湘桂运河的研究工作提供着专业指导。而在吴澎目前承担的诸多任务中,平陆运河的建设尤为重要。在广西修建一条超级大运河平陆运河,项目总投资约727亿。为什么要修建这样一条运河?吴澎解释道:“平陆运河不仅是运输的通道,还有调水、提升沿线防洪能力等多种社会效益,综合利用起来将直接节省相关投资。”马道枢纽一期工程施工现场全长134.2公里,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的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江海连通的大运河。建成之后,将彻底解决广西出海水路不通的难题,为北部湾经济区注入新的活力。有了这条运河,西南地区的货物可从南宁直达钦州出海不必绕行至广州,距离缩短560公里,带来的运输费用降低每年可达52亿元以上,是西部地区实现“向海而兴,向海图强”重要部署的具体实践。不过,要在地势复杂的广西修建一条“情绪稳定”的运河,可离不开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的精心设计。修建过程中,面对南宁市郁江西津水库的水平面与海平面足足65米的落差,吴澎团队提出建设3个梯级船闸,使得以“千吨”为计量单位的货轮能够从20多层楼的高度搭乘“电梯”平稳“落海”。吴澎在平陆运河施工现场同时,出于集约化利用水资源的设计,一旦建成,平陆运河将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内河省水船闸,省水率可达63.2%,为枯水期运河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保障。不仅是船闸设计,节水运行、绿色运河、盐水上溯、安全航行、智慧管控、水资源综合利用……吴澎带领团队攻克着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力求完成运河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港口工程需要占用土地、岸线、能源等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交通行业,就要实现交通发展对资源的少用、用好及循环使用,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盲目低水平重复建设。”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一门技术,也是一种理念,吴澎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运河从设计到施工、运行、维护的全过程,关注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最优,用长远的眼光去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领团队走了上一条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盛世修运河,运河兴盛世多年前,那个清华园中一心为国家做“大工程”的吴澎也许曾经幻想过有朝一日他会成为大国重器中坚实的顶梁柱如今,梦想已然成为现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宽广深厚的平陆运河将会在吴澎设计的既定轨道下带着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穿过座座群山流向更加广阔的天地更多大国重器中新一代清华人的故事将继续为你讲述······(点击下图查看更多故事)统筹|吕婷文|徐子越视觉设计|贺茂藤素材来源|北京日报排版|吴新姿编辑|彭稳平责编|苑洁审核|刘蔚如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联系邮箱:thuxwzx@tsinghua.edu.cn往期精选
11月25日 上午 9:01
其他

清华近半本科生在这里🫱破界成长!

编者按蹄疾步稳,勇往直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新时代新征程各领域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我们特别推出“深改进行时”专栏,总结凝练清华大学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经验,展示学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举措,为不断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凝聚澎湃动能,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清华力量。日前,《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刊发了题为《更加聚焦能力素养
11月20日 下午 8:36
其他

一等奖第一名!祝贺!

郭璐至今还记得读博时与导师吴良镛先生初次见面时的情景当时在清华大学建筑馆二楼的办公室里阳光正好,吴良镛笑盈盈地对她说“我带研究生,既要我认识研究生也要研究生认识我”当时的郭璐并不解其深意直到自己也成为了一名老师郭璐又重新思考导师的话她反复问自己“我是否认识了学生?学生又是否认识了我?学生和老师间的‘双向奔赴’何以实现?”前不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研究员郭璐在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32名教师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第一名在成为老师后的第10个教师节前夕获此殊荣无疑是对她教学成果的极大肯定但她坦言,对于上述问题她仍没有答案“我首先要认识自己然后要认识每一个学生我仍然在摸索即使身为老师,我仍然在学习”郭璐参加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从建筑到城市规划午后的阳光为建筑馆镀上一层金色,郭璐行走在其间,已有20个年头。“我性格比较保守,有路径依赖。”她笑着说。在建筑系读完本科,即将进入研究生阶段的节点上,郭璐回头审视自己的志趣:“经历了一个艰难的选择过程。建筑设计具有创造性,设计完成会很有成就感,但最终还是更希望能用更加宏阔、综合的视野来认识世界。”出生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郭璐从小就喜欢历史,于是她将目光投向城市规划的历史与理论研究,跟随吴良镛教授读博。以前学建筑时,专注于斗拱、柱子、城墙、城门,但当带着历史和规划的视角去看,她认识到这些要素其实是一个整体。一座房子不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建筑,而是与城市、国土、自然环境甚至文明发展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一砖一瓦,一楼一城,都是整个文明的具象化体现,其中蕴藏着广大的世界,给我一种‘芥子纳须弥’的感觉。”郭璐感叹。郭璐在授课中郭璐自称是个“乏味”的人,比较宅,喜欢和书打交道。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学说和思想散见于各类典籍,她于是在《诗经》《管子》《周礼》等书里耐心寻找蛛丝马迹。在无人打扰的夜晚,书册在手,古意在心,郭璐尽情地神游太虚,徜徉于天圆地方、轴线与城墙、城市形态与规划过程的融合与流变之中。内容为王,“课比天大”郭璐参与讲授本科生通识课程“中国城市规划史”。刚刚走上讲台时,她感到忐忑不安,担心讲课中忘词,她在每一页PPT下做详细的逐字稿标注,而且时不时就要看一眼教室里的钟表,唯恐30分钟就讲完45分钟的内容。她反思自己从前有贪大求全的问题,总想把所有知识事无巨细地教给学生,却往往只能浮于表面。但学生其实是聪慧的,只要把一个点讲清楚,其他的知识他们能够融会贯通。郭璐于是把重心放在寻找“钩子”——“这节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像中医点穴,关键是找准穴位。“长城如何发挥防御作用,不打仗的时候又有什么用?”“元大都地表水供应不足,如何支撑宏大都城的建设?”“成都平原降水量大、洪灾频发,为什么能够成为天府之国?”随着一个个问题的抛出,学生们的“抬头率”逐渐提高了,也更有自主思考的意识。“清华的学生都是‘识货’的,得把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拿给他们看。”郭璐不断改进讲课方式。在通识课的课堂上,学生来自不同专业,知识背景参差不齐。郭璐因此在教案和教具上花了很多心思。她在PPT中插入了大量直观描摹古代城市生活的画作,如明代的《南都繁会图》、元代的《西湖清趣图》等,以及城市建筑的三维模型动画。为了帮助非建筑专业学生更好地识图,郭璐还专门制作了3D打印的模型,哪里是山、哪里是水、城市如何规划,便一目了然。课堂之外,教学团队还组织班级到博物馆、规划展览馆等参观,边参观边讨论;鼓励同学们读地方志、在家乡做实践调研,让原来司空见惯的邻里街巷开始显现历史的厚度。2024年,郭璐入选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分为校赛、省(市)赛、国赛,是一场长达两年的考验。她先后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市的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一路过关斩将来到国赛。郭璐在专家辅导团队的指导下备战国赛根据郭璐参赛课程“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的史学特征和跨学科特色,校工会牵头邀请了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化学系及建筑学院的专家组成辅导团队,从课程设计、史料支撑、教姿教态等方面为她提供指导和帮助。白天,她在建筑馆的办公室里备课,晚上回家将孩子哄睡后,又继续沉浸到工作中。参赛内容共16讲,她为每一讲准备PPT、近万字的教案、教学逐字稿和教具,并不断打磨和完善。其中,仅PPT就更新了七版。“教学不能是照本宣科。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在课本不一定能找到。教学内容一定是基于高水平的科研,和学生情况结合起来的创造。”她深知“课比天大”的道理,教学比赛不是演讲比赛,教姿教态、PPT、教具都只是辅助,打磨内容才是核心。“课讲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学生听完了是否有真正的收获。”她的电脑里有一个50多G的文件夹,里面存满了课程相关的文献和材料,每一讲内容背后都有上百篇文献的支撑。郭璐认为,青教赛实则是一堂名为“如何上好一门课”的教师必修课,备赛的过程不仅雕琢了自己的教学能力,也促使她不断审核自己和前人的研究结果,发现研究中的问题和缺失。学莫便乎近其人在郭璐看来,课堂之外的师生交流同样是教学的一部分,而且更具挑战性。郭璐回忆自己初为人师时性格急躁,看到学生不求进步,她经常气得想拍桌子,但是现在她会思考学生为什么躺平,如何引导,从而“让学生从躺平中开出一朵花来”。如今,她每周都会和自己的研究生见面,探讨学术和生活,“但有时候我想见他们,他们不想见我。”她曾开玩笑地说,“学生变得更加社恐了,尤其是经历过线上教学之后,他们更习惯线上沟通。”这让她不禁反思,在线上资源日益丰富、人工智能普遍应用的今天,老师的独特性在哪里?课堂教学的价值如何体现?而归根结底,人的价值如何体现?郭璐与学生合影郭璐相信“学莫便乎近其人”,因为她曾在恩师吴良镛先生处获得宝贵的精神力量。她回忆起吴先生曾说,1944年,他随抗日远征军入缅作战,道路非常泥泞,人必须走在前面,因为后面的路都被踩烂了,一走就会陷进去。“要先走一步,要向前看。”吴良镛常常叮嘱她。“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我目前还做不到,但心向往之。”郭璐说。很多人只看到吴良镛取得的成就,但郭璐能看到这些成就背后的辛苦付出。在她的印象里,吴良镛极其刻苦,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学术问题。有一次她去看望恩师,吴良镛恳切地说:“我觉得我最近没有进步。”年近百岁的人,仍然没有停止自我要求,郭璐深知他的成就不是偶然。“遇到问题的时候我经常想,如果是吴先生他会怎么做?”得知自己入选全国青教赛的第二天,郭璐又去看望吴先生。老师给予了她精神的力量和鼓舞。“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郭璐相信,人工智能无法替代这一点,这种思想性、观念性、引领性的东西,正是教学的精华。在师生之间、课堂内外,郭璐研究城市与文明,也思考人的价值。她在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身上寻找那“一点灵明”,期待师生之间共鸣时刻的到来。来源|清华映像文|韩瑞瑞资料提供|校工会
11月19日 上午 9:27
其他

祝贺!7位清华教师获奖

第二十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和第八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获奖名单近日公布清华大学7位教师获奖水利水电工程系杨大文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梁曦东数学科学系张友金经济管理学院薛健当选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土木工程系邢沁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刘知远艺术教育中心罗薇当选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旨在表彰师德师风高尚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教学效果好,学生评价高同行专家认可的优秀教师自2003年开始评选以来截至目前清华大学共有101名教师荣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22名教师荣获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杨大文水利水电工程系
11月16日 上午 9:03
其他

令人心动的bgm!清华有门“快乐课”

《泰坦尼克号》《辛德勒名单》《太阳照常升起》《大话西游》《喜剧之王》……说到这些耳熟能详的电影你的脑海中是否立即联想到其中的经典配乐那些动人心弦的旋律响起是否会唤起你尘封许久的记忆?“音乐与电影完美融合成就经典”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程远老师在“电影音乐创作”课程上将跨学科的理念融入课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随心所欲地交流音乐在沉浸式体验和创作中探索电影音乐的独特魅力“每个人都有热爱音乐的权利!”2020年“电影音乐创作”课程诞生除了面向全校本科生选修外也吸引了对电影音乐感兴趣的硕博研究生学生专业跨度大、音乐素养不一教学从“零”开始这给程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电影音乐作为特殊的音乐体裁主要服务电影艺术创作与构思”程远认为一部优秀的电影音乐作品既要服务好画面又要有很好的自我表达两者缺一不可“对于初学者这可不是一门轻松的课程”开课前程远对学生进行“摸底”并根据整体的教学进度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难度等再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每个人都有热爱音乐的权利!”程远提倡“快乐教学”通过自然动听、气势恢宏等风格的电影音乐和古典音乐赏析培养学生音乐素养“让刚入门的同学‘感觉有点意思’我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他以不同时期的电影作品为例扩大学生认知的广度探讨世界音乐的多元性同时讲授基础乐理知识以及和声学、乐器法、配器等技术理论体系的运用学生们具备了一定基础后“电影音乐创作”才真正开始“做音乐要快乐,其次都是其次”“为学生们的生活带来幸福感是开设这门课的初衷”程远建议学生从繁忙的学业生活中暂时抽离静下心来好好感受每一个音符的魅力“先取悦自己,再服务好画面”“电影音乐创作”课堂针对音乐基础较好的同学程远尤其重视培养他们对创作的理解和思考试图找出不同学科与音乐的关联点用宿主软件(DAW)等配乐工具练习“英雄、魔幻、伤心、爱情”等常用音乐风格的连接“要敢于写出‘第一个音符’”对于零基础、基础薄弱的同学程远则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构建音乐思维并通过“一对一”个性化指导“以老带新”“以熟带生”等方式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学有所获程远(右二)和学生一起讨论在他的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打断老师,提出质疑在他看来“只有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才能在碰撞中激发出更多的思想火花获得最佳的创作灵感和创作冲动”生命学院的陈肇森曾是“电影音乐创作”开课后首批学生之一乐理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他还可以帮着同学解决一些问题慢慢把自己“帮”成了课程助教回顾三年来走过的点点滴滴“从学习音乐知识到辅助知识传播改变的是玩音乐的形式不变的是玩音乐的快乐”美术学院的王泽达感慨“做音乐要快乐!一堂堂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课程让我从音乐角度更加了解自己也收获了珍贵的师生情”程远希望音乐可以成为学生们忙碌一天后投入脑海中的一颗小石子即便泛起微小的涟漪却让水“活”了起来这,就是音乐的力量!“真诚才是最重要的!”“电影音乐创作”课程还非常重视“浸润式”教学搭建了同时具备制作和教学的杜比全景声音乐实验室相比于立体声而言,提升音乐感受力让学生们置身歌曲之中创作出更清晰更具空间感和层次感的音乐学生们专心致志地做笔记“每次看到同学们都在很认真地创作或完成作业电脑屏幕上全是编曲软件画面我是非常欣慰的!”程远表示无论用什么样的技巧、风格真诚才是最重要的它是音乐和艺术的支柱带着这份真诚学生们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氛围浓厚有的同学毕业后一直保持音乐创作的习惯不时把自己的新作品发给老师同学有的同学将热爱化为动力跨专业到国外音乐学院求学努力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程远和学生们的合影对程远来说“音乐生涯似乎是注定的”他自幼随父学习手风琴后考入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品多次荣获“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荷花奖”金奖、“桃李杯”金奖等奖项由他作曲的舞剧《红高粱》先后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交流巡演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之美程远作曲的原创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在国家大剧院首演“让更多人听到中国的音乐”程远期待越来越多的人才进入这个行业用音乐与艺术的力量推动社会文明创新同时促进世界电影音乐交流互鉴助力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这样的课,你喜欢吗?你曾因为哪一部电影爱上一首乐曲呢?留言区告诉我们~文|彭稳平
11月13日 上午 11:50
其他

世界首个!超高!超安全!

总高528米、地上108层、地下7层这座被称为“中国尊”的摩天大楼不仅是当之无愧的“北京第一高”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在8度抗震设防烈度区建造的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在其出类拔萃的抗震实力背后是“中国尊”结构设计总负责人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78级校友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齐五辉对建筑结构安全不变的敬畏和坚持让我们一起走近“大国重器中的清华人”系列报道为你讲述改革开放以来新一代清华人为铸就国之重器默默耕耘的奋斗故事铆足力气,打造“世界首个”打造“全国首个”,是不小的挑战打造“世界首个”,更是挑战中的挑战在“中国尊”结构设计工作中齐五辉不能松懈一丝一毫齐五辉作为志在刷新首都天际线的特大型工程“中国尊”项目在建筑尺度、施工工期工程造价、技术应用等方面都划定了非常高的标准使项目的设计、管理与施工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其中,结构设计的困难程度稳居“第一梯队”“中国尊”以“中国尊”为代表的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不仅要承受较大的结构自重、风荷载等直接作用还要保障建筑本身能够在温度改变、地震作用等间接作用影响下稳如泰山、屹立不倒可以说只有结构设计做得好高楼大厦才能站得住、立得稳在“中国尊”项目启动之前世界范围内5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已并非凤毛麟角但在8度抗震设防烈度区内修建一个超500米的高层建筑在全球却尚属首次面对新纪录带来的新问题齐五辉带领团队守正创新选择内筒和外筒的双重抗侧力体系让含有巨型柱、巨型斜撑及转换架的外框筒和含有组合钢板剪力墙的核心筒共同构成“中国尊”固若金汤的“抗震骨架”并通过深入研究预测出施工过程中剪力墙可能出现的细小问题针对性地进行加强设计和预防养护最终圆满地完成了这一“史无前例”的重要任务“最快3天完成一层楼的结构施工”从2013年7月正式开工到2017年8月主体结构全面封顶“中国尊”的施工团队“最快3天完成一层楼的结构施工”向世界展示出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而在保障“中国尊”的建设质量方面精妙的结构设计方案是关键齐五辉(右四)在“中国尊”建设现场指导鲜为人知的是在108层的地上部分之外“中国尊”还设计有7层纯地下室为实现整体工程的按期交付在保障基础施工速度的同时确保基坑的稳定成为“中国尊”结构设计的一项重要问题经过严密的计算、验证和分析齐五辉和他的团队创造性地让纯地下室采用天然地基取消主楼与纯地下室间的沉降后浇带这一在国际上绝无先例的基础设计方案不仅有效保证了地下37米深基坑和地上528米超高层施工的结构安全还大大节约了“中国尊”的基础造价和施工工期使“中国尊”的项目施工真正实现安全、效率与环保的有机结合结构设计上的大胆创新让“中国尊”在竣工之后相继捧起了2018年北京市结构长城杯工程金质奖2019年中国钢结构金奖杰出工程大奖2019世界结构大奖高耸或细长结构奖等一系列国内外知名工程奖项成为超高层建筑设计、施工领域的典范案例让“九洲”成为灾难来临时的“生命绿洲”“结构设计是建筑安全的基础为了安全,必须把抗震结构做好”自担任结构工程师以来建筑结构的抗震性一直是齐五辉实践和学术研究中的重点领域2008年5月13日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一则“九洲体育馆成为绵阳地区抗震指挥和避难中心”的新闻登上了中央电视台作为九洲体育馆项目的结构设计师得知自己负责的项目以过硬的抗震能力成为供民众应急避难的“生命绿洲”齐五辉在欣慰之余也免不了精神紧张九洲体育馆在当时这座2.4万多平方米的体育馆安置着近3万名避难群众面对主震过后可能出现的大小余震“是否因余震可能对建筑造成破坏而将惊惶未定的受灾民众疏散进帐篷中”成为至关重要的决策难题为衡量将九洲体育馆作为避难中心的可行性齐五辉和团队反复核算各种不利情况下九洲体育馆主体结构的安全程度并将可能出现问题的关键部位一一过筛最终坚定地给出了“建议不疏散”的专业意见至2008年6月29日最后一批避难者离开原设防只有6度的九洲体育馆经受了7度半的地震考验在震后共安置10余万人单日最多容纳4.5万人守护了无数群众的生命安全担千钧责任,造百年工程“老师们对学术、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78年,齐五辉考入清华大学在朱金铨、陈希哲等清华前辈们的言传身教之下他不仅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知识也将“尽心尽力地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确立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超级工程的幕后工作者齐五辉一直致力于提供最优的结构设计方案让建筑实现安全、经济、实用、舒适的完美统一“建筑与其他行业不同建筑设计的四个主专业中结构又不同于建筑、设备、电气一旦建筑结构出现了安全问题人命关天,不可能重来”齐五辉常常用“如履薄冰”来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作为至上追求齐五辉不仅带领团队高质量完成了北京国际金融大厦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国家开发银行“FAST”反射面系统支承结构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的结构设计任务还参与了国家标准制定和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的编制工作为推动行业发展作出贡献于2016年获得“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的荣誉称号北京国际金融大厦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简称“FAST”)回望30余年的结构设计生涯齐五辉坦言“忙忙碌碌,却也乐在其中”当下,中国正踏着稳健的步伐从建造大国迈向建造强国百年平安品质工程的背后离不开结构工程人漫长、艰辛的实践和创新他以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精神为中国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更多大国重器中新一代清华人的故事将继续为你讲述......(点击下图查看更多故事)统筹|吕婷文|王思涵视觉设计|贺茂藤素材来源|北京建院
11月12日 上午 9:03
其他

清华新角落,“变身成功”!

“翻新之后更大了,也更亮了!”“学习累了可以眯一觉缓缓”“从窗户看外面的植物特别治愈!”经过改造焕然一新的清华大学学生服务中心(C楼)学生活动空间正式与同学们见面啦!学生课外活动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更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亮丽篇章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课外活动需求学校成立了学生课外活动指导中心并将C楼二、三层等学生活动空间陆续翻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变身”后的C楼有哪些特别之处!更靓丽【活泼的空间设计】从一楼向上探索首先便会经过神秘的彩色隧道明亮鲜艳的配色足以引起我们对新空间的期待楼梯推开通往二层的大门崭新的活动中心映入眼帘原木色为基础的主体设计掺杂不同的色彩碰撞、交织构成了整个活动空间的靓丽剪影二层过道暖黄的灯光、简洁的线条、明亮的窗户无不蕴含着空间设计的巧思与匠心一站式服务区鲜艳而和谐、活泼而恬静的活动空间像我们热烈的青春随意定格的每个瞬间都充满了无限活力新媒体中心更开放【学生“大客厅”】步入二层中央全新开放式的学生“大客厅”已经上线!学生“大客厅”带上一杯奶茶或咖啡这里是同学们讨论交流的头脑风暴中心学习累了在舒适的蓝色长沙发上躺一躺这里便是同学们的休憩天堂更重要的是不用预约!快来这里体会属于清华人的松弛感更多元【丰富的多功能空间】从“大客厅”向两边延展多功能空间为同学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新开设的C-BOX空间配置了便利的投屏设备和可供书写的白板立刻让同学们的讨论变得生动立体C-BOX空间智能设备与宽敞场地完美融合开放研讨间、C-BOX、新媒体中心……多种“款式”的多功能空间齐备为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提供无限可能开放研讨间班团活动空间在这里无论是小组讨论、创意碰撞还是大型集体活动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属这是你理想中的课外空间吗?抢先来体验过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要跟大家分享感受了👇“新装修后更大了,也更明亮了,从窗户看外面的风景特别舒适治愈!”——浅殇“色彩丰富,感觉整个氛围都轻松活跃了,特别适合大家一起头脑风暴,很能激发灵感~”——Z同学“不用预约也能找到位置,超方便!”——夹心“中午累了可以躺在长沙发上睡一觉,很舒服~”——何加溢“C楼你装修完未免也太好了,就这么水灵灵地错过了(T_T)”——校友小卢10月28日起C楼二层、三层部分新装修课外活动空间已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快来打卡吧更多精巧的细节等你亲自来发现!统筹|王志雄文|郑宇烨摄影|文彦龙
11月11日 上午 9:02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后退原来是向前!”被这位清华老师的课堂暖到了🧡

“后退原来是向前我们不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要丧失对自己的信心”近日,一位大学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一段话被学生拍下并发布在社交平台随即在网上爆火网友们纷纷为老师点赞并评论“被老师暖到了”“好的老师不光给学生教知识更是人生的引导”“老师的板书真漂亮”这位老师就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研究员张颢视频中所拍摄的是张颢正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讲授“现代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情景2000年起在清华授课近十年同时在国科大授课从“随机过程”到“概率论与随机过程”以及“现代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他的课堂始终坚持板书考试从不出陈题他的课程无数次被学生拍下“搬运”到各大视频网站线上听课总人数超过百万更被网友评价“金句频出”“受益匪浅”
11月8日 上午 9:15
其他

清华毕业九年当上总工!他说:事不避难者进!

每次看到陕汽出品的重型越野车驶过阅兵观礼台万众瞩目,威风凛凛袁宏明仍会像几十年前刚完成研发任务时那样激动不已并又一次对自己说“我没给母校丢脸!”他1982年从陕西考入清华毕业后毫不犹豫地回到家乡带着一身所学、满腔热血投身西部建设,扎根工厂一线从一名汽车研发的技术员到陕汽控股的掌舵人在汽车行业一干就是一辈子奋斗和坚守是他不变的人生底色他就是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1982级校友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宏明让我们一起走近“大国重器中的清华人”系列报道为您讲述改革开放以来清华人为铸就国之重器默默耕耘的奋斗故事毕业九年升级“总工程师”在汽车尚未大规模普及的20世纪80年代农村长大的袁宏明上大学之前从未见过汽车带着对这一“新奇事物”的好奇与向往他报考了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现为“车辆与运载学院”)在这里汽车之梦生根发芽本科毕业后袁宏明几乎没有考虑其他选择径直回到家乡进入与自己所学专业十分对口的陕西汽车制造总厂成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技术员从事汽车研发工作当时正值陕汽研发第二代重型越野卡车时期厂里考虑让学业成绩优秀综合素质过硬的袁宏明承担起总布置设计的重要任务对于初出茅庐的袁宏明而言迅速完成从“象牙塔”到工厂一线的转变是个不小的挑战结合国内技术发展状况第二代重型越野卡车的设计制造要走“引进”带动“研发”的技术路线“厂里引进了奥地利斯太尔91系列卡车的相关技术但对我来说这些完全是陌生领域只能抓紧一切时间补课学习”刚到厂的那段时间袁宏明几乎所有业余时间都在办公室度过工作中他总是虚心地向老师傅们学习工艺和技术短短几个月就将斯太尔技术搞得清清楚楚在填补知识盲区之外他还不断地思考如何更好地做好研发“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引进一个技术而是要更深入地消化吸收”“这些技术从字面上、图纸上可能看起来很简单但它背后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制定?从一张图纸上看到它背后的设计理念和思路这才是最核心的”带着这股爱钻研、能吃苦的劲儿袁宏明和同事们为厂里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1996年陕汽第二代重型越野车亮相北京汽车展览会1998年在抗洪抢险行动中该型号重型越野车的先进技术有力保障了救援工作陕汽重卡德龙X6000陕汽设计研发的重型越野车凭借低耗能、高操作性、出色的机动性在战略支援、装备保障、后勤保障信息通讯保障和工程防化保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重大项目的历练1996年入职仅九年、年仅31岁的袁宏明获得特批成为陕西汽车制造总厂总工程师“每一个新岗位都是学习新事物的绝好机会”在生产第一线拼搏成长后袁宏明也逐渐开始担当起企业技术和管理的重任从总工程师到子公司总经理再到集团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在他看来“每到一个新岗位都是学习新事物的绝好机会”作为总工程师袁宏明学会了更宏观地把握汽车设计流程“过去我可能只关注技术但总工程师还要思考如何实现要让技术和工艺高度衔接”他在实践中不停思考琢磨为每辆车诞生的各个环节保驾护航陕汽出品的经典车型作为总经理袁宏明对企业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跑市场、拓宽销售渠道管采购、搭建供应链抓纪律、立规矩明权责他事无巨细地参与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刚担任总经理那一年一下子瘦了十几斤”由机器人作业的自动化生产线掌舵整个集团更需要的是敢于探索创新的勇气和魄力他带领集团开启陕汽商用车和陕重汽的“双轮驱动”发展一次次打破陕汽纪录积极推动中国技术、中国产品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辐射以技术带动集团发展集团研发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陕汽智能驾驶重卡获国家首张路试牌照一路成长的袁宏明逐渐受到了更多认可先后获评“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汽车产业卓越人物”“全国机械工业质量奖杰出质量人”“全国企业优秀党委书记”“陕西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为国奉献,才是人生的最大舞台袁宏明还记得四十多年前初入清华园的情景课堂上、道路旁、操场边……“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做为国奉献的‘红色工程师’”这些响亮的口号随处可见用自己所学为国家发展建设作贡献这个信念牢牢地刻在了袁宏明脑海中指引着他做出人生道路上的每个无悔选择袁宏明在办公室20世纪90年代初期东南沿海城市经济发展飞速不少同事为了更好的个人发展选择了“孔雀东南飞”“当时厂里状况不好去南方确实收入会高一些”但袁宏明觉得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于是他选择坚守陕汽并在坚守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回望来时路他感慨万千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正是紧随时代的浪潮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宏大蓝图才成就了今日的自己“当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相连这才是我人生最大的舞台”这是袁宏明的人生信条也是无数清华人做出的选择他们在祖国广阔无垠的大地上挥洒青春与热血在时代的浪涛中奋勇拼搏、接续奋斗用点滴努力共同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之梦!更多大国重器中新一代清华人的故事将继续为您讲述(点击下图查看更多故事)统筹
11月7日 上午 9:09
其他

到西藏去!把青春写在雪域高原上

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珠穆朗玛峰巍峨耸立雅鲁藏布江奔腾不息从清华校园到雪域高原一批批清华学子踊跃奔赴西藏不以山海为远不以日月为限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连绵雪山、乡间田野在青藏高原绽放青春理想用热血奉献书写家国深情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一场戍守边防的青春接力这是一场戍守边防的青春接力,也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梦想传递。“当兵是光荣的义务,作为大学生,更有责任尽好这份义务。”7年前,环境学院校友周作勇通过层层选拔,成为西藏军区的一名义务兵。抗震救灾中挺身而出的解放军令他深感敬佩,由此他树立了保家卫国的志向,他也希望在军营中成长为更加坚毅自律的人。他主动申请到最危险的日喀则地区中印边境一线执勤训练,并在两年间连续两次获得“优秀士兵”称号。周作勇在清华大学征兵宣讲会上,周作勇道出心声:“军营让我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忍耐,学会了严格要求自己。我坚信,磨练是对生命最好的滋养。”他铿锵有力的话语激荡在整个会场,也激荡在台下张美瀚的心中。心潮澎湃的张美瀚当时便下定决心:“我要去西藏当兵!”2021年,新雅书院的张美瀚身着戎装,如愿成为进藏服役的大学生士兵。在雪域高原的两年间,张美瀚克服高原反应,补足体能短板,参加实战演习,发射新型火炮。无论训练多么艰苦,他都咬牙坚持。在他看来,身上的伤痕和手上的茧子都是军人的荣誉。夜深人静,孤月悬空。在营区站岗的张美瀚一次次遥望远处的万家灯火,那是他内心的守候,也是他当兵的意义。他说:“做祖国边境线上的一座界碑,是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张美瀚戍守边防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新雅书院的康厚宏,激励他决定实现萦绕心间多年的军旅梦想,到青藏高原去当兵。自入伍起,康厚宏每天坚持加练,体能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由于表现优秀,他成为同批新兵中第一个参加巡逻的战士。康厚宏在高原站岗寒风刺骨,积雪灌鞋,脸庞冻得麻木,双耳失去知觉,还要攀爬坡度70度的“绝望坡”。当首次巡逻的康厚宏和同伴们终于到达点位,展示国旗并喊出“宣示主权”四个字时,他瞬间热泪盈眶,“能够为祖国的边防事业贡献力量,我感到非常光荣!”群山巍巍,白雪皑皑;征途漫漫,前路灿灿。一批批清华学子接力从军,在祖国边陲留下身影和足迹,守护边境安宁。脚踏泥泞,俯首躬行一种扎根基层的无悔选择西藏阿里,平均海拔4500米,最低气温零下40℃,高寒缺氧,气候恶劣,水电供应困难。然而,金融学院校友伏后明曾在这个被视为“生命禁区”的地方工作3年半,发挥自身所学为当地谋发展。“我想为这里做些什么,哪怕只是小小的改变。”挨家挨户实地调研走访,四处奔走改造蔬菜基地,出谋划策推动当地就业,用心用情做通基层工作。在伏后明看来,及时掌握民情、了解民生,这是其它工作无法比拟的,带给了他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伏后明扎根西藏基层近10年,始终坚持科学援藏,“要改变仅靠干部援藏、项目援藏的输血型援藏方式,探索依靠当地自身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造血型援藏机制。”在距离阿里地区1100多公里、平均海拔3800多米的日喀则市,工物系、公管学院校友曹伟一待就是16年,从街道办事处科员到县委书记,历任10个基层岗位。曹伟“这里需要我,我坚守在这里能实现更大的价值。”在曹伟的推动下,西藏海拔最高的对外开放口岸——里孜口岸正式通关,扎布耶盐湖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顺利完成试生产,仲巴县财政收入从2021年的2800万增长到前年的2.24亿,去年矿区群众人均年收入提高了八九千元。看到当地经济发展,看到群众真正获益,看到更多人愿意在此投资兴业,曹伟觉得一切努力都值了!“放下呆板、不嫌麻烦,融入群众、引导群众”是环境学院校友王政进藏工作7年来的行动。从清华博士到乡村振兴带头人,王政与藏区群众将心比心,成为了在田间地头与老乡们话家常、聊村情的好朋友。王政脚下有泥,心中有底。王政认真了解乡里的“一草一木”、百姓的“一针一线”,将全乡土地的性质、用途和政策信息装在心里,曾在短时间内成功引进一个光伏储能发电项目。在担任林周县江热夏乡的乡长期间,他协商解决了村组纠纷、土地纠纷等问题,为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130余万,全乡村集体收入从2020年的13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411万元。“既然选择了基层,就要去最艰苦的基层。我会带着母校的关爱,去关心绿水青山,去关心国计民生。”王政希望自己成为“播种人”,在藏民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和“紧跟时代”的种子。扎根基层沃土,不惧险远绝巅。这些清华学子翻雪山、探险路、穿麦田,用脚步丈量民情民意,用真情化解急难愁盼,让青春理想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心系桑梓,乘梦归来一颗故土筑梦的赤子之心曾经背井离乡是为了见识大千世界;如今学成归来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家乡。新闻学院校友仁增顿珠家在西藏贫困山村普龙沟,每次从北京返乡都有一种时空穿越感,经济发展的差距深深印刻在他的内心,驱动他毕业投身西藏基层,用自身所学去改变家乡。“在清华学习的四年让我更加坚定了建设家乡的想法和决心。”在仁增顿珠看来,“走出去,不是为了逃离偏僻的故乡,而是为了更好地回去。”家境贫寒的普布多吉在国家和学校的帮助下在水利系顺利完成本科学业,萌生了成为一名基层工作者的想法后,工科出身的他选择跨专业攻读公管学院的硕士,并在毕业后毅然返回西藏,到基层乡镇工作。普布多吉(左一)讲解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东嘎社区任第一书记期间,普布多吉带领社区干部群众处理了大量困扰社区发展的遗留问题,不仅创办了全区首个能承接各类培训的社区一级培训基地,还完成了社区经济发展业态转型,使其成为全市经济发展典型社区,真正让居民“富起来”、社区“兴起来”。他坦言,“无论走多远,也无法割舍家乡情!”“清华对我最好的教育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再回去建设家乡。西藏就是我的舞台,为人民服务就是最大的事业。”人文学院校友次仁拉姆每年寒暑假都会回家乡给中小学的孩子们补课,并在毕业后深入西藏基层工作。次仁拉姆(左三)帮助群众办理社保缴纳手续曾在林周县驻村的次仁拉姆,与同事走遍村庄1200余户人家,解决一批大骨节病患者就医问题,并一起争取到捐赠资金用于发展特色产业。她说:“我愿意始终做一个裤腿上沾满泥土的人,扎根西藏基层,希望为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电机系校友格桑曲宗每当被问及未来规划,她总是坚定地回答:“我一定要回西藏工作!”2022年,格桑曲宗毕业后进入西藏能源规划管理部门工作,她希望能够发挥专业所学建设家乡。“拉萨变化巨大,荒滩草丛成了繁华商区。今后,万家灯火点亮,希望能有我的一份贡献。”心系桑梓,乘梦归来。故乡西藏,是牵挂、是期盼、是血脉深处的呼唤。从逐梦者到筑梦人,这些清华学子将家乡作为梦想的舞台,以赤子之心书写故土情怀。心之所向,步履不停一份振兴产业的使命担当“用我在清华、在国外、在互联网公司学到的知识,帮助西藏应对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推动西藏经济发展、产业腾飞。”这是机械系校友格勒巴桑多年来的坚持和行动。从康奈尔大学硕士毕业回国后,格勒巴桑放弃内地高薪工作,说服妻子一同进藏。7年前,他作为拉萨市引进人才来到西藏;7年来,他以灵活创新的企业理念和经营方式引领了3家西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格勒巴桑仅用2年半,他将拉萨净土集团旗下15家子公司全部扭亏为盈;又用4年,他从无到有打造了西藏自治区政府层面第一个区域公共品牌“地球第三极”;去年年底,他又受组织委派,承担起推动西藏国企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的重任。格勒巴桑主动扛起社会责任,全力以赴对待每项工作。他说:“我是农牧民的孩子,我们这代人的物质条件比前辈们优渥,更应追求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今天的援藏是为了将来不援藏。”航院校友朱岚也把建设西藏作为了一种使命担当。她在一次旅行中,与西藏结下不解之缘。十年来,她致力于保护性挖掘西藏文化,并融合国际视野和当代理念,助力构建和谐人居环境。朱岚“爱我所爱,行我所行。我热爱西藏,希望尽己所能,建设这片土地。”朱岚打造了全藏区新藏式住宅标杆“拉萨院子”,并且引入制氧企业,将供氧技术带进西藏,开创氧气入户先河,推动改善高海拔地区人居环境。如今,她又将精力注入“拉萨山庄”建筑群落项目,为进一步激发文旅活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这些清华人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用奉献擦亮青春底色以实干诠释家国情怀绘就着无悔的雪域韶华书写着绚丽的人生诗篇各行各业新一代清华人的奋斗故事将继续为你讲述(点击下图查看更多故事)统筹
11月6日 上午 10:10
其他

来自农村,画作走向世界!这位清华厨师了不起!

在清华大学甲所餐厅有一位出版过20余本儿童绘本的凉菜师傅他擅长用绘画技艺创新菜品“厨”“画”相融,传播清华文化他的绘画作品被外交部永久收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出还被翻译、出版到亚洲、欧洲多个国家他叫刘涛来自河南农村却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从独自到北京打工到如今“厨艺”“画技”两开花刘涛用热爱和坚持描绘了独一无二的斑斓梦想一室之微,成艺术之梦很少有人见过这样简陋的“画室”受潮的水泥地凹凸不平屋顶挂一根简单的LED灯管床铺对面就是画板颜料、调色盘、书本等局促地挤在颇有年代感的木架上“画室”虽小却整洁有序床对面那块整面墙大小的毛毡板上整整齐齐地码着未完成的画作创作完的画作原稿则被塑料纸包裹起来小心摞起放在全屋“制高点”因为房屋空间有限,刘涛基本都是站着作画这间不足5平米的出租屋就是刘涛日常居住、创作的地方“这间房承载了我的许多记忆主要是一个人在这里创作比较方便不影响他人休息”2016年,35岁的刘涛报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研修班由此来到这间小屋那一个个走向世界舞台的作品也都诞生于这方小小天地刘涛的代表作品《五色土和符号》,曾受邀参加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赴欧洲多国巡展,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出,被外交部永久收藏2019年,刘涛入职清华大学接待服务中心成为甲所餐厅的凉菜厨师工作中,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把清华元素呈现到菜品之中做到把“画技”和“厨艺”结合刘涛在日常工作中在厨师长的支持和指导下他发挥自己的绘画特长巧妙地将清华文化、建筑景观等呈现在餐盘里创作出形色兼具的“清华美食”刘涛结合清华特色设计的菜品遇到主题宴会刘涛还会特意构思菜品让客人一看到盘饰就知道是定制版“清华心意”美食与艺术清华文化与接待品质在此相汇、相融让更多人在清华体验味觉与视觉的精彩之旅刘涛在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时创作的果酱画2020年清华学子杨倩射落东京奥运会首金,刘涛为此设计的菜品初心不改,梦想终开花刘涛从小就喜欢画画没钱买专门的绘画材料他就用自制的糖精水跟同学换画纸课本上的插图烟盒包装、鞭炮纸上的图案都成为了他绘画的启蒙因为家境贫寒刘涛十几岁就外出打工家里人觉得“当厨师应该饿不着”他就跟家里叔叔学做菜刘涛青年时期留影2004年来到北京之前刘涛一直在老家做厨师十多年间辗转了二十多个地方漂泊拮据的生活都没能阻碍他想要画画的心刘涛还记得第一次拿到月工资130元他把60元寄回了家预留了5元零花钱剩下的钱主要买书、笔和纸每天工作之余他就在这些用辛苦钱购买的纸张上一笔一笔勾勒着自己的绘画梦想2009年,刘涛迎来了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那时他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做厨师北航艺术馆创始馆长蔡劲松被刘涛对绘画朴素而真诚的热爱和难能可贵的绘画天性打动主动为他策划了个人展“刘涛线描彩绘作品展”上,刘涛(左一)正在给观众介绍自己的作品从未接受过科班训练的刘涛一直向往有机会跟随专业老师学习在一次画展中他偶然看到了杜大恺教授的作品心生崇拜“别人告诉我杜老师是清华美术学院的教授我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竟做起了去清华跟杜老师学画画的梦”从初受认可到有机会在清华接受专业训练追梦路上,刘涛又走了近十年2016年初到清华时刘涛坦言自己有过自卑“别人都是专业学美术的我就是一个没学过画画的小学生”在跌跌撞撞的专业求索之中他并没有执着于攀比与内耗现实的差距鞭策着他更为勤奋地创作杜大恺教授(右)正在给刘涛指导作品从一次户外写生都没参加过到对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颇有了解从不会调色、画水墨画跑墨到熟练地用笔用色找到绘画的形与神刘涛也迎来了新的创作高峰2016年山东写生作品(左)2017年贵州写生作品(右)2016年后,刘涛的新作品陆续入选国内外重要展览他本人也在2019年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刘涛获得的部分证书同时,刘涛的绘画风格获得儿童绘本的青睐自2019年起他已经为25本儿童绘本配图其中不乏自编自绘的作品还有10本正在筹备中刘涛以民间故事为蓝本自编自绘的作品《人祖的传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出版工程(第四辑)刘涛自编自绘的作品《找太阳做朋友》入选“儿童图画书创作100”作品展览,在中华世纪坛展出扎根传统,画韵扬世界刘涛的书柜上摆放着一个造型古拙的泥塑黑色铺底以明艳的绿、黄、红、白四色彩绘点线和各种符号“这是我家乡河南淮阳的泥泥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造型和符号的变化与它有关的神话故事对我影响很深”刘涛兴奋地介绍道淮阳泥泥狗,又称“灵(陵)狗”,来源于伏羲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最初是给伏羲人祖守护陵墓的仆役,后来逐渐发展成为艺术品真实的个人生活与情感体验造就了刘涛作品独特的艺术面貌他用泥土作为绘画原料擅长描绘不断变化的线、点和符号都是受到了泥泥狗的影响蕴藏浪漫想象的中国神话故事也成为他绘本创作的重要灵感刘涛擅长用泥土作画,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相关颜料刘涛用泥土颜料在毛巾上画的作品《福禄寿喜财》刘涛以泥泥狗符号为灵感创作的作品刘涛尤其看重儿童绘本的创作“孩子们是未来孩子们能看到我的画我感到很荣幸如果还能让他们对画画产生兴趣愿意探索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这是更加有意义的事情”刘涛创作的部分绘本。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杜大恺曾评价:“刘涛的插画活泼、生动,富有特色,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韵味,泥泥狗保留了伏羲女娲时期的文化符号,增加了绘本的神奇性和历史蕴藉。”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刘巨德为刘涛创作的绘本手写推荐语:“大凡酷爱画画的人,都心中有梦,且迷醉其中。刘涛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全部作品,均用泥制五色土在皮麻纸上绘就,最终用丙烯喷胶固定而成,色泽天然质朴,饱含泥土味道……”北航教授颜新元(右)评价刘涛“是一位有鲜明个人风格和巨大创新潜力的画家”由刘涛配图的绘本已走入更广阔的世界舞台比如2020年出版的《好玩儿的汉字》已在新加坡、希腊等国出版发行“我一直想让更多人了解泥泥狗这种传统艺术形式了解我们丰富的中华文化如果外国人也能知道那就更好了”说到这,刘涛腼腆地笑了画海无涯,热爱不觉苦在刘涛的床头贴着一张手抄《劝学诗》如果仔细看还能看到上面用小字写着每日画画时间“十几年前我读到这首诗很受激励想偷懒的时候看到这首诗就感觉又有干劲了”“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白天要忙于工作一般只有在深夜和清晨刘涛才有单独作画的时间“晚上下班回来能画到十一二点有时候也会到一两点早上五点多起画到八点左右再去上班”“别人问我累吗,我说我不累画画的时候我是很高兴的每个线条、每个点在我眼里都是有生命的对我来说能画画就很幸福”空闲时刘涛最喜欢做的事是去图书馆看书和在校园里写生清华园的花鸟鱼虫、四季变换都被他用细腻的笔触定格为画纸上永恒的记忆刘涛在校园内写生刘涛描绘的清华风物“清华对我的影响太大了我想通过自己的方式留下来回馈这方校园”无论是清华的氛围还是清华提供的工作环境又或者是这座园子中的人们都成为了刘涛继续前行的动力刘涛在清华体育精神的影响下创作的作品《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入选“第九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览”回首与绘画相伴的日子刘涛感觉自己是幸运的他特别想要感谢每一位指导过自己的老师和始终支持自己梦想的家人在刘涛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亲友、同事开始对画画产生兴趣他的爱人也开始学习绘画并且到中央美术学院进修他还会利用假期去参加公益美术活动义务为小朋友们讲解创作故事刘涛带小朋友们进行美术创作“如果可以我会一直画下去”一路走来,刘涛就像他喜欢的神话故事里的人物愚公、精卫、大禹……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坚持不懈地做成了可能祝愿刘涛纸上春风,笔下生花祝福每一个心怀热爱的你都能成就色彩斑斓的人生统筹
10月30日 下午 2:34
其他

因板书火遍全网的清华教授又获大奖了!

还记得他吗?3年前,他赴清华任教时清华大学公众号曾报道《国际顶尖数学物理学家入职清华》点击图片回看原报道没想到封面这张老师正在上课写板书的照片火了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讨论老师的板书被网友形容“混沌且深邃”“保密性极强”3年后,他又火了一把9月30日,他在人民大会堂获颁中国政府专门为表彰对中国改革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来华工作外国专家设立的荣誉奖项——中国政府友谊奖
10月29日 上午 8:47
其他

这柄“大国重器”,破世界纪录!

360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在工作面对全新的领域雷丙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要为清华研发团队做好保驾护航也要自己尽可能吃透有限的资料一摞纸、几支笔、几本专业书书越翻越旧,知识越积越厚
10月28日 上午 9:06
其他

过手冰冷金属万千!清华文静依然很暖

在清华大学医院有一间并不起眼的房间它默默无闻却至关重要每一件医疗器械都要在这里经历严格“洗礼”它就是校医院供应室医院各个科室的医疗器械都汇聚于此尚文静是在供应室工作的一名护士2024年尚文静获得清华大学2023年度“后勤技能标兵”荣誉称号她说“让每一位来校医院看病的师生放心是自己的职责与追求”供应室护士,从认“名字”开始尚文静是护理专业出身,2021年加入校医院供应室后,相关知识和技能都要从头开始学习。认清医疗器械名称是尚文静首先遇到的挑战。在此之前,在校医院内科病房工作9年的她,更多时候是和患者打交道,接触的医疗器械多为血糖检测仪、心电监护仪等护理方向,种类有限。在供应室,医院各个科室的医疗器械都汇聚于此。供应室的工作人员需要将器械拆包、清洗、消毒完毕后,再重新分类、打包、密封、装袋。这样工序繁琐、要求严格的工作难免令新手“两眼一抹黑”。尚文静通过认真观察、潜心学习,很快就掌握了各种医疗器械名称和使用途径。整理医疗器械准备放入清洗消毒器另一个挑战是使用卡瓦机、注油机、超声机、灭菌器等仪器。她虚心请教供应室负责人,从工作原理开始学习,了解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流程,还考取了压力容器(实施灭菌的重要仪器)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尚文静从“新手小白”蜕变为合格且娴熟的供应室护士,成为校医院医疗安全保驾护航的中坚力量。一条“流水线”,忙碌一整天供应室的工作流程上有五个分岗位,尚文静与同事们习惯用“班”来称呼,分别是下收下送班、清洗班、清洗辅班、灭菌班、灭菌辅班。五个班的工作相互配合,形成了一条“闭环流水线”:下收下送班将各科室需要清洗的器械收集起来并送至供应室;清洗班在清洗辅班配合下对器械进行清洗、漂洗、消毒、干燥;灭菌班在灭菌辅班配合下对器械进行灭菌;下收下送班再将新灭菌的器械送回各个科室。一套流程结束后,基本上一天就过去了。尚文静对医疗器械进行密封又细又快,是每一位供应室护士对自己的工作要求。虽然有专门的清洗灭菌仪器,但为了确保真正干净、无杂质,大多医疗器械需要人工清理。“车针等材质比较难清洗,会先用超声机处理,然后挨个儿用手刷。”尚文静说,“这是个细致活,一人一天可能要刷几百个车针。”尚文静和同事们在工作中一年四季,供应室各有各的忙法。春日“过敏季”,科室送来消毒的鼻镜数量激增;到了秋冬季,治疗跌打损伤的器具又多了起来。基于科室环境和工作要求等因素,工作间没有座椅,所有工作都需要站立完成。“其实并不是没有休息的机会,只是大家都想不起、顾不上。”结束了一天工作的尚文静,才慢慢感受到腰部传来的酸痛感。“让每一位来看病的师生放心”“以人为本、防治结合、严谨求实、厚德服务”是校医院的院训,也是尚文静为自己树立的工作准则。她工作扎实、责任心强,积极参加三甲医院的相关培训,帮助自己不断提升。2023年12月,尚文静和同事杨一恒参加了北京护理学会举办的首届消毒供应中心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岗位胜任力培训班,并在会后将收获整理制作成PPT,在供应室办公室内完成了一场小型分享交流会。在办公室记录当天的工作内容此外,尚文静还通过细致的观察对工作进行优化。比如,一个缝合包里,大中小三种型号的针各有一支,尚文静发现了其中可能存在的浪费:“如果一位小朋友只用了一个小号针,但因为包装拆掉了,其他的两个针就浪费了”。在内部讨论后,缝合包被调整为按针头型号单独包装,有效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健康无小事”“让每一位来看病的师生放心”。小到一个针头,大到大型设备的操作使用,尚文静始终保持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确保精准无误。四时轮转,昼夜更替。尚文静与校医院的医护人员一道,守护着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一年又一年。来源|清华映像文|卢一飞摄影|曹文鹏图片设计|李柳依资料提供|总务办
10月27日 上午 9:06
其他

国际组织中的清华人:许你胸怀世界!

青春正奋进,殷殷爱国情。在清华,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毕业后选择到国际组织中任职,怀揣着梦想与希望,踏入那扇通往国际舞台的大门,致力于为构建更加和平与繁荣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在世界舞台上讲述中国故事,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2017年,清华大学启动学生国际组织实习任职支持辅导。2020年,清华大学创新参与联合国志愿者项目,支持毕业生赴国际组织实习任职。2024年,清华大学成立唐仲英学生全球发展中心,进一步推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2017年以来,清华大学累计派出500余人次赴国际组织实习任职,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的80多个国际组织。部分联合国志愿者实习任职派出情况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在国际环境中争取更多的中国话语权”来自甘肃的李姝莹,是清华首位博士毕业后前往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实习的应届生,她于2017年从工程物理系博士毕业后赴IAEA实习一年,2018年12月实习结束后回国,2019年6月正式在IAEA任职。李姝莹参加运筹学和管理学研究协会(INFORMS)会议提及前往国际组织工作的初衷,她说到,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围绕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展开工作,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与世界影响力逐步攀升,需要在国际环境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作为清华人,有能力也有责任挑起这个担子,上大舞台,干大事业。同时通过对核安全、公共安全等相关课题的深入研究,她意识到与人类生存命运息息相关的安全问题,必须通过国际合作进行保障,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自管控风险、特别是核风险。IAEA前副总干事Mary
10月24日 上午 9:21
其他

年近半百换专业?清华没有不可能!

他是中国第一台三自由度飞行模拟实验台主要研制者之一也是中国首次参加人工智能国际顶尖学术会议的七位代表之一在国内对人工智能鲜有听闻时他在清华大学开设首门系统讲解人工智能的专业课程“人工智能导论”将人工智能的火种广泛传播为推进我国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就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退休教师今年91岁高龄的林尧瑞教授半百转型,从自动到智能
10月22日 上午 9:06
其他

何时开始努力都能成才!清华“李哥”好样的!

在校园东北角一个不起眼的安静小院里坐落着清华大学110千伏变电站这里是学校供电的“心脏”供电范围覆盖整个清华园也是清华电网指挥调度、应急处置的源头在这里他15年如一日守护校园电力安全确保为全校师生提供稳定、可靠、安全的供电环境践行“一定保证万无一失”的承诺他就是清华大学2023年度“后勤技能标兵”修缮校园管理中心供电管理科110千伏变电站站长李长峰李长峰稳定、可靠、安全2016年10月,一颗更强劲的“电力心脏”在清华铸成——随着110千伏变电站增容改造项目的顺利完成,清华的源头供电能力成倍增长,供电可靠性大幅提升。“我们的服务宗旨就是为学校师生提供稳定、可靠、安全的供电环境。”李长峰说,“这句话看似简单,却不容易做到”。早晨6点45分,李长峰到达学校,开始一天的工作。担任管理岗后,他始终是最早到、最晚走的那个人。“即便晚上在家睡觉,都会把手机铃声调到最大,放在枕头下面。万一出现问题,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李长峰说。以身作则的同时,李长峰还充分发挥供电管理科“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弘扬“倾情服务、奉献师生”的服务精神,带领团队履职尽责、迎难而上,全力保障清华园用电需求。室外变压器设备巡视检查是变电站最基础的工作之一,室外变压器的巡检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变电站专门配置望远镜,便于巡检人员从远处观察设备情况。对于经验丰富且视力好的技术人员,往往用肉眼观察就能发现问题。2023年4月,李长峰和往常一样在远处观察变压器,察觉到异常后,立即打开手机摄像头放大画面仔细观察,根据经验初步判断为绝缘体开裂。随后,他和同事穿戴好防护器具进行近距离检查,发现1号主变压器二次侧(输出侧)低压套管B相底部渗油,绝缘支撑瓷瓶掉瓷。“供电‘心脏’的主要配件出了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设备隐患可能导致变压器跳闸,学校停电,甚至影响北京市电网波动。”李长峰立即将设备问题上报,并协调相关负责人员进行检修。“2003年投入运行的1号主变压器,已经20年了,出现设备老化问题很正常。”李长峰解释,“我们需要联系厂家购买配件,联系北京供电局出具检修方案,基本属于一次变压器大规模检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班组成员按照安全规程设计操作步骤,组织配合检修人员,将变压器中整整17吨油全部抽出,更换老化电圈、受损瓷瓶等部件,重新注油,并将设备静置、空载,最终检测后投用。每一个步骤都是对班组操作规范的考验。有些操作需当天完成,每次交接班必须把所有设备情况准确叙述一遍;放油过程不能有水汽,必须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作业。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历时两个月,终于将供电“心脏”的“心室”检修完成,为夏季用电高峰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电网支撑。“电力安全无小事,出事就是大事。”在供电管理科,变电站班组、10千伏班组、电急修班组均施行24小时三班倒值守工作模式,全天候守护校园电力的安全。在人们不曾察觉的角落,李长峰和同事们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日复一日地进行设备巡检,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践行着“一定保证万无一失”的承诺。用心、细心、上心2008年以来,李长峰一直在清华大学110千伏变电站工作,并于2021年担任站长。李长峰讲解校园电网变电站的办公室里,有一整面墙展示着校园的电力运行。一根根红线、一个个红绿指示灯模拟出高压电网系统电路。李长峰早已将一整面电路图熟记于心。比起“技术人员”,他更愿称自己为电站“运行人员”。作为变电站管理人员,要掌握高低压、变压器、变电站设备、电力运行等专业知识,以及培训、演练、团队管理等技能。李长峰获取知识的途径大多源于看书自学、师傅教学和工作实践。2006年,李长峰到清华大学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原物业管理中心)工作,两年间自学了高压电工操作,并考取了相关证件。2008年调入110千伏变电站后,他从读课本、换灯泡开始,一步一个脚印,从老师傅们身后的小学徒,成长为熟知电站所有工作、值得信任的“李哥”。李长峰在工作中清华大学共有三台5万千伏安变压器,两台日常运行,一台备用。随着学校发展,变压器的第四次增容改造正在规划设计中。电,作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形式,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生活。在清华园,维护师生稳定的用电环境,就是变电站工作人员最基础、最重要的任务。110千伏变电站办公室海报上写着——“用心、细心、上心。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自2021年履行站长职责以来,李长峰带领运行人员完成两百余次操作任务。一次次规范的操作执行,积累了一沓沓“操作票”(电力系统中进行电气操作的书面依据),最终换来“安全、及时、高效”。“看到学校灯火通明,我的内心就会充满成就感和幸福感。”李长峰感慨,“每一束光背后都是一个故事”。校园里的灯火汇聚着供电管理科全体职工无私奉献的微光,映照着学校的发展。素材来源
10月18日 上午 10:02
其他

0.1秒!验证成功!她凭什么一毕业就做到?

0.1秒,如何完成人脸识别?戴口罩,如何避免“脸盲”?她不断挑战算法极限短时间内攻破面部遮挡难题研发全国首批支持戴口罩的人脸识别产品人脸识别速度达到毫秒级准确率超过99.9%她紧扣需求解决痛点难题用算法赋能众多行业创造近十亿元经济效益累计为国家避免上百亿损失她就是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2003级本科、2007级硕士校友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算法工程师彭菲让我们一起走近“报国清华人”系列报道共同感受清华人在各行各业服务国家和人民的拳拳报国志!让人脸识别兼容“中国芯”彭菲就读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不同领域的知识技能她在多学科贯通、多技术融合中受益无穷上过“金工实习”课程学过电脑编程实验室“摇”过试管彭菲说“清华丰富的讲座和选修课开拓了我的眼界”她逐渐将兴趣聚焦到机器学习相关方向为进入人工智能领域奠定了基础2010年彭菲从清华大学毕业进入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一名算法工程师用代码教机器去看,去听,去说,去想当时的国产芯片难以满足高算力需求人脸识别技术主要采用昂贵的进口芯片彭菲接到的第一个任务便是对人脸识别算法进行国产化移植与优化破除对进口芯片的依赖她在硕士期间开展的课题“利用DSP芯片实现基于视觉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恰恰为她攻克难题打下了坚实基础彭菲带领团队日夜奋战一边查阅论文资料和学习芯片手册一边提取更加简洁高效的人脸特征经过数十次算法迭代终于将原有算法提速近十倍研发出低成本、低功耗的解决方案实现了千元级国产产品替代万元级进口产品让人脸识别兼容“中国芯”目前彭菲团队的技术产品不仅服务国内市场被G20峰会、APEC会议等大型活动采用并销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中国科技产品树立了良好形象让AI更有温度“让技术服务于人让AI更有温度”是彭菲一直以来的行动她希望AI不只是冰冷的代码更是有温度的人类伙伴2020年初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口罩成为保障人们健康安全的必需品然而面部遮挡为人脸识别带来新的挑战彭菲带领团队设计多套算法方案并逐个验证仅用两周时间就实现了戴口罩情境下的高精度人脸识别迅速推出全国首批支持戴口罩的人脸识别产品实现0.1秒内快速识别准确率超过99.9%彭菲(右一)与团队探讨问题在生物特征识别方面彭菲团队开展了手掌静脉识别技术研发手掌静脉特征需要借助特殊红外光才能获取难以被复制和盗用当前一些接触式设备容易引发卫生问题而通过非接触方式采集手掌静脉特征会面临形变、光照等问题彭菲团队潜心研究手掌关键点定位及静脉特征提取等方面通过静脉增强等技术化解了难题彭菲团队的研发成果也助力了保障油气输送管道安全绵延几千公里的管道一旦破裂将造成重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彭菲带领团队探索将智能视频分析算法应用于此但少量现实数据无法支撑模型训练彭菲迎难而上通过样本增强、迁移学习多任务训练等方式完成算法方案和流程设计对烟雾火焰、工程车辆非法区域工作等进行自动监测每年有效阻止数十起严重威胁管道安全事件目前彭菲团队正在攻克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彭菲牵头研发的汉王天地大模型在办公、教育、健康、人文、金融等领域开展垂直落地应用相关产品为用户带来无纸化办公体验推动教育行业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质增效以匠人精神追求极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激励着彭菲不断开拓创新从红外光到可见光从人脸识别到智能视频分析从自然语言理解到多模态大模型彭菲始终走在科技前沿“不断学习”是她保持创新的秘诀“如果一直保持学习的状态一直接触新的东西世界如何改变,我都无所畏惧”彭菲尤其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清华的教育教会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她将这个理念贯穿于日常并且带动周围人在多领域协作研发中彭菲传授知识、分享经验培养出一批科研骨干小时候彭菲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现今她如愿在实验室里深耕科研并且让研究成果惠及众多行业面对科研路上种种挑战与压力彭菲始终心态平稳“把每项工作做好,做到极致用匠人精神雕琢每个任务目标自然水到渠成”2023年彭菲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随后又获评“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彭菲说“荣誉越多,责任越大”她对未来的自己有了更高要求希望带动团队所有人发挥更大的潜力探索更多的方向实现更好的创新更多报国清华人的成长故事我们将继续为你讲述……(点击下图查看更多故事)统筹|吕婷文
10月17日 下午 12:49
其他

选择毫不犹豫!未来毫不畏惧!事业永不放弃!

9月19日随着满载乘客的CZ3539航班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腾空而起南航首架C919飞机正式迈入商业运营新阶段至此我国三大航司全部开启国产大飞机商业运营C919的每一个高光时刻都会让参研人员无比自豪在这些人中间有一位来自清华大学的校友向阳而立,笃定从容他就是国产大飞机C919基本型副总设计师中国商飞复合材料中心副主任汤家力作为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2000级本科、2004级硕士2007级博士校友汤家力见证了C919的艰难与奋进突破与激情对他而言,这些年来“大飞机梦”如发热的磁石温暖长久相伴
10月14日 上午 7:32
其他

欢迎报考!清华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发布

清华大学2024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和开学第一课举行点击图片查看原文课容量4016人!清华这门课够“大”点击图片查看原文清华拍了拍你:欢迎加入我们!点击图片查看原文喜欢清华,请点在看
10月10日 上午 8:52
其他

到!清华学生→优秀士兵→外科医生

黝黑的皮肤、挺直的腰板标准的军姿、炯炯有神的目光眼前的他浑身散发着干练与英气他在清华大学读大三时参军入伍入伍后铭记“一身戎装一生荣光”如今,身为一名乳腺外科大夫治愈众多患者从学生到士兵,再到医生回首看去,他说自己就是个“不认输的傻小子”他就是清华大学2007级校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医师刘刚让我们一起走近“报国清华人”系列报道共同感受清华人在各行各业服务国家和人民的拳拳报国志!
10月7日 上午 9:06
其他

解“世界级难题”!做“最聪明方案”

2022年底有着“水电珠峰”之称的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成为惊艳全球的超级工程这座相当于三个胡夫金字塔的“大块头”因何能做到周身无裂缝成了业界热议的话题其中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李庆斌带领团队创新研发的大坝智能温控技术功不可没截至今年3月底已累计发电超1200亿千瓦时的白鹤滩水电站通过屡创世界纪录的岩芯长度不断印证着“无缝大坝”的美名而李庆斌和团队也依旧在护航大国重器的道路上砥砺深耕对于“一个白鹤滩”他们有了更充足的信心让我们一起走近“大国重器中的清华人”系列报道为你讲述改革开放以来新一代清华人为铸就国之重器默默耕耘的奋斗故事世界级难题,这样解?!作为水电站的核心工程大坝承担着挡水、泄洪的重要任务但无坝不裂在业界是世界级难题规模巨大、拱型、坝体结构不对称加上持续的干热、大风……在白鹤滩水电站面前这道题变得更难解白鹤滩水电站远景“难解不代表无解”李庆斌回想最初接到任务虽然压力大,但有信心“温控防裂我们有成熟的经验合作方找我们也是看中了这点”
10月5日 上午 9:19
其他

清华人,向祖国报告!

75所高校接力!只为这场最燃告白点击图片查看原文清华人接力奔跑祝福祖国!点击图片查看原文敬礼!用青春守护与国旗的约定点击图片查看原文喜欢清华,请点在看
10月3日 上午 9:21
其他

75所高校接力!只为这场最燃告白

2024年国庆节到来之际清华大学发起全国高校迅速响应75所高校学子接力在祖国四面八方共同升起五星红旗共庆新中国75周年华诞此刻心潮澎湃此刻豪情万丈青年学子们以最热烈的方式向伟大的祖国深情告白当代青年生逢其时当不负时代、不负韶华自信自强、刚健有为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参与高校(内地高校按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排序)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东南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昌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南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医科大学云南大学西藏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视频出品|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10月1日 上午 8:06
其他

敬礼!用青春守护与国旗的约定

“沐朝露,伴夕阳是我挚爱的生活亲手升起五星红旗是我无上的光荣护卫国旗,报效国家是我一生的担当”一面国旗从首都校园到雪域高原从基层大地到国际赛场国旗仪仗队员在哪里国旗就在哪里升起
9月30日 上午 11:23
其他

清华人接力奔跑祝福祖国!

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光辉历程见证着无数人的接续奋斗“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激励着青年人跑好实现中国梦的接力棒跬步虽小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奋力奔跑如此无悔人生亦如此清华体育传统历史悠久,根基厚重是清华的办学特色之一马约翰先生坚持带领清华学子奔跑在操场他坚信,体育不仅强健体魄更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工具1957年,蒋南翔校长首次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句响亮的口号成为了代代清华人前行的动力深植于一代代清华人心中新时期的清华体育倡导“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形成了“无体育,不清华”的校园文化始终把增强学生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放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份对国家的承诺与责任指引着代代清华学子前行的道路新中国成立七十五载光辉历程见证了无数奋斗者的接力与超越从科学的高峰到希望的田野从高手如云的赛场到国家最需要的前沿他们用脚步丈量山河用汗水书写梦想每一次向前奔跑都源于坚定的信念与执着的追求他们从体育中汲取了向上生长的力量他们以汗水浇灌坚韧以无畏对抗逆境这份由体育带来的迁移价值让每一次训练都化作迎接挑战的勇气让每一次探索都成为铸就实现梦想的力量✦•✦他是传道授业、诲人不倦的师者亦是直面工业软件“卡脖子”难题的解题人工业基础软件系统的开发难度大、周期长是中国迈向制造业强国道路上一座必须翻越的高山犹如马拉松长跑既考验体能的耐力又磨砺心智的坚韧王建民与他的团队宛如跑步健将毅然决然地迎接这场艰巨的挑战他们携手伙伴单位研发“风雷”、“风清”气象大模型服务工业绿色安全发展开发工业物联网时序数据库IoTDB刷新了世界纪录在全球数千家企业实施应用✦•✦当刘争站在毕业的十字路口柳百成院士那句“诸位作为清华学子,当以振兴中国制造业为己任!”犹在耳畔回响,振聋发聩刘争毅然决然选择了扎根于生产一线
9月28日 下午 2:35
其他

受挫?收获!清华这门课拥抱“可生长的时间”

绣球形态启发的沙滩休憩场所设计基于跳舞草的疗愈产品设计……九月清晨的清华大学建筑馆报告厅暑期小学期课程“创意设计”结课汇报正在进行过去3周内近400位美术学院和为先书院学生在18位老师的引领下以“可生长的时间”为主题体验了一场艺术与科学的“融合碰撞”“打开一条通路,连接功能创造和设计创造”是为先书院院长洪波送给同学们的开课寄语“做好受挫的准备”则是上一届课程同学留给学弟学妹的“肺腑之言”本期“此课清华”系列策划带你走入“创意设计”一门“可生长”的课在“创意设计”课程负责人、美术学院教授邱松看来,“创意设计”是一门“可生长”的课。“可生长”首先指课程的主题。3周时间内,同学们的主要挑战就是围绕“可生长的时间”这一个主题,自选植物形态为灵感来源,以设计形态学为主导,发散创意思维,进行设计表达,并从中锻炼学习、协同、创新、表达四大能力。但对每一个人来说,“可生长”的出发点和实现形式又是多元的。“时间在自然规律的不断重复中生长,人又在时间的生长中变化与成长。这个设计中的时间感受,也代表着独特的人生感受。”结课汇报现场,美术学院王诗溢、史依鹭同学代表小组展示的“山荷流光”沉浸式交互空间设计“惊艳”了大家。“山荷流光”沉浸式交互空间效果图(小组成员:王婧怡
9月27日 下午 4:07
其他

亲姐弟隔十年双双上清华!姐姐许愿,弟弟圆梦

2024年高考倒计时10天之际清华大学微信公众号特别策划推文《清华高考加油礼物,送!送!送!》并邀请网友参与互动分享与高考有关的青春回忆24小时内留言区收到2000余条评论点赞数最高的一条评论是这样的点击图片跳转原推文留言故事的主人公是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现能源与动力工程系)2014级校友温晨阳今年夏天那个10年前送姐姐上清华的小男孩温晨煜以663分的高考成绩被清华大学致理书院录取成为姐姐的学弟,并且同为“四字班”姐姐愿望成真,弟弟圆梦清华!愿望成真背后,是一路最暖的陪伴高考结束后温晨煜才知道姐姐留言许愿的暖心举动惊喜、感动之外更多的是意料之中“姐姐一直关心着我”姐弟俩相差10岁温晨阳考上清华时温晨煜正在上小学2014年他和家人一起送姐姐来清华报到那是他第一次来到清华园夏日荷塘月色的浓浓绿意成了他对清华最初的记忆对当时的他来说“校园里的一切都很新奇”2014年,温晨煜送姐姐来清华报到姐姐读大学后虽然姐弟分隔两地但他们会经常视频聊天除了唠一唠家长里短姐姐还特别关心弟弟的学习情况时常给温晨煜分享课堂上独具趣味的学术问题也会兴奋地谈起在实践活动中看到的广阔世界2019年7月,温晨阳在德国交换期间,弟弟和妈妈前来探望在温晨煜的印象中姐姐在清华提供的成长“舞台”上全面发展、成绩优异还担任爱心公益协会骨干去各地支教、做志愿活动一直是他心中的榜样温晨阳在海南支教姐姐为弟弟描绘的清华故事不知不觉间点燃了少年内心深处对清华园的坚定向往温晨煜升入高中时被物理规则的简洁性和逻辑性深深吸引也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选择挑战自己报名参加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面对竞赛课程和冲刺高考的双重压力他会定期复盘自身学习情况改进方法、调整作息以提高学习效率每天固定抽出时间专门训练奥赛题高中时期的温晨煜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模拟考试他会及时反思并整理纠错重点针对知识薄弱的错题类型勤加练习直至完全掌握每当温晨煜感到压力时姐姐总会放下手中的事陪他聊天谈心用自己当年备考的经历鼓励弟弟温晨煜说“姐姐是我始终可以信赖的安全基地”2018年毕业季,姐弟俩在紫荆操场合影高二暑假温晨煜来到北京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姐姐特意从工作所在地上海请假赶来全程陪伴他参赛“虽然比赛的压力很大但姐姐的出现让我安心不少”姐姐陪着他一起复习帮他调整心态最终斩获一枚宝贵的金牌他的梦想也随着姐姐的脚步一路绽放到了北京温晨煜获得物理竞赛金牌后凯旋从血缘到学缘,握紧“接力棒”姐姐在清华求学时温晨煜寒暑假也会专程来北京看望清华园里的一草一木对他而言充满亲切感每次路过书香满溢的图书馆漫步在下沉式广场古朴的连廊校园里弥漫着浓厚的学术氛围都让他感到无比憧憬也激起了他探索未知的好奇心2018年,姐姐本科毕业时和温晨煜在图书馆合影高考结束后他坚定地选择了为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而设置的“强基计划”成功录取到致理书院物理学专业姐姐曾在清华园里度过充实美好的7年本硕生涯接过姐姐的接力棒初入大学的温晨煜也对崭新的校园生活充满期待2024年,温晨煜圆梦清华新学期伊始除了基础课程温晨煜的课表上还多了两门探寻志趣所在的选修课“中国气象学史”“气象万千——大气科学基础”他希望自己可以充分利用好学校的优质课程资源夯实自身物理基础的同时借助书院平台与导师交流前沿科技热点通过各种探索逐渐找到自己在学术上真正的志趣提到最感兴趣的物理领域温晨煜对量子力学情有独钟他期待着未来把书本上晦涩的理论用到实处努力解开更多科学谜团以科技创新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温晨煜开学报到你看姐姐夏天种下的愿望在这个秋天迎来最美好的绽放园子里新生温晨煜在秋阳的照耀下迎接着属于自己的成长与蜕变一路前行,一同收获清华相信每一位努力追梦的你岁月里最滚烫的筑梦时光都蕴藏着对硕果缤纷的厚望怀抱希冀,悄然生长愿所有用心耕耘的人都终有所获,愿望成真!统筹
9月26日 上午 9:22
其他

课容量4016人!清华这门课够“大”

在生产线上触碰制造企业的智慧化转型乘着“大篷车”看“一带一路”愿景的实现与烈士后代重走长征精神发源地和基层宣讲员共讲脱口秀见证一段“水乡变形记”开一场上了“热搜”的助农直播……写世观风
9月25日 下午 2:08
其他

清华成果落地,领跑国产AI大模型!

在国内自主研发大模型的企业中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知识工程实验室转化而来的“智谱”无疑是一抹亮眼的存在其研发的大模型GLM-4多项性能比肩大模型GPT-4系列开源模型全球下载量超2000万是目前下载量和开源影响力最高的国产大模型之一从“实验”走向“市场”“智谱”面向公众上线生成式视频功能“清影”具备视频通话功能的软件“清言”将前沿的科学技术转化成为人人可用的AI助手“智谱”公司的CEO正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1998级本科、2002级硕士校友张鹏让我们一起走近“报国清华人”系列报道共同感受清华人在各行各业服务国家和人民的拳拳报国志!
9月23日 上午 9:26
其他

清华新生的AI“上学搭子”来啦!

不仅是智能问答针对新生们的选课需求“清小搭”还推出了学业志趣自测功能帮助学生在学业之初探索自我发现每个人独特的学术兴趣和志向并给出有针对性的选课建议目前89%以上的同学给予了“有帮助”的反馈评价
9月21日 上午 9:06
其他

清华拍了拍你:欢迎加入我们!

我们也积极组织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提升宣传能力做一朵奔涌的浪花“春苗计划”中期讨论会成功举办春苗组织集体学习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神山村三日》在这里有采编部
9月20日 上午 9:06
其他

清华原创!百场公演!话剧《马兰花开》亮相国家大剧院

9月18日晚,清华大学原创话剧《马兰花开》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第100场公演。该剧立体化再现了“两弹一星”元勋、清华杰出校友邓稼先为新中国核事业隐姓埋名、以身许国的壮丽生命华章,全部演员均为清华大学在校学生。1999年9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包括邓稼先同志在内的23位科技专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5年后的同一天,《马兰花开》举行第100场公演,跨越时间长河,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功勋更加熠熠生辉。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两弹一星”精神提出25周年、邓稼先诞辰100周年之际,115名剧组同学让马兰花盛放在国家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用话剧艺术载体宣传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在观众心中厚植家国情怀。校领导与主创人员合影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阿东,清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勇,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路明,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束为,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中国科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张勤,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思得,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菲尔兹奖得主、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李军锋,清华大学校领导杨斌、过勇、曾嵘、姜培学、王宏伟以及邓稼先的亲友与同事、首都大中小学师生、科技工作者、各界青年、核事业相关单位代表、清华大学校友和剧目主创团队等800余人共同观演。第一幕“热血青春”剧照第二幕“归心似箭”剧照第三幕“离别时分”剧照原创话剧《马兰花开》由清华大学出品,是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六部门实施的“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首批支持剧目之一。该剧于2013年4月在京首演,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邓稼先生前挚友、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先生观看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十余年来,《马兰花开》累计公演100场,覆盖观众14万人次,巡演走过青海、新疆、湖北、上海、陕西、四川、山西、吉林、浙江、北京、重庆、江苏、湖南、香港、澳门等15个省级行政区,成为一堂面向剧组同学的思政“实践课”、面向清华师生的思政“必修课”、面向社会公众的思政“公开课”。第四幕“艰难创业”剧照国家大剧院戏剧场纱幕轻启,话剧表演与音乐、舞蹈、影视、朗诵等艺术形式深入融合,讴歌了邓稼先爱国报国的波澜一生:邓稼先少年立志、学成归国,与同事们一起艰难创业、勇攀高峰,在大漠中身先士卒、鞠躬尽瘁,到最后一息仍心怀国家、致以永恒的敬礼,实现了人生重大贡献的四座里程碑。剧情也细致描绘了主人公质朴大气的英雄形象、丰富而赤诚的内心世界和对家人、对挚友、对伙伴们的深情厚谊。演出过程中,许多观众边鼓掌边抹泪,与剧中把青春乃至生命奉献给祖国的科技工作者们同悲喜、共命运。演出结束时,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与喝彩。过勇致辞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在致辞中表示,原创话剧《马兰花开》的创排历程和育人成效,正是新时代新百年清华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缩影。“一片冰心凝紫色,戈壁荒滩更芬芳。”如今,《马兰花开》已经成为清华园中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金课”,弘扬着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光荣传统,激荡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共鸣。第五幕“勇攀高峰”剧照第六幕“责任如山”剧照此次在国家大剧院的第100场公演,凝聚了本轮剧组演职人员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与以往99场演出不同的是,清华大学对舞美、音乐、舞蹈都进行了全方位升级,进一步增强了剧目的视听冲击力、舞台感染力和精神穿透力。今年,清华还首次开设“话剧《马兰花开》精神溯源与美育实践”课程,参加本场演出的演员们绝大部分都选修了这门课程,也因此从3月起就投入到紧张的排练中。来自清华大学各个院系的同学们,以非艺术表演专业的身份,凭借对艺术的热爱和对邓稼先的敬仰,投入话剧的排演之中。第七幕“东方巨响”剧照第八幕“
9月19日 下午 7:48
其他

清华“材”女,硅谷归来,破壁生长!

深耕能源材料20余载她打破美国技术垄断打造中国自主的安全大规模储能模式主持建成全球首个兆瓦级别盐酸基全钒电解液储能系统中国首个盐酸基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电站
9月18日 上午 9:12
其他

今夜,清华与你“望”月同归!

望而解忧饮一杯杜康,聊表心绪明月照尘,邀佳人赏意古时月圆以寄思今朝有酒传乐融值此中秋之际今晚是和家人/朋友望月品夜还是准备已久的旅行约宴来分享你和中秋搭子怎么过?望月上期精选此时相望亦相闻
9月17日 上午 11:39
其他

全清华阵容!这部剧将在国家大剧院迎来百场公演!

“要是能干成了这件事我就是死了也值得”“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路,就在我们脚下!”“如果要我再来一次的话我还愿意做中国西部戈壁滩上那一株小小的马兰花!”这些直击人心的话语来自由清华师生创作排演的以“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为主人公的原创话剧《马兰花开》2013年4月26日它首次登上舞台十余年来先后有700余名清华同学参与其中全部演员均为在校学生累计完成99场公演覆盖观众近14万人次成为新时代清华园里一堂生动的思政“金课”也激荡起社会各界的情感和价值共鸣“一朵小小的马兰花”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两弹一星”元勋25周年邓稼先诞辰100周年《马兰花开》也将迎来第100场公演并将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绽放57天,惊艳绽放百年校庆后学校提出要创作一部反映清华精神的话剧《马兰花开》应运而生主创师生拜访邓稼先亲友及同事参阅文字和影视资料80余部历时两年增删剧本20余版立体化重现了邓稼先的波澜一生主创团队前往邓稼先故居采风2013年4月26日“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汇演活动在新清华学堂隆重启动历经57天集中排演与合成清华大学原创话剧《马兰花开》正式首演2013年4月26日,首演大合影剧目在北京市大学生戏剧节中捧得最佳剧目奖等五项大奖在中国校园戏剧节上斩获普通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在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奖评选中荣获特等奖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是剧组一贯的标准在北京市大学生戏剧节斩获殊荣剧组参加中国校园戏剧节“扎根苍茫大地,深爱热土家园”2013年剧组首次开启巡演踏上青海、新疆的“回家之旅”在我国核武器研制和试验的基地追寻传奇,致敬英雄剧组前往青海采风合影第四幕“艰难创业”剧照2015年剧组走进人民大会堂参演“共和国的脊梁”专题晚会献演盛会,共铸国魂剧组同学参演“共和国的脊梁”专题晚会后合影2016年剧组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完成第50场正式公演在“邓稼先”号测量船的飞行甲板上马兰花开党支部与邓稼先船党支部建立共建关系任重道远,携手同行剧组同学登上“邓稼先”号合影新时代清华人的“共同回忆”2013年起学校将《马兰花开》作为清华新生入学教育的“必修课”激励清华学子将小我融入大我将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马兰花开》国庆专场在新清华学堂呈现以清华人独有的方式献礼华诞,告白祖国《马兰花开》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场,观众齐唱《我和我的祖国》2021年《马兰花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场连演5场见证光荣,欢庆百年第一幕“热血青春”剧照第五幕“勇攀高峰”剧照20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马兰花开》献礼党的二十大专场上演传承精神,开启新篇《马兰花开》献礼党的二十大专场演出观众留言2023年《马兰花开》首演十周年清华大学召开《马兰花开》首演十周年座谈会5月时隔4年重启巡演剧组前往上海、杭州演出3场第六幕“责任如山”剧照10月创排10年来首次赴港澳演出100分钟的演出中观众掌声多达56次被香港特首李家超称为“一堂宝贵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香港巡演大合影香港观众感动落泪2024年“话剧《马兰花开》精神溯源与美育实践”首次开课这是话剧创排十多年来首次以全校通选课的形式与同学见面2024年9月18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两弹一星”元勋25周年之际全新升级的《马兰花开》迎来了第100场公演将于国家大剧院戏剧场的舞台盛放百场演出舞美全新升级彼刻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用一生诠释“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今时清华的学子们用热情和梦想续写与时代同向同行的篇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此刻邀你,见证花开!来源
9月15日 上午 10:57
其他

“看穿”大脑!清华团队又又研发一台超级显微镜

你有没有好奇过当一段精彩的影视画面映入眼帘大脑中数以亿计的神经元是如何迅速活跃起来相互作用形成特殊的神经环路?又是如何产生意识?如果脑部不慎受到撞击免疫细胞究竟是从哪里出发奔赴患处?从细胞异常开始一个肿瘤发生发展的完整过程到底是什么样的?
9月14日 上午 12:01
其他

清华大学举行2024年教师节庆祝大会

9月11日下午,清华大学在大礼堂举行2024年教师节庆祝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表彰在教书育人等各方面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团结引领全体教职员工赓续初心、勇担使命,为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汇聚奋进力量。校领导邱勇、李路明、向波涛、过勇、郑力、赵罡、曾嵘、姜培学、许庆红、王宏伟出席会议。邱勇讲话校党委书记邱勇代表学校向全校教职员工致以节日问候,向所有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为教书育人、学校发展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老师们表示衷心感谢。邱勇说,党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大会,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教育强国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现在,距离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只有十年左右的时间了。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清华一定要走在前、做表率,每一位教师都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近年来,学校强化“旗帜”“标杆”意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坚持“四个面向”、打造高水平创新成果,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邱勇强调,重视教书育人是清华大学的优良传统。新时代以来,学校不断加深对“尊师重教”时代内涵的认识,提出“让尊师重教成为校园最美的风尚”;充分尊重并高度肯定教师在教书育人上的投入,把拥有倾心育人的好老师作为学校的光荣;把最多的资源投入到教书育人上,以最大的热情营造让教师安心教书育人的环境;完善评价制度,把教书育人的投入与成效纳入教师学术评价体系,为教师倾心育人提供制度保障;深化“从游”理念,为师生“从游”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温度”;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涵养优良师德文化,全心全意服务教师成长发展;始终坚持严的标准,传承和践行严谨的学风教风。邱勇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教师承担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使命。希望全体教师厚植家国情怀,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陶冶道德情操,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拓宽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不断丰富育人智慧,成为勤学笃行、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秉持弘道追求,放眼世界、胸怀天下,润物无声、以文化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面向未来,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刻认识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方位、时代责任和目标任务,躬耕教坛、潜心育人,凝心聚力、乘势而上,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李路明传达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路明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希望全校师生员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实际行动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清华力量。颁奖现场副校长姜培学宣读了各类表彰名单。会上表彰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教育系统育人榜样(先锋)”“北京高校第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及第二届管理岗位青年教职工职业能力竞赛”“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清华大学标杆课程”“清华大学教材成就奖”“清华大学优秀班主任”“清华大学先进集体”“清华大学先进工作者”“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清华大学教学优秀奖”“清华大学职工爱岗敬业奖”等获奖教师和单位。路新春、郭璐、李海中、何建宇、刘俊杰发言(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机械系教授路新春,第七届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建筑学院副教授郭璐,2023年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数学系教授李海中,2022-2023学年度清华大学“刘冰奖”获得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何建宇,2023年度学术新人奖获得者、生命学院副教授刘俊杰作为获奖教师代表进行了分享交流。路新春分享了在清华从教三十载的丰硕成果与深刻感悟,表示未来将继续充分发挥清华科技创新优势,孵化出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贡献力量。郭璐讲述了参加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宝贵经验,表示在“课比天大”“春风化雨”精神的启迪和激励下,唯有上下求索、砥砺前行,方能不辜负前辈的期许与时代的重任。李海中认为,作为研究生导师,应以乐教爱生为教师底色,鼓励学生向大师学习,与学生一同成长、争创一流,充分体会教学相长的魅力。何建宇表示,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只有走进学生中,与学生交朋友,才能真正听到和解答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刘俊杰分享了从清华学子到青年教师的心路历程,认为教师的使命不仅在于传递知识,更在于创造知识,要以“行胜于言”的实际行动迎接挑战。大会现场学校各单位党政负责人,分工会、教代会、教师骨干代表,受表彰教师代表,新入职教师、新进研究生导师代表,辅导员、德育工作助理和学生代表等在大礼堂主会场参加会议。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师生代表等在线参加会议。记者|刘书田
9月13日 下午 3:34
其他

穿西装做泥塑!这位清华老师有点酷

三次应征!三次破格提拔!看咱清华小伙点击图片查看原文这门27岁的课,有点硬“核”!点击图片查看原文适合i人也适合e人!清华这座教学楼你不会才知道吧点击图片查看原文喜欢清华,请点在看
9月12日 下午 10:11
其他

带上30套“最中国”的礼服,期待她闪耀巴黎时装周!

如何将传统服饰的精华融入现代审美设计制作出最能代表中国形象的国民国服?如何在东方美学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今天构建起理论和实践兼具的国民国服体系?42年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系教授李薇一直在这条路上孜孜以求近日,她历时3个月以宋代文物为主题设计制作的国民国服通过央视纪录片《匠人·匠心》走进大众的视野这次尝试也为国家礼仪服饰的设计制作再添瑰丽新篇让东方美学闪耀世界舞台李薇设计制作的国民国服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时尚之路刚刚起步。彼时,从小热爱美术的李薇正值青春。“我在东北的画班连续备考三年,终于如愿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成为服装专业第一届本科生。”李薇介绍,“在吴冠中等老一辈美术大师影响下,我对艺术创作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坚定了‘以艺报国’的信念。”李薇(二排右二)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师生合影从大学开始,李薇一直致力于对中国文化及其代表性元素的挖掘和表达。
9月8日 下午 1:21
其他

清华大学:奋力开拓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九月的清华园,书声琅琅,一派生机与活力。活力源于创新,动力来自改革。2014年,清华大学在全国高校率先启动综合改革,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一流大学建设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更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进一步为学校改革发展领航定调。近年来,清华大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锚定“2030年迈入一流大学前列、2050年前后成为世界顶尖大学”的目标,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形成了一系列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9月6日 下午 2:41
其他

执子之手!清华90后博士夫妻双双驻村

他们是学长与学妹爱情长跑十年做过最浪漫的约定是博士毕业后一起进入公共服务部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他们是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2016级博士校友刘和鑫与2017级博士校友张曼让我们一起走近“报国清华人”系列报道共同感受清华人在各行各业服务国家和人民的拳拳报国志!校园情从朋友到战友他与她是相差一个年级的学长和学妹他为她在宿舍阳台种满小月季她为他凌晨去实验室记录数据在武汉大学读书时刘和鑫不仅是湖北省优秀毕业生更凭借专业第一的成绩保送清华并荣获“全国水利十佳优秀毕业生”称号张曼紧随其后次年以专业综合第二的成绩保送清华张曼于清华新水利馆前来到清华后两人依旧你追我赶在成长的道路上相互砥砺双双发表多篇论文多次荣获各项奖学金各自深耕不同的专业细分领域成长为彼此坚实的后盾完成一次又一次科研攻坚上的接力长跑成为彼此最信任的战友博士毕业时刘和鑫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荣誉与国家奖学金刘和鑫读博时在试验现场毕业后张曼与刘和鑫双双选择成为选调生在组织安排下先后前往山东省发展相对落后的鲁西南地区菏泽市单县深入基层锻炼张曼(左二)及导师杨强教授(左一)、刘和鑫(右二)及导师张建民院士(右一)乡土情从一村一户到千家万户刘和鑫在菏泽市单县杨楼镇的赵庵村张曼在相距几十里外的蒋楼村隔着并不遥远的距离奋斗在各自的一线曾经他们并肩攻坚科研课题而现在他们要面对的是广阔的农村、复杂的民情秉持着“行胜于言”的校风深入乡土的每一天他们都在虚心学习为了方便走访和村民沟通刘和鑫还考取了摩托车驾驶证他高兴地说“这是我驻村后考取的第一张证书!”平日里刘和鑫骑着悬挂小电风扇的三轮电摩穿梭于乡间阡陌,各家各户作为山东人的刘和鑫感觉来到单县“就像回家”下班后抽空给村民孩子辅导课业为全村安装350余盏太阳能路灯“因为刚来的时候村里只有零星的几盏灯不少群众晚上出门还得打手电”多方协调下村里的“断头路”、损毁失修路得到了重新铺装刘和鑫说“事情只有先干起来才能不断迭代精进,做到更好”从力所能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让他很快融入基层中去刘和鑫(左一)帮助村民办理营业执照刘和鑫发现村里历来有养殖的传统加上丰富的林地资源和青山羊这一特色品种很快和地方干部们一块提出了发展青山羊养殖的想法发展产业要比安装路灯复杂得多村民们缺少启动资金刘和鑫和其他干部们积极沟通政府各级部门农担公司和保险公司落地了山羊贷和羊保险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同时采用“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多方协作、形式多样的养殖模式实行公司化运营打造品牌将青山羊推向高端市场此外刘和鑫还积极联系北京、上海的校友企业和大型餐饮公司在销路和利润问题上给群众吃了“定心丸”来到蒋楼村的张曼得知当地有许多留守老人和儿童她第一时间制定帮扶方案从问诊买药到更新户口信息与孤寡老人一一建立联系并为60岁以上老人举办“孝善敬老”饺子宴和戏曲演出定期走访关心留守儿童为即将外出求学的学子“传经送宝”......从“听不太懂”到说出地道方言是张曼与乡民们日渐熟络的交流中自然生长出的技能如今村里的老人们都称呼她“俺闺女”快速融入群众、适应工作环境后张曼开始思考如何在自身经验和外部资源有限条件下为村里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为推动村里产业发展张曼多方联络为村民组织专业电商培训帮助村民在网上销售农产品并联系客商洽谈合作还为村里农业合作社设计了品牌logo驻村中张曼设身处地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带领村民到外地考察学习农产品生产经营策略实现了“订单式”种销优质农作物并联系银行协助村民办理优惠贷款解决冷库建设启动资金问题“把遇到的小问题都解决掉大问题也就解决了”胸怀国家,心系人民他们点亮道路、发展产业两个人的乡土情穿山越海不曾涉足过的地方成为新的家乡一盏盏新的灯火逐渐点亮千家万户清华情从校园到田园回顾在清华的读书时光他们说“学校给予了我们多维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张建民院士的教诲对他们影响至深一是做人的“境界、眼光、胸怀”二是做事的“感恩、包容、分享、协作”在清华“又红又专、全面发展”浸润了他们的理想底色“无体育,不清华”强健了他们的体魄和意志读书时张曼、刘和鑫经常一起锻炼一天游泳馆,隔天健身房闲暇周末与同学相约户外翻山越岭京郊的山野他们爬了一遍又一遍张曼、刘和鑫2018年于箭扣长城来到乡村后他们脚下的操场变成了土地每天围着乡镇驻地跑步一小圈是3.5公里,一大圈近6公里当新的生命悄然而至时张曼在刘和鑫的陪同下仍旧坚持每日一万步的运动量在张曼与刘和鑫不懈动员下不断有清华实践支队来到单县为单县发展和乡村振兴献计献策越来越多的清华人在乡土中发光发热理想与实践在此薪火相传刘和鑫带领清华实践支队调研走访村民张曼、刘和鑫带领清华乡村振兴考察团在单县考察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单县他们已携手走过千山万水十余载春秋下一站无论哪里,无论何方都将是更为广阔的新天地更多报国清华人的成长故事我们将继续为你讲述……(点击下图查看更多故事)统筹|刘蓓文|胡思凡视频|视频中心视频审核|戚天雷资料提供|受访者视觉设计|贺茂藤排版|彭稳平编辑|吕婷
9月5日 上午 9:06
其他

清华大学理学院举行周光召先生追思会

清华大学老学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周光召同志因病于8月17日逝世。9月2日,清华大学理学院在主楼接待厅举行周光召先生追思会,深切缅怀他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追念和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精神风范。追思会现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科技部原部长、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徐冠华院士,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院士、党委常务副书记向波涛,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原所长欧阳钟灿院士、原副所长李小源,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朱邦芬院士、邹冰松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李定平,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教授罗永章,周光召先生女儿周莹等周光召先生生前同事、朋友、学生和亲友代表,以及清华大学相关院系部门负责人和师生校友代表等近百人参会。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段文晖院士主持追思会。追思会开始前,全体与会者起立为周光召先生默哀一分钟。邱勇讲话邱勇在讲话中表示,作为我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周光召先生一生悉心毕力、矢志不渝,心有大我、以身许国,是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清华精神“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生动写照。他的逝世,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是我国科技事业的重大损失,也是清华大学的重大损失。周光召先生在承担国家重要事务的数十载,始终心系母校,始终关心青年学生的成长,为清华的学科建设和育人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为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了突出贡献。周光召先生虽然与我们永别了,但他对母校的突出贡献永远留存在清华人的心间。周光召先生不仅是可以毫无愧色地写在中国历史上的人,也是在很多人心中占据着极其重要位置的人,是我们心中永远不会忘记的老学长。立德立言,铸两弹不朽功勋,长留史册一页;惟诚惟实,化清风遗泽水木,尽显国士无双。邱勇强调,周光召先生的一生,是追求真理、追求进步、追求科学的一生,是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一生。我们纪念周光召先生,就是要学习他丹心向党、至诚报国的政治品格,学习他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学习他谦和淡泊、甘为人梯的高洁情操。迈上新征程,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努力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全面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传承和弘扬周光召先生爱党报国、求实创新、谦逊厚德的品格和风范,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清华力量。深情回忆周光召先生生前事迹会上,徐冠华、欧阳钟灿、朱邦芬、李定平、罗永章、周莹先后发言,从不同侧面回顾周光召先生的光辉事迹、科学思想、崇高品德和人格魅力,表达对他的敬仰和缅怀之情。大家纷纷表示,以周光召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和理念宛如永不熄灭的火炬,照亮着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自立自强、勇攀高峰的时代征程。要学习好传承好周光召先生的精神财富,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周光召先生于1929年5月出生于湖南长沙。1946年被清华大学先修班录取,一年后保送到物理系读本科。1951年8月考取清华大学物理系研究生,师从彭桓武教授。195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随院系调整进入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从事基本粒子物理研究。曾任清华大学现代应用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1999年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是14位获得该殊荣的清华校友之一。记者|曲田摄影|李派排版&责编|苑洁审核|许亮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联系邮箱:thuxwzx@tsinghua.edu.cn
9月3日 下午 6:27
其他

清华新学期,刚好遇见你!

拥抱新的自我亦或是面对每一个崭新的清晨在新与旧的边际愿你都能紧握来自过去的接力棒让种下的生命之树灿烂且长青“⌈字⌋从约定你”邀您共赏本期的主题汉字为“新”且将新火试新茶
9月1日 上午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