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和布鲁金斯学会共同举办云论坛
3月1日北京时间晚上9点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点
一场特别的云论坛在线拉开帷幕
此次论坛由
清华大学和布鲁金斯学会共同举办
来自中美公共卫生和医学领域的顶尖专家
聚焦“快速复苏的正轨:
中美新冠疫情防控与治疗合作”
就医学研究与合作、疫苗研发和分配
跨境旅行和贸易的全球规范等议题
展开了深入探讨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布鲁金斯学会主席约翰·艾伦( John R. Allen)致欢迎辞。中国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感染与免疫中心主任维尔特·伊恩·利普金(W. Ian Lipkin)、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发表主旨演讲。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出席论坛活动。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主持主旨演讲与对话环节。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
邱勇致辞
邱勇在致辞中表示,2020年是人类历史的分水岭,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在2021年伊始,几种有效疫苗研发的快速进展给全球不断蔓延的疫情带来了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刻,清华大学与布鲁金斯学会共同举办此次网络研讨会,共同探讨“快速复苏的正轨:中美新冠疫情防控与治疗合作”这一重要的话题,希望把两国的决策者和医学界的领军专家聚集在一起,形成具体的政策建议,并促进在医疗科研、疫苗的开发与分配等方面的合作。邱勇表示,自2006年10月以来,双方成立了清华-布鲁金斯中心,致力于开展高质量的研究,现在双方合作已顺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相信未来清华与布鲁金斯学会的合作将继续发挥关键平台作用,促进中美两国的互相理解与合作。
邱勇还介绍了疫情中清华在开展在线教学、抗疫科研攻关等方面的进展情况。他表示,随着全球进入疫苗分配阶段,我们更加需要携手合作,建立并形成适合下一阶段的政策建议,期待与布鲁金斯学会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通过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促进新冠疫情防控与全球范围的复苏。
布鲁金斯学会主席约翰·艾伦
约翰·艾伦致辞
约翰·艾伦在致辞中表示,更好的控制疫情是政府工作议程中的重中之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立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要通过合作才能做到这一点。约翰·艾伦说,我们尤其希望在科研方面进行合作,包括疫苗的开发和分配,以及全球在贸易和旅行方面的规范。在这些方面中美之间已经有着长期的合作,在2003年“非典”期间,在埃博拉疫情期间,以及在H1N1流感期间,两国都有过有效的合作,此次疫情应该携手深化合作。他还表示,布鲁金斯学会与清华大学已经进行了15年卓有成效的合作,在中美之间架起了非常有效的桥梁,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两国学术界和其他领域的合作。
与会嘉宾在线发言
中国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
钟南山在演讲中谈到新冠疫情对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疾病治疗等方面的影响,以及中国在应对疫情所采取的系列措施。他说,要形成群体免疫,必须要以科学为基准,通过疫苗的接种来达成。面对不断出现的变异毒株,必须改进疫苗和鸡尾酒抗体疗法,才能更好地预防可能会出现的下一波疫情,这需要中美两国携手合作。中美双方已经进行了很多有效的合作。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感染与免疫中心主任维尔特·伊恩·利普金
伊恩·利普金表示,脊髓灰质炎、天花、艾滋病等疾病的治疗都是通过有效的国际合作得以实现,在应对“非典”疫情、MERS疫情等方面,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了全球合作的重要性。伊恩·利普金表示,我们发现最大的进步障碍并不是科研,不是技术,事实上最大的障碍是彼此尊重、彼此信任和国际合作,这就是今天的会议至关重要的原因所在。新冠病毒不会是我们面对的最后一次挑战,我们低估了一系列病毒和细菌的风险。除此之外,我们还面临着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等重大挑战。伊恩·利普金强调,要建立更好的数据监控、收集和分享机制,加强全球合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
高福在演讲中指出,今天我们在此讨论如何能够迅速地复苏,尤其是通过中美之间的疾病预防控制、合作来尽快促进复苏。他分享了“4C”原则,即协作、竞争、沟通和协调。高福谈到目前全球疫苗的开发情况,他表示,应对这样一个公共医疗危机,需要三个步骤,首先一定要以科学为基础,第二必须提升公众的理解,促进公众的参与,最后政府决策必须要能够做出明智有证据可循的决策,这就是我们在美国、中国都应该使用的三个步骤,当然在不同的国家中会有不同的国情、不同的适用情况。高福表示,在应对疫情挑战中,中美之间一定要携手合作,同时,要尽量减少贫困对于人们获得疫情防控手段的影响。
论坛进行中
随后,“决心工程”项目负责人兼首席执行官、前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费和平(Tom Frieden),美源伯根公司首席董事、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简·海尼(Jane Henney),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华山医院感染病科教授兼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作为研讨嘉宾,就医学方面的科研、疫苗的开发和分配、全球贸易和旅行规范等议题展开讨论,深入交换了看法。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资深研究员李成主持了研讨环节。
“决心工程”项目负责人兼首席执行官、前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费和平
费和平指出,目前新冠疫苗是安全的,也是有效的,它是未来控制疫情有效的方式,但目前它的推广还比较慢,同时,需要讨论由于社会经济不平等造成的疫苗分配不平等的问题。中方和美方可以在疫情监控、实验室研发等方面进行更紧密的合作。他还表示,非传染性疾病比如高血压等,未来还会继续作为最重大的死因存在,同时也会使生产力不断下降,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在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创造更加强健的公共卫生和基础医疗体系。他表示,这次疫情中,我们在有效的疾病合作中学到的东西应该在未来进一步得以推广,我们看到医疗方面的合作成为了世界和平的桥梁,我们通过这样的努力能够挽救数百万条生命,中国和美国在这方面都要扮演非常独特的角色。
美源伯根公司首席董事、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简·海尼
简·海尼分享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机制。她表示,科学是决策的基石,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和保障公共卫生和健康。她说,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做出很多重要的决定,这些重要决定必须要基于我们的知识,所以我们要不断进行研究,才能获得更多的数据和证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
吴尊友表示,疫情发展的方向事实上取决于三个因素,包括各个国家、各个社区人们所采取的公共卫生措施、疫苗接种覆盖率,以及疫苗能够保护多长时间,这三个因素非常重要。有了这三个因素,我们可以基于科学进行比较合理的疫情预测,研判未来短期内疫情形势及趋势。
华山医院感染病科教授兼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
张文宏表示,现在是全球合作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机。他指出,长期来看,如果没有开展全球范围内的疫苗广泛接种,则没有办法实现疫情的绝对管控的。目前全球疫苗接种极不平衡,难以建立针对病毒的全球免疫屏障,病毒变异的机会和风险就会始终存在。他表示,针对疫情需要全球性的解决方案,就像人类曾经针对天花病毒那样,通过全球性的疫苗覆盖和公共卫生策略实施,最终成功控制了肆虐数千年的全球性疫情传播。全球协作进行疫苗的平衡覆盖这将是我们帮助全世界恢复正常的主要工具。在全球疫苗群体免疫屏障建立之前,还必须对全球的开放达成共识,在一段时间内,疫苗和核酸检测可能是全球跨境旅行的健康护照,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实现全世界的重新全面开放。
与会专家还就数据分享、中美合作如何帮助其他国家、群体免疫等相关问题交换了看法。
清华大学官方微博、快手、脸书、推特,以及CGTN全平台、中国网脸书、China Plus脸书、China Focus脸书等平台对活动进行了直播。
布鲁金斯学会是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非营利性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其宗旨是通过开展深入研究,为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面临的复杂问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往期报道
他们,是“清华骄傲”!
“纵深”产学研!
清华“最强大脑”跨界合作!
点击查看👆
文字 | 李含 吕依颖 蒋昊言
摄影 | 常志东
封面图 | 靳翔宇
排版 | 郭斯文
编辑 | 陈晓艳 李晨晖 吕婷 赵姝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