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勇:功在世界,心怀家国
编者按:
为庆祝杨振宁先生百岁诞辰,9月22日下午,由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的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在清华大学举行。会上,校长邱勇以“功在世界 心怀家国”为题发表了讲话,特刊登全文,以飨读者。
功在世界 心怀家国
——在杨振宁学术思想研讨会
(贺杨先生百岁华诞)上的讲话
清华大学校长 邱勇
“日月宜长寿,天人得大通。”昨天我们刚刚度过了中秋佳节,今天我们又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杨振宁先生的期颐之寿,共同回顾和学习杨振宁先生卓越的科学成就、渊深的学术思想和通达的人生智慧。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清华大学向莅临清华园的各位领导、嘉宾致以热烈的欢迎,向杨振宁先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美好的祝福!祝杨先生生日快乐!
杨先生是华人首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获奖时只有35岁。他的获奖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在科学领域也能够取得顶尖的伟大成就。他的获奖为中国人赢得了巨大的荣誉,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赶上时代、赶上世界的信心。除了宇称不守恒定律外,杨先生还取得了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杨-巴特斯特方程及基本粒子、场论、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等领域的诸多开创性成果,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杨先生涉猎广泛、学贯中西。他的文集收录了他关于文化艺术、科学史、哲学方面的文章。如在《<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一文中,杨先生从自己独特的角度阐述了《易经》与中国人的文字、思维、审美和“天人合一”观念形成的关系,让人深受启发。他在一次题为“美在科学与艺术中的异同”的演讲中谈到,无论是星云之大还是基本粒子之小,都受几个基本科学规律控制,这是一种大美。2017年,在高等研究院20周年院庆时,他说:“中华民族的巨大潜力将要在今后几十年间再度发挥出来。将要创造出远远超过盛唐文化的大时代!”我认为,这是一位伟大科学家的文化自觉,也是一位伟大科学家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
杨先生牢记父亲杨武之教授“有生应感国恩宏”的嘱托,始终拥有浓浓的家国情怀和拳拳的赤子之心。从1971年杨先生回国访问到现在的50年里,他为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发展、中国科教政策制定积极建言献策,为筹款资助中国学者访美、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做了大量工作。1997年,杨先生在清华创立高等研究院并担任名誉主任,为清华大学、为中国高等教育开创了一段不同寻常的事业。当时杨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清华园是我幼年成长的地方,我一生走了一个大圈,那么我的最后事业也将是我一生中特别有意义的一幕。”2003年,杨先生搬回清华园居住后曾写过一首五言古诗《归根》,其中有“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的诗句。从带领高等研究院发展到协助物理系建设,从给本科生讲授普通物理课到指导一批优秀博士生,杨先生不愧为清华园里的“指路松”。今年5月14日,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日刚刚过去不久,杨先生又将自己收藏的图书、文章手稿、来往书信、字画雕像及影像资料等共2000余件捐赠给清华,给母校送上了一份大礼。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向杨先生为清华大学所做的一切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杨先生把他自己的两本文集分别命名为《曙光集》和《晨曦集》。2018年,在《晨曦集》发布会上,杨先生说到“十年间,国内和世界都起了惊人的巨变”,“曙光已转为晨曦”,他还说“看样子如果运气好的话,我自己都可能看到天大亮。”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今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110周年校庆日前夕回母校考察时指出,清华大学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深化改革、加快创新,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科研创新成果与国家发展需要丝丝相扣,展现了清华人的勇毅和担当。清华大学牢记总书记嘱托,自信从容迈向未来,自强创新不辱使命,奋力开拓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格局。我们衷心祝愿杨先生身体健康,我们相信杨先生一定可以看到“日出天地正,煌煌辟晨曦”那种“天大亮”的光辉景象。
杨振宁先生具有令人高山仰止的大师风范,是我们心中真正的大先生、真正的大师。杨先生在一个世纪的岁月里,取得了峙立如嵩、博观如海的学术成就,书写了功在世界、心怀家国的隽永篇章。让我们再次祝贺杨先生百岁生日快乐!在杨先生88岁米寿的时候,我们约定:何止于米,相期以茶!现在我们再次与杨先生约定:何止期颐,相期以茶!期待杨先生茶寿之时,我们再次相聚,共祝杨先生生日快乐!
排版 | 皇甫硕龙
编辑 | 赵姝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