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的名字曾是国家机密......

清华大学 2022-09-15

他的名字曾是国家机密

耄耋之年

他说

回顾淡泊平凡的一生

聊以自慰的是

在党和人民的培养下

得以从事国防尖端技术领域工作

为我国导弹事业发展尽了一份力量


他是我国多型导弹的总设计师

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负责人

清华电机系1948级校友吴北生


英雄无言,岁月有声

让我们一起走近吴北生的故事

感受他所构建的精神坐标

以及为之奋斗终身的伟大事业




20世纪60年代,一辆由华沙方向开来的火车驶进火车站,车上装的是吴北生从德国采购的“8109”工程所需设备。漫长的旅程深深刺激了吴北生,仅仅在交通方面,中国就与国外差距巨大,更不用说科技水平了。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难道外国人能办到的事,中国人办不到?”

“——能!”


他完成了首次雷达卫星标定实验和对外空目标的监测预警研究试验。


他开创性地提出了发射雷达标定卫星和组织观测试验,组建了我国卫星发射史上有名的“一箭三星”中的一星。


“东风二号”“红旗三号”“红旗七号”,再到“B610、B611、B6系列”,他树立了一座座中国航天里程碑,亲历并见证了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导弹武器系统的发展。


吴北生说他“开了很多头”,正是这些开头为后来的研制工作趟出了路子,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我国导弹研制能力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奋斗者追风赶月,贵在笃行不怠。从基础薄弱的大环境起笔,到耄耋时“淡泊明志”收笔,一幅关于拼搏与梦想、开拓与创新的画卷,伴着“导弹人生”的荣光,满怀“国家富强”的期望,铺展开来,而这一切的起点要从吴北生进入清华那一刻讲起。




又红又专,躬身报国敢担当


1948年9月,吴北生正式到清华大学电机系报到,开始了他向往已久的大学生活,从此也开启了吴北生在共产党和新中国培育下的新的人生追求,为振兴中华而奋斗。那时,正值北平解放前夕,刚入校不久的吴北生在中共清华地下党组织的带领下,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保卫学校,反对南迁”的学校“保卫战”运动。对于吴北生来说,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在共产党先进思想影响下,吴北生逐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充分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北平高等特种刑事法庭发出拘捕学生公函,清华学生在大饭厅前贴的“紧急号外”大字报


1949年10月1日,清华师生参加天安门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吴北生与同学们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开国大典,听着毛泽东主席铿锵有力的话语,他无比激动,不禁潸然泪下。


对于吴北生来说,清华园的求学时光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也是他思想觉醒的关键时期。在清华,他不仅具备了过硬的学科素质,还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进步人士,将家国情怀根植于言行举止之中。


朝鲜战争爆发后,吴北生迅速调整心态,投入到学习之中,以便适应新中国的建设需要。


1953年,吴北生接到一纸调令:“西北军区急需通信人才”,他二话没说就去了位置偏远、条件艰苦的兰州,仅用一年时间就从门外汉成为人人称赞的行家里手。


1957年,为发展我国导弹武器系统,吴北生被调入国防部五院二分院,余生都深耕于此,赓续绵延。


舞台虽不同,本色永不改。他就是这样,家国情怀大于个人追求,永远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组织需要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毫无怨言。他在日记中写道:“做一个共产党员,就是要大胆。要想!要愿!要敢!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号召,要努力培养自己成为红色专家。”并于1956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自强不息,大漠沧海射天狼


1967年年初,随着越南战争形势的不断恶化,时任国防科委组织器材工作组副组长的吴北生根据组织安排,远赴前线


“轰隆隆......”

“轰炸机来了,掩护掩护,快快......”


一名指挥官从吴北生的身边冲过,飞速拉响防空警报并组织高炮部队迎击敌机。轰炸机慢慢压上来,直至进入高炮部队的打击半径。伴随着耳边的一声“打”,几秒钟后,敌机如多米诺骨牌般全线崩坏,温度在刹那间升高,冲击波吹起飞石,火焰升起,大地沸腾。


吴北生手里的望远镜在热风中剧烈震荡起来,稍作安顿后,吴北生转身向组员们说道“轰炸机还有再来的可能,大家要时刻警惕,做好隐蔽。”在生死边缘不断重复上演,吴北生团队圆满完成了任务。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这次经历,让吴北生真切体会到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国防兴则社稷兴。


吴北生在工作基地



临危受命,脚踏实地攻军贸


相较于其他领域,军贸型号合同执行严格又苛刻,时间节点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如果延误交付不仅是赔偿的问题,还将对国家形象造成不良影响。这意味着研发既要达到较高的靶试精度,也要在短期内达到一定产量。当时,我国没有可供军贸出口的产品,航天领域一致认为开拓军贸市场势在必行


为此,国防部五院二分院火速上马B610项目并确立为全院各项任务的重中之重,优中选优、强中选强,成立了一支强强联合的战队。64岁的吴北生再一次临危受命,任项目总师,沈忠芳任总指挥带领团队开疆拓土,驰骋沙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吴北生的思路就是最大程度地发挥已有的技术优势完成研发


“将红旗二号导弹改装为B610地地导弹,把无线电制导的地空导弹改成以新研制的捷联惯性制导的地地导弹”——吴北生经严密论证后创新性地提出了首选方案。此方案一经提出便遭到普遍质疑,但吴北生团队坚信这是争取军贸合同唯一可行的方案。


可惜的是,首次飞行试验未能取得成功。面对失败和质疑,作为团队主心骨,吴北生顶住巨大压力,保持冷静,他对导弹残骸进行细致的故障排查,记录实验数据,展开缜密分析。


将错综复杂的问题抽丝剥茧,吴北生提出了“两年闯四关”的计划,同时确定了十项技术措施,进一步改善设计方案,为团队指明了研究思路。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吴北生团队没日没夜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攻关,终于在1988年6月迎来了万众期待的“首飞试验成功”。


“一切付出都值了!”


B610导弹武器系统工程项目在我国属于开创性工作,即使在全世界,也仅有少数国家掌握该技术,试验成功的意义不言而喻。大家欢呼雀跃,相拥在一起,任凭泪水肆意流淌。吴北生久久不能入眠,他回想这一路走来的艰辛,感慨万千,不禁挥笔写道:


一箭冲霄展宏图,

“红旗”化作“东风”舞。

莫道旧瓶装新酒,

得来全凭苦功夫。

挫折可作成功母,

众志成城无险阻。

今朝重任齐踊跃,

明日从头迈新步。


1990年,B610试飞成功!

1992年,B610试飞成功!

1999年,B611试飞成功!


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吴北生团队先后取得了B610两次大型飞行试验的成功,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B611试飞成功,顺利打开合同执行的大门,实现军品贸易零突破,为国家创汇上亿美元。B610、B611先后荣获航空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吴北生本人也受航空航天工业部通令嘉奖,二院为他记二等功。


时代的荣耀属于创新者。吴北生继续打破思维定势,提出了“型号系列化、滚动发展”的决策,带领团队开辟了以B611、B611M等多个对外合作项目为中心的B6系列导弹武器系统,成功签订多个大型出口合同,积累了开拓市场,为型号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次次难题出现,一次次创新攻坚。吴北生始终以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冷静的态度分析局限,以进取的精神脚踏实地,那些“才露尖尖角”的“小荷”才得以滋养、向阳生长,终成“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美景象。



厚德载物,淡泊名利守初心


应对严峻的军贸市场形势,高效的工作是确保合同如期履约的法宝。如何管理好团队?如何构建良好协作配套体系?如何有效解决等、靠、要、推诿、扯皮等老大难问题?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吴北生与同事们


吴北生每次会议从不迟到,他始终坚持“到一线、察实情”“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科研生产一线,总能看到头发花白的他坐在年轻同事的身边讨论问题、听取意见、倾囊相授。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吴北生犹如一颗定心丸,只要他在的地方,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只要他在的地方,就会产生一种凝聚力。


从B610到B611的每次进场靶试,吴北生从未缺席。有一次进试验场前,年逾70的吴北生腰部患上了带状疱疹,无论站立坐卧,都疼痛不已。医生和同事们都劝他不要再去试验场,在家安心休息,万一感染就会有危险。


“就是些小疱疹,没什么事,大家不要担心,我很好。”


吴北生还是一如既往地出现在试验场,他强忍着病痛与大家同吃同住同奋斗,令整个团深受鼓舞,士气高涨。大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快圆满完成试验任务让吴北生总师早一点回京治疗和休息。


“正步”人生,从不“稍息”。即使在退休后,83岁高龄的他仍然活跃在技术研制一线,像其他人一样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出差、开会、坐车深入戈壁滩试验场、亲临现场分析数据是吴北生退休生活的主要内容。他对科学技术的孜孜以求,“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深深影响着年轻一代工作者。


吴北生极具亲和力,很少用“我”,而多用“我们”这样的字眼。面对事业上取得的一系列丰硕成果,他常说“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我的贡献微不足道。”


型号队伍里无论男女老少,谁生病了,他也记挂着,亲自嘘寒问暖,分房子、评职称,他也都主动让给更需要的同志。


吴北生淡然平和,让人一见顿生亲近之感;他淡泊名利,一生无悔无怨;他情系航天,耄耋之年依然奋战一线;他笑对人生,最终赢得一生。


对于“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
这样的经典之问
无论任何时候
我们的回答不应有改变

犹如吴北生
英雄之于国家
先锋之于民族
伟大的成就生发于一以贯之的家国情怀
行者无疆,星辰大海
心怀炬火,点亮苍穹


参考文章与书籍:

1.《导弹人生》第八章:老骥伏枥 开辟军贸新天地

2.《吴北生:一生无悔弹道美丽》

https://www.tsinghua.org.cn/info/1951/19751.htm

3.《吴北生:“努力培养自己成为红色专家”》https://www.fx361.cc/page/2022/0617/10476299.shtml

4.《清华园解放七十周年 | 那些未随岁月改变的历史与初心》

5.《12位隐姓埋名的导弹功勋首度公开》

https://baike.baidu.com/item/吴北生/60847487?fr=aladdin



文字 | 吴新姿
视频 | 吴新姿
排版|安妮 韩文榕
编辑|方锶



“别样的”清华开学典礼


我在清华本科开学典礼现场!

教师代表殷雅俊:成为未来的思想者和创造者

学生代表王睿:青春赛道,奋力奔跑

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联系邮箱thuxwzx@tsinghua.edu.cn

“在看”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