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来自清华的“跨界联名”,请查收!
将传统服饰变为数字藏品
在现代设计中展现非遗工艺
脑洞大开探讨未来世界的无限可能
……
2024年1月14日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
举办“第六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
以“平行时空——体验·包容·探索”
为主题
在为期两月余的展出中
来自全球各地的近百件作品汇聚一堂
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感官的盛宴
展览现场
绘以求源,美而致远
别开生面,匠心独运
艺术与科学跨界碰撞
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而这一切的开端,还要从1988年
清华大学杰出校友李政道
举行的一次聚会讲起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一同
在艺术与科学的交融中
探索关于未来的无限可能
艺科融合,重逢在山顶
1988年10月,中关村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李政道邀请艺术家聚会(左起:柳怀祖、常沙娜、吴冠中、华君武、李政道、白雪石、黄胄、靳尚谊、袁运甫、叶铭汉、李延声)
为首的先生眼睛明亮有神,头发整齐地梳理在两边,脸上洋溢着亲切友好的笑容,他正是因揭示了宇称不守恒的奥秘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李政道。
李政道和吴冠中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科学与艺术研究和融合的创新意识还远远落后于当时的世界发达国家,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前行数十载的李政道并未将自己的研究领域局限于物理学。他清楚地认识到“如果对其它事情一无所知,是不可能把本学科钻研到底的,因为有好多东西是互相联系,互相启发的。”
在李政道看来,“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因此,他邀请黄胄、华君武、白雪石、吴冠中、常沙娜、靳尚谊、袁运甫等美术界的名家大师相聚一堂,举行了一次有关艺术与科学的聚会。
常沙娜《创天》
吴冠中《对称乎?未必,且看柳与影》
在情感与智慧的交流中,艺术家与科学家逐渐达成共识。包括吴冠中、常沙娜、袁运甫、鲁晓波等在内的12位艺术家,先后为21场国内外科学研讨会创作了《创天》《日月山》《汉镜传迅达万里,电子激光集须弥》《对称乎?未必,且看柳与影》等科学主题画。这些以科技为内核、以艺术为表现形式的作品在各大场合绽放光芒,拉开了国内探讨艺科融合的序幕。
袁运甫《汉镜传迅达万里,电子激光集须弥》
法国作家福楼拜曾总结“艺术与科学总在山脚下分手,又在山顶相遇。”如果说李政道先生的聚会开启了国内艺科融合思维的探索,那么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清华大学的结合则是为艺科融合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美术学院加盟清华大学后与之前究竟有何不同?新时期下,又将如何发挥带头作用,引领中国艺术设计学科的新发展?
面对众多质疑与猜测,美术学院敏锐地意识到,只有高举艺术与科学融合创新的旗帜,才能让学院以新的面貌站在学术高点,向国内外展示所引领的新学术方向。
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参观展览
这一远见卓识很快得到清华师生的响应与支持。2001年,在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之际,李政道和吴冠中两位大先生联合发起首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热烈的讨论,多位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来自国家各部委、科技界和文化艺术界的著名专家和学者,分别参观了展览,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0余年过去,这场汇聚了来自全球知名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和设计师优秀作品的“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已经成为清华大学重要的学术品牌,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力,极大推动了美术学院在跨学科、跨文化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创作上实现高质量发展。艺术与科学在21世纪迎来了顶峰相见。
交叉培养,沃土育英才
依托于清华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优势,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师生加入清华后,在艺术与科学融合方面,开展了全面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首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后不久,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作为国内艺术与科学融合创新的开拓者与引领者,艺科中心在举办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发挥跨学科优势进行人才培养、承办高水平学术活动、深化开展创新研究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5年,为回应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美术学院再次发挥先锋作用,率先成立全国首个信息艺术设计系,与计算机系、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设立了信息艺术设计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项目。
同时,美术学院还面向全校开设多门艺术设计通识课程、实验室探究课程,并在工业设计系开设二学位以及证书项目,与新雅书院、机械系、自动化系联合建设“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CDIE)”交叉学科,力求培养具有一流设计思维和工程能力的跨界创新人才。
一贯的坚持形成了美术学院“艺科融合”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国家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学院三个一级学科均进入A类,其中设计学科为A+排名第一。
李政道为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题字
“30多年前,我曾和艺术家好友们探求科学与艺术的对话,撒下科艺的种子,现在这粒种子渐已郁郁葱葱。”如今,98岁高龄的李政道还保持着随笔作画的习惯,他仍像数年前那样,热切关注着艺科融合活动的开展。
而在美术学院这片沃土上,也如李政道先生所愿,成长出了一批又一批关心社会变迁、文化动态和技术进步,拥有着卓越技艺和强烈个人风格的新锐艺术家、设计师。
《同呼吸:生灵和鸣》王婧、陈梦雨、吴琼、肖岚茜、邱诗涵、刘兆蕤、胡若晨
《平行进化的花园》师丹青
这些年轻的艺术家们,以独特的视角和创作风格捕捉时代的脉动,反映出社会变迁下的众生相。他们在探索和挑战“艺术+科学”边界的过程中,持续不断地为世界注入新的活力。
时光流转,在李政道、吴冠中等前辈的思想引领下,在美术学院的持续探索中,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交织出无限的可能,引领着人类文化向更加深邃的未知领域不断迈进。
时代赋能,芳菲又一春
新世纪以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始终秉承着开放、创新、合作的精神,致力于将人工智能与设计创新相结合,推动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为信息时代的发展提供源于美术学院的创新动力。
习近平参观美术学院校庆特别展
2021年,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首站来到美术学院并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一重要论述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艺科融合的内涵,为推动艺术和设计学科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同年,美术学院与各参建单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创作百年精品的艺术追求共同完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多项重要委托任务,多位教师作品入选“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
北京冬奥会火炬台设计图
紧随其后的2022年,美术学院参与和主导完成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十余项重要设计工作,荣获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
通过动力学模拟进行形态探索
机械转动为雕塑注入“动”的灵魂,独特精妙的外观设计诠释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在北京冬奥这个世界瞩目的舞台上,当96片“小雪花”组成的“大雪花”在“银丝带”围绕下翩然起舞的时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带队,携手机械系、土木系教授团队创作的火炬台无疑成为了那个冬天世界人民共同拥有的美好记忆。
刚刚过去的2023年,美术学院赵超、臧迎春、吴琼、刘新、蔡军等教授完成的《建设全球创新设计研究生培养项目 培养国际化创新设计领导者》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月,在意大利米兰设计周期间,成功举办2023中欧设计创新论坛和“为文化多样性而设计:中国范式探索”展览,其作品基于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中国风格文化创意及智能产品设计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的研究成果。
“艺科融合不是简单的物理层面的叠加,而应该是化学层面的反应,进而产生新的事物、新的方向、新的领域、新的动能。”持续变化的环境,日新月异的技术……面对诸多不确定带来的挑战,院长马赛坚定地认为,让艺术设计成果更好服务于国家、服务于大众的生活需求,始终是美术学院最朴素的愿望。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之路未来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和机遇。美术学院应该发挥其优势和特色,积极探索和实践,为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做出更大的贡献。”马赛说。
面向未来,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覃川用昂首高冲的“大飞机”为喻,生动概括了学院进一步推动艺科融合的办学理念和举措。
以艺术之匙开启科技之门
用科技之光照亮艺术之路
让我们一起期待
艺术与科学
在跨界碰撞的交融创新里
在相互砥砺的携手同行中
描绘出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文 | 徐子越
素材来源 | 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
图 | 美术学院
排版 | 江盛盈
编辑 | 吕婷 江盛盈
责编 | 赵姝婧
审核 | 许 亮
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联系邮箱:
thuxwzx@tsinghua.edu.cn
往期精选
又幸福了你!不过十五都是年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清华学子寒假计划!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你生病的电脑,清华“柯基”来修理!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喜欢清华,请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