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1万人次捐赠!资助学生1.8万余人次

苑洁 王晓霞 清华大学 2024-05-03

资助受困学子

积极倡导“助困励学、爱校育人”的理念

作为清华精神的一种传承

也是校友参与和支持母校人才培养的

一个直接渠道

“清华校友励学金工程”

自2006年启动,截至2023年底

参与励学金捐赠的校友约4.1万人次

共设立446项冠名励学金

资助学生1.8万余人次


靠近光,成为光


2024年4月25日下午

两位年龄差距近30岁的校友

2023-2024学年度

清华大学校友励学金大会上相遇

分别讲述着他们心路历程

让在场的师生校友为之动容

校友张帆(左)、校友单小龙(右)

经历过辍学

做过农民,干过各种农活

20岁时

从湖南湘西大山深处最基层的生产队走出

成为沅陵县恢复高考后

第一个考上清华的人

他是张帆

清华水利系1989级本科生

张帆(左二)幼时在家乡的照片

家境贫寒

却始终被父母兄长呵护着长大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走上工地

亲身感受哥哥从事了七八年的工作

来来回回地、手脚并用地爬上脚手架

从早到晚

将被太阳烤得烫手的钢管递给工友

直到有一天

快递员在工地上

把清华录取通知书递到他的手上

他是单小龙

清华电子系2018级本科生

单小龙在工地工作

进入大学前

学费和生活费的压力也曾让他们窘迫不安

清华“绝不让一个勤奋而有才华的学生

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

给予了他们迈入校门的底气


初到清华时,张帆的个子很瘦小

水利系的老师们对他倍加照顾

大一获得助学金、大二获得奖学金

大三开始在学校做勤工俭学

经济上实现了“基本独立”

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

一直鼓舞着他

尤其是做辅导员“双肩挑”的经历让他终身受益

“是清华真正改变了像我这样

一个贫困乡村孩子的命运”


单小龙(左三)被清华大学录取后和亲友合影

新生报到时

“绿色通道”让单小龙拥有了

属于自己的第一辆自行车

清华校友零零励学金

清华校友-传信励学金

清华校友-张维国励学金

多项校友励学金的资助

让他能够更加坚定地去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

“鸿雁计划”的支持下

他首次前往中国澳门

看到了珠江两岸的灯火与南海升起的霞光

“天格计划”让他亲眼目睹卫星发射

观测伽马暴

他还参加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

“在清华,我真正看到了很多

从前未曾设想的、更大的世界”


相似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

让张帆和单小龙都深感幸运

怀有感恩之心

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份感激和爱意传递


张帆走访他资助的桑植县官地坪镇中学(2016年) 

从2001年在家乡母校设立助学金至今

张帆已经参与乡村教育公益23年

他和团队还长期资助了

7000多名贫困乡村孩子

其中2944人考上了大学

(包括清华13人、北大13人

50多人成为博士)

作为一名清华学生

他也一直力所能及地回馈清华的培养之恩

2009年起

张帆参与捐赠了

1989级励学基金、长沙校友会励学金

清华新百年基金

和清华校友君子文化公益项目

这些工作让他与母校的连接更加紧密

单小龙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海军战士

而单小龙曾多次参与支教活动

并在疫情期间创办补习班

免费为家乡的孩子进行授课

“清华,带给了我眼界之外

也塑造着我的家国情怀”

2021年,单小龙应征入伍

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海军战士

他勤练、苦练,在新训结束时

体能达到了部队优秀的标准

也得到了战友们的认可

2023年9月

他获得了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在科研领域开启新的探索

“无论前方是坦途还是险阻

我都将充满底气、自强不息

——正如六年前那个在工地上挥洒汗水的少年

正如园子里那个‘睁大眼睛看世界’的学子

正如军营里、寒风中那个手持钢枪的战士”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前夕

10名受校友励学金资助同学的13位亲友

受邀从新疆、甘肃等偏远地区远道而来

参加清华大学校友励学金大会

他们中有人是第一次来到北京

这也是学校首次邀请获助学生代表的亲友参会

共同见证学校发展与学生成长足迹

相关费用都由学校承担


“李友琼女士、付丽春女士……”

当校党委书记邱勇

亲切地念出他们的名字和家乡

并向他们表示感谢

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邱勇讲话

邱勇表示

多年来在广大校友的大力支持下

清华大学资助育人工作实现了

覆盖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和覆盖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

全部基本求学费用

“两个全覆盖”的目标

校友励学金设立18年来

为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发展

不断完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

发挥了积极作用

彰显了“红”

这个清华人才培养最鲜亮的底色

让同学们在获得经济资助的同时

受到了清华精神的激励和鼓舞

2023-2024学年度清华大学校友励学金大会现场

“自强不息的清华人始终

以国家至上、以人民为先”

邱勇希望同学们心怀感恩之心

不辜负国家和社会的期望

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

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让青春

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

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饮水思源 薪火相传


爱的种子洒下

温暖的力量在清华园流动

自强不息的清华精神不断传承


捐资助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鼓励同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努力成长为“大写的人”

何乐赴意大利、德国实践

出生在贵州省铜仁市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何乐

在2020年以优异的高考成绩

考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

她作为“鸿雁计划”的成员

得到学校海外实践的资金支持和帮助

赴意大利、德国开展实践调研

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

何乐始终记得入学时邱勇老师说过

“服务家国热土

不是以‘己之有’给‘人之无’的施舍

而是毫无保留地为大多数人的福祉

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邱勇老师为朱晓鹏授予博士学位并俯身合影

“轮椅博士”朱晓鹏

2010年进入清华大学化工系就读

2011年因病休学两年

2013年转入数学系

2017年本科毕业后

继续在数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在学校期间

曾四次获得各类励学金的资助

“生活给了我苦难

我却把它当作一份礼物”

博士毕业后

朱晓鹏成为一名高校教师

把自己的知识和坚强精神传递给更多同学

受捐助学生合唱,表达对校友的感谢

是受益者,也是传承者

这是校友励学金的

价值所在、意义所在和成功所在


校友励学金寄托着广大校友

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赤子之心

寄托着校友们对在校同学

成长报国的殷切期望

越来越多像张帆、单小龙一样的清华人

通过“清华校友励学金工程”联系在一起


他们虽从未谋面

但被同一种清华精神激励和鼓舞

心心相印、薪火相传



文|苑洁 王晓霞

摄影|李派

资料提供|学生部 校友总会

排版&责编|苑洁

审核|许亮

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联系邮箱:

thuxwzx@tsinghua.edu.cn

 

往期精选




开新局  展新貌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清华篇章|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献辞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最新预告!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系列活动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你一定也看过!清华同学最爱借的书是______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喜欢清华,请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