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83岁清华爷爷走进大山,带孩子们“造火箭”......
不久前
#83岁清华爷爷带大山孩子造火箭#
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
这场跨越1600多公里
年龄跨度70余载的“笔友会面”
感动了众多网友
有网友评论:
“我终于顿悟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孩子们口中的“科学先生”徐爷爷
是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1965届毕业生
徐伯权
也是我国空军指挥自动化系统的
开拓者之一
“我想继续为国家发挥余热,
把科学的种子种在孩子们的心里”
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
广西某山区易地搬迁社区的“儿童之家”
教室里座无虚席
一场别开生面的“网友见面会”在此举办
孩子们挺直身板、纷纷举起双手
在目光聚集之地
一位眉目慈祥的耄耋老人
手执一枚火箭模型
正耐心地讲解着火箭发射原理
83岁的徐伯权
专程从1600公里之外的南京赶来
为这一群已通过书信来往许久的孩子们
送去一堂精彩的科普课
徐伯权(左)为孩子们讲解“水火箭”
2023年夏天
徐伯权偶然间了解到
“科学先生志愿行动”公益项目
该项目召集一批老科学家
发挥“银发智慧”
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
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解答科学问题
他第一时间便报了名
自此,从外人口中的专家学者
摇身一变成为孩子们眼里
和蔼亲切的“科学先生”
与大山里的孩子们
结下了不解之缘
孩子们在徐伯权的课堂上回答问题非常积极
“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世界上最矮的植物是什么?”
“地球上真的有外星人吗?”
……
孩子们天马行空的问题
在徐伯权的眼中
是最值得呵护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出身于工人家庭的他
小时候也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
对新事物都充满好奇
得益于父母的鼓励式教育
他年少时萌发的科学种子才能破土而出
徐伯权在认真地给孩子们回信
历尽千帆,不改少年心气
他希望成为播种者
用心呵护装载孩子们科学梦想的土壤
“尽管我现在已经不搞具体的工作了
但还是要为国家发挥点余热
把科学的种子种在孩子们的心里”
每隔一段时间
徐伯权会以网络视频和书信的方式
为来自偏远地区的孩子们
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科学问题
回信前
担心有的孩子读不懂生僻字
他还特意嘱托年轻志愿者逐一标注拼音
用细致的关怀和过硬的专业知识
守护着这些在大山深处萌芽的科学梦想
“宁可苦一点、难一点
也要把事情做到最好”
对徐伯权来说
这次广西之行
更像是一场阔别多年的重逢
1965年
徐伯权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毕业
服从国家分配
积极投身国防建设
毅然加入
刚成立不久的四机部第二十八研究所
从事空军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研制
同年便来到位于唐山的试验站
开展系统试验
“当时试验站里条件非常艰苦
房间不够用
我们年轻人就挤在一间间帐篷里
晚上铺上床铺休息
白天收起床铺就成了办公室”
1967年试验结束后
徐伯权又马不停蹄地
前往位于广西南宁的部队一线
进行系统试用
一干就是12年
毕业后徐伯权加入四机部第二十八研究所
期间
他在部队的作战指挥所
观摩学习如何标绘情报
如何引导飞机
将学到的实际作战指挥知识
与指挥系统改进相融合
这套系统的成功试用
改变了我国空军几十年来
防空作战指挥的落后方式
上世纪八十年代
经过十几年的攻坚克难
徐伯权又率队研发出
我国空军首个成片联网建设的
区域性多功能综合指挥信息系统
研制过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难
为了摸清系统状态
他亲自跑遍了
方圆50万平方公里的十余座雷达站
这些雷达站大多位于山区
站点之间的距离也较远
为了开展系统联合调试
他早晨驱车出发
沿着山路颠簸10余小时才能抵达
待到返回时已是深夜
再连夜坐火车赶去另一个站点
全身心投入到研制工作中的徐伯权
从没有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
一心只想把事情做好
徐伯权说
“江山多重,责任多重
我们科技工作者其实与战士们一样
肩上担负的是锦绣江山万里风云”
20世纪80年代,徐伯权在某部队向指战员介绍系统
此后,徐伯权出任
国家专项某大型系统副总设计师
和指控功能系统总设计师
实现了多军兵种、多个功能系统
数十个项目的综合集成
开创了我国
大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集成试验的先河
填补了国内指控系统建设的多项空白
2023年徐伯权接受采访
几十年过去
徐伯权亲自参与和组织研制的新装备
在祖国的辽阔大地和碧海蓝天
构筑起信息化“长城”和无形的“天网”
在他看来
“不怕苦、不怕难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最基本的(素养)
宁可苦一点、难一点
也要把事情努力做到最好”
“我对所有的新事物都感兴趣”
退休后,已是耄耋之年的徐伯权
依然秉持着终身学习的态度
开辟了不少时髦的新爱好
人工智能(AI)、游泳、健身、摄影、音乐
正所谓学无止境
徐伯权也重新开启了他的学习之路
“我对所有的新事物都感兴趣
凡是过去没涉及的领域我都愿意去学习”
在“科学先生”的课堂上
面对孩子们提出的各种“刁钻”问题
徐伯权也必须重新学习后
才能给出答案
徐伯权坚持游泳健身
作为信息与自动化领域的专家
在来广西之前
徐伯权就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
一堂AI科普课
教会孩子们用科学的方法学习科学
鼓励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
尽管对于大山里的孩子们来说
人工智能仍是一个十分陌生的词汇
徐伯权解答孩子们的提问
但徐伯权用通俗易懂的比喻
用孩童般的话语
耐心地演示如何操作软件用AI绘画
看到台下孩子们的目光
逐渐由陌生变得热切而明亮
徐伯权也深感欣慰
“我希望通过我的课程
让孩子们理解到科学不仅仅是一门学问
更是一种探索世界的思维方式
就像种子萌发一样
推动着他们不断学习、不断前进”
徐伯权表示
希望借着自己微薄的力量
带动更多的人
投入到关心下一代的公益事业中
在他的世界里
年龄无法限制生命的可能性
心态年轻、身体健朗
他就愿意让银龄持续生辉
为社会发光发热
从国防科技工作一线
到大山深处的儿童公益课堂
徐伯权的人生脉络
始终与祖国需要紧密相连
坚守着爱国奉献的精神底色
用行动书写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生动注脚
更多报国清华人的成长故事
我们将继续为你讲述......
(点击下图查看更多故事)
素材来源|校友总会、中国电科
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
文字|杨帆、魏明
排版|魏明
编辑 | 陈韩梅
责编|苑洁
审核|许亮
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联系邮箱:
thuxwzx@tsinghua.edu.cn
往期精选
上清华学“空调”!他理由是:怕热!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再捐400万!清华老教授夫妇毕生节俭,持续捐赠60年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清华毕业论文里的致谢,都有啥?!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喜欢清华,请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