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北骄傲!昨天,习近平一再邀请他坐到自己身边

2017-11-18 湖北日报

昨晚,央视新闻联播播报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的新闻。在新闻画面中,一位老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因为他就坐在总书记的身边。



这位老人,今年九十多岁了。获评全国道德模范的他,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领奖。当时,看到老人家年事已高,站在代表们中间,习近平总书记握住他的手,请他坐到自己身旁。老人执意推辞,总书记一再邀请,最后老人才在总书记身边坐下。


这位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国核潜艇之父”——中船重工第719研究所名誉所长、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


总书记:“来!挤挤就行了,就这样。”


昨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的600多名代表。黄旭华作为湖北地区代表,荣获“敬业奉献类全国道德模范”


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兴地同大家热情握手、亲切交谈,代表们纷纷向总书记问好。握手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回到队伍中间,准备同代表们合影。



总书记看到93岁的黄旭华和82岁的黄大发两位道德模范代表年事已高,站在代表们中间,总书记握住他们的手,微笑着问候说:“你们这么大岁数,身体还不错。你们别站着了,到我边上坐下。”


黄大发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们前后历经30多年,在峭壁悬崖间挖出一条10公里的“天渠”,使曾经缺水干旱的贫困村面貌一新。


习近平总书记拉着他们的手,请两位老人坐到自己身旁来,两人执意推辞,习近平一再邀请,说:“来!挤挤就行了,就这样。”


“总书记挪开凳子,将黄老请到前排,真是令人感动。”在北京,代表全国文明城市宜都参会的市委书记罗联峰对记者回忆:“大家使劲鼓掌,雷鸣般的掌声持续了好久!”



会见结束后,习近平语重心长对有关部门的同志说,给老道德模范让座,这是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这就叫人伦常情。


在武汉,黄旭华的女儿黄峻接到朋友电话:“在电视上看到你父亲啦!”反复回看新闻联播,她心头暖融融的。

719研究所沸腾了,大家在朋友圈分享喜悦:“很自豪!很振奋!”“总书记的礼遇,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学家、对人才、对道德模范的尊重。”


造核潜艇,隐姓埋名30年没回家


前不久,黄旭华老人还刚刚荣获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除了每天坚持工作,黄旭华还抽空作客央视《开讲啦》节目,为年轻的小伙伴们讲述当年的峥嵘岁月。


此外,黄旭华还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荣誉。尽管如今收获了诸多荣誉,但在黄旭华的一生中,有长达30年的时光一直都是隐姓埋名,默默奋斗,甚至连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些什么。


这段故事就要从很多年前说起。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340qyow41&width=500&height=375&auto=0


经历过抗日战争时期的黄旭华,面对当时落后贫穷的祖国,立下志愿,要科技救国。从上海交大造船系毕业后,他就开启了与潜艇一生的缘分。


1954年,美国“鹦鹉螺号”核潜艇首次试航,这种新武器的巨大能量,一度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4年后,我国也启动研制导弹核潜艇。曾参与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的黄旭华,被选中参加研究。


研究开始不久,苏联宣布撤回援华专家。毛主席说出了让黄旭华等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心潮澎湃的一句话:“核潜艇,一万年也要造出来!”


为了这句嘱托,黄旭华全情投入到核潜艇的研制工作当中,整整30年没有回过家。在当时,黄旭华和同事们,连核潜艇的样子都没有见过,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核潜艇外型是水滴型,因为摩擦阻力小,水下机动性和稳定性好。美国在研制中谨慎地选择了三步走,先采用适合水面航行为主的普通线型,再建造一艘常规动力水滴线型潜艇,都成功后,才结合研制成水滴型核潜艇。


而黄旭华认为时间紧迫,在与同事商定后,毅然决定将三步并作一步,直接瞄准适合水下高速航行的水滴型方案。


“当时连基本的研制条件都不具备,就开始干了。”黄旭华回忆说。他和同事们大海捞针一般从国外新闻报道中搜罗有关核潜艇的只言片语,用算盘和计算尺计算核潜艇上的大量数据。为保证计算准确,科研人员分为几组分别计算,结果不同就重来,直到得出一致数据。


中船重工集团公司首席技术专家张锦岚,曾于1988年跟随黄旭华参与核潜艇深潜试验。他对用算盘计算核潜艇数据感到不可思议:“这可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而是要运用三角函数、对数等各种复杂和高难度的运算公式和模型。”


但在一穷二白的年代,黄旭华和同事们正是用这种土办法,解决了许多尖端技术问题。



一次,有人从国外带回两个美国华盛顿号核潜艇模型玩具,黄旭华喜出望外。掀开玩具窗户,里面密密麻麻的“设备”,竟和他们一半靠零散资料一半靠想象画出的图纸基本一样。“我们拆解分装了一次又一次,发现跟我们推演出的设计图基本一致。大家高兴坏了!”


只用了十年,黄旭华和同事们就成功了。1970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第一艘核潜艇——091型攻击核潜艇下水,4年后的建军节,它被命名为“长征1号”,正式服役。至此,中国成为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但黄旭华创造奇迹的脚步并没有停止。后来,我国在南海进行核潜艇设计极限深潜试验。当时已经60多岁的他,坚持亲自下潜至极限深度,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下水做深潜试验第一人。


耄耋之年,仍不知何时退休


在黄旭华奋力拼搏的岁月里,他的家人并不知道他在做些什么。1988年,黄旭华终于回到离别30年的家。父亲、兄长已经去世,他和90多岁的母亲重逢,想着上次见面时母亲“常回来看看”的叮嘱,他无语凝噎。


“我欠我的父亲母亲,欠我的兄弟姐妹,欠我的夫人,欠我的小孩,我的情债欠得太多太多了,但没有一个人埋怨我,我很感谢他们。”



2013年,黄旭华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是这样写的: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在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颁奖典礼上,90多岁的黄旭华精神矍铄、声音洪亮:“我愿继续为核潜艇事业发挥余热、贡献力量。”


目前,黄旭华仍在位于武汉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9研究所工作。他和夫人生活简朴,一块手表戴了30多年。他们没有助理或保姆,夫人李世英每天给两人做简单的三餐饭,黄旭华“承包”了家里洗碗的工作。


已至耄耋之年的黄旭华,至今还没退休。他仍旧坚持周一至周五每天工作半天,上午8点半准时到办公室。他说,自己要做年轻人的“啦啦队”,为他们加油鼓劲,必要时出个点子。什么时候退休不知道,身体还可以干几年。


“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真正退休,我愿为国家的核潜艇事业贡献到最后一刻。”黄旭华说。



昨天的会见结束,黄旭华将自豪带上了表彰大会。他登台发言:“作为我国核潜艇战线的一名老兵,我从1958年至今,一直从事核潜艇的研制工作,见证了我国核潜艇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白手起家,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的伟大历程。”

“每次回顾50多年来与同志们一起奋战的那些日日夜夜,那些热火朝天大干核潜艇的生动场面,那些苦中求乐、不懈探索的艰难历程,我都不禁感慨万千、心潮澎湃。”


黄旭华动情地说:“今天站在这领奖台的是我一个人,但我深知,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整个核潜艇研制团队,属于和我一起并肩战斗、把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核潜艇研制事业的默默无闻的战友们!”



▼热文推荐


别了!武汉公共自行车!

湖北一重点工程未按时启用被纪委问责:损害政府公信力

定了!湖北这个市的高铁站、高铁新城在这里!

湖北一楼盘发生“电梯坠亡”事件 致1人死亡

雷军参加特朗普访华晚宴他曾给政治局常委"讲课"

湖北三厅官被撤销省政协委员资格,均已落马




来源: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长安街知事、长江日报

微博:@湖北日报

编发:袁超一

出品:湖北日报融媒体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