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史上最详细的晶硅电池LID现象分析及解决方案来啦!
一.光衰的复杂性
晶体硅光伏电池产品一般为光伏组件。光伏组件需要在户外环境使用,产品的户外可靠性是产品的重要性能指标。光衰是广泛讨论及验证产品可靠性的指标之一。
光衰比例的计算,需要测试光衰前后组件产品的功率,通过公式(1)计算得到。功率测试,受到环境温度,光源光谱精度等影响。一般的测试校准,都使用认证机构的标样生成二级标片进行测试。以TUV莱茵对组件产品的功率标定为例,A级模拟器下最大功率的测试的重复性为±0.1%,再现性为±0.5% [1]。生产型企业,如果没有进行光谱校正,其由光谱失配所造成的测试不确定度会增加至±2.0%。
广义的光衰是指在户外使用中长期的衰减过程。户外环境因素复杂,包括光照,温度,湿度,水汽,大气环境,机械压力,系统电压等因素。组件产品在户外使用过程中的衰减,都有可能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
2015年,Friederike Kersten在Solar Energy Material&Solar Cells发表文章 [2],在多晶PERC组件中发现了一种新的衰减机制,称作为高温辅助衰减,LeTID(Light and elevatedTemperature InducedDegradation)。未经处理的多晶PERC组件(LeTIDsensitive PERC module)在户外使用中,背面使用发泡聚苯乙烯(Styrofoam)覆盖以增加组件的工作温度。在五周左右(图1,CW,30),多晶PERC组件达到最大的LeTID。这是一种在相对高的温度时引起的辅助衰减。部分多晶PERC的组件在这种测试条件下,光衰最大值接近10%。由于组件背面使用了保温材料,这样多晶PERC组件的衰减-恢复过程在十几周时间内就可以被观察到。
光衰的比较,需要在良好的测试精度和重复性基础上比较; 在温度较低时,硼氧复合体的光衰是掺硼p型PERC电池的主要初始光衰机制; 当温度升高,例如75℃时,温度升高引起新的光衰机制,且时间长,而这种光衰的物理机理尚未明确;
光衰的测试,使用怎样的条件,可以合理反应产品在户外的使用? LID和LeTID是否可以有效区分?
进一步的,硅材料,电池结构和工艺,组件结构及辅材,测试精度,户外环境,都有可能影响晶体硅电池的光衰结果。使光衰的根本原因解释极其复杂。
二.BO-LID
2.1 BO-LID现象
硼氧复合体引起的光衰(BO-LID)机理和解决方案在2000年前就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早在1997年,ISFH的Jan Schmid教授就发现了使用Ga作为掺杂剂可以解决BO-LID [3]。在1999年,Tokyo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的T. Saitoh教授广泛研究了掺Ga,掺硼的p型CZ,MCZ和FZ硅片的光衰行为 [4]。
单多晶BO-LID的区别
p型单晶电池如果使用掺硼硅片制作,BO-LID被认为是单晶电池初始光衰的最主要原因。
2.2 BO-LID的解决方案
在晶体硅电池进入PERC时代之后,BO-LID的影响程度进一步显现。PERC电池使用背钝化技术,增加了长波段入射光子的有效吸收,将电池效率在铝背场电池结构上提升约1%。然而电池背面产生的光生少数载流子(电子)需要经历较远的路径才可以被正面的pn结有效分离并被电极收集。因此,虽然背钝化使PERC的效率大幅提升,却由于硅片本身的BO-LID,使电池的初始光衰增大到了5%以上。
2006年,Konstanz University的Alex Herguth发现在较高温度(如图4)的光照或者使用正向电流,可以使BO-LID经历衰减-再生的过程,且后续持续的光照或者电注入不会使电池的开路电压下降。这是首次关于LIR现象的报道[5]。由于这一项工作,Alex Herguth获得了SolarWorld 2006年的Junior Einstein Award.
单晶硅片价格的下降,电池制造设备的国产化,以及BO-LID的工业化解决方案的实施,共同使晶体硅光伏产品进入了PERC时代。
三.LeTID
3.1 LeTID现象
LeTID现象具有普遍性,不仅存在于多晶中。
图6(左图)中,1Ωcm的FZ硅片,氧含量很低,使用Al2O3/SiNx叠层钝化,且热处理温度很高(900℃)时,会产生LeTID现象(卤素灯曝晒,75℃)。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LeTID现象更加明显。在FZ硅片中缺陷,杂质很少,而LeTID在掺硼区溶硅中的发现可以证明其普遍性。图6(右图)中,可以看到圆形区溶硅片的边缘,并没有很明显的LeTID现象,是因为实验时Al2O3/SiNx 的叠层膜没有覆盖在硅片边缘。而LeTID现象,使FZ硅片体寿命在3小时内就严重下降。虽然文章作者未对此详尽的解释,但从FZ的LeTID现象中可以得到如下的推测:LeTID现象均匀分布在表面有Al2O3/SiNx钝化的硅片中;一种可能的原因是热处理温度升高,使SiNx中的氢更多的扩散进入硅片,被硅片中的缺陷俘获,即LeTID很可能与来自于SiNx的氢[10];低氢含量的无SiNx覆盖硅片边缘,LeTID不明显;有氢的即SiNx覆盖的区域,LeTID明显;局部的LeTID还与FZ硅片生长过程中的硅片缺陷有关,形成环状。由于FZ硅片中金属、氧含量很低,因此这两个因素,不是LeTID在FZ的发现主要原因。
图7中,SiNx钝化的各种硅片,在快速热处理并且冷却后,FZ,CZ,mc-Si以及铸造单晶的少子寿命,在2sun 80℃下曝晒后,各种硅片的少子寿命均产生了衰减,包括n型。其中p型CZ样品衰减-恢复的周期最短,大约100分钟,铸造单晶衰减-恢复的周期约为500分钟,多晶衰减-恢复的周期在3000分钟以上。N型CZ和多晶,以及p型FZ的少子寿命下降现象,因为其少子寿命在5000min后才具有一定的程度下降,其长期性无法观测,使其具有不确定性。将温度升高到145℃,这种长期下降的现象,在n型的多晶中也明显观测到了。不同硅片中观测到的LeTID现象的所需要的温度,时间不同。一个一般规律是,缺陷更多的多晶需要更长的衰减和恢复周期,衰减幅度也很可能更大。
3.2 LeTID的影响因素讨论
由于LeTID现象的普遍性,且其根本原因尚未有明确的物理机理。
LeTID普遍存在于各种硅材料中,包括p型,n型,单晶,多晶。 LeTID引起硅片体寿命衰减。 长时间的高温光照,LeTID可以恢复。 不同硅片种类,LeTID程度与恢复所需要的时间周期不同;p型中,一般多晶的LeTID比单晶更难恢复。 LeTID的一种重要因素上来自于钝化介质层中的氢,氢来自于钝化用介质膜。介质膜的制备使用的原料中通常有氢源,氢是电池工艺过程引入的。UNSW将LeTID现象更加明确地解释为HID。
相关阅读
来源:隆基LONGi Solar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原创或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公众号平台对文中观点不持态度。如内容有不实或者侵权,请留言与本站联系。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
☞☞12家光伏企业拟投资820亿元扩产
☞☞揭秘大硅片和高功率组件的降本之路
点“阅读原文”报名第五届异质结量产技术与智能制造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