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的光伏行业,将走向何种平衡?欢迎对号入座!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Mr蒋静的资本圈 Author Mr蒋静
以硅料紧缺为代表的行业“内卷”已经成为光伏行业避之不及、愈演愈烈的现象级事件。
在光伏上游一片涨价声和下游一片怨言声中,内卷的光伏行业,最终将走向何处?如何才能摆脱光伏行业的周期魔咒?如何才能在新一轮光伏行业洗牌中独善其身?这些问题,都是每个光伏企业应该深刻思考的。
光伏行业曾经演绎了史诗级的产业神话,而且还在继续,这个行业的企业消亡从未停歇,这里曾经倒下了太多大佬,这里也从来不相信情怀和眼泪。
当前这些问题的根本,核心还是要洞察光伏行业中长期的产业格局,符合这种产业格局的企业定位可以生存,不符合这种产业格局的定位可能死掉。
未来的光伏产业格局,无非三大类玩家,头部企业必然选择其一。基于这样的产业解析,或许能够给光伏企业的未来发展定位提供一些思绪。
01
上游制造企业走向寡头和平庸
如今,光伏上游制造领域,汇聚了大量企业,而且各个环节都形成了头部企业,比如硅料环节的保利协鑫和通威,硅片环节的隆基和中环,电池片环节的通威和爱旭,组件环节的晶科、晶澳、天合和阿特斯。
目前,头部企业的行业集中度已经比较高,而且还在不断提高。截至2020年底,多晶硅环节前5名占比87.5%,硅片环节前5名占比88.1%,电池环节前5名占比53.2%。原本相对分散的组件环节,前5名的占有率已经从2019年的38.3%提升到了2020年的56.6%。
再说说当前的光伏内卷情况。
目前,由于产业链各环节的割据,导致上下游供需失衡,继而造成价格畸形上涨,典型现象就是硅料产能与下游组件需求本来是匹配的,但由于中间硅片和电池产能过剩,硅料产能相对硅片产能不足,同时新增产能周期较长(18个月),结果导致硅料供需短期失衡,价格被畸形抬高。上游硅料价格上涨,不断往下游传导,而末端电站对价格敏感性有限,最终导致组件环节两头受压,甚至出现亏损。
既然是产能周期错配问题,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题终究会得到解决,当硅料产能与下游需求匹配的时候,价格自然回归常态,因此目前的现象并不是常态,预计到明年下半年甚至更早阶段这个问题将不再敏感,只是过程会比较残酷。
回归本源,光伏上游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性价比,也就是效率足够高/品质足够好,成本足够低。我们争论的HJT还是TOPcon,亦或大尺寸还是小尺寸,只是这个根本逻辑的表象而已。
长期而言,上游制造环节,一定是通过技术进步来提升效率或品质,通过精细化管理、规模化效应、一体化布局等方式降本增效,具有这些能力或禀赋的企业才能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生存下来,并逐渐成为寡头。
同时,寡头化的背景下,2B制造业也终将回归常识,没有超额利润,各个环节只能获得常规毛利,也就是走向平庸化,现有因为局部产能供需失衡造成的个别环节暴利以及个别环节亏损,都不是常态。
我们可以看到,类似隆基、通威、中环、晶科、晶澳、天合等制造端头部企业都具备这个发展模式的雏形。
此外,还有大量光伏制造新势力,以及光伏巨头一体化中某个环节的新产能,也必须应对如何在“性价比”上实现竞争力,否则很难在残酷的光伏行业立足。哪怕是集团系统内部,如果没有更高的性价比,还不如外部采购,一体化模式并非长期存在。
02
品牌制造巨头转型综合能源商
上游的头部制造企业尽管可以做到寡头化,但不可避免平庸化,业务将沦落为简单的线性增长,资本市场的估值也将下移,目前的较高估值或许难以维持。在市值方面,业绩增长或许还赶不上估值下滑。
因此,对于头部品牌制造企业而言,绝对不希望沦落于此,碌碌无为。向下游能源开发方面延伸,则是一个顺其自然的战略选择。
在这方面,阳光电源走得比较靠前,或许是因为阳光电源在逆变器领域率先遇到发展瓶颈而不得不做出的战略选择吧,目前阳光电源在逆变器领域全球份额第一,同时已经在光伏项目开发和储能业务开发方面做到了行业领先水平。2020年,阳光电源国内电站项目获取量3GW,海外电站项目获取量1.4GW,累计开发电站项目16GW,家庭光伏同比增长160%,储能系统全球发货量800MWh。也就是说,阳光电源已经不是简单的逆变器制造企业,而已经是一个从制造业转型而来的能源企业。
逆变器全球前五名
在这个转型道路上的,还有隆基。隆基早已不是一个硅片企业,组件销量已经全球第一,只是硅片短期贡献了更多利润。组件直接面向终端2C客户,因此市场、品牌和渠道是核心,隆基正在加大与下游能源央企的合作力度,也在布局BIPV细分市场的渠道资源。从隆基一路战略进击策略来看,隆基应该是不满足于只做一个光伏制造企业,最终可能会成为一个能源企业。
还有一个具备从制造业转型成为能源企业的,就是阿特斯。从阿特斯的全球业务来看,阿特斯以组件为核心,上游部分一体化,下游拥有全球的光伏电站开发和运营业务,累计开发光伏电站5.7GW,项目储备超过20GW,同时依托光伏业务渠道资源还开拓并积累了大量的储能业务,在建及储备项目超过8.77GWh,实际上已经具备了一个能源企业的轮廓,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光伏制造企业。
除了隆基、阳光和阿特斯这样的巨头,还有正泰、中来这样的二线光伏制造企业在户用光伏这个细分市场深耕,正泰2020年新增户用光伏1.8GW,同比增长80%,而中来刚刚跟国电投控股子公司签署合计超过7.2GW的户用光伏开发合同。不论一线还是二线光伏企业,战略延伸思维实际上也是一致的。
在光伏企业转型能源企业的过程中,“光伏+储能”将是一个很重要的业务战略和发展趋势,甚至是“光伏+风电+储能”、“光伏+氢能”乃至“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充电)”等综合性一体化的能源解决方案。
实际上,在隔壁的风电行业,我们看到明阳智能已经在践行这个战略,开始了“风电+光伏+储能”的业务布局,2020年11月明阳智能拿下内蒙古通辽的“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包括1.7GW风电+300MW光伏+320MW/960MWh储能,近期更是跨界投资30亿元建设5GW光伏电池及5GW组件项目,还与锂电巨头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补齐“风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业务短板,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风电设备企业。
殊途同归。
作为能源企业,在开发过程中,会涉及较大的资金占用,因此对融资能力要求较高,当然项目越优质,融资能力越强,本质上还是开发能力。资金的投入,可以获得资本的回报,这是能源开发业务的盈利模式所在。同时,对于收益率较高的资产,还可以阶段性持有,丰富或平滑公司业绩。
光伏制造企业向能源企业转型,就类似一个建筑建材企业转型做房地产开发,向下游延伸,更贴近客户和市场,资本投入更高,商业模式及盈利模式也有所不同,资本市场认可度和估值水平会更高。
03
最终买单人的能源国企或金融机构
本公众号前期曾经写过一篇《新能源资产管理行业,正在应运而生》,其中提到,“碳中和”将形成海量的新能源资产,其中包括大量的光伏资产甚至储能资产。
由于光伏资产的投资是资本密集型业务,因此适合具有较低资金成本的投资机构。在国内,能源国企具有先天优势,也因此在光伏平价之后,能源国企成为光伏项目的投资主力,国家电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电站持有企业。
当然,如果国内利率不断下移,光伏电站的收益率会更显得更有吸引力,不排除金融机构也直接进场投资光伏电站。实际上,在没有能源国企这个角色的美国市场,在低利率甚至负利率背景下,金融机构是光伏电站投资的主力。
因此,在光伏下游的最终买单环节,具有低成本资金优势的能源国企乃至金融机构,将成为主力。他们将与上游光伏开发企业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
对比而言,国内民营资本先天资金不足,在光伏电站持有环节,更多是作为能源开发商战略性阶段持有,并不具有长期持有的能力及动力。
总而言之,我们基本上可以把光伏行业未来的产业格局划分为三类,他们互为依存,需要具备不同的资源禀赋:
一是坚守上游制造的企业,专注单个环节或者多个环节,作为2B业务需要追究极致的性价比,也就是更高的效率或品质,更低的成本;
二是下游光伏系统品牌为核心的能源企业,将光伏硬件转化为能源及现金流,作为2C业务面向市场开发回报率更高的单一或综合能源项目;
三是光伏电站的投资企业,作为最终买单人,需要追求更低的资金成本,本质上就是一个资产管理角色,嫁接光伏资产与投资人(或自筹资金)。
欢迎对号入座。
文章来源:Mr蒋静的资本圈
以硅料紧缺为代表的行业“内卷”已经成为光伏行业避之不及、愈演愈烈的现象级事件。
在光伏上游一片涨价声和下游一片怨言声中,内卷的光伏行业,最终将走向何处?如何才能摆脱光伏行业的周期魔咒?如何才能在新一轮光伏行业洗牌中独善其身?这些问题,都是每个光伏企业应该深刻思考的。
光伏行业曾经演绎了史诗级的产业神话,而且还在继续,这个行业的企业消亡从未停歇,这里曾经倒下了太多大佬,这里也从来不相信情怀和眼泪。
当前这些问题的根本,核心还是要洞察光伏行业中长期的产业格局,符合这种产业格局的企业定位可以生存,不符合这种产业格局的定位可能死掉。
未来的光伏产业格局,无非三大类玩家,头部企业必然选择其一。基于这样的产业解析,或许能够给光伏企业的未来发展定位提供一些思绪。
01
上游制造企业走向寡头和平庸
如今,光伏上游制造领域,汇聚了大量企业,而且各个环节都形成了头部企业,比如硅料环节的保利协鑫和通威,硅片环节的隆基和中环,电池片环节的通威和爱旭,组件环节的晶科、晶澳、天合和阿特斯。
目前,头部企业的行业集中度已经比较高,而且还在不断提高。截至2020年底,多晶硅环节前5名占比87.5%,硅片环节前5名占比88.1%,电池环节前5名占比53.2%。原本相对分散的组件环节,前5名的占有率已经从2019年的38.3%提升到了2020年的56.6%。
再说说当前的光伏内卷情况。
目前,由于产业链各环节的割据,导致上下游供需失衡,继而造成价格畸形上涨,典型现象就是硅料产能与下游组件需求本来是匹配的,但由于中间硅片和电池产能过剩,硅料产能相对硅片产能不足,同时新增产能周期较长(18个月),结果导致硅料供需短期失衡,价格被畸形抬高。上游硅料价格上涨,不断往下游传导,而末端电站对价格敏感性有限,最终导致组件环节两头受压,甚至出现亏损。
既然是产能周期错配问题,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题终究会得到解决,当硅料产能与下游需求匹配的时候,价格自然回归常态,因此目前的现象并不是常态,预计到明年下半年甚至更早阶段这个问题将不再敏感,只是过程会比较残酷。
回归本源,光伏上游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性价比,也就是效率足够高/品质足够好,成本足够低。我们争论的HJT还是TOPcon,亦或大尺寸还是小尺寸,只是这个根本逻辑的表象而已。
长期而言,上游制造环节,一定是通过技术进步来提升效率或品质,通过精细化管理、规模化效应、一体化布局等方式降本增效,具有这些能力或禀赋的企业才能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生存下来,并逐渐成为寡头。
同时,寡头化的背景下,2B制造业也终将回归常识,没有超额利润,各个环节只能获得常规毛利,也就是走向平庸化,现有因为局部产能供需失衡造成的个别环节暴利以及个别环节亏损,都不是常态。
我们可以看到,类似隆基、通威、中环、晶科、晶澳、天合等制造端头部企业都具备这个发展模式的雏形。
此外,还有大量光伏制造新势力,以及光伏巨头一体化中某个环节的新产能,也必须应对如何在“性价比”上实现竞争力,否则很难在残酷的光伏行业立足。哪怕是集团系统内部,如果没有更高的性价比,还不如外部采购,一体化模式并非长期存在。
02
品牌制造巨头转型综合能源商
上游的头部制造企业尽管可以做到寡头化,但不可避免平庸化,业务将沦落为简单的线性增长,资本市场的估值也将下移,目前的较高估值或许难以维持。在市值方面,业绩增长或许还赶不上估值下滑。
因此,对于头部品牌制造企业而言,绝对不希望沦落于此,碌碌无为。向下游能源开发方面延伸,则是一个顺其自然的战略选择。
在这方面,阳光电源走得比较靠前,或许是因为阳光电源在逆变器领域率先遇到发展瓶颈而不得不做出的战略选择吧,目前阳光电源在逆变器领域全球份额第一,同时已经在光伏项目开发和储能业务开发方面做到了行业领先水平。2020年,阳光电源国内电站项目获取量3GW,海外电站项目获取量1.4GW,累计开发电站项目16GW,家庭光伏同比增长160%,储能系统全球发货量800MWh。也就是说,阳光电源已经不是简单的逆变器制造企业,而已经是一个从制造业转型而来的能源企业。
逆变器全球前五名
在这个转型道路上的,还有隆基。隆基早已不是一个硅片企业,组件销量已经全球第一,只是硅片短期贡献了更多利润。组件直接面向终端2C客户,因此市场、品牌和渠道是核心,隆基正在加大与下游能源央企的合作力度,也在布局BIPV细分市场的渠道资源。从隆基一路战略进击策略来看,隆基应该是不满足于只做一个光伏制造企业,最终可能会成为一个能源企业。
还有一个具备从制造业转型成为能源企业的,就是阿特斯。从阿特斯的全球业务来看,阿特斯以组件为核心,上游部分一体化,下游拥有全球的光伏电站开发和运营业务,累计开发光伏电站5.7GW,项目储备超过20GW,同时依托光伏业务渠道资源还开拓并积累了大量的储能业务,在建及储备项目超过8.77GWh,实际上已经具备了一个能源企业的轮廓,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光伏制造企业。
除了隆基、阳光和阿特斯这样的巨头,还有正泰、中来这样的二线光伏制造企业在户用光伏这个细分市场深耕,正泰2020年新增户用光伏1.8GW,同比增长80%,而中来刚刚跟国电投控股子公司签署合计超过7.2GW的户用光伏开发合同。不论一线还是二线光伏企业,战略延伸思维实际上也是一致的。
在光伏企业转型能源企业的过程中,“光伏+储能”将是一个很重要的业务战略和发展趋势,甚至是“光伏+风电+储能”、“光伏+氢能”乃至“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充电)”等综合性一体化的能源解决方案。
实际上,在隔壁的风电行业,我们看到明阳智能已经在践行这个战略,开始了“风电+光伏+储能”的业务布局,2020年11月明阳智能拿下内蒙古通辽的“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包括1.7GW风电+300MW光伏+320MW/960MWh储能,近期更是跨界投资30亿元建设5GW光伏电池及5GW组件项目,还与锂电巨头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补齐“风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业务短板,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风电设备企业。
殊途同归。
作为能源企业,在开发过程中,会涉及较大的资金占用,因此对融资能力要求较高,当然项目越优质,融资能力越强,本质上还是开发能力。资金的投入,可以获得资本的回报,这是能源开发业务的盈利模式所在。同时,对于收益率较高的资产,还可以阶段性持有,丰富或平滑公司业绩。
光伏制造企业向能源企业转型,就类似一个建筑建材企业转型做房地产开发,向下游延伸,更贴近客户和市场,资本投入更高,商业模式及盈利模式也有所不同,资本市场认可度和估值水平会更高。
03
最终买单人的能源国企或金融机构
本公众号前期曾经写过一篇《新能源资产管理行业,正在应运而生》,其中提到,“碳中和”将形成海量的新能源资产,其中包括大量的光伏资产甚至储能资产。
由于光伏资产的投资是资本密集型业务,因此适合具有较低资金成本的投资机构。在国内,能源国企具有先天优势,也因此在光伏平价之后,能源国企成为光伏项目的投资主力,国家电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电站持有企业。
当然,如果国内利率不断下移,光伏电站的收益率会更显得更有吸引力,不排除金融机构也直接进场投资光伏电站。实际上,在没有能源国企这个角色的美国市场,在低利率甚至负利率背景下,金融机构是光伏电站投资的主力。
因此,在光伏下游的最终买单环节,具有低成本资金优势的能源国企乃至金融机构,将成为主力。他们将与上游光伏开发企业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
对比而言,国内民营资本先天资金不足,在光伏电站持有环节,更多是作为能源开发商战略性阶段持有,并不具有长期持有的能力及动力。
总而言之,我们基本上可以把光伏行业未来的产业格局划分为三类,他们互为依存,需要具备不同的资源禀赋:
一是坚守上游制造的企业,专注单个环节或者多个环节,作为2B业务需要追究极致的性价比,也就是更高的效率或品质,更低的成本;
二是下游光伏系统品牌为核心的能源企业,将光伏硬件转化为能源及现金流,作为2C业务面向市场开发回报率更高的单一或综合能源项目;
三是光伏电站的投资企业,作为最终买单人,需要追求更低的资金成本,本质上就是一个资产管理角色,嫁接光伏资产与投资人(或自筹资金)。
欢迎对号入座。
文章来源:Mr蒋静的资本圈
以硅料紧缺为代表的行业“内卷”已经成为光伏行业避之不及、愈演愈烈的现象级事件。
在光伏上游一片涨价声和下游一片怨言声中,内卷的光伏行业,最终将走向何处?如何才能摆脱光伏行业的周期魔咒?如何才能在新一轮光伏行业洗牌中独善其身?这些问题,都是每个光伏企业应该深刻思考的。
光伏行业曾经演绎了史诗级的产业神话,而且还在继续,这个行业的企业消亡从未停歇,这里曾经倒下了太多大佬,这里也从来不相信情怀和眼泪。
当前这些问题的根本,核心还是要洞察光伏行业中长期的产业格局,符合这种产业格局的企业定位可以生存,不符合这种产业格局的定位可能死掉。
未来的光伏产业格局,无非三大类玩家,头部企业必然选择其一。基于这样的产业解析,或许能够给光伏企业的未来发展定位提供一些思绪。
01
上游制造企业走向寡头和平庸
如今,光伏上游制造领域,汇聚了大量企业,而且各个环节都形成了头部企业,比如硅料环节的保利协鑫和通威,硅片环节的隆基和中环,电池片环节的通威和爱旭,组件环节的晶科、晶澳、天合和阿特斯。
目前,头部企业的行业集中度已经比较高,而且还在不断提高。截至2020年底,多晶硅环节前5名占比87.5%,硅片环节前5名占比88.1%,电池环节前5名占比53.2%。原本相对分散的组件环节,前5名的占有率已经从2019年的38.3%提升到了2020年的56.6%。
再说说当前的光伏内卷情况。
目前,由于产业链各环节的割据,导致上下游供需失衡,继而造成价格畸形上涨,典型现象就是硅料产能与下游组件需求本来是匹配的,但由于中间硅片和电池产能过剩,硅料产能相对硅片产能不足,同时新增产能周期较长(18个月),结果导致硅料供需短期失衡,价格被畸形抬高。上游硅料价格上涨,不断往下游传导,而末端电站对价格敏感性有限,最终导致组件环节两头受压,甚至出现亏损。
既然是产能周期错配问题,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题终究会得到解决,当硅料产能与下游需求匹配的时候,价格自然回归常态,因此目前的现象并不是常态,预计到明年下半年甚至更早阶段这个问题将不再敏感,只是过程会比较残酷。
回归本源,光伏上游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性价比,也就是效率足够高/品质足够好,成本足够低。我们争论的HJT还是TOPcon,亦或大尺寸还是小尺寸,只是这个根本逻辑的表象而已。
长期而言,上游制造环节,一定是通过技术进步来提升效率或品质,通过精细化管理、规模化效应、一体化布局等方式降本增效,具有这些能力或禀赋的企业才能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生存下来,并逐渐成为寡头。
同时,寡头化的背景下,2B制造业也终将回归常识,没有超额利润,各个环节只能获得常规毛利,也就是走向平庸化,现有因为局部产能供需失衡造成的个别环节暴利以及个别环节亏损,都不是常态。
我们可以看到,类似隆基、通威、中环、晶科、晶澳、天合等制造端头部企业都具备这个发展模式的雏形。
此外,还有大量光伏制造新势力,以及光伏巨头一体化中某个环节的新产能,也必须应对如何在“性价比”上实现竞争力,否则很难在残酷的光伏行业立足。哪怕是集团系统内部,如果没有更高的性价比,还不如外部采购,一体化模式并非长期存在。
02
品牌制造巨头转型综合能源商
上游的头部制造企业尽管可以做到寡头化,但不可避免平庸化,业务将沦落为简单的线性增长,资本市场的估值也将下移,目前的较高估值或许难以维持。在市值方面,业绩增长或许还赶不上估值下滑。
因此,对于头部品牌制造企业而言,绝对不希望沦落于此,碌碌无为。向下游能源开发方面延伸,则是一个顺其自然的战略选择。
在这方面,阳光电源走得比较靠前,或许是因为阳光电源在逆变器领域率先遇到发展瓶颈而不得不做出的战略选择吧,目前阳光电源在逆变器领域全球份额第一,同时已经在光伏项目开发和储能业务开发方面做到了行业领先水平。2020年,阳光电源国内电站项目获取量3GW,海外电站项目获取量1.4GW,累计开发电站项目16GW,家庭光伏同比增长160%,储能系统全球发货量800MWh。也就是说,阳光电源已经不是简单的逆变器制造企业,而已经是一个从制造业转型而来的能源企业。
逆变器全球前五名
在这个转型道路上的,还有隆基。隆基早已不是一个硅片企业,组件销量已经全球第一,只是硅片短期贡献了更多利润。组件直接面向终端2C客户,因此市场、品牌和渠道是核心,隆基正在加大与下游能源央企的合作力度,也在布局BIPV细分市场的渠道资源。从隆基一路战略进击策略来看,隆基应该是不满足于只做一个光伏制造企业,最终可能会成为一个能源企业。
还有一个具备从制造业转型成为能源企业的,就是阿特斯。从阿特斯的全球业务来看,阿特斯以组件为核心,上游部分一体化,下游拥有全球的光伏电站开发和运营业务,累计开发光伏电站5.7GW,项目储备超过20GW,同时依托光伏业务渠道资源还开拓并积累了大量的储能业务,在建及储备项目超过8.77GWh,实际上已经具备了一个能源企业的轮廓,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光伏制造企业。
除了隆基、阳光和阿特斯这样的巨头,还有正泰、中来这样的二线光伏制造企业在户用光伏这个细分市场深耕,正泰2020年新增户用光伏1.8GW,同比增长80%,而中来刚刚跟国电投控股子公司签署合计超过7.2GW的户用光伏开发合同。不论一线还是二线光伏企业,战略延伸思维实际上也是一致的。
在光伏企业转型能源企业的过程中,“光伏+储能”将是一个很重要的业务战略和发展趋势,甚至是“光伏+风电+储能”、“光伏+氢能”乃至“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充电)”等综合性一体化的能源解决方案。
实际上,在隔壁的风电行业,我们看到明阳智能已经在践行这个战略,开始了“风电+光伏+储能”的业务布局,2020年11月明阳智能拿下内蒙古通辽的“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包括1.7GW风电+300MW光伏+320MW/960MWh储能,近期更是跨界投资30亿元建设5GW光伏电池及5GW组件项目,还与锂电巨头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补齐“风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业务短板,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风电设备企业。
殊途同归。
作为能源企业,在开发过程中,会涉及较大的资金占用,因此对融资能力要求较高,当然项目越优质,融资能力越强,本质上还是开发能力。资金的投入,可以获得资本的回报,这是能源开发业务的盈利模式所在。同时,对于收益率较高的资产,还可以阶段性持有,丰富或平滑公司业绩。
光伏制造企业向能源企业转型,就类似一个建筑建材企业转型做房地产开发,向下游延伸,更贴近客户和市场,资本投入更高,商业模式及盈利模式也有所不同,资本市场认可度和估值水平会更高。
03
最终买单人的能源国企或金融机构
本公众号前期曾经写过一篇《新能源资产管理行业,正在应运而生》,其中提到,“碳中和”将形成海量的新能源资产,其中包括大量的光伏资产甚至储能资产。
由于光伏资产的投资是资本密集型业务,因此适合具有较低资金成本的投资机构。在国内,能源国企具有先天优势,也因此在光伏平价之后,能源国企成为光伏项目的投资主力,国家电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电站持有企业。
当然,如果国内利率不断下移,光伏电站的收益率会更显得更有吸引力,不排除金融机构也直接进场投资光伏电站。实际上,在没有能源国企这个角色的美国市场,在低利率甚至负利率背景下,金融机构是光伏电站投资的主力。
因此,在光伏下游的最终买单环节,具有低成本资金优势的能源国企乃至金融机构,将成为主力。他们将与上游光伏开发企业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
对比而言,国内民营资本先天资金不足,在光伏电站持有环节,更多是作为能源开发商战略性阶段持有,并不具有长期持有的能力及动力。
总而言之,我们基本上可以把光伏行业未来的产业格局划分为三类,他们互为依存,需要具备不同的资源禀赋:
一是坚守上游制造的企业,专注单个环节或者多个环节,作为2B业务需要追究极致的性价比,也就是更高的效率或品质,更低的成本;
二是下游光伏系统品牌为核心的能源企业,将光伏硬件转化为能源及现金流,作为2C业务面向市场开发回报率更高的单一或综合能源项目;
三是光伏电站的投资企业,作为最终买单人,需要追求更低的资金成本,本质上就是一个资产管理角色,嫁接光伏资产与投资人(或自筹资金)。
欢迎对号入座。
文章来源:Mr蒋静的资本圈
光伏在线,全球视野;
特约评论,专业解读。
公众号“ 全球光伏”(原“光伏测试网”),在保持原有技术专业特色和质量认证解读的基础上,更注重全球光伏市场重要资讯,分析各国光伏政策和趋势,传递领先企业、领先产品、领先技术的最新动态。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原创或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公众号平台对文中观点不持态度。如内容有不实或者侵权,请留言与本站联系。
往期精彩内容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光伏测试网网站了解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