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微”调研】统筹自然资源 服务乡村教育振兴
编者按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今年4月省厅启动开展了“四微”调研活动(微主题、微调研、微建言、微创新),在全系统大兴调研研究之风。作为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的最后一公里,乡村、城区、社区的建设管理和服务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近期,全系统多个部门从自然资源视角对基层乡村教育、城区建管、社区规划进行了走访调研,湖南自然资源陆续将系列基层一线调研报告予以刊发,供学习交流。
统筹自然资源 服务乡村教育振兴
——湘西州保靖县溪洲村微调研
省自然资源事务中心发展事务部 李洋
省厅乡村振兴驻溪洲村工作队 刘启
近日,我们前往省厅乡村振兴对口帮扶点溪洲村,调研乡村教育振兴。通过与阳朝乡政府、当地自然资源部门以及学校相关负责人交流,结合了解的情况分析和思考如下。
01
基本情况
阳朝乡地处保靖县东南部,东与古丈县毗邻,辖14个村。现有阳朝中心小学、仙仁小学2所完小,有夕铁、阳朝和尧洞3所村小,在编教职工62人,学生538名,其中,住校生189人,陪读租房生110人,占比分别高达35.13%、20.45%。坐落于溪洲村的阳朝中心小学交通相对便利,在校生464人,占全乡学生总人数的86.25%;仙仁、夕铁、阳朝小学分别有学生55人、11人、8人,尧洞小学暂时闲置。
02
存在的问题
教育资源过于集中,农民子女上学难。
几轮合乡并镇和教育资源整合衍生出一系列问题。据了解,阳朝乡村小只有一二年级,村内无教学点的一二年级学生需要前往阳朝中心小学就读,且大多由家长租房陪读;小学三年级(含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需寄宿,村内儿童上下学不方便。
农村教育闲置资产问题多,盘活处置利用难。
据了解,过去撤并停办的农村校舍校产,包括教育用地、地上建筑物及附属设施等普遍存在权属不明确的问题,不利于处置利用。例如,现在的仙仁小学是原仙仁初中部撤并后迁进来的,占地约10亩,仅有学生55名,大部分教室空置;原仙仁小学旧址采取分包到户的方式进行处置;尧洞小学、阳朝小学占地约1.5亩,除保留两间教室外,其他全改做村部使用。
校内外配套缺失或老旧,配套用地需求大。
学校方面,当前,阳朝中心小学师生较为集中,现有学校食堂场地规模过小,已不能满足全校师生就餐需求。此外,缺乏供师生室内开展活动的场所。家长方面,陪读家长租住房源以杂屋、平房为主,空间狭小、环境较差,且多在省道附近,车流量大,长期存在安全隐患。
现有供水设施老旧,保障全年用水难。
目前,村民生活用水以山泉、水库水为主,供水设施年久失修、故障率较高,枯水期用水困难,学校尤为突出。阳朝中心小学虽然接通了溪洲村的供水管网,并在村以南的麦坪村自建了一套供水系统,但仍然无法解决9-10月枯水期用水问题。
03
工作建议
一是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加强对教育用地的保障。
积极争取省厅乡村规划“一师两员”制度试点,科学合理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为乡村振兴提供空间支撑。充分考虑全面放开三孩政策后农村适龄学童逐年增加的趋势,在乡村规划中注重对教育设施用地的保障,有效布局乡村学校,实现村庄规划编制与教育布局规划有效衔接。
二是加快盘活闲置校园校舍,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指导农村闲置的教学资产办理产权证,尽快明确权属,为盘活农村教育闲置用地奠定基础。推动拆除危旧校舍,实施闲置用地复垦工程,用好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所得收益优先用于乡村教育建设。积极探索商业化用途如出租、作价出资入股,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经济保障。
三是加快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强化乡村用地保障。
探索灵活多样的供地方式,优先满足义务教育、学校改扩建、集体租赁住房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用地需求,着力改善解决农村孩子上学远、上学难等问题。
四是做好抗旱找水打井工作,增强用水保障。
发挥省厅地勘工作优势,在抗旱找水方面给予资金、项目倾斜和技术支持;加大供水管网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逐步满足村民及学校日均300方用水需求。
往期 ·推荐
黄色预警!湖南这些地方注意防范地质灾害
坚持“三个三” ,违法用地“零增长”!
【“数”说监测保护体系(二)】“三制度”落实任务全处置
@每个手绘地图小能手!“家国情·湖湘潮·百年颂”手绘地图大赛作品征集完成,评选即将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