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用 实用 管用 ——卫星应用技术体系“湖南模式”的发展历程
2019年以来,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湖南、江苏两省,要做好试点,探索建设贯通省、市、县(乡)卫星应用技术体系,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建设模式”的要求,湖南以“五个原则”为建设纲领、“五个库体”为建设基础、“三大业务”为建设支撑、“五种机制”为建设模式,基本建成了可全面承担自然资源卫星在轨应用评价、遥感数据采集和专题产品生产、自然资源主责主业支撑、区域遥感拓展服务的“1+6+14”省级卫星应用技术体系。
2021年4月,我省作为自然资源卫星应用体系建设部、省、市、县(乡)贯通试点省份,受邀在全国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体系建设交流会上布设成果展,并做专题报告,推广湖南各级卫星中心建设情况、应用服务方式及市县节点建设经验。
“五五三五”的卫星应用技术体系建设模式
有何妙处
让我们一起来探个究竟
⬇⬇⬇⬇⬇
以“五个原则”为建设纲领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既满足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督察执法、空间规划行业对不同规格的要求,同时拓展发改、农林、水利等行业对遥感应用需求,实现自然资源行业内部纵向到底,省直部门全行业应用服务横向到边。
资源节约,务实管用
充分利用省级中心、各联建单位、市县节点已有的软硬件设备和数据资源,保障卫星应用产品在自然资源管理的业务需求,兼顾其他行业需求。
强化应用,弱化机构
市、县节点的建设以扩大市县遥感应用统筹的宽度、加速部省遥感应用产品行业应用进度、加强遥感应用工程化程度、提升市县主要领导持续关注的温度、加快遥感应用科技力量聚集的密度五个维度为工作要义,依托现有力量建设市、县节点,不搞大开发、强抓大应用。
因地制宜,聚焦创新
突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湖南在湘江母亲河保护、洞庭湖及周边区域生态环境、大湘西乡村振兴等方面对卫星遥感数据和技术的要求,创新自然资源系列卫星应用技术,促进工程化、规模化。
协同实施、共建共享
省市县三级层层统筹、层层保障,根据业务需求,建立不同的省市联动模式和县级工作模式。
以“五个库体”为建设基础
01
资源库
影像资源子库
专题资源子库
基础资料子库
02
产品库
影像产品子库
软硬件产品子库
专题监测产品子库
03
案例库
涉及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基础测绘、地质勘察、督察执法、生态修复等案例30余个。
04
人才库
全省参与卫星应用技术体系建设总人数450人。
05
技术库
按在轨评价-数据处理-应用服务的建设思路,建立省级中心关键技术和算法模型。
以“三大业务”为建设支撑
我省实施的遥感影像统筹、1+N卫星监测、自然资源湖南省卫星应用网络建设全方位夯实数据基础、应用基础、网络基础,为构建全省卫星应用技术体系提供了坚实支撑。
实施全省影像统筹
全省遥感影像统筹工作的主要成效:一是数据保障能力显著提升。2021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优于1m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本省季度覆盖。二是遥感应用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自主研发了“卫星云遥”系统,实现了需求响应和数据生产及推送服务的全过程管理,打造了“一云两端”的一站式服务,为构建湖南省卫星遥感应用生态圈提供了坚实的平台保障。
开展“1+N”卫星监测
“1”是常规监测,对全省土地利用现状开展的全覆盖监测,全面、动态、及时、准确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N”是专题监测,包括违法用地、耕地数量、农民建房、耕地使用、无证采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新增补充耕地开发项目后期管护、生态修复、长株潭绿心地区、重要河湖等专题监测。通过工程化运行,月发现、季小结、年总结工作模式和省市联动机制不断成熟。
建设自然资源湖南省卫星应用网络体系
以满足省、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遥感数据、产品、技术和服务的需求和其他厅局单位行业应用为导向,我省已建成以省、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及其技术支撑单位为依托的1+6+14的卫星应用网络,持续开展了高分7号、ZY1-02D等新型卫星在轨监测评价;联动地勘、地灾、规划、测绘等应用节点,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村庄规划编制、地形图更新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结合各级部门、行业对遥感应用的需求,联动市州(县)节点开展了虾稻田识别、采煤塌陷区监测、水稻种植区识别等特色应用;建立了自然资源卫星应用网络运行标准。
以“五种机制”为建设模式
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卫星应用网络建设要求,充分融合省、市、县三级的资源与技术优势,通过省市—市县联动的方式开展市县节点建设工作,初步构建了省市“协建、共建、帮建”的市级中心建设模式和市县“统建、分建”的两种县级节点建设模式,形成了纵深化的卫星应用网络体系,2021年新增市州级遥感应用工程化案例20余项,县级应用案例10余项,有力地支持了全国卫星应用技术体系“一盘棋、一张网”的布局,发挥了“湖南模式”的样板作用。
01
省市联动模式
省市联动建设模式主要以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直属单位为依托,结合市州行业部门的遥感应用服务需求,将省市联动分为共建、帮建、协建三种模式,按照“评审-批复-运行”的模式推进市级中心的建设,目前全省已稳定运行14个市级中心。
协建模式
针对能力较强的市级中心,省级中心配套影像统筹相关的原始影像成果和技术培训,市级中心开展自然资源及其他遥感应用服务。
帮建模式
针对基础一般但具有较好的业务拓展意识的市级中心,省级中心配套影像统筹相关的原始影像成果、标准产品、软件产品和技术培训,市级中心提供产品应用反馈技术报告和行业应用服务。
共建模式
针对缺乏遥感应用技术经验、人才队伍、基础较弱的市级中心,省级中心提供中心发展规划编制,建设运行指导服务,提供核心骨干培训和业务化系统建设。市级中心提供工作经费,保障人员队伍,推动地方工程化应用。
02
市县联动模式
市县联动模式的主要是以县市区自然资源局为载体,按照“运行-评估-挂牌”的方式推进县级卫星应用节点建设工作,目前已经在全省开通运行20余各县级节点,根据县市区卫星应用统筹能力和机制成熟的程度,将市县联动分为统建和分建两种模式。
统建模式
针对熟悉航空、航天遥感及地理信息行业管理,掌握遥感应用拓展工作流程的县级节点,建立面向全行业建立年度成果对接和需求征集机制。
分建模式
针对能力较弱的县级节点建设单位,县级节点收集整理本节点工程化应用遥感应用工需求,定期报送至市级中心。
目前省级卫星应用技术体系已初步形成,应用领域涵盖自然资源、发改、财政、生态环境、交通、水利、农业、文化旅游、审计等行业部门,国产卫星在各行各业发挥着的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文稿:科技处
编辑:伍 茜
初审:倪 凌
审核:艾林书
往期 ·推荐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自然资源厅畅谈心得体会(一)
省厅召开生态修复处、地勘处、矿业权处、矿保处年度工作总结及务虚会议
向未来,敬自然
【美在自然】回首2021,难忘这些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