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川田: 一个皖南小村的旧闻与新事
本书作者跳脱出传统的叙事视角,为小人物发声,使得一个村庄的人物群像竟是数亿农民的缩影。该书流露出的底层视角和人文关怀,令我们对城市化和现代化不得不做反思,启发我们思考的,还是“我们从何处来、身在何处、往何处去”。
——温铁军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知名三农学者
每一个根在农村或关注农村的人,
都能直观地感受到当下农村的巨变。
农耕方式、婚姻市场、交通状况、
传宗接代观念、基础教育、
亲属称呼、传统风俗……
无一不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抽旱烟的老农。
而农村的主角——农民,
在历史中总是沉默。
他们不甘随波逐流,
却又无力掌控。
谁会记得他们的声音?他们的愿望?
在安徽,
在歙县,
在一个叫做满川田的地方,
生长于斯的作者汪冬莲,
沉身打捞起家乡皖南山区小村
近四十年来的旧闻新事。
满头银发的汪老太太85岁了,还在山坡地里刨食,
她说儿孙都在外面工作,地荒了可惜。(摄影 潘立昇)
启发我们思考那最初的问题:
我们从何处来,身在何处,又往何处去。
《满川田纪事:乡土中国的农民群像》
ISBN:9787300228280
定价:35.00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放活耕地经营权,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施农村宅基地财产权的抵押、担保、转让等农地流转政策,人们在撬动着乡村这块沉睡多年的海量财富的同时,也推动着传统的农耕社会变化的步伐,乡村建设即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
为了记录那些亘古以来就在土里刨食的人们的生活嬗变,记录他们面对千年一遇的社会转型时那种突围与奋进、固守与涅槃,我决定选取我的家乡——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下辖的一个1 000多人口的山村满川田作为典型,做一个内陆乡村40年社会变迁的全景描述,以此献给伟大的变革时代,献给那些在这波城镇化浪潮中,注定必须留在农村,从事土里刨食事业的最后的农民。
在书中,我将细细描绘40年来乡村农耕方式的变化,婚姻市场的渐变,交通状况的改善,传宗接代观念的瓦解,基础教育的撤并之痛,皖南民居的零落,亲属称呼的流变,传统风俗的遗失;描述泥腿子上岸后,如何充分挖掘山村的土特产潜力以实现经济的自我救赎,进城农民工有融入的喜悦也有受伤甚至丧命的悲痛;以及城镇化和市场化浪潮下,当今中西部农村的普遍景象:无心向农的农民对农业生产实行粗放式管理,大量山地遭到弃耕,村庄在萎缩,赌博成为乡村最有生命力的娱乐方式,化肥农药成了农民的亲密伙伴。
我在书的最后指出,历史已经把我们这一代人推向了使命的前沿,我们必须传承农耕文明的遗产,又必须超越前30年农业生产在品质上和投入上的倒退和亏欠……以社区为支撑的生态农业(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生产模式(简称CSA模式),是拯救化学农业即当下中国的主流农业的唯一出路。
本书解剖的虽是满川田这只小麻雀,实则想挖掘出当今中西部农村典型的生产生活形态,从描摹我国著名的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徽文化(其他两项为敦煌文化和藏文化)所在地古徽州乡村社会近40年来的变革与遗失、突围与困窘、承继与湮灭出发,为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村留下记录与思考,留下一份内陆乡村的历史档案,展现一个文字工作者的村庄史记录以及由此发散的对三农问题的人文思索。
作者以安徽歙县下属的满川田村为样本,撷取代表性的三四十户农家,采用解剖麻雀的方式,反映近四十年来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脉络和生存现状。
通过书中的文字,能够强烈感受到作者对农村的深厚感情,对农村未来发展、农业生产现状的深切担忧。这样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即便像安徽黄山的农村,那么钟灵毓秀的一方水土,也因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而伤痕累累,徽文化的遗产同样存在着大量消失的隐忧。
值得期盼的是,作者提出了农村目前存在的大量问题的解决之道,抛砖引玉,我们期待着梦想照进现实的那一天。
——蒋亚平,原中国国土资源报总编辑
云雾中的黄山余脉山中村,有几分人间仙境之感。
(摄影 凌云龙)
视角特别、身份特殊、亲情特色,使本书的乡村记录更具独特之处,理性的反思与批判也因此更添力道。作者所推崇的CSA模式,虽然未必会成为今后农业生产的主流模式,但正在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陈伟,安徽日报农村版报社总编辑
满川田的前世与今生
2.山沟里游动着节庆“鱼”
5.出门打工VS在家做光棍
13.那些早慧的花儿
7. 山寨人家
扫描上方二维码,
即可快速下单!
人文书托邦微信号:renwenshutuobang,每天推送精品读书信息,点击右上角按钮可分享到朋友圈,点击“阅读原文”可获知该文更多详细资讯,或直接购买所荐图书。
人文书托邦读者俱乐部QQ群:216643966,在这里,结识和你一样的人文爱书人。
如有书评自荐或阅读反馈,请直接回复;媒体联络,也请直接回复或私信新浪微博@周粥粥姑娘、@人文书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