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学了,你收到赠书了吗? | 第四届社会研究方法论坛后记

2016-09-06 小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人文书托邦

社会研究方法作为发现社会、探究社会的利器,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社会研究方法的发展和变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那么,如何更好的理解、运用数据?如何在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运用好社会实证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如何研究和思考社会?


8月1日至3日在青岛举办的第四届社会研究方法论坛回答了这些问题。




这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培训中心共同举办,共有来自全国144所院校和科研单位的318位高校的教师及部分学生参加。


300多人的会议厅都坐满啦


这些教师来自多个专业领域,除社会学外,还有新闻与传播学、公共管理、教育等学科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论坛和学术中国开设了网络直播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教学与研讨的统一。



学术中国正在代表在线学员提问


此次论坛共邀请了6位社会研究方法领域的学界专家:来自南京大学的风笑天、吴愈晓教授,来自北京大学的邱泽奇教授,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潘绥铭教授和王卫东副教授,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应星教授。


8月1日上午,风笑天教授带来的演讲题为《生育意愿研究中的方法问题》。“生育意愿”只是一个引子,借此,大家了解在进行一项社会调查的过程中,应该考虑、注意和具体实施的研究方法。




下午,潘绥铭教授的《定量社会数据分析:基础和应用》一讲,也点燃了现场学员的热情。大家跟随潘教授,理解“深度访谈”这一社会研究方法,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采访者本人所应建构的价值观、研究态度以及研究方法等。




8月2日上午,邱泽奇教授的《对大数据及其运用的理解与误解》一讲,通过情绪传染试实验、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等真实、生动且贴近现实的案例展示,揭示了社会研究过程中,对大数据及其运用的理解和误解,引来现场掌声一片。




下午,应星教授则介绍了《叙事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其中介绍到叙事研究中的事实与伦理问题、在中国社会研究中运用叙事的限制等问题,其中提到的问题意识、文献爬梳工作等,引人深思。




8月3日是论坛的最后一天。但讲座嘉宾及与会老师们热情不减。吴愈晓教授的《定量社会数据分析基础及应用》一讲,从定量分析的常见问题入手,分析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在“方法与数据”上的不同,指出好的研究体现在研究问题、理论和研究设计,而不是精致复杂的模型。




下午,人大社会学系副教授王卫东《社会调查数据分析的新技术》,则着重向与会教师介绍了社会调查数据分析中,现在所常见、常用的三代空间统计分析软件:ArcGIS、STATA、R。


 


全场主题演讲侧重实用性、操作性和可借鉴性,深受与会师生的欢迎。





课间来自不同高校的师生和专家交流,探讨教学教法、日常科研心得。




作为参会人员的小邦,看到大家的评价和鼓励,心里也是暖暖哒。








 活动期间,我们还开展了配合学员日常需要的教学、科研样书书展,老师们根据教学需要,现场填写了增书单。这两天,暑期结束,老师们开始备战新一学年,我们的样书也已经分批发出。






日前,大部分老师已经收到了样书。




如果有还没收到样书的参会老师,可以后台直接与我们联系。


人大出版社教材赠书活动面向全体教师,欢迎加入全国社会学教师QQ群195761402,参与日常互动,并随时申请教材样书和课件!





人文书托邦微信号:renwenshutuobang,每天推送精品读书信息,点击右上角按钮可分享到朋友圈,点击“阅读原文”可获知该文更多详细资讯,或直接购买所荐图书


人文书托邦读者俱乐部QQ群:216643966,在这里,结识和你一样的人文爱书人。


如有书评自荐或阅读反馈,请直接回复;媒体联络,也请直接回复或私信新浪微博@周粥粥姑娘、@人文书托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