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沙龙纪实 | 吴晓东: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现代文学”
2016年4月22日下午,吴晓东教授的通识教育沙龙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大树咖啡厅成功举行。北京大学中文系吴晓东教授与来自多个专业的十余位同学畅谈,就同学们感兴趣的学术话题展开对话。吴老师在沙龙上一一回复了同学们所关切的问题,其中既涉及了有关现代文学研究本身的话题,也有关于文学的整体性与规律性的问题,还有同学们自己的人生困惑等。
本学期吴晓东教授开设的通识核心课程是《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选讲》,本课选择20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间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意在丰富选课同学文学视域的同时,提升同学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理解、鉴赏和认知,感受和认识中国现代文化和历史,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
图为沙龙现场
在沙龙上,一位即将踏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同学就“现代文学”的学科问题向吴老师请教。她想知道,如何能将“现代文学”上溯古代、下至当代的历史观落实在具体的学术研究之中。吴老师首先肯定了该同学在历史的远景之中思考“现代文学”的方式,认为当代问题是我们考虑现代问题、近代问题,乃至古代问题的“现实出发点”。换言之,所有研究都会隐含着某种“当代意识”。而“当代问题”的复杂性还在于它与世界视野息息相关。“当代问题”在“现代文学”研究中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作为当下的问题意识与视野,另一种则是直接切入当代的话题,并进入当代文学的具体研究。吴老师就对北岛的诗歌有着持续性的关注,还探讨过阎连科小说《受活》中的乌托邦话题,最近关注诗人欧阳江河的长诗《凤凰》等。但并非所有现代文学研究者都会触及当代文学研究,更多的研究者则是将当代文学作为研究中重要的出发点或参照系。现代文学专业的老师似对近代文学的关注更多,吴老师向同学推荐了夏晓虹老师、王德威老师的晚清研究著作。老师鼓励大家,通过读书建构起长时段的视野,打破“近代”、“现代”与“当代”的历史壁垒与条条框框的限制,也许可以透视出更长时段的具有贯穿性的文学话题与文明话题,使文学研究获得新的气象。
图为沙龙现场
一位有着经济学学习背景的同学对于“现代性”的话题十分好奇,在她看来,她所学习的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一整套“现代社会”的基础之上的,那么文学的“现代性”的内涵又是什么呢?吴老师指出,“现代性”的话题是九十年代流行起来的话题,与对八十年代“现代化”思潮的反思有关。“现代化”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愿景,是一种乌托邦想象,这种想象在铁凝的小说《哦,香雪》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小说讲述的就是一个乡村的孩子如何走向世界的故事。在铁凝的小说中,冰冷的铁轨被书写得极具温情,这与日本作家片冈铁兵对铁轨的描述不同,在片冈铁兵笔下,铁轨与火车进入日本山村,正标志着“村里的新文明史开始了”,但其中更多的则是畏惧感与疑虑感。而在八十年代初,铁凝写作的《哦,香雪》,十分贴切地表现了那一代人对未来理想中的现代化的中国的憧憬。事实上,早在现代主义时期,西方就已注意到作为制度的“现代化”充满了问题,“现代性”作为反思性的概念随之出现,它意味着对现代化的多维反思,其中的“审美现代性”构成了对社会制度层面的现代性的反思。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的研究者多借鉴现代性的反思视野,并一直影响至今。
对于如何看待木心、鹿桥等作家的海外写作的问题,吴老师认为,木心与鹿桥所创作的文学,提供了一种文学样板,具有相当大的语言的审美乌托邦的意义,让我们发现,原来汉语写作还有如此的可能性。鹿桥写作的《未央歌》,构建了西南联大的乌托邦,与今天大家对理想教育的想象相吻合。可以说,木心、鹿桥等作家的海外汉语写作的更大的意义在于,它们为现代的汉语写作提供了一个遥远的参照系。
图为沙龙现场
同学们对吴老师的新书《临水的纳蕤思:中国现代派诗歌的艺术母题》十分感兴趣,请教老师关于现代诗歌研究的问题。吴老师分享了自己研究诗歌与写作此书的体会。在书中,老师试图把握的是诗歌中那些真正感染人心的部分,如诗歌的语言、想象力,诗歌主人公孤绝的姿态、对世界的认知,诗歌中的种种审美形象等。在吴老师看来,三十年代的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的诗作,是一种更趋成熟的诗歌,也是极具审美性的诗歌。此书从意象分析的角度进入诗歌的原型分析,艺术母题分析,并以“纳蕤思”统摄总体的结构。而吴老师真正想讨论的话题则是究竟应该怎样读诗,怎样真正进入诗歌的艺术图景的问题,他希望可以从诗人的诗歌中感受到生命的艺术,进而理解艺术的发生与艺术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