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纪实|罗炜:中国形象在德国的变迁
博雅哥说
本次推送为大家带来的是外国语学院的罗炜老师的博雅沙龙活动纪实。以“中国形象在德国的变迁”为主题,罗炜老师和同学们主要主要深入探讨了下列内容:
●中国形象在德国经历的变化
●中西方文化交流时的注意点
●比较研究的方法和技巧的分享与交流
Vol.365.2
博雅沙龙
沙龙纪实:中国形象在德国的变迁
12月2日下午,第39期博雅通识教育沙龙顺利举行,主讲嘉宾为《德语名家中国著述选读》课程的任课老师罗炜教授,沙龙主题为“中国形象在德国的变迁”。两个小时的活动过程中,罗炜老师与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和中国网的参会人员一起,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角度,梳理历史脉络,探讨现实状况,问答交替,气氛热烈。
图为正与同学们交流的罗炜老师和助教
对于中国形象在德国的变迁,罗老师结合大家关注的兴趣点,从儒道传统文化思想、“黄祸论”的历史渊源和现当代德国民众的中国印象三个方面,进行了展开叙述。对于传统文化在西方的接受,罗老师指出,儒家与道家思想传入欧洲始于十八世纪,相比于启蒙思想家眼中近乎“封建迷信”的道家非理性思想,儒家的政治、伦理学说,在当时便受到了启蒙时期许多大家的青睐,形成了以尊崇儒家文化为主的中国正面形象;而十九世纪,由于中西交往中政治经济冲突的加剧,对于中国的负面形象转而占据了主导地位;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陷入了思想等各方面危机,此时对于中国封建王朝的否定决定了西方对其官方意识形态——儒学的全盘否定,而在反思“义和团运动”过程中浮出水面的道家思想,则因其倡导“无为”等特征适于缓解西方的思想危机,而受到极大的关注,德国甚至在1910-1925年形成了一股“道教热”,产生了大量相关的文学、哲学和社会学理论与书籍;此后,西方在对于中国文化的进一步研究中,重新发现了儒学的价值,并对中国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亚洲四小龙”的腾飞也促使新儒学勃兴,西方儒学研究的势头甚至又一度盖过了道家思想的热潮。在“黄祸论”的历史渊源上,罗老师认为其最初建立在欧洲人对于西侵的蒙古人的印象之上,甚至与更早时的匈奴有所关联,此后中国对于帝国主义侵略的抵抗是这一论断始终存在的重要原因,到1900年威廉二世发布《匈奴宣言》标志着其达到一个高潮,而日俄战争则促使其又一次兴起,直至今日的“中国威胁论”也与历史上的这一论断不无关系。罗老师强调,无论是历史上的“黄祸论”,还是现当代德国和西方始终存在的负面中国印象,都与各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并且具有每个时期自己的特点,不能脱离开时代背景单独讨论。
在中西方交流主题的探讨中,罗老师结合历史事件和个人经历,与大家交流了一些想法与观点。罗老师认为,中国对西方的学习开始于洋务运动时的学习器物,到中日甲午战争后学习政治制度,再到五四运动后学习西方的一切,是出于想要改变自身屈辱状况的迫切愿望,但近代的全盘西化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有所中断,直到近一二十年逐步兴起的“国学热”,才促使我们重新拾起自己的文化传统。这使得欧美尤其是美国的汉学发展占据了先机,但这也反过来可以推动我们回归传统,深入研究。罗老师提醒大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有自身独特的个性,并且这一个性会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我们要看到现有的西方中国形象的片面性,也要承认中国的西方国家形象的片面性,学会辩证地、批判地看待文化交流中的现象与问题,耐心地与对方沟通,拿出证据以理服人。
图为通识联播“德语名家中国著述选读”沙龙现场
针对在场大多数人从事人文社科领域的学习与研究的情况,罗老师与大家分享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对于人文社科学科研究的看法和建议。罗老师介绍,在比较研究中存在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两种方法。在国际学术界中,美国支持标新立异,认可对于无实际关联的相似对象进行平行研究,而德国则相对保守传统,要求必须是对有实际关联的对象才能进行比较研究,即影响研究。十分有意思的是,乐黛云在其《比较文学简明教程》中提出,要推动比较文学研究的发展,就不应排除平行研究的可能性。而比较研究因其要求对两个比较对象都非常熟悉而带来的困难性,罗老师认为无法避免,但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传记,理清同时代人物关系,以及咨询相关专家教授,甚至是活着的作家本人,来降低和克服。罗老师指出,文化始终服务于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层面的推动常常能促进一个学科的快速成长,但事实上每个学科都应受到重视与支持。罗老师鼓励大家,在自己的学科中,用强有力的研究成果,赢得学校甚至是国家的支持,如二十世纪初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周馥、劳乃宣、辜鸿铭、推动“中德文化交流的使者”卫礼贤译介中国经典著作一般,用自己的实际努力,推动学科的发展与壮大。
沙龙活动全程采用问答的方式进行,大家颇具思考深度的提问令人印象深刻,罗老师娓娓道来的详细解答也令所有人受益匪浅。活动结束后,许多同学恋恋不舍地留在会场,与罗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疑问,聆听罗老师的解答与建议。相信在这样的对话中,会从不同学科的角度产生对于中德、中西文化交流这一母题的进一步思考,也为这一领域的各类研究孕育着新的希望。
文力 编辑 / 禹晗 校对
通识联播,每晚6点准时为您播报
通识经典丨 课程大纲 丨 微访谈 丨 走进课堂
阅藏知津丨 通识讲座 丨 讲习班 丨 博雅沙龙
来稿请寄:tongshilianb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