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沙龙纪实 | 丁宁:无墙的博物馆——国外公共艺术掠影

2017-04-23 刘文文 通识联播

博雅哥说


本文是本学期的《西方美术史》课程通识沙龙纪实。在这次沙龙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丁宁教授以“国外公共艺术”为主题,从古代和现代的视角展现了公共艺术发展的历程,并对于公共艺术和人的审美、艺术和民族历史觉悟的关系、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展开了思考。


在这篇文章之中,你将看到:


· 艺术如何走向“公共性”?


· 古代和现代的公共艺术及其内涵


· 公共艺术受到的既有的艺术形式的限制,以及艺术和生活的关系


Vol.465

博雅沙龙

    沙龙纪实 | 丁宁:无墙的博物馆——国外公共艺术掠影

4月14日下午,第30期通识教育沙龙在北京大学二号教学楼全球大学生创业中心举行。来自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丁宁教授在近三小时的时间里,以“国外公共艺术”为主题,通过展示丰富的图片,深入浅出,与来自不同学校各个专业的学生分享了自己对国外公共艺术的考察与思考。涉及内容大致有:史前社会中的“公共艺术”、古希腊公共艺术及其现代个案、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丹麦、维罗纳、都柏林、伦敦、奥斯陆、柏林)、巴黎公共艺术、美国公共艺术、东欧公共艺术与大学校园中的公共艺术。


图为通识沙龙现场


丁老师以BBC一部名为“中国欺骗了世界的眼睛”的节目为引,提出随着中国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特点在逐渐消失这个问题。伴随着这个问题的出现,新的问题接踵而至:每个城市怎样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个性?怎样在每个城市中做出具有个性化的文化提升?丁老师根据自己被邀请做城市规划的经历,认为公共艺术的发展应该有其自身的规律。在谈到公共艺术的话题时,会有各种声音,但有些声音却令人更加迷茫。譬如有人联系公共政治谈到:“公共艺术应该建立在现代意义上的公民社会的民主选择意志上。”然而这是不是艺术呢?丁老师认为:“艺术如果成为一种政治程序,则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以卢浮宫为例,现在证明“当时没有走民主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原因在于“如果艺术家在选择艺术品的各个面貌时,如果有投票,则意味着大众平均的审美能力会决定艺术品最终的面貌,而这是十分可怕的,因为许多大众现有的审美水平并不理想”。


艺术一方面要有自己的规律,另一方面要有历史发展的文脉。丁老师从位于英国索尔兹伯里平原上、距今四五千年的巨石阵为例开始,提到它虽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公共艺术, 43 34485 43 14988 0 0 3135 0 0:00:11 0:00:04 0:00:07 3134但是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做出如此巨大体量的巨石阵,一定不是个人的力量,也绝对不是针对个人的。虽然我们无法得知其确切的用途,但这种巨大的结构无疑穷尽了当时集体的力量。就其建造的艰难程度来看,我们能够相信原始人建造巨石阵并不是为了一朝一夕的功能,而是希望它可以屹立不倒,我们经过了几千年仍然可以看到这个结构,就已经印证了他们的努力是没有白费的。这种来自远古的巨大的空间和体量与今天公共艺术的追求丝丝入扣,它所具有的“走向公共性”的意图证明了在人类的心理当中,一定有一种超越个人以外的心理空间的塑造。荷兰航海家在南太平洋的复活节岛上发现了三百多尊背朝大海的巨雕。我们同样无法得知它们是如何做的、为何而做,但这种磅礴的气势、广阔的背景和巨大的体量也证实了它们是面向集体而做。因此,这两个例子说明了公共艺术和非公共艺术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公共艺术是面对所有的人,而所有的人也必须面对。


英国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巨石阵,约公元前3100年


智利复活节岛上的巨雕群


期间,一位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公共艺术既然是面对所有的人,那古代近东艺术与譬如古希腊一些神庙建筑等为了宗教信仰而建造的神庙之类的建筑目的当然是为了普及宗教信仰,所有人都要面对这些神庙,但是这样的神殿最内部的空间只有最高级的人员才能进入,那么这算不算公共艺术呢?”丁老师回答道:“神庙的外观包括外墙上的装饰是没有特许的人也能看到的,譬如自由民也能看到。其实神庙的外观已经有非常丰富的艺术品,这也都是有公共性质的。而且这种公共性质有时体现出的周到考虑的程度令人惊讶。古希腊的雕塑家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所做的东西是给地面上的人看,因此会将比例做一些微调,这或许也体现了视觉的民主。这不是给个别人看的,也不是给艺术家自己看的,会考虑到观看的人的要求。”


这些例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佐证:人除了个人心理满足对应的空间之外,应该还有一个所有的人都要去面对的空间,这就是心理学上会探讨的“集体心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仪式的心理——即人们在同时面对一件事和单独去做一件事时会有着十分不同的心理体验。


丁老师接着讲到了德国考古学家发掘的古希腊早期的迈锡尼文化,认为该文化的遗址显示了一种向外宣示的力量,这是一种要向所有人传达的讯息。随后,丁老师带我们领略了每个城市的公共艺术所显示出的特有的文化:马德里斗牛场的斗牛雕塑正是西班牙所特有的文化,公共艺术非常普遍的做法正是突显一个城市所具有的文化特质,所以在马德里也会看到许多与牛有关的公共艺术。但是这种主题如果没有艺术上的处理则会显得过于直白,因而斗牛雕塑也并不是完全写实的。马德里不仅有牛,也有幻想——马德里的城标是一只熊站立起来,趴在一棵野草莓树上——这与马德里的传说密不可分,“马德里”的字根意思就是“大草莓”。因而,我们就城市的由来和城市处在活跃状态的文化特质来看,马德里的公共艺术抓住的正是斗牛和城市的起源。哥本哈根的美人鱼雕塑依据的是安徒生的童话。这个雕塑在历史上遭遇过六次大破坏,这也证实了一点:公共艺术长期留存并成为一个城市的地标是会遇到很多变数的。当然,这个城市与雕塑之间也产生了不可分离的关系——上海世博会时,丹麦馆带来了美人鱼雕塑。而在这个作品起运的时候,所有的丹麦人都十分伤心,似乎在送别一个有生命的物体。所以丹麦人在精神上已经与这个雕塑无法分割,雕塑已经融入人们的文化和精神生活,如果拿掉,会产生失落感和缺失感,这或许也正是一件成功的公共艺术品所能带来的情感体验。克罗地亚海边一位少女托着鸽子祈祷和平的雕塑不仅增添了城市的浪漫气息,也是一种内心深处发出的对和平的愿望。



安东尼奥·纳瓦罗·桑塔菲,熊和草莓树,青铜,1965年


爱德华·艾瑞克森,美人鱼,青铜,高125厘米,哥本哈根,1913年


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爱丁堡的狗的雕塑来自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现代公共艺术也有一个新的现象:受启发于数字化,将结构简化为垂直和水平的连接,从而产生视觉上不同的感觉、变化和趣味。譬如美国微软研究所前的雕塑就极具趣味性。曼德拉被捕50周年的地点有一个曼德拉的头像,其正面正是曼德拉的头像,而侧面则好似监狱的栏杆,整个雕塑体量也十分巨大。


许多城市也会将曾经活跃于该城市的文化英雄做成雕塑,譬如音乐之都维也纳就有譬如莫扎特、约翰·斯特劳斯等人的雕像;佛罗伦萨的米开朗基罗广场也有米开朗基罗雕塑的复制品。在斯特劳斯雕像附近的法国大使馆前有一座苏联红军的纪念碑,虽然它指向的不是一段值得夸耀的历史,但是今天的奥地利人仍然在维护这一纪念碑,还有人敬献鲜花。因此,这个雕像或许具有特别的意义——一个民族是否能够直面历史,是否能够对历史有一种负责任和反省的态度,所以雕像本身在某种意义上指向的是一个民族觉悟的高度,而不再仅仅是美与不美的概念。同样,在德国柏林也有一座红军纪念碑。因此,公共艺术会深层次的反映一个特定群体内心的状态,这在非公共艺术中是很难做到的。在特殊的历史情境下,公共艺术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国家存亡的标志:譬如英国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的纳尔逊将军的雕像:二战时纳粹的“海豹行动”就以拆掉这尊雕像,将其放在柏林的角落来标志成功拿下英国。


 忠狗鲍比雕像,青铜,爱丁堡


在阿姆斯特丹有一座单纯小女孩的塑像,但是她却与沉重的历史联系在一起。她在二战时被抓入集中营,并写了一本名为《安妮·弗兰克的日记》。爱尔兰首都都柏林有许多爱尔兰人引以为自豪的名人雕塑,譬如乔伊斯和王尔德,这些雕塑都真正凸显出了被塑造的人物的性情。谈到这里,丁老师不禁感慨:“我们的艺术家是否有可能把自己伟大的作家塑造成放松而性情的形象?我们的雕像都是十分正面十分严肃的表现,这也说明了我们在做公共艺术时无疑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约束”。


接下来是法国巴黎的公共艺术之旅。作为欧洲的浪漫之都,巴黎处处充满着艺术的气息:新艺术运动的地铁入口、香榭丽舍大街上的报刊亭、亚历山大三世大桥、埃菲尔铁塔、极具文化软实力的自由女神像等等,都更加强了这个城市历史、文化和浪漫的气息,使这座城市愈发抒情和迷人。巴黎是一个十分适合行走的城市,原因在于随处都可见各种艺术作品,虽然不一定都是好的,但是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一个城市的公共艺术越少,人们的排斥性就越强,反之,公共艺术越丰富,包容性就会越强。


  纳尔逊纪念柱,高51.59米,伦敦,1843年


公共艺术也可以与生活完全对接,譬如艺术家Martin Creed所做的“苏格兰人的台阶”,意在彻底消除艺术品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让人们在生活中完全不会意识到自己所使用的是一件艺术品。


最后,丁老师带我们走入了校园:哈佛大学的约翰·哈佛雕像、普林斯顿大学的狮子、哥伦比亚大学的雅典娜女神像和罗丹的《思想者》的形象、耶鲁大学的《女生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走向天空》等等,每一件都凝聚了独特的校园文化。甚至许多名校都有或许能体现学校地位与身份的亨利·摩尔的雕塑。


在本次沙龙中,丁老师带我们欣赏了众多优秀的国外公共艺术作品,它们丰富着我们的体验,激发了新的灵感与活力。好的公共艺术品会让人感同身受,引起情感的迸发。当然,我们在进一步理解公共艺术意义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思考公共艺术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的问题。


飞扬 编辑  /  钰涵 校对


通识联播,每晚6点准时为您播报

 通识经典丨 课程大纲 丨 微访谈 丨 走进课堂 

阅藏知津丨 通识讲座 丨 讲习班 丨 博雅沙龙


来稿请寄:tongshilianbo@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