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实录 | 伊斯兰教诞生前夕的阿拉伯半岛与阿拉伯人

通识联播 2020-09-30

博雅哥说


今天博雅哥为大家带来的是“伊斯兰教与现代社会”课程在本学期第二周(9月20日)的课程实录。伊斯兰主义是当代国际政治的重要因素,了解中东地区的前世今生,是我们认识21世纪世界发展状况的重要条件。在《古兰经》中,前伊斯兰的阿拉伯被描述为一个对“真正的宗教”无知,缺乏应有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态度的黑暗世界。这一伊斯兰教观念中的“蒙昧时代”,在历史上的真实面目究竟为何?在本节课上,昝涛老师便带领我们纵览了伊斯兰教诞生前夕阿拉伯半岛的地理、民族、文化与政治,为我们揭开了早期阿拉伯世界的神秘面纱。相信对于这段历史的了解,将为我们后续探索伊斯兰世界提供一个思考的基点.


Vol.587

课程实录


伊斯兰教诞生前夕的阿拉伯半岛与阿拉伯人


昝涛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2017.9.20.13:00-14:50

理教203教室


阿拉伯半岛与阿拉伯民族

当代中东有5大主要民族:阿拉伯、犹太、波斯、土耳其、库尔德。其中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的阿拉伯国家,占这些国家居民的绝大多数,还有一小部分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等国,总计人口约3.3亿。在旧的知识体系中,阿拉伯人被归于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北非和南阿拉伯的部分人混有尼格罗人种特征。阿拉伯语为阿拉伯国家官方用语,属闪含语系闪语族;自6世纪起使用源于阿拉米字母的阿拉伯文字。今天,绝大多数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多数属逊尼派,少部分属什叶派。此外,黎巴嫩、叙利亚、巴勒斯坦、约旦还有少数阿拉伯人信仰基督教。


在血缘和民族起源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其实很接近。从民族上讲,犹太群体原是居住在阿拉伯半岛的一个游牧民族,最初被称为希伯来人,意为“游牧的人”。阿拉伯的族源神话有《圣经》和《古兰经》两个版本。根据《圣经·旧约》传说,远祖亚伯拉罕(阿语发音为易卜拉欣)原来居住在苏美尔人的乌尔帝国附近,后来迁移到迦南(今以色列/巴勒斯坦一带)。他有两个儿子——正妻撒拉所生嫡幼子以撒和撒拉之侍女哈吉尔(夏甲,埃及人)所生的庶长子以实玛利(意思是“神听见”,阿语伊斯玛仪)。在《古兰经》版的神话中,伊斯玛仪娶了主尔胡姆族女子(阿拉伯人),生12子,后代是阿拉伯人。(《穆罕默德生平》,pp. 23-25)。而在《圣经·旧约》中,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有两子,长子以扫是阿拉伯人的祖先,次子雅各(阿语发音为叶尔孤白)是犹太人的祖先;而以实玛利被认为流亡埃及不知所终。


从历史-语源学角度讲:在公元前853年的亚述文献中,最早出现了“阿拉伯人”;在公元前530年的波斯楔形文字中出现了“阿拉比亚”;之后希腊-罗马的历史学家开始用“阿拉伯人”指称住在今阿拉伯半岛上的人,半岛上的居民自称“阿拉伯人”则是从南部的也门人先开始的;4世纪以后,在半岛北部也出现了“阿拉伯人”一词。Arab在闪米特文中是沙漠或其居民的意思,无国家之意。在伊斯兰教诞生前,“阿拉伯”指的是半岛上的游牧人——贝都因人(Bedouin)。“贝杜因”一词的阿文意思是“荒漠中的游牧人”,最初是指生活在阿拉伯半岛游牧的阿拉伯人,今天主要是指在阿拉伯半岛、叙利亚、伊拉克以及北非的沙漠、荒原、丘陵和农业边缘地区从事游牧和半游牧的阿拉伯人。在中世纪至近代早期,欧洲人习惯称阿拉伯人为“萨拉森人”(此说法来自希腊人)。7世纪伊斯兰征服后,讲阿拉伯语、出身阿拉伯半岛的人带动了很多被征服地区的伊斯兰化和阿拉伯化。目前共有22个阿拉伯国家。


图为中东板块地缘关系图


再说一说阿拉伯半岛的环境。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地形上,阿拉伯半岛西部较高。半岛西南角的也门地区土地肥沃,宜于耕种,素有“阿拉伯乐园”之称。内部的平原和部分高原被沙砾覆盖,沙漠约占全部面积的1/3。无常年河流,为热带沙漠气候,酷热干燥,农业和生活不易,主要靠地下水。骆驼是古代阿拉伯人最常见的交通工具。阿拉伯的是单峰骆驼。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阿拉伯半岛农作物缺乏,主要适合牛羊马骆驼,因此以游牧民和游牧生活为主导,这里是广阔的内亚草原向北非游牧地带的过渡带,属于沙漠游牧类型。游牧民居住在毡制帐篷里,逐水草而居,生活较为简单、原始;擅骑射,生活半径比定居民大很多,易远征,土地财产观念淡薄。游牧骑兵是冷兵器时代世界上最好的战士,经常对定居的农业社会形成巨大的压力,游牧和农耕间的战争、贸易、征服一直是世界历史上尤其是内亚-西南亚-北非地区的重要主题。直到近代火器大规模使用后,才使得游牧骑兵的优势丧失。这些历史主题,对于理解后来阿拉伯人的征服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理解阿拉伯征服之后蒙古、突厥人在世界历史上的崛起的一个思路。


古代阿拉伯人的民族传统与政治环境

阿拉伯半岛南部是绿洲农业社会,城镇发达;北部生活条件艰苦,社会发展也较为落后。社会组织上,阿拉伯人以氏族部落为基本单位,是一种原始公社制。牧场、水源、沙漠绿洲地区的可耕地是部落的共同财产。传统阿拉伯人的职业以养骆驼、养羊、狩猎和抢劫为主。


古代阿拉伯人的总体特征是以游牧生活为主,财富不易积累,文化不发达。其民族传统,一是崇尚“个人主义”,喜欢游牧,不喜约束,强调自由,生活环境开阔,喜欢野外,至今这也是阿拉伯人中存在的普遍特征;好面子、自尊心强;不喜压迫,好反抗(《穆罕默德生平》,p. 12)。


二是强调部落感情、重血缘,是一个部落-氏族-家庭社会。在阿拉伯人中,每顶帐篷代表一个家庭,每块宿营地代表一个氏族。氏族由上溯5代有共同祖先的人组成,是军事单位;部落由4-5个氏族组成,是政治单位。为了加强势力,部落还会联合成部落联盟。今天在阿拉伯国家中,部落传统依然发达。例如萨达姆政权就依靠自己母亲、继父、母亲的三大部落,领导人都是亲戚。阿拉伯社会中熟人现象盛行,极端关注血缘,氏族部落的酋长称“谢赫”,负责仲裁纠纷、寻找牧场和保护水源。古代阿拉伯人崇尚血亲复仇,某家族的男性被杀,上下五代的男性都有义务为之报仇。报仇的对象是仇人本人或其上下五代中的任何一个成年男性。仇人为了避免被杀,可以交纳“血金”,但这种方式比较耻辱。对阿拉伯人来说,最可怕的事情是失去部落保护。没有了部落保护,个人生命财产随时都处于危险之中。后来,先知穆罕默德因传教失去了部落保护,其影响需要放在这个传统中进行理解。


三是尚劫掠。古代阿拉伯人冲动好战,但也及其冷静。相互劫掠是部落间关系的常态,以劫掠致富被视为光荣而高贵的职业。对此有诗为证::“我们以劫掠为职业/劫掠我们的敌人和邻居/倘若无人可供我们劫掠/我们就劫掠自己的兄弟。”(希提:《阿拉伯通史》)贸易和劫掠被视为向城镇居民索取生活资料的手段(《简明阿拉伯伊斯兰史》,p6)。这一点对于理解后来先知迁徙到麦地那后,穆斯林与麦加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阿拉伯地区的骆驼游牧民


四是极端好客。贝都因人也以好客闻名,若有沙漠旅人扣门,他们必定毫不吝啬、不求回报地提供旅人及随从、牲畜们招待。主人乐于彰显自己的热忱和对宾客的尊崇。


五是古代阿拉伯人普遍存在歧视女性的特征,例如存在活埋女婴的现象。值得注意的,这类现象在伊斯兰教出现后被禁止了。关于伊斯兰教对女性的态度,有一些观点值得我们了解。美国女权主义学者邓尼丝·卡莫迪说:“学者们一致认为,穆罕默德的启示对于妇女来说是给她们带来了相当大的好处,因为伊斯兰教产生之前,阿拉伯妇女几乎还没有任何权利。”([美]D.L.卡莫迪 著 徐钧尧 宋立道 译《妇女与世界宗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年第1版,第153页)《古兰经》在谴责当时人们鄙视女孩的丑态时讥讽到:“当他们的一个人听说自己的妻子生女儿的时候,他的脸黯然失色,而且满腹牢骚。他为这个噩耗而不与族人会面,他多方考虑,究竟是忍辱保留她呢?还是把她活埋在土里呢?真的,他们的判断真恶劣。”(16:58、59) “当被活埋的女婴被询问的时候:你为什么罪过而遭杀害呢?”(81:8—9)。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的,“禁止活埋女婴也反映了伊斯兰教的人道主义色彩,这是伊斯兰教的一大进步。”(范若兰《早期伊斯兰教妇女观与妇女地位初探》载《西亚北非》1995年,第5期。)


在伊斯兰教兴起前,阿拉伯半岛上也曾建立一些大大小小的政权,如南部的马因王国、希木叶尔,北部的希赖王国、奈巴特、塔德木尔、加萨尼等,还有著名的萨巴王国。在六世纪末七世纪初,半岛西北部的叙利亚、北部的小亚细亚、西南部的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属于拜占廷的势力范围;东部伊拉克是波斯的势力范围。两大帝国长期争雄,但均无力深入沙漠地区。波斯扶植祆教对付马兹德教派起义,并趁机夺取也门,于公元575年将埃塞俄比亚人驱逐出去。拜占廷从此失去了对红海出海口的控制。7世纪,局势更加混乱。波斯帝国攻占叙利亚和埃及,进逼小亚细亚;拜占廷东方沦陷。622年,希拉克略成为拜占廷皇帝,相继收复西亚和埃及失地。波斯方面则因连年征战和宫廷政变,已无力对外发动战争。


商业贸易对于当时的阿拉伯人来说至关重要。当时有两条重要的商路:一条在东线,沿波斯湾,经底格里斯河,穿叙利亚沙漠到巴勒斯坦;一条在西线的红海海岸。商贸给荒凉的沙漠赋予了勃勃生机。由于波斯人和拜占庭之间的战争,汉志商道发展起来。由于麦加奉行中立政策,地位上升,成为控制汉志商道的国际贸易枢纽。先知穆罕默德所属哈希姆家族最初就是靠组织阿拉伯部落建立“商业联盟”而起家的。两个帝国的敌对使阿拉伯人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了。


图为唐玄宗时代的欧亚大陆形势图


在伊斯兰教诞生前,阿拉伯人的信仰是多神崇拜和拜物教。每个部落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麦加禁寺有各部落的偶像360尊。(《穆罕默德生平》p16、25-26、;《简明阿拉伯伊斯兰史》,p23)每年举行盛大的典礼和祭祀,半岛各地的人多来朝拜。可见,朝觐在伊斯兰教之前就是阿拉伯人重要的宗教事务。尤其是朝拜天房克尔白,墙上有黑色陨石(玄石),伊斯兰星期后禁止偶像崇拜,但保留了玄石,至今仍为圣物。(关于易卜拉欣和易司马仪建造天房,见《古兰经》3:96-97,2:125-127;关于岩石崇拜,可以参考《简明阿拉伯伊斯兰史》,p25)巴勒斯坦的犹太教、罗马和埃塞俄比亚的基督教、波斯的拜火教带来了不同形式的一神观念,但未能在广大阿拉伯人中扎根,大部分阿拉伯人一直信奉拜物教,只有很少人接受了基督教。受一神崇拜的影响,半岛上出现了哈尼夫派。



麦加的情况

直到5世纪中叶,麦加人主要过着游牧生活。贸易的兴盛使得成为麦加是通往也门、叙利亚和内志的枢纽。当时的麦加人生活富足,吃喝玩乐,但也有明显的“堕落”迹象,比如有人围着天房喝酒。更不用说到处都是偶像(《穆罕默德生平》37)。麦加人还阻止除佣人之外的犹太教徒和基督徒进入,更不允许人非议自己的宗教和信条,反对亵渎偶像者。当时,各个部落是独立的,过着独立的生活。不过,商业和信仰环境已经使麦加具备了超越部落的条件。当然,这对部落而言是危险的。


当时,麦加也出现了传闻,说要有先知出现。古莱氏人很担心,作为麦加重要管理者的、伍麦叶家族的艾布·苏富扬尤其警惕。他说,修道士们需要先知在宗教上开导启迪他们,但我们是靠偶像接近神的人,因此,不需要什么先知。通过周边影响以及经商活动,有些麦加人还是了解了一些一神教信仰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影响是存在的,它给人一种信念——救赎(salvation)是可能的。这当然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思想。这个时候,麦加已经处于等待先知引领的状态,这个即将出现的人就是伊斯兰教的先知和圣人穆罕默德,他将协调不同宗教的不同理念。



“查希里叶”时代的含义

这是伊斯兰教思想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我们理解伊斯兰如何看之前时代的重要概念。“查希里叶”在阿语中的意思是“无知、野蛮”;“查希里叶时代”可翻译为“蒙昧时代”。在《古兰经》中多次出现了“蒙昧时代”(3:154;5:50;33:33;48:26),特指对“真正的宗教”无知,缺乏应有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态度(《伊斯兰教史》,p24)。“蒙昧时代”在广义上指从人类诞生到穆罕默德传教前;狭义上的“蒙昧时代”指伊斯兰教兴起前的(拜物教)时代,亦即阿拉伯人(北部的贝杜因人)没有天命、先知和天启经典的历史时期(《伊斯兰教史》,pp24-25);引申义指人类尚未皈依真主的状态(比如20世纪的穆斯林思想家赛义德·库特卜就持此论)。中古伊斯兰学者伊本·泰米叶(Ibn Yaymiyah, 1263-1328)可能是首先以蒙昧时代一词形容当世穆斯林社会的人。20世纪,印度的伊斯兰作家毛杜迪(Sayyid Abul Ala Mawdudi, 1903-1979)的著作也赋予这个词这种用法。这是“蒙昧时代”的引申义。赛义德·库特卜的极具影响力的著作《路标》使蒙昧时代一词大为流行,语出惊人地指出“穆斯林社会早就灭亡了好几个世纪”:


“当一个人在先知时代拥抱了伊斯兰之后,他当下立即与蒙昧时代(脱离真主引导的无知状态)断绝关系。当他踏入伊斯兰的圈子之后,他就展开了新的人生,使自己与过去世俗法律的无知完全脱离关系。他将会轻视他以往充满不信任与恐惧的无知生活,觉得这些东西不仅不纯洁而且是伊斯教无法容忍的。有了这种感觉,他会朝向伊斯兰寻求新的引导;如果欲望压过了他,或者旧习惯吸引了他,或者如果他对伊斯兰的诫命有所松懈,那么他会感到惶惶不安,充满了罪恶感。他会觉得有必要为所发生的事净化自己,并且转向《古兰经》的引导重新塑造自己。”


库特卜的这个思想很有影响,是其批判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武器,使我们了解现代史上出现的一些伊斯兰思潮的重要切入点。也就是说,它提供了一个看待从伊斯兰视角批判现实社会的的窗口。


图为伊斯兰理论家赛义德•库特卜及其代表作《路标》



含莹 编辑  /  郑林 校对


通识联播,每晚6点准时为您播报

 通识经典丨 课程大纲 丨 微访谈 丨 走进课堂 

阅藏知津丨 通识讲座 丨 讲习班 丨 博雅沙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