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 西方政治思想(现代)
Vol.796
课程大纲
《西方政治思想(现代)》
课程大纲
博雅哥说
本篇推送展示的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增定老师本学期开设的核心通识课程《西方政治思想(现代)》的课程大纲。
在本门课程当中,吴增定老师以马基雅维利、霍布斯、卢梭和黑格尔等人的经典作品为文本,力图在文本精读的同时展现出现代西方政治思想的概貌,涉及到了现代政治秩序、平等主义、现代自由等重要问题。通过课程简介和大纲,博雅哥希望为读者们展现出本课的丰富性。
开课院系:哲学系
授课教师:吴增定
学分:2
教师介绍
授课教师
吴增定
吴增定,1971年生,1999年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近代政治思想,德国哲学。代表著作有《尼采与柏拉图主义》《政治的概念》(译著)《道德的宗教化与宗教的道德化》《浅析〈逻辑研究〉中的逻辑学与现象学的关系》《胡塞尔的意义理论》。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几位教师合作开设的西方政治社会思想系列课程的第三部分(其他课程:李猛,古代西方政治思想;吴飞,中世纪西方政治思想;渠敬东,现代西方社会思想)。本课程通过选择阅读早期现代西方思想经典,结合当代学者的研究,理解西方现代政治思想的历史起源和所应对的问题,思考西方现代性的思想发生机制及其内在困境。
课程大纲
第一讲 导论:现代性与现代政治
阅读文本:Pierre Manent, The City of Ma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8.
参考资料:Alistair Edwards, Jules Townshend, Interpreting Mod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From Machiavelli to Marx, Palgrave Macmillan, 2002.
一、马基雅维里与现代政治秩序的开端
图为《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2009
第二讲:国家的获取与维持
阅读文本:马基雅维里,《君主论》,第1-11章,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2009。
参考资料:阿尔瓦热兹,《马基雅维利的事业 ——<君主论>疏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第三讲:对古代政治和道德的批判
阅读文本:马基雅维里,《君主论》,第12-15章,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2009。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阿尔瓦热兹,《马基雅维利的事业 ——<君主论>疏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第四讲:人的德性与命运
阅读文本:《曼陀罗花》,徐卫翔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马基雅维利的喜剧》,刘小枫、 陈少明主编,华夏出版社,2006。
二、霍布斯:现代主权思想与绝对主义国家
图为霍布斯
第五讲:自然状态、自然权利与自然法
阅读文本: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杨昌裕校,商务印书馆,1985),第一部分。
参考资料:Macpherson,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Possessive Individualism: Hobbes to Lock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第六讲:契约、授权与国家的建立
阅读文本: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杨昌裕校,商务印书馆,1985),第二部分,第十七章至第二十四章。
参考资料:Macpherson,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Possessive Individualism: Hobbes to Lock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第七讲:主权与法律
阅读文本:阅读文本: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杨昌裕校,商务印书馆,1985),第二部分,第二十五章至第三十章。
参考资料:Glen Newey, Routledge Philosophy Guide Book to Hobbes and Leviathan, Routledge 2008.
三、卢梭:平等主义的自由
图为卢梭《社会契约论》,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11
第八讲:人的自然状态
阅读文本: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第一部分,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07。
参考资料:马斯特,《卢梭的政治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尚新建、黄涛译,2013。
第九讲:人类历史与不平等的产生
阅读文本: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何基础》,第二部分,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07。
参考资料:马斯特,《卢梭的政治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尚新建、黄涛译,2013。
第十讲:公意与人民主权
阅读文本:卢梭《社会契约论》,第一、二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11。
参考资料:马斯特,《卢梭的政治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尚新建、黄涛译,2013。
四、黑格尔:现代自由及其实现
图为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张企泰、范扬译,商务印书馆,1997
第十一讲:意志、自由与法权
阅读文本: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序言和导言”,张企泰、范扬译,商务印书馆,1997。
参考资料:斯蒂芬·霍尔盖特,《黑格尔导论自由、真理与历史 》,丁三东译,商务印书馆,2013。
第十二讲:抽象法权与道德
阅读文本: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一篇和第二篇,张企泰、范扬译,商务印书馆,1997。
参考资料:斯蒂芬·霍尔盖特,《黑格尔导论自由、真理与历史 》,丁三东译,商务印书馆,2013。
第十三讲:伦理——家庭、市民社会与国家
阅读文本: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三篇,张企泰、范扬译,商务印书馆,1997。
参考资料:斯蒂芬·霍尔盖特,《黑格尔导论自由、真理与历史 》。
第十四讲、结论:马克思、尼采与现代性的终结
教学方式
选课同学请按教学大纲要求完成每次课程的阅读内容,并准时提交读书报告1篇,不少于5000字,占总成绩40%;期末闭卷考试,占成绩60%。
紫薇 编辑 / 丹阳 校对
通识联播,每晚六点准时播报
通识经典 丨 课程大纲 丨 微访谈 丨 走进课堂
通识讲座 丨 博雅沙龙 丨 讲习班 丨 阅藏知津
来稿请寄:tongshilianb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