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进课堂|感想二则:《保护生物学》的回忆

通识联播 2020-09-30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吕植老师和王昊老师开设的《保护生物学》课程是本学期的通识核心课程之一。今天博雅哥为大家带来的是两则课程感言。


两位讲述者娓娓道来,回忆起自己与《保护生物学》课程误打误撞的初遇,又是如何在课程的感召和激励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投身于生物保护的事业。两位讲述者情感真挚,素朴的语言背后涌动着对生命与自然的热忱。


本文部分配图由讲述者提供,在此博雅哥特别表示感谢。


Vol.982.1

走进课堂




走进课堂|感想二则:《保护生物学》的回忆


推开世界的门——我与《保护生物学》


史湘莹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07级本科生,耶鲁大学硕士

北京大学环境经济学博士在读

现任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执行主任


大学的时候,每个学期第一周是我最忙碌的时候了。最喜欢选好多门通选课,挨个去听,再几番取舍留下最喜欢的。通选课是我们打开其他世界的一种方式,无论是历史还是音乐,这是一个机会去接触没有体验过的东西。“保护生物学”一定是其中之一。


“给分好,强烈推荐。”这是我同学满口向我安利的原因之一。他加入了猫协,整日拉流浪猫去节育。刚上大二的我心想,我也是爱动物的人啊,也不妨一试。刚刚不小心没照顾好一只宠物乌龟养死了,我应该上点爱护动物的课,缅怀一下它。


“这一定是世界上最酷的工作了吧。”


抱着这样的心态选了《保护生物学》,我没想过通选课还可以这样上,更没想过这门课改变了我的很多人生轨迹。多年过去,吕老师具体讲了什么我已经完全忘记了,只记得自己当时的印象:这老师真酷。吕老师除了自己讲课,她还请了外国教授,请了保护区工作人员,请了野生动物摄影师……各行各业的人,从不同视角给你解读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这些概念我都是第一次接触——原来课还可以这样上!我仿佛窥见了现实问题的一角,放眼到了不曾接触过的广阔野外。


还记得有一节课我们看了戈尔的关于气候变化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这部电影给我带来极大的震撼。在我们可以模模糊糊预见的一生中,有什么事情是可以留下一点意义感的呢?我们所处的世界有这么多的问题,而如果我的一点点力量可以帮助改善,那也算超越了朝朝暮暮的日常生活了。在纪录片放完的黑暗之中,我泪流满面。


图为电影《难以忽视的真相》海报


留下一颗种子


 “保护生物学”对当时的我来说绝对“有毒”。我一下子变得对自然和环境超级有兴趣。搜集了所有学校里面的社团和宣传材料,积极报名参加当年的哥本哈根大会青年代表团(当年没有选上,但是第二年我去了坎昆的气候变化大会;顺便安利下相关的组织——中国青年气候变化行动网络CYCAN)。

 

选专业的时候,我们经济学院开了“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系”,虽然这个系是个比较冷门的系,但感觉“太棒了,就是为我设计的”。唯一遗憾就是自己的专业过于偏社会科学,没有什么自然科学。大四申请出国的时候,我也努力申请了环境相关的项目,特别想学一些跨学科的东西。

 

在硕士的时候,我的同学们各种去过非洲保护大象、在巴西钻过雨林,让我不由得觉得,最类似于国外这种多样性的理念的课程和工作就在吕老师这儿了。但是随着各种宏大的概念和议题的学习,我越来越感觉到个人的有限,总觉得自己在纸上谈兵:从这些论文、会议和报告中,到底我能了解多少,我又有什么用呢?离开现实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好像自己的视角永远隔着一层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萌生的想法就是——要实践,我要触到地面上去。

 

因为在课上知道吕老师创立了一个NGO叫做“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我就一直关注着山水的微博。快暑假的时候,我通过微博联系,暑假去做一个月的实习。这次我得以有机会去四川,去接触实际的山水在四川乡村的社区工作。

 

这次野外,在李子坝,为了推广节能灶,跑遍每家每户去验收、去发补贴;在关坝村,爬很陡很陡的山,去看碳汇林;淌过冰冰凉的小河,去探访蜂场……在野外,在村里,我感觉到前所未有过的真实感。如果你不从本地人的生活中去了解他们面临的选择,野生动物和森林对他们的意义,你不会明白为什么自然保护是这么难的一件事。如果你不去爬山、去和他们谈谈,也不知道原来那些纸面上的政策和想法怎样才能落实,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些体会给我的远远超越课本和研究。

 

四川关坝村探访蜂场(史湘莹供图)


当时的我不知道,这才是一个开始。我还会回来山水这个NGO工作,一工作就是很多年,还会有许许多多走家串户、翻山越岭的日子,会有很多一起走在路上并肩同行的人。


在路上


在山水工作已经马上就要迈入第7个年头了,大学时候上过的许许多多的课都忘记了。《 保护生物学》这门课却像一把钥匙一样,对我的兴趣、志向、职业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好的工作就是从事自己的兴趣,那么每一天你都不会觉得在承担生活的压力,而是在实践所有学到的知识和秉承的理念。

 

在高黎贡山脚下,为因为旱灾饮水收到影响的村民解决饮水问题的时候;在澜沧江边的白马雪山,与滇金丝猴巡护队一起爬山的时候;在可可西里无人区,探索什么是世界遗产的普世价值与管理计划的时候;在青海三江源,和社区讨论如何储备草料应对干旱和雪灾的时候……我才感觉到理论和现实融合在一起,当年那些无数课堂、书本、课件被忘掉了,也被记住了。

 

可可西里考察野生动物(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供图)


愿亲爱的你,也充分探索世界,即使有弯路,有无穷无尽的未知,说不准某一刻,也会找到你的那一团火。



从三尺讲台到万里之行


李雨晗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PPE方向2013级本科生

本科毕业后前往三江源从事生物保护工作

荣获2017年度“罗德奖学金”(Rhodes Scholarships)


一道很难的“历史题”


吕植老师在组会乃至闲聊的时候常常会冷不丁的问:“人类在何时出现?”一旁的我们常面面相觑,编出几个错误答案,屡试屡败,直到有师兄解围:“人类祖先出现在400万年前,智人出现在16万年前。”尽管有人答了出来,吕老师依旧恨铁不成钢的望着我们:“你们啊,到底有没有好好上《保护生物学》?我在第一节课就讲了的!

 

我翻了翻课件,果然,在当年的第一节课上有如下内容:“如果将地球历史看作一年,人类祖先在12月31日16:24出现,智人在12月31日23:42出现。

 

图为《保护生物学》课程课件截图


初识《保护生物学》时,我从没想过“人”会以如此浓墨重彩的方式贯穿课程始终。在地球历史中,人类仅仅登台了几分钟,却搞出了不小的动静:人类世,全球变暖,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为什么会存在一门保护生物学?大概就是因为人类活动威胁到了地球上其他物种的生存,而保护生物学寻找的便是共存之道。

 

在这门课中,我时常会有点难为情:人类因为贪婪、无知乃至无心之失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而我也时常可以看到希望:人类是症结,也可以是解决办法。传统文化、科学数据,以及不断更迭的社会思潮,都会影响到我们与自然相处的方式。一片森林,可以是熊猫等物种的栖息地,可以是家畜们的饲料,也可以是子孙后代游憩的地方。在错综复杂的利益之中,保护生物学寻找办法来平衡需求,用政策规范行为、寻求生计替代、号召公众参与;有的成功、有的搁浅,但总会引人深思,而答案却也想不出来,大概要到实地中去找。

 

“桃花源”美丽和烦恼


我常听人们说,研究哪种动物,研究者就会和那个动物越长越像。想起授课的吕植老师和王昊老师,他们笑起来的时候还真有大熊猫的萌态。看到竹林与熊猫时我心头有暖意,但却是课堂上提到的另外一个地方让我魂牵梦绕: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青海三江源。那里犹如失落的仙境:传统文化守护着动物,牧民与大型野兽比邻而居。那里的山,水与草地,随手一拍就是屏保。

 

我在大四上学期选修《保护生物学》,那时的我做梦也没想到,毕业典礼后的两个星期我会踏足三江源,成为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研修生,去触摸课堂上那片神奇的土地,感受它的悲欢冷暖。刚到三江源,项目主管赵翔便要把我送到一个没有信号的牧户家里,还说同事不来接我,我不能自己跑回来。据说这是每一个到三江源工作或做研究的人的必经之路,了解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与文化风俗,是开展保护工作的前提。我到的那天正值村子里办法会,草地中心是个大帐篷,村里的人则围坐周围。同事带着我,穿过很多人与好奇的目光,找到了当文一家人,自此开始入户生活——跟着拴牛,采蘑菇,或者是夜里去山上修水力发电机。这一年中我也会住在其他的牧户家中,看小牛出生,送孩子们去县里上学,一起去山上找虫草,或者是坐在家门口看岩羊与白唇鹿,听他们讲几天哪个山头上遇到了雪豹。


图为本文作者(右二)与监测员一起上山时的合影


正如同《保护生物学》从人类起源讲起,在三江源的工作也时时刻刻离不开人。为了了解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在很多个村落都有牧民监测员,每个人负责安装和管理1-2台红外相机,再由山水和北大一起整理、分析数据,看“神奇动物在哪里”、它们之间又进行了怎样的王朝更替。每当人们看到照片,总会发出惊叹:“这里的野生动物太多了!离人居太近了!”甚至还有些照片拍出了“雪豹与昂赛乡政府同框”的效果。我刚到三江源时,常觉得这里是仙境,可是渐渐发现,和野生动物住得太近了,也会有烦恼,比如说时不时被雪豹吃掉一头牛、又或者是家里被棕熊翻得乱七八糟。为了避免报复性猎杀,也为了当地社区能够和野生动物们融洽的生活下去,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想了一系列的办法,从防熊围栏、人兽冲突保险再到生态旅游。每一种办法在实施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而保护所做的大概就是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几年或者几代的时间改变观念,实现人与野生动物的共存。

 

图为本文作者妙手偶得的“雪豹与昂赛乡政府同框”画面,照片右侧可隐约见到一些建筑物


身边的自然观察

 

《保护生物学》带给我的另外一个惊喜是发现身边的大自然。城市中也有大自然,也可以成为野生动物们的家。有一节课上专门讲北大的生物多样性,期末考试中还考了北大有多少种鸟(大概是220种)。以前我认识的鸟只有喜鹊和麻雀,上了课之后似乎多了一根发现动物的天线,总能看到新的鸟或者兽。助教老师们也会时不时组织观鸟活动,看他们举着望远镜念叨着树梢上的鸟的时候,颇有如数家珍的感觉。

 

吕老师的窗户外面种着一圈竹子。而在我印象中在北京养竹子并不太容易。“可能因为我是研究熊猫的,所以竹子长得好!”我看到了一种与自然的默契,大概心里总会有一个地方,万物自生。《保护生物学》想保护的,大概就是世界上更多的这样的地方与心灵吧。


本文作者(图右)与小耗牛的合影


小郑 编辑 / 鑫淼 校对


通识联播



精彩依旧继续

来稿请寄:tongshilianbo@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