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雅GE微访谈 | 包燕:“博”学与“雅”行(下)

通识联播 通识联播 2023-09-17

上一篇推送中,博雅哥带来了通识联播独家栏目“博雅GE微访谈”对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包燕老师的访谈稿的上篇(“博”学与“雅”行(上)——对包燕老师关于《普通心理学》课程的微访谈)。今天,博雅哥将延续上期内容,分享包燕老师的治学研究心得与对当下的一些思考。


Vol.1180

微访谈



“博”学与“雅”行(下)

——对包燕老师关于《普通心理学》课程的微访谈


治学与研究


Q:

您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时间知觉、空间注意和神经美学三个领域,这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您是如何处理研究中多学科的合作的呢?


我现在的研究领域,时间、注意和神经美学,是支撑我科研平台的一个三脚架,或者说三大基石。其实它们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跨学科,因为它们都可以涵盖在认知神经科学的大框架下。时间和注意这两个内容在心理学中很特殊,它们贯穿于所有的心理过程,包括知觉、记忆、语言、思维等等。我研究时间,也研究注意,但我研究的这二个领域不是完全分离的,它们之间也会有一些交叉。而我们的神经美学研究,又跟时间和注意两个领域都有交叉。


图为往年《普通心理学》课堂


比如,我们在空间注意的研究中,通过一系列行为、脑电(EEG)、脑磁(MEG)和功能核磁共振(fMRI)研究,都发现了中央和外周视野存在注意功能的分离,后来我们受时间领域日节律研究的启发,开始转换视角,将空间注意与日节律研究结合起来,进行了一项历时20多天的空间注意研究。我们在北大蔚秀园的宾馆租了2个房间,每个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志愿者在那儿连续参加1天多(30小时)的实验,期间每隔3小时,测试一次同样的空间注意任务,夜里3点也要起来做实验。我的研究生非常的辛苦,连续20多天没有睡过长觉,大家都非常兴奋地期盼研究结果,因为这是国内外该领域第一个24小时日节律研究。通过这项研究,我们系统地考察了中央和外周视野注意功能的日节律变化,并首次提出了将日节律作为一种工具来分离两种不同的认知功能的研究理念,取得了重要发现。另外,我们的神经美学研究,也会与我们的时间信息加工研究结合起来,比如,将神经美学和我们的3秒低频时间窗理论联系起来,探索诗歌的时间节奏与审美体验的关系等等。


时间、注意和美学是我研究的三个领域,这些具体的研究领域需要放到一个大的科研框架中去固定它们,然后还要打通它们彼此间的联系,这样它们就可以支撑起一个可以延展的、广阔的科研空间。跨学科的思想方法在我这里是适用的。好多人认为,做跨学科研究是拿到一个大项目以后,把它分给不同学科的人做,每个人实际上各做各的。我觉得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我认为跨学科的意义,是交叉以后产生出新的问题、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出现新的学科生长点,甚至是新的学科。


心理学与社会


Q:

作为一名研究心理学的学者,您可以从您的研究领域,诸如时间、注意和神经美学等来谈谈对心理学大众普及的意见和看法吗?


大众感兴趣的心理学目前多停留在心理咨询、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等实用性显而易见的领域,而基础研究的应用会相对滞后一些,需要有一批能够真正搞懂前沿性基础研究成果、对大众科普感兴趣又擅长做应用的专业人士,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我们不能单纯地寄希望于从事基础研究的学者自己来做科普。基础研究是好奇心驱动的,是理解导向的,但基础研究也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需要去宣传。


比如,时间知觉与语言能力的关系,过去一般认为,语言功能障碍的病人,其问题出在语言能力本身,而忽略了作为语言理解底层的时间信息加工能力。如果一个人在音素水平上存在辨别缺陷,无法区分 /tui/(推)和 /dui/(堆),那么你在测他/她的时序阈限时,通常会发现他/她的时序阈限要比正常人高,也就是他们需要更长的时间间隔才能正确辨别出两个事件的先后顺序。那么,如果通过一些时间任务训练提高他们的时序辨别能力,他们的语言问题自然会相应的得到改善。国外已经有人为此做了专门的软件用于语言功能障碍病人的临床康复。另外,AI领域用于陪伴老年人或病人的社交机器人(social robot),也需要以自然语言的时间模式研究为基础。如果你问机器人一个问题,它过了很长时间才回答,或答的太快,都会让人不舒服。我们的时间窗理论是人工智能领域未来发展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图为实验室论坛结束后合影


再比如,我们通过一系列行为和神经成像研究发现的空间注意在中央和外周视野的分离,也可以应用于无人驾驶汽车在复杂交通场景的视觉目标检测。传统上人们倾向于把整个视野空间看成是一个单一的注意系统,受制于同样的注意调控规律,这种看法需要改变。从生态学角度来看,人的中央注意系统主要用于客体识别和获取精细信息,而外周注意系统则和空间导航、变化的觉察,以及对潜在危险的快速反应有更密切的关系。同时,中央和外周注意系统虽然在功能和机制上存在差异,但我们对二者时间进程的研究发现,它们共享同一个3秒时间窗,也就是说,共同的时间平台将两个不同的注意系统整合在了一起。未来AI领域无人驾驶自动车的研发该如何借鉴人的注意系统的运作规律,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我们在神经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也是可以应用的。我们发现的诗歌审美中的3秒时间窗,就可以用于诗歌朗诵。当你以每3秒左右的时长来朗诵每行诗句,如:千山鸟飞绝(3秒),万径人踪灭(3秒)。孤舟蓑笠翁(3秒),独钓寒江雪(3秒)。这种时间节奏,要比更快和更慢的朗诵,听众会觉得更美。我们关于东西方绘画不同视角的研究,对人们欣赏艺术作品也具有启发性。一些国外同行告诉我,他们过去不知道如何欣赏中国传统绘画,觉得看不懂,画得不科学、不对,听了我报告后,感觉终于可以看懂了,非常的高兴。我实验室的学生们最近几年去德国参加冬季和暑期学校时,也都很喜欢顺便去欧洲各地的艺术馆参观,通过这些艺术作品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了解国外的文化,一方面也可以在跳出原有思维框架的同时,更好地反思和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


图为实验室活动照片-体验高尔夫运动中时间模式的重要性


Q:

现在很多的知识付费平台都经常介绍心理学的课程,而且大众印象中心理学也是一门可以让自己生活更好的学科。您如何看待当下人们一种普遍的对心理学学科的兴趣呢?


当下人们对心理学的兴趣主要集中在临床、咨询等应用研究领域,基础研究的科普做得相对弱一些。基础研究的应用往往是滞后的,因为许多做基础研究的人倾向于在最前沿领域不断地去探索,自身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做科普,但这不意味着基础研究与我们日常生活没有关系。


我2010年去墨尔本参加国际应用心理学大会时,有一天打车去会场的途中,偶然瞥见窗外有一个建筑很特别,展示了视知觉领域的咖啡墙错觉现象。我于是立刻改变主意,告诉出租车司机不去会场了,先带我去看这个建筑。司机绕了一圈,在这个建筑物前停下,我得以仔细地观察这个建筑,即墨尔本的海关大楼。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顺便给墨尔本的出租司机普及了一下心理学知识,告诉他建筑上的橘黄色线条应该是彼此平行的,可我们的视觉系统在知觉时却不是这样,这些黄线看起来都是倾斜的。司机非常惊讶,他说自己经常路过这个建筑,以前却没有注意到这个视错觉现象。


图为墨尔本的Port 1010大厦,为基础研究(咖啡墙错觉)在建筑艺术中的应用


能进入大众视野的心理学一般都是容易理解的,贴近大众生活的心理学话题,是较为直观的东西。基础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要走入大众生活,需要有一批受过基础研究训练的专业人士,专门来做这方面的工作,尤其是脑科学、认知科学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在教育领域应用,这方面做的还很不够,导致目前的许多教育理念还相对陈旧。


Q:

最近高等教育中的“内卷”现象引发了相当热度的讨论。比如三联在《绩点为王:中国顶尖高校年轻人的囚徒困境》一文中讨论了大学中的学生为了更高的绩点而展开了诸如提升作业字数上限等几乎无意义的“军备竞赛”。站在一名研究心理方向大学教师的立场上,您是如何看待高等教育中的“内卷”现象?


这确实是学生中的一个大问题,学生们为了分数更高一些而产生没有真正成长的内耗,这可能和我们的评价体系有关系,因为很多课程要求评分使用相对标准,学生的考试分数被要求呈正态分布,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够被评为优秀,所导致的结果难免是激烈竞争。


然而,教育上有一种观点叫“掌握学习”,它指的是一个知识点不是说一部分人能掌握,另外一部分人就一定掌握不了,而只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家的掌握水平不同而已。如果学得慢的学生花上足够的学习时间,那他们最终也能达到接近百分之百的掌握水平。既然大家只要肯努力,都能掌握这些知识,那为什么学生的成绩一定要呈正态分布呢?应该是大多数人都达到掌握水平的偏态分布才对!只有用于选拔人才时,正态分布的评价体系才有意义。


另外,“内卷”也和考试内容有关系如果考试的内容都能够从书本上找到答案,需要花时间背一下就能获得好成绩,自然容易促成内卷。然而复述书本上的知识不等于真正的理解。如果我们的考试考的是理解的深度,考的是评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比如让学生点评一个具体案例,解释一个日常现象背后的科学问题,或者设计一个项目、提出一个原创性的问题解决方案等等,那么单纯的死记硬背、拼时间、拼作业字数就不会得到好成绩。如果一个学生交了一份30多页的课程论文,但内容却缺乏内在逻辑联系,只是一些已有知识的简单堆砌,并缺乏个人的独立见解,那这篇论文只能得个较低的分数。而另一个学生虽然文章写得短,但逻辑清晰,有独立见解,问出了一个好问题,或提出一个原创性想法,让人眼前一亮,那就应该得高分。丘吉尔有一句名言,“Unfortunately, I can only write you a long letter. I do not have time to write you a shorter one”(很遗憾,我只能给你回复一封长信,因为我没时间写一封短信)。其实,短文章需要字斟句酌,更难写。许多同学都偏爱写长文章,其实是个误区。当然这和老师的评判标准有关。


图为实验室组会结束后学生自发地继续热烈讨论的场景


此外,“内卷”还和环境氛围有关我们实验室的氛围就让学生不容易卷,因为大家来自不同的学科背景,相互间是一种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的氛围,而不是竞争性的环境。同时,我在组会中主张问题驱动、理解导向,大家有问题就问,不必害怕暴露自己无知,因为闻道有先后,但并非知道的早、知道的多,理解的就更深刻。每次组会上某个学生的报告,只是一个引子,用来让大家贡献想法,而不是对报告人本身进行评价。这样,每个参加组会的同学都很放松,大家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来理解问题,分享个人见解,彼此启发,互相学习,共同受益。所以,突破“内卷”,我认为需要创设一种非竞争性的、开放自由的、问题驱动、理解导向的学术氛围。


希言 编辑 / 上上 校对

采访/彧白 供稿/小郑 泽坤 之杨 诗瑜 彧白 赖和


通识联播



精彩依旧继续

来稿请寄:tongshilianbo@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