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雅GE微访谈 | 佟新:性别平等问题其实是一些基本常识

通识联播 2022-06-09

本文是博雅哥对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佟新教授的访谈实录。“社会性别研究导论”课程在北京大学开设时间长达20年,于今年被纳入通识核心课程,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课程开设的初衷在于希望能在校园里推广性别平等的理念。课程从文化、身体与性以及经济与劳动的三个体系讨论性别不平等和这种不平等的再生产;也强调三者在实践中的共同作用,特别是对中国经验的关照。佟新老师围绕该课程的内容设置、性别研究与两性平等以及高校性别课程建设等话题进行讨论。她想跟同学们说,最重要的是能够对发生在身边的性别问题或性别不平等进行反思。


Vol.1237.2

微访谈




性别平等问题其实是一些基本常识



Q:

您所开设的《社会性别研究导论》课程本学期被列为通识核心课程,能否请您先向我们简要介绍一下这门课?这么多年来,您在课程内容上有哪些调整和变化?

课程助教说:“我碰见过这样的男生,他们说一开始想上性别的课,然后上了就会觉得有一点不舒服。我跟他说不舒服就对了,我作为一个女生,我在除了性别课以外的任何课,我都时时刻刻都感觉到这种不舒服。”

性别研究的课是要推广性别平等的理念


这门课开了大概20年,初衷是觉得在大学校园应该推广性别平等的理念。学生们上了很多课,但是没有课教一些人生最基本的常识,它关系到两性关系,关于自我性别认同,关于建立良好的性别关系的能力。


我希望带着同学们认识当下社会里面的现实性别不平等问题。这堂课并不是要灌输给大家专业的概念和专业的知识,是想让学生们有反思的能力,能够意识到关于自身、关于对性别的很多困惑是正常的人生体验,有反思能力将问题上升到社会的层面。当你感觉到种种因为性别而产生的压抑时,不要把它归因是自己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有了性别平等的意识就会具有改变的可能性。


这么多年来,我觉得变化最大的是学生本身。开课的前十年,学生们不太能够就身体、性和性关系展开公开的讨论;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很积极地讨论自己的经验和困扰,思想很活跃。他们的很多想法,包括对现实问题的关注给我挺大启发。有些同学分享自己家人和生活圈子里的事情和复杂情绪,我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勇气和对知识的渴求。有女同学会分享和妈妈关于避孕方法的讨论,作为医生的妈妈很早就会和她讨论性安全的问题,这些分享对我和同学们都很有意义。


期中作业我会设计成让大家做调查,特别去调查困扰自己的性别问题,做讨论、访谈,在网上找材料或阅读相关研究。会把一些有代表性的、比较好的作业挑出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当然也有学生做得挺好的,但是不愿意分享,理解同学们的隐私需求。有个韩国学生分享服兵役制度对男生的影响;有学生分享父亲在家中的作用;有学生分享恋爱知识的来源。我通过这些作业发现学生们的视野很开阔,他们关注的问题一定具有普遍的意义。


“给性别不平等问题找逻辑”


教材的内容从最早的一版、二版,到现在正在写的第三版,改动挺大,也很难。我一直想给性别问题找逻辑,就是性别不平等的产生和再生产的内在机制。人们感受到的性别歧视和性别不平等的机制太复杂了,各因素搅合在一起。我基本上是沿着三个逻辑讲的,第一个逻辑就是性别文化逻辑。学生来讲,文化逻辑有关社会化过程、性别观念意识、性别气质和社会交往互动。第二个逻辑就是关于身体与性关系,演化到家庭,如理解为什么会在亲密关系中产生暴力。第三个逻辑是经济体系或劳动体系的作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生计是如何作用于性别关系。这三者不能分开的,三个因素搅和在一起,因此要先把它理清楚,知道它是共同作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另外,我一直努力理解中国的性别文化。西方社会受到宗教等研究,中国有自己的文化和实践,因此第三版教材的修订是努力展示对中国性别问题的认识。以劳动性别分工为例,西方学界对这个问题有一套研究概念,比如照料劳动的研究。在中国,我们有自己不同的经验,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毛泽东时代,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社会实践是重要的中国经验,这对中国性别平等的影响特别大。如何把中国的经验整合到课程中是重要的尝试。


性别研究和性别社会学之间的关系


作为这门课程和教材的写作,一直在困扰我的是:是围绕性别社会学?还是性别研究?


性别社会学相对而言我比较熟悉。但性别研究本身是跨学科的,议题非常宽泛,比如对电影、电视和各种新媒体的性别研究,可以用社会学的观点、也可以用传媒理论,如果做跨学科,一是内容太多;二是我要学习的东西也太多。既想把性别问题的课程设计的有逻辑,又希望其有跨学科的特点,挑战很大。目前,努力要讲清楚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扩展对中国实践的研究,这些研究具有跨学科特点。


比如,有关性别审美的讨论,涉及到消费社会、劳动社会学理论、经济学理论和美学研究等,这也促使我不断学习和阅读。由此教材为学生拓展思路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线索。,课程的总体框架是社会学的;为社会学的诸多问题的讨论提供性别视角,如对社会分层研究,就可以将性别的社会分层纳入研究的的维度。但当将女性贫困进行研究时,仅用社会分层的理论似乎就不够了,还需要将公共政策、婚姻法中的继承关系等纳入其中,因此它一定要跨学科。


Q:

似乎其他学科也会借鉴社会性别研究,比如史学和性别,文学中的女性角色等等,不同学科看待性别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那么社会学视角或者说思维下的性别研究应该是什么样的,希望讨论什么问题?


社会学讨论的基本问题是社会何以可能,紧紧围绕着从人到组织、到社会、再到社会变迁等问题。如性别文化研究中,首先是性别社会化,然后是性别观念,正是性别观念构成了文化统治的核心。这从文学意义上看,就涉及到文本与符号,需要进入文本、话语和权力的分析。


社会学的性别研究更强调社会建构。如对《小二黑结婚》的讨论就不仅是讨论文本,而要分析《小二黑结婚》作为一种宣传工具,怎么样普及了性别平等的观念和婚姻自主的观念。


Q:

在普遍的印象当中,我们一提到社会性别研究,就很容易想到是女性研究?

有女生说:“我们去上女老师的课的时候,像社会性别研究,就会觉得很舒服,很容易被讲到相应的点,因为那个是女性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感觉,男生就不会有。”

很想听到男性的声音


从女权主义的研究看,的确更强调女性的经验和知识建构。但性别研究是力求把两性经验都纳入其中。实际上,我也有困扰,就是我如何把男性经验纳入教学中;在理论意义上可以讨论,但在经验的问题意识上要有意识地纳入男性经验。 


还有一些困扰是社会性的,就是人们的生活日益多元,在性别上有多元性别,在婚姻上有不婚、有同性恋和同性婚姻等。多元文化的包含性和多元观点的冲突性等的重叠,构成了多种挑战。


希望有更多的男生来选课,希望同学们有更多的反思。 


说到第一印象觉得性别研究是研究女性问题,还是因为社会是不平等的,女性被压抑、被歧视的情况很多。总体而言,男性是不平等社会的利益享有者。如果他不自觉,没有意识到这种状况是有问题的,他们就可能不来选课。而绝大多数选课的同学都是带着性别的困扰而来。有些男生明确地就告诉我,我是女权主义者,我从初中就是女权主义者了。让我感受到今天的学生是在多元文化的氛围下成长的。 


为什么数学等理工科院系的女生会这么少?


其中一位参与访谈的小编来自数学系,老师知道后围绕女孩在数学系中的处境与我们讨论起来。


这是全世界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我这个课题也特别希望能够鼓励女生在科学的道路上一直能够走下去。


为什么在这类科学的院系中女生会这么少?第一,女生一直没有被鼓励从事科学研究。它以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限制了女性的科学能力;第二,没有学术环境。有学生研究表明,在数学竞赛的小组中,女生很少,一般是四人一组,三个是男生,只有一个女生;女生在群体中就有被排斥感。其改变需要鼓励女生更多地进入科学领域。第三,在现有的学术组织中,女性亦是少数。大学学习期间如果女生们很少看到女老师,她们对自己的学术道路就会产生质疑。目前,国际社会强调在大学校园改变学术性别不平等的组织环境,如要求改变性别结构要求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应当有1/3是女性,从必须有一位女性开始。因为在高校的入学性别比已经男女平等,如果女生们能够在课堂上看到女老师的身影,她们才能有对自己职业发展的想象力。


这门课我最想告诉大家的是,世上没有什么男人和女人的差异,都是人,每个人都有实现自己梦想的权利。男性的温情并不影响他们对责任的担当;女性的独立也不影响她们对美丽的追求。打破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就是回到人本身,一个人,无论男女、无论梳什么头、穿什么衣服都不能掩盖我们对承担、对责任、对自由的精神追求。


Q:

性别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高校开设性别课程还不是很普遍。对于我们大学校园内的性教育和性别教育,我们已经有了比如《社会性别研究》《人类的性、生殖与健康》(三宝课),您觉得还应有哪些补充?


三宝课很受学生欢迎。有可能的话,还应当多开设一些性别的课题,如“性别与法律”、“性别与亲密关系”之类的课程,大家需要了解最基本的权利知识和相互交往的知识。


比如对性骚扰的讨论,是性别气质的?权力关系的?还是基本人权的?很值得广泛讨论。


Q:

现在性别议题越来越热门,老师有什么想对同学们说的吗?

期待同学们对自己的生活有反思性。



上上 坤坤 采访 / 上上 小邢 毅萌 睿清  供稿  /  姚远  编辑  /  鑫淼 校对


通识联播



精彩依旧继续

来稿请寄:tongshilianbo@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