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堂实录 | 发展心理学

通识联播 2022-06-09

今天博雅哥为大家推送的是本学期通识核心课程“发展心理学”的课堂实录,授课教师为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苏彦捷。


课堂中,苏彦捷老师讨论了个体在成年早期生涯的一个重要内容:工作。苏老师讨论了个体在找工作时经历的发展过程,各种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与个体特点之间的关系。


Vol.1247.2

课堂实录




发展心理学

课堂实录


苏彦捷 教授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成年早期除了亲密关系、家庭之外,在我们的生涯当中还有一个很重要内容——工作。基本上大家在毕业后都要找一份工作,要独立,要自力更生,所以工作是个体在成年早期阶段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这是我们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影响因素,同时这也是发展所产生的一个结果。


找工作的过程对我们的影响很广泛,包括对自尊、自我效能感、自我的价值以及对自己的评价都存在影响。现在是否能找到工作好像变成了一个常见的问题。我们的同学在找工作的时候特别焦虑,我就说:“不是你们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你觉得特别好的、特别值当的、特别能匹配自己的价值感的工作——这个可能会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这是找工作的角度来探讨成年早期职业发展这件事情。


其实我们选择工作时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职业的稳定性,或者叫职业的稳固程度,会成为我们在处理关系时另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从生涯发展的角度来说,一个是成家,另一个是立业。成家是关系的事,立业就是职业的事,也就是找工作这件事。那么在找工作的过程当中,如果按照发展阶段来看,其实也存在一个发展的过程。小的时候,我们把找工作叫做“我的理想”。你们肯定都会写作文、做演讲比赛,那这种作文或者演讲其实就是你的职业理想了。你的理想就是你将来做什么,这个阶段就叫“幻想阶段”,这大概是11岁或者小学四、五年级之前的阶段。之后在青少年期出现“尝试阶段”,比如学一些跟某些工作相关的知识、进行一些有职业体验等。到了“现实阶段”,就要真正地去选择一个职业或者选择一份工作。这个就是职业的发展。


不知道大家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有没有做过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Self-Directed Search)?生活中好多人都会问:我要选择什么专业?因为选择专业跟选择职业有关系,尤其是家长会这么想。为什么很少有家长特别支持你学心理学?可能他们对选择心理学专业将来能够做什么这个问题比较存疑,因为我们心理学是没有对应职业的——学法律将来可以做律师,学医学将来可以做医生,学会计将来可以是“算账”的,但是学心理学可以干什么?算命的吗?确实是没有特别匹配的职业可以直接对应上。所以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种专业选择上的困惑。因为选专业和选将来的职业是有很大关系的。


霍兰德认为,个人职业兴趣特性与职业之间应有一种内在的对应关系。根据兴趣的不同,人格可分为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传统型(C)、现实型(R)六个维度,每个人的性格都是这六个维度的不同程度组合。


这就可以反映出我刚提到的霍兰德六个维度的模型:是现实型,还是常规型的?比如常规型的人可能更适合做跟办公室相关的工作。另外还有企业型、社会型、研究型等等,都能够和一些专业相对应,也就是说学这种专业将来做这类工作。这就是我们刚刚一直说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一些特点做选择。第一,你是不是适合做这件事?这就与性格特点、潜能等联系在一起。其次,你对这个东西感不感兴趣,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里也有这个部分。另外就是,你能不能应付得来这份工作?这就是我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需要考虑的两个很重要的问题。这里主要是会考虑到性格特点,尤其是考虑适宜性,通俗讲就是“人职匹配”。做组织管理心理学都会提到这一点。


我们在选择的过程中,除了从个体角度出发,也会从性别的角度去考虑。一般而言我们经常且应该从个体本身出发去考虑,但是事实上我们在处理信息时,按照类别去做选择会比较简单。像如果有人咨询说让孩子选择某个专业怎么样,你一定会先问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所以,性别和职业选择可能是有关系的,我们普遍会认为女孩她会选择一个跟自身女性特点相类似的工作,比如说她会喜欢处理关系一类的工作,我们叫“communal”;而男孩更可能是行动型的。人虽然不一定都是这样,但是我们会觉得至少把人先分成类,然后再考虑会比较方便。但是从法律的、社会的,比如政策的角度,肯定不可以这样。因为年龄、性别、种族——在咱们国家,种族问题可能没那么明显,但是在招聘启事中是不能说绝对不要某个性别或某个年龄的人。从法律和政策的角度上,我们都要一视同仁的。


其实我们讲到的平等,并不是说男性和女性一定要干同样的工作。这不是平等的概念,因为本来男性女性生理等方面是不同的,我们就要考虑发挥各自性别的特点。那么平等的意思是说,要从个体差异的角度去考虑每个人,在考虑他人情况的时候,不能有性别等的限制。这是我们讲到的平等的概念。除了性别的平等,还有个体间的平等。


图为苏彦捷老师在课堂上


此外,工作中就会涉及到另一类问题:我从事某项工作,到底是因为追求挣得多、很体面,还是因为我喜欢这份工作?这就是“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和学习很像,不是吗?学习是为了考试、考大学,还是因为喜欢学习?工作也一样。因为工作的时间一般都会很长,如果喜欢自己的工作,那么我们在职业生涯中就会感受好一点。所以我也经常提到,老师这个职业,大家都羡慕老师有寒暑假,但是其实老师是没有假期的。你如果自己想做事情,是永远有事干的。而且我觉得,如果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真的是会很累,所以还是得喜欢才行。这是我们说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如果是工作全靠外在动机,有时候会有恶性循环,这对我们整体状态都会有损害。


华华 编辑 / 之杨 校对


通识联播



精彩依旧继续

来稿请寄:tongshilianbo@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