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十佳青铜卣 | 之二 | 祖辛卣

华莱士 青铜艺术 2021-09-10


中国十佳青铜卣 | 之二


商末周初 | 祖辛卣




通高25.5厘米,口徑9—10厘米,1965年河南省輝縣褚丘出土。呈椭圆形,器盖为弧状顶,器身直子口,束颈,颈两侧有对称的半环,环内套弧状提梁,鼓腹下垂,圜底,圈足,下有宽折边。

  



器体纹饰可分为盖钮、盖顶、盖折边、颈部、上腹、中下腹、圈足和提梁等八部分。通体由盖至足纵向装饰四条扉棱,两扉棱间纹饰均可独立。六瓣花蕾盖钮在每瓣上装饰一个小蝉纹;盖顶和中下腹饰相同的有云雷纹地纹的大立鸟纹,盖顶以四扉棱为界,装饰四个大凤鸟;以左右扉棱为中心,两两相对成两组,器中下腹以四扉棱为界,装饰八个大立鸟,并以四扉棱为中心两两相对成四组。




卣盖折边与圈足均以四扉棱为界,装饰以云雷纹地纹衬托的四个长尾凤鸟纹,以前后扉棱为中心两两相对成两组;颈部以四扉棱为界,装饰有云雷纹地纹的四个大夔龙纹,并以左右扉棱为中心两两相对;上腹部以四扉棱为界,均匀装饰瓦楞纹;提梁外侧以盖钮上对应的部位为中心装饰头向中心的四条有云雷纹地纹的夔龙纹,内侧均匀装饰环带纹,两端为两个立体的兽首;器盖折边上左右两侧夸大的扉棱正面各装饰一个大蝉纹;器外底装饰有网格纹。盖内和器内底有阴刻对铭“祖辛”二字。



卣盖上的长尾凤鸟纹,六瓣花蕾盖钮装饰小蝉纹


有提梁或提链的青铜器在器物纹饰的装饰上多采用前后两面为中心的设计方式,而祖辛卣的设计中心却是前后左右四个中心。其原因,大约是因为该卣提梁与主流青铜器提梁安放位置相反,采用了纵置式的原因。



上腹部均匀装饰瓦楞纹,中下腹饰大凤鸟纹


为了协调这种设计带来的视觉不适,制器者精心设计了纵置和横置两种纹饰布局。即提梁纵置、器物横置时,盖折边、腹部与圈足的纹饰以提梁的兽首所在的扉棱为中心线构图;而提梁横置、器物置时,盖顶、颈部和器腹的纹饰以扩大的扉棱所在的扉棱为中心线构图。无论以哪条扉棱为中心线,所构置的纹饰在视觉上都十分协调,都有中心可依,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动,足可见制器者具有极高的设计能力。



提梁根的大角兽首炯炯有神


祖辛卣提梁与器颈半环的套合、大角的兽首、发达的扉棱、精美的三层花纹饰,说明商末周初的青铜铸造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扉棱上明显的范铸痕迹说明该器器盖和器身系用四分范方法铸造;而兽首提梁上明显的分范痕迹,又表明提梁系器身铸成后再加范二次浇铸而成。这较一次浇铸成型的浑铸法,是一个长足的技术进步。因此,祖辛卣既是商周青铜艺术瑰宝,又是青铜铸造技术进步的重要代表作。



器底网格纹及铭文



无论以哪条扉棱为中线,各面都有中心可依


祖辛卣是由河南辉县褚邱乡一位农民在自家田里耕地时发现,挖出后藏于家中。当时新乡市博物馆获知后,去其家中再三动员,遂交公。该器当年年底正式入藏新乡市博物馆。1997年河南博物院新馆建成,经河南省政府批准,调入河南博物院。




部分图片来自新浪微博@溪畔鹤迹


●●


注意,虽然我们并不从事古董鉴定

如果您是青铜艺术爱好者,或艺术从业者

长按下图,和作者聊聊


●●


长按下图,关注青铜艺术的微信公众号

如您所知,我们的内容大部分都值得一看



经典就是经典,了解更多青铜艺术

回复以下文字(蓝色文字可直接点击)


上海博物馆 | 国家博物馆 | 湖北省博物馆 | 四川博物院 | 河南博物院 | 南京博物院 | 赛克勒美术馆 | 保利艺术博物馆 | 哈佛大学美术馆 | 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 |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 美秀美术馆 | 泉屋博古馆 | 罍 | 壶 | 尊 | 鉴 | 鼎 | 盉 | 卣 | 鸟 | 羊 | 牛 | 马 | 犀 | 错金银 | 曾侯乙 | 带钩 | 席镇 | 周原 |

关于当代青铜艺术,回复 | 当代 |



/// 往期经典:了解更多点击→  你大可与世无争,因为经典就是经典

/// 了解当代青铜艺术,点击→ 关于我们

/// 点击 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当代青铜艺术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