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③丨阿拉善盟:精准扶贫铺就农牧民致富小康路

李成刚 中国经济时报 2020-11-06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成刚



  58岁的张怀荣是内蒙古阿拉善盟阿左旗吉兰泰镇瑙干勃日格嘎查(村)的农民。年轻时老张并不穷,有车有房,妻子虽然患有小儿麻痹症,但日子过得还不错。没成想,老张因一次意外导致右手残疾,小女儿出生又患有脑瘫,求医治病花光了积蓄。国家的扶贫政策,让老张一家四口摆脱了困境,他除了享受残疾人补助外,每年还能享受每人15000元的退耕还林补助。此外,老张还参与了养殖合作社,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每年年底可领分红1800元。“现在家中不仅养了30只羊,我和妻子还承包了几十亩地种植玉米和西瓜,这样一来,全家一年收入又增加了几万元。”老张自豪地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阿拉善盟下辖三旗两区(开发区),其中阿左旗、阿右旗是内蒙古自治区级贫困县,全盟贫困嘎查共39个,得益于精准脱贫攻坚战,阿拉善盟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1.9亿元,对961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有效扶持,切实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39个贫困嘎查(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2018年,阿左旗、阿右旗2个自治区级贫困旗摘帽,全盟正常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7万元。今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等20个国家级贫困旗县最后一批退出贫困序列。至此,内蒙古自治区31个国家级贫困旗县、26个自治区级贫困旗县全部摘帽退出。


图片来源/新华社


精准施策:扶得了贫还须致得了富


  阿拉善盟面积27万平方公里,常驻人口25万,地广人稀,自然环境恶劣。脱贫攻坚不但难度大,还必须考虑环境制约问题。结合地域特点,阿拉善盟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探索实施了先建后补式、以奖代投式、整合资金式、撬动放大式、滚动投入式、合作带动式以及资产收益式等模式,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等多种新业态,建立了长效利益联结机制。同时,在推进精准脱贫过程中,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大力发展沙产业,逐步走上了一条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的良性循环之路,实现了生态与发展双赢。


  阿拉善盟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腾格里额里斯镇乌兰哈达嘎查的脱贫户王进飞如今干劲十足,每天天刚亮就起来给自己饲养的几匹马饮水、打扫马厩。“这几匹马可是我的宝贝,每年通过它们入股并参与旅游服务,能赚不少钱。”王进飞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56岁的王进飞曾是嘎查有名的贫困户,退牧还草后,在脱贫攻坚政策扶持下,他贷款购买了马匹和1辆越野车及7辆卡丁车、沙滩摩托车投入到通湖旅游区搞起旅游服务,收入年年攀升,很快就摘掉了“穷帽子”。如今,王进飞不仅带着家人住进90多平方米宽敞明亮的新砖房,还在邻近的宁夏中卫市为儿子买了新楼房。“如今我在景区做旅游服务,通过劳务报酬和分红每年收入15万多元,这都是扶贫好政策给我家带来了幸福生活。”王进飞乐呵呵地说。
  
  乌兰哈达嘎查几年前还是贫困嘎查,在脱贫攻坚战中,该嘎查党支部牵头成立了旅游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以土地、资金和骆驼、马匹、车辆等入股分红的形式在景区经营项目获益,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现在嘎查210户牧民全部参股,每年每户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嘎查党支部书记李雄鹰介绍说。
  

打赢攻坚战:需靠基层组织发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基层党支部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郝巴图是一名复转军人,12年的军营生活磨练出他坚毅的品格以及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2017年,郝巴图到阿左旗德力乌兰嘎查任驻村工作队队员,开始接触扶贫工作。他挨家挨户走访,在一次次谈话中全面了解了嘎查贫困户发展现状及致贫原因,为乡亲们量身制定了脱贫方案,并鼓励大家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就是这份真诚使他赢得了贫困户的信任。
  
  65岁的嘎查村民王元才由于患有肢体残疾,没有劳动能力,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王元才的妻子又被诊断为肺癌晚期,正在一家人发愁的档口,他的次子又出了交通事故,这让原本就负债累累的家庭雪上加霜。郝巴图了解情况后,多次与驻村工作队入户走访,将王元才家纳入大病医疗救助范围,减轻了他的家庭负担。在得知王元才有发展肉牛养殖的意愿后,郝巴图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用3万元产业扶持资金为他购买了2头怀孕的西门塔尔肉牛,还细致地帮他购买了牲畜保险。在郝巴图的帮助下,王元才的肉牛养殖初见成效,于2019年转为稳定脱贫户。“目前我养了10头牛,争取明年继续扩大规模。能有今天的日子多亏了郝书记,他真给我们家帮了大忙,不然我们一家人都不知道该怎么生活。”王元才说。
  
  在郝巴图和嘎查“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德力乌兰嘎查2015年以来识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207人,于2018年实现全部脱贫。
  
  额尔德木图是阿右旗教体局的一名干部,2017年5月下派到乌仁图雅嘎查担任第一书记,下派几年来,他走遍了嘎查的每一个牧户,访民情,想对策,为贫困户脱贫想尽了办法。尽管嘎查的15户贫困户都稳定脱贫了,但他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如何帮助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巩固脱贫成效是他考虑最多的事。
  
  如额尔德木图这样的下派基层干部在阿右旗还有200人。“200名驻村工作队员,协同自治区驻旗工作总队、盟驻苏木镇工作队,形成了自治区、盟旗、苏木镇、嘎查五级联动、合力攻坚的精锐队伍,坚持把最有力资源向脱贫一线聚集,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阿右旗旗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咏花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热点链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讲授“七一”专题党课


●解盘年中经济丨货币政策大招频频  金融暖风劲吹实体经济回暖


●时报时评丨“两新一重”将是下半年政策重心


●视点丨面对A股上涨 投资者仍须理性“上车”


●资金入场驱动A股强势上行  牛市真来了吗?


●新闻洞察丨逆风之下显韧性 下半年外贸将回稳向好


●焦点丨国常会把脉高新区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三难题待解



监  制丨王忠宏   王  辉   王  彧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史晓强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