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丨美联储持续加息外溢效应明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小霞
当地时间7月2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加息75个基点,达到2.25%至2.5%的范围。这是美联储年内第4次加息。美联储在过去两个月中两次加息75个基点,这使得6-7月累计加息达到150个基点,是自上世纪80年代初遏制高通胀以来,美联储最激进的加息行动。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美联储此次加息7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但持续加息外溢效应明显,衰退风险或令美欧央行未来调整政策目标。同时,我国货币政策大概率还将维持“稳中偏松”的主基调。
9月或再度大幅加息
“抗通胀是首要任务,激进加息总体上符合预期。”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后,美国政策利率已达到2.25%-2.50%区间,处于广泛认为的“中性利率”水平。
根据当天公布的货币政策实施决定,美联储将按计划从9月起加速“缩表”,即提高美国国债的每月缩减上限至600亿美元,并提高机构债券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每月缩减上限至350亿美元。目前,上述两项缩减上限分别为每月300亿美元和每月175亿美元。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美联储在9月的货币政策例会上可能还将进行一次大幅加息,具体幅度要视之后的经济数据来决定,未来则将逐步放缓加息步伐。
图片来源:新华社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年内美联储大概率还将继续加息,加息幅度为50-75个基点。
根据CME集团的期权定价测算,美联储的加息步伐将至少延续至明年初,其间还有接近100个基点的加息空间。在美联储触及“中性利率”后,目前市场对9月会议加息的主流预期继续押在50个基点上。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吕昊旻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加息节奏方面,随着利率升至高位,适时放慢加息可能是合适的。美联储未来的加息路径取决于经济数据,不会对9月会议提供政策指引。
持续加息外溢效应明显
在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之后,其他国家紧随美联储步伐,宣布加息。
科威特提高贴现率25个基点至2.50%;沙特央行将关键利率上调75个基点等。而在之前,当地时间7月21日,欧洲央行宣布加息50个基点,告别了近十年的负利率时代。
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鑫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物价粘性+经济放缓或令美欧央行未来调整政策目标。通胀方面,美国当前就业市场仍处于短缺状态,工资-物价螺旋短期内难以打破;住房价格持续上涨,对CPI中住房项的传导仍在继续,因此,尽管6月CPI数据或已接近见顶,但CPI回到合意区间却仍有待时日。
温彬表示,在当前已升至“中性利率”水平的情况下,若后期美联储能够确认CPI见顶回落,9月货币政策或将边际宽松,而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物价的粘性和经济数据的恶化可能会让美联储政策目标有所调整并较大幅度放缓加息节奏。当然这一情况发生的前提是预期通胀或核心CPI降至较合意区间,同时,CPI同比增速较当前水平有明显下降。
欧洲方面情况与美国类似且表现得更加明显。在经济增速放缓和债务风险担忧双重掣肘下,预计欧央行加息进程会缩短,9月份大概率加息50基点,然而鉴于欧洲较美国或更快步入衰退,即便欧元区核心CPI目前并未出现明显拐点,未来欧洲央行货币政策调整大概率也要早于美联储。
吕昊旻表示,美联储持续加息外溢效应明显,新兴市场须警惕三大风险。一是紧缩货币政策抑制全球需求,导致新兴市场经济增长放缓。二是美元持续走强,新兴市场货币贬值压力增大。面对高通胀与美元指数走高的双重压力,部分新兴市场陷入货币危机,甚至金融危机。三是新兴市场遭遇资本外流。
“我国货币政策大概率还将维持‘稳中偏松’的主基调。”郑后成认为,第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需要货币政策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第二,6月份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录得5.5%,为《政府工作报告》目标区间的上限。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利空出口增速的背景下,叠加疫情防控任务仍然艰巨,如不采取“稳中偏松”货币政策,则城镇调查失业率下行空间有限。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监 制丨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见习编辑丨张宇萱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