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丨构建国家种业企业阵型 种业振兴加速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晶晶
种业企业扶优在行动。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扶持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全国3万余家种业企业中遴选了69家农作物、86家畜禽、121家水产种业企业机构,集中力量构建“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国家种业企业阵型,加快打造种业振兴骨干力量。扶优阵型企业,种业振兴驶入快车道。
释放强有力的种业振兴信号
粮安天下,种为粮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推动种业振兴,而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无疑是种业振兴的骨干力量。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竣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通知》提出的构建“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企业阵型,分别聚焦少数主要依靠进口的种源、有差距的种源和优势种源,通过推动科研单位、金融机构和种业基地与阵型企业的对接,实现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缩小品种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和巩固强化育种创新优势的目标等内容,为打好种业翻身仗支了妙招,并重点强调了支持种业企业发展是种业振兴的必由之路。
渤海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监事靖飞主要从事农作物种业经济研究,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知》为种业振兴明方向、明定位、明招法,向整个社会释放出强有力的国家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的信号。
种业一直是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知联会会长唐俊杰关注的重点话题。她告诉本报记者,从2021年7月9日种业振兴行动方案通过到2022年8月4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名单》,标志着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的种业“金三角”阵型正式形成,种业振兴迎来“加速跑”。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此次入选国家畜禽种业阵型企业名单。该公司种猪部负责人朱红倩对本报记者表示,牧原深知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公司从1998年就开始布局种猪育种的“种子计划”,坚持自主育种和价值育种,把国内好的种猪基因留下来,把国外好的种猪基因引进来。目前,公司拥有专业种猪育种人员2200余人,已摆脱了对进口种猪的依赖。接下来,公司将按照《通知》要求,聚焦生猪补短板,继续探索在中国环境下更适合发展的种猪品种,致力于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扶优企业:抓住强大种业的“根”与“魂”
种业振兴关键在企业,扶企业就是扶种业。受访专家表示,扶优企业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关键一招,必须把种业企业扶优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李竣认为,把种业企业扶优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有助于发挥好龙头企业在种业振兴中的“主板”集成作用。
靖飞表示,《通知》综合企业创新、资产、市场规模、发展潜力等各方面现状,支持重点优势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这是实现种业振兴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实现市场在种业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关键一招。
种业企业扶优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靖飞分析,种业企业扶优,一是抓住了强大种业的“魂”。种业的强大一定是以强大的企业为支撑和表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获得客户货币选票的根本原因是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和给客户提供增值的能力。二是抓牢了强大种业的“根”。种业企业扶优是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选择支持措施,是在遵循种业市场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在全国众多企业中优中选优,强调优势资源向阵型企业集聚,不盲目扩大支持范围,旨在通过阵型企业的做大做强做优,进一步影响和带动其他企业,淘汰一批、转型一批、升级一批,建立企业间合理的分工体系,实现种业企业整体上的高质量发展。
以“三个转变”加强种业扶优工作
在《通知》公布的企业名单中,每家企业都明确了所属阵型和对应的物种名称。其中,“破难题”阵型企业要聚焦少数主要依靠进口的种源;“补短板”阵型企业要聚焦有差距的种源;“强优势”阵型企业要聚焦优势种源。《通知》要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把阵型企业作为企业扶优的重点对象,跟踪了解发展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困难问题。
在李竣看来,种业阵型企业的提出是国家推动种业振兴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种业阵型企业的择优遴选、精准帮扶和动态管理,将进一步发挥企业的骨干力量,做大做强优势企业,进一步提升企业在现代种业发展过程中整合资源和创新创造的能力。通过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协同发力,共同谋划布局种子工程,在种业重点品种、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实现重大突破,不断提升种业核心竞争力,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为了更快更好地构建种业振兴企业阵型,靖飞建议,以“三个转变”加强种业扶优工作。
首先,尽快实现科企对接向科研单位转企转变。建议加大深化科研机构改革的工作力度,整合出基础研究科研单位国家队,形成种业科研创新的基础支撑力量,其余科研单位能转尽转,整体转型与零敲碎打相结合,建立起分工明确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化育种创新体系。
其次,尽快实现重点支持向深化细分覆盖转变。目前公布的阵型企业不包括平台企业共有63家,涵盖10个细分作物,涉及到24个省级区域。“从起步开始,坚持重点支持原则,不分散资源是对的,但是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我国自然气候、生态类型多样,区域性用种相对独立性特征突出,需要更细分细化支持企业,适当扩大支持覆盖范围,建立合理的企业构成梯度。”靖飞说。
再次,尽快实现专业化分工向专业化整合转变。靖飞认为,现在扶优企业按照作物分类,具有典型的专业化分工思路。企业在各自优势领域进一步深耕,做大做优做强仅仅是第一步,还要利用资本的力量,加快同类企业的兼并重组,实现专业化整合,避免设备、厂房等重复性投入,实现科研人员、平台、种质资源更大范围的融通、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监 制丨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 帅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