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商道经纬丨数字化转型提速 银行业须着力加码金融科技

孙兆 刘慧 张炜 中国经济时报 2023-01-06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进行时



编者按



  在数字经济时代,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银行业将进入以追求高质量、数字化为导向的转型发展“跋涉期”。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银行业发生着哪些变化?如何依托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服务效能,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小银行面临的金融科技风险与大型银行有哪些差异?中国经济时报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为读者答疑解惑。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孙兆



  我国银行业正在多个方面加快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金融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据统计,2021年六家国有大行的金融科技资金投入总量已超过千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线上化、智能化、场景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激增,银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双轮”驱动,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持续提升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数字化转型成为核心竞争力


  随着线上产品和服务需求与日俱增,以及金融数据治理要求的不断提高,数字化转型成为银行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的体现。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郑忱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伴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金融科技积厚成势,线上化、智能化、场景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激增,银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双轮”驱动,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持续提升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数据显示,2021年,22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的金融科技投入费用共计1681.32亿元,同比增长22.93%,科技投入占营收比在2%—5%左右,其中,六大行科技投入超过1000亿元,占比在60%以上。同时,各银行持续增加科技人才引进,科技人才占比普遍达到3%—10%,六大行均超过5000人。


  郑忱阳表示,各银行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持续加大对金融科技和人才的投入。同时,借助先进科技创新产品和服务,银行将金融产品嵌入线上平台,搭建电商、产业、平台相互结合的场景生态圈,延伸客户服务触角;完善支付结算体系、智能网点、大数据统计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慧结算、融资、支付平台,探索隐私计算等可信科技的应用,为数字人民币、数字监管体系等新型金融工具的稳妥推行奠定基础,提高业务效率和安全性;加快完善金融科技组织架构,形成集部门、研发中心、子公司、研究院等于一体的“产学研”管理模式。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对本报记者表示,个人金融服务是目前银行业务经营管理数字化转型最普遍和成功的业务类型,但值得注意的是,产业数字金融的进一步发展仍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和难点。“产业数字金融的创新,除了信息与通信技术还有物联网技术。此外,数字化风控能力建设也应是各银行重视的领域。”


  数字化转型仍面临挑战


  2022年以来,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例如,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等。


  对于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与业务深度融合仍面临哪些挑战,郑忱阳表示:“当前,银行业数字化转型面临数据治理、产品转型、风险管理、技术匮乏等方面的挑战。”


  一是数据治理水平较为落后。目前银行业缺乏统一的数据处理标准,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数据价值挖掘不足,尚未建立兼容并包的数据治理系统。


  二是产品转型创新性不足。部分银行的产品数字化转型仅是将传统产品和服务搬到线上,缺乏创新性的场景建设和交易平台,没有实现价值链和商业模式的重塑,线上线下的协同性有待提高。


  三是风险管理难度较大。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会衍生诸多新型风险,如信息科技风险、科技外包风险、数据泄露风险等,加大了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难度。


  四是技术水平难以支撑数字化转型进程。部分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的技术和资本实力较弱,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不足,无法跟上数字技术更新迭代的步伐,数字化转型相对滞后。


  领悟时代数字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唐树源对本报记者表示,数字化可以助力金融更好地“普”和“惠”,让更多市场主体和个人享受到金融带来的福利和便利,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来说是较大的利好。但数字化转型很容易停留在技术和软件平台层面,甚至有成为“花架子”的可能。因此,评价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成效,必须是两个同步标准,一是数字化本身建成果,二是助力业务发展的成效。


  仍须加大金融科技的应用力度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须紧密围绕银行中心工作开展,即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乡村振兴、城市治理、文化建设、疫情防控等方面要更加深化和细化,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带来的金融普惠价值。”唐树源说。


  吴琦表示,未来,银行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数据安全风险,完善客户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平衡数据开放共享和隐私保护的关系,依法合规采集和利用数据。二是技术风险,要着力防范数字化系统不稳定导致的风险以及外部网络攻击造成的风险。


  “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更是稳大盘、保主体的助推器,尤其是在疫情的影响下,无接触、零延时、一站式的智慧化金融服务需求激增,企业对服务效率、可得性和便利性的要求不断提高,银行业将持续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探索与应用力度,打造面向未来的开放银行、数字银行。”郑忱阳说。


  郑忱阳表示,要加大对新技术、新生态、新场景的研究和探索,强化数据治理,完善数字化组织架构,创新并推广线上化的金融产品,以“金融+产业+平台”融通产业链和生态链,延伸服务触角,加速零售和对公业务转型。同时,要强化科技应用,创新风险管理手段,积极引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领先科技,自主研发适合自身经营情况的智能风控系统,实现全生命周期、全流程风险监控,提高风险管理效率。


银行与金融科技在融合和重构中实现更大价值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刘慧



  金融科技快速发展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了基础。最近发布的《2022年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6家国有银行的金融科技资金投入量超过千亿元。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金融机构充分运用金融科技,加快推进和深化数字化转型,才能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未来应该以更开放包容但相对谨慎的态度拥抱从传统金融到未来金融的重大转型和跳跃,思考在转型变革期如何实现更大的价值,更有利于促进未来行业的发展。


  线上化和数字化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是大势


  目前,各银行都在推动数字化转型,从原有的储蓄、贷款、支付等服务供给向深度融入客户的生产、生活各类场景转变,向智能化转型。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工商银行正在打造智慧银行生态建设工程。建设银行通过金融场景推动“数实融合”,深耕住房租赁,推动便利的民生服务。农业银行运用数字化技术优化业务流程,金融服务覆盖全国所有的县域。进出口银行的“核心系统数字化转型集成工程”全面实现科技赋能,增强了服务对外开放的能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无论是大银行还是中小银行都看到并认可线上化、数字化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是大势。金融与数字技术融合刚起步,还远未认知透彻融合后的世界,要保持必要的谦虚谨慎。当前,传统银行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已达阶段性顶部,进入瓶颈期,从线下挪到线上、移动端的红利基本结束了,这就要求银行“从线上到数字化”“从渠道到平台生态”“从交易到经营”,正处于转换的关键节点。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二,到2025年数字经济比重(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将超过经济总量的一半。因此,金融机构应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构建战略、组织、业务、技术、人才、生态“六位一体”的实施体系,加快推进和深化数字化转型。


  当前,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现状是怎样的?陈道富表示,大银行基本是构建自己的一套网上经营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场景。中小银行主要是分解业务和科技要素,寻找各自的优势和专长,推动银行与科技公司的合作,在共融中试图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科技公司将重点放在如何给金融体系赋能,在“金融与科技持续融合”的总原则下,探索科技特别是数字化技术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如何与金融机构更好地结合。


  拥抱从传统金融到未来金融的重大转型和跳跃


  未来,如何更好实现数字化转型?陈道富表示,应该以更开放包容但相对谨慎的态度拥抱从传统金融到未来金融的重大转型和跳跃。金融与数字技术的合作,有三个关键词:分工、融合和重构。金融总是利用当代先进技术更好地实现人类信任的聚集和再配置,科技借助金融实现对人的价值。银行在开展贷款业务的过程中有很多环节和流程,如触达客户、了解并评估客户、确定贷款的关键要素、资金划转、贷款资金流向监控和动态评估、到期回收或催收、不良贷款处置等。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发展在打开传统金融业务的环节方面,开始探索更有效的分工和社会合作模式。


  陈道富表示,分工会涉及另外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协调利益冲突和利益分配。以资产管理向财富管理发展为例,资产管理侧重于不同金融资产的组合以在效率边界上产生不同的风险收益组合,类似于生产端,是以产品为中心。财富管理从生产端向客户端转移,是以客户为中心,要关注客户的风险偏好,需要什么样的风险收益组合,会关注客户利益,强调客户的成长和体验。如果再把投行业务放进来,就会发现投行主要服务于资金需求端客户,更强调业务导向,财富管理主要服务于资金供给端,更强调“人”的因素,也会涉及一些资金需求端。这就会涉及到利益冲突,既需要买方和卖方的服务机构隔离,各为其主服务,也涉及到收费模式的选择,是以存量规模收费、业绩收费,还是固定收费等,避免服务者与被服务对象利益冲突,最好能达到激励相容。


  二是重构和合作中的主导权问题。主导权和非主导权取决于市场势力,需要政府保持市场势力的相对均等以形成合理制衡,市场在获取相对主导权中更替和迭代发展。从金融角度看,数字科技公司是为银行提供服务外包的,金融机构主导着金融核心环节和核心技能。从数字角度看,数据收集、加工处理、价值挖掘等主要环节由数字科技公司主导,仅在价值实现环节是通过金融机构完成的,金融机构是数据价值的实现载体。这是两个主导权的交融,当前出现了分层合作和平台服务的趋势,各自在自己的世界中主导并合作实现利益最大化。


  “当前处于重大转型变革期,分工、融合、重构已经在发生。”陈道富表示,金融科技在银行业的应用正从外部合作转向内部嵌入和平台化重构,改变了银行与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信息孤岛”逐渐被打破,银行越来越专注于信息的开发利用,充当社会信任的载体,发挥资源跨时空配置的功能。关键是各界如何认识和参与,怎么在分工、融合、重构的过程中给国家带来更大的价值,更有利于促进未来行业发展。



银行数字化转型 重在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图片来源/新华社


■张炜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但由此带来的金融科技风险与安全问题不可轻视。


  别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


  “金融机构不能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金融要做好服务实体经济,利用数字技术可以增加普惠性,但必须做好风险管理。”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马长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指出,在数字化趋势中,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数字金融,也就是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升业务能力,尤其是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他认为,在数字化过程中,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防范合规风险与ESG(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很重要。在使用数字技术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合规风险。例如,人工智能会表现出对女性、老年人的歧视,这会触发合规风险。在社交媒体时代,这种风险带来的冲击会很快被放大。


  易观分析金融数字化高级分析师陈晨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商业银行推进数字化转型,面临相应的创新业务风险与科技伦理风险。例如,通过技术赋能信贷业务,实现了线上化的智能评级和审批放款,但产生了数据壁垒造成的银企信息不对称、深度伪造引发的身份欺诈风险;科技伦理风险主要是来自信息安全、模型和算法等方面的风险,包括数据隐私泄露、网络攻击,以及模型不可解释、算法歧视等问题。


  对于金融科技风险管控,马长峰指出,金融机构应从理念、人才储备和组织形态等方面去顺应数字化趋势。第一,要加强数字技术尤其是数字金融思维与理念的理解,这是领导层必须重视的。第二,加强对员工数据分析思维方式和能力的训练。第三,探索与数字化转型相适应的组织架构,因为数字化转型对组织形态可能产生新的要求。


  对于监管层来说,必须注意宏观审慎框架。需要加强对数字技术的研究和追踪,形成监管与金融机构发展动态的匹配,避免监管滞后或监管过严。


  陈晨表示,一方面通过构建和新型风险相适配的风险管理策略,主动适应新技术、新要求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另一方面要围绕数据要素价值的发挥、技术人才的引入和培养、科技伦理的治理等关键因素,兼顾创新和风险的平衡。


  中小银行风险相对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银行的金融科技风险与大型银行有差别。马长峰指出,大中型金融机构有人才,而小型金融机构缺乏人才,使用数字技术没有规模效应,因此存在的风险是数字技术成本太高,在数字化时代面临数字技术的竞争压力。小型金融机构数字化依赖第三方的话,操作风险相对较大。


  “中小银行在科技投入、人才准备、产品设计等方面,与大型银行的差距明显。尤其是经济下行阶段,更加考验银行的大数据运用、风控建模能力。”零壹智库金融组研究总监李薇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中小银行金融科技运用主要存在三个问题:第一,过度依赖外部科技服务商,容易产生用户数据隐私泄露风险;第二,缺乏自主可控的风控体系,受限于自身科技实力,在线上获客、开展助贷业务等环节,倾向于外部科技公司辅助进行风控,存在一定的合规风险问题;第三,盲目照搬大型银行的金融科技系统,并未结合本土经营环境与特色场景,针对性地形成适合自身的数字化科技平台。


  李薇称,鉴于中小银行在金融科技运用上的难点痛点,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涉及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数据治理、隐私安全保护等领域。一方面,引导大型银行加快技术输出,引导其主动与中小银行交流合作,目前一批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在赋能地方性中小银行;另一方面,央行牵头的各地金融科技试点项目,也有一批中小银行参与其中,使其对监管合规导向的认知更为清晰。


  陈晨分析认为,中小银行面临的主要是信用风险、合规风险,对风险的识别能力、管理水平比较薄弱,不良率较高。对比风险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及资金实力、技术能力更强的大型银行,中小银行需要建立稳健的风险管理策略,避免与大型银行比拼金融科技投入,应更多聚焦自身资产质量的提升,利用智能技术提升客户评级、资金流向监控、不良资产处置等信贷全流程的智能风控水平。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时报时评丨李丕光:做好自己的事

●民生论谈丨上调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意味着什么

●数据速读丨7月末外储环涨1.07% 未来仍将保持总体稳定

●热点透视丨政策组合拳破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资金难题

●年中地方经济观察丨黑龙江:对俄贸易桥头堡迎来新引擎




监  制丨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   帅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